夏历干支纪年速算法

夏历干支纪年速算法

前 言

本人推出此文的目的,一是想借《日历网》向广大历学爱好者解开古代历学的神秘成份,二是想推广本人对于历法改革方面的探索(公历改革),三是想推出本人对于万年历(阴阳合历)的研究成果,即研究出万年历的心算程序,只需通过手指一掐便能实现对万年历的准确推算。此词实是有点夸张成份,欲知详情请读者打开以下网址,搜索“一字天书万年历”或“缩影天书万年历”或“联系合作著书”等关键词。

http://bbs1.people.com.cn/boardList.do?action=postList&boardId=1(搜索作者为:历法改革) http://www.nongli.com(打开农历论坛)(搜索用户名为:ddjhnshdx)

本人恳切希望广大网友帮我找到一个代表官方的历法学术权威研究机构,待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后才能奉献给广大历学爱好者,这是本人非常期待的,望广大网友们给予关照。

我国自公元前841年(庚申)使用干支纪年直至现在从未间断或错乱过,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一直以干支纪年为主,辅以庙号纪年(表示历史朝代)。如,康熙八年己酉。西欧国家则使用对基督教具有纪念意义的纯数字纪年(十进制),这比采用六十进制的干支纪年更科学,更方便。经历史学家考证,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汉平帝刘衎执位的第一年,纪年干支为辛酉。在西欧国家,公元元年也不是以耶稣生年确定的(只是因为当时教会考证出错),因为耶稣生于公元前6年(乙卯)。我国自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开始正式采用公历,公元纪年也就随之被采用。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相互换算的方法很多,但以下几例完全可以脱离繁锁的表格,较之其它方法更实用。下文只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若有出版事宜请直接与本人联系。

1.三四求支法

天干为十个,这与公元年号的十进制完全吻合。因此公元年号的末位数字与十天干始终保持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地支为12个,它只能通过求12的余数(十二余数)来确定。而十二余数又可以由三余数和四余数共同确定,再配合地支值年的实际特点便可以总结出一种以公元年号的三余数和四余数组合来确定十二个年支的方法,这就是三四求支法。而现代的历学书籍的编者常常教人去列算式求余数或查表,这些方法都不够简明。余数组合与年支的对应关系详见《三四求支表》。为了便于记忆,读者可以结合助记词《三四求支诀》理解。

三四求支诀

公元纪年莫等闲,末位去三归天干。

欲问此年支何在,末尾两位四折还。

甲子五行推算法,自西至中逆往返。

余一生金二会火,三归木局尽水完。

数字之和除以三,○生一旺二暮看。

四时归旺四库墓,包罗万载于其间。

三四求支表★★★检查至此!!!

21.三四求支表

小括号内之地之代表公元前之地支,这是因为绝对值相同但方向不同的两个公元年号的地支有着一一的对应关系,即二者的地支序数之和为19或7。

说明:

⑴.这种五行序号的顺序可以用下图表示,数字0、1、2、3分别表示公元年号的四余数,它们与年支三合局分别对应为:

1→金局(巳-酉-丑) 2→火局(寅-午-戌)

3→木局(亥-卯-未) 0→水局(申-子-辰)

五行序号图

⑵. 公元年号的三余数0、1、2与十二年支的对应关系为:

0→四生支:寅、申、巳、亥

1→四旺支:子、午、卯、酉(称为四时)

2→四墓支:辰、戌、丑、未 (称为四库或四隅)

⑶.三余数或九余数的简便求法

一个自然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的九余数(或三余数)与原数的九余数(或三余数)一致。 例.求公元1949年公元年号的三余数

1+9+4+9→1+4-3=2

注:求三余数时,凡遇“3、6、9”及其倍数均无须参与计算。即凡遇“3、6、9”均作零看(口诀中称之为“零生”)

⑷.四余数的简便求法

一个自然数的末尾两位数组成的一个二位数的四余数与原数的四余数一致。

例.求公元1949年的公元年号四余数(其四余数为1)

49÷4=12„„1

当一个自然数的十位上数字为偶数(0、2、4、6、8)时,则其个位数字的四余数即为原数的四余数。 当一个自然数的十位上数字为奇数(1、3、5、7、9)时,则其个位数字的四余数加上或减去“2”后方为原数的四余数。

以上两种类型可以用口诀“十奇个位冲,十偶个余同”来概括。

例1.求公元1949年的公元年号四余数

∵ 1949的十位上数字为“4”,为偶数。

∴个位数字9的四余数为“1”即是原数1949的四余数。

例2.求公元1977年公元年号的四余数

∵ 1977的十位上数字为“7”,为奇数。

∴个位数字7的四余数为“3”,将它减去“2”后得出其结果为“1”,“1”即是原数1949的四余数。

⑸三四求支法适用于任意年号的年干支推算,推算时应先求其三余数,然后求其四余数。

三余数对应为三个手指头更方便记忆,在实际推算中可以用拇指尖顶住相应的指头。

○(生)→无名指 一(旺)→中指 二(墓)→食指

⑹跨越公元前后的年号差计算

虚年数= ⅠaⅠ+ⅠbⅠ或 虚年数= 周年数+1

周年数=ⅠaⅠ+ⅠbⅠ-1

注“ⅠⅠ”为绝对值符号,a、b分别表示两个带方向的公元年号。如,公元前475年记为“-475”,

公元前221年记为“-221”。

例.求前公元前841年与公元2000年相差多少周年或虚年?(绝对值符号暂用I I表示。) ∵ 周年数=ⅠaⅠ+ⅠbⅠ-1

∴周年数=Ⅰ-841Ⅰ+Ⅰ2000Ⅰ-1=2840,周年数为2840,而虚年数则为2841。

⑺公元前后干支的换算

对于绝对值相同且跨越公元前后的两个年份,它们的年干支序数可以采用下下面的算式进行换算。 c+d=55

c、d分别为绝对值相同且跨越公元前后的两个年干支序数。这两个年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关系为: 前年干序数+后年干序数=15(或5)

前年支序数+后年支序数=19(或7)

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换算可以概括成为一首助记词——《前后换算歌》

前后换算歌

公元纪年起刘衎,前后相加作虚算。

对应之和得五五,请君细把干支换。

夏历干支纪年速算法

前 言

本人推出此文的目的,一是想借《日历网》向广大历学爱好者解开古代历学的神秘成份,二是想推广本人对于历法改革方面的探索(公历改革),三是想推出本人对于万年历(阴阳合历)的研究成果,即研究出万年历的心算程序,只需通过手指一掐便能实现对万年历的准确推算。此词实是有点夸张成份,欲知详情请读者打开以下网址,搜索“一字天书万年历”或“缩影天书万年历”或“联系合作著书”等关键词。

http://bbs1.people.com.cn/boardList.do?action=postList&boardId=1(搜索作者为:历法改革) http://www.nongli.com(打开农历论坛)(搜索用户名为:ddjhnshdx)

本人恳切希望广大网友帮我找到一个代表官方的历法学术权威研究机构,待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后才能奉献给广大历学爱好者,这是本人非常期待的,望广大网友们给予关照。

我国自公元前841年(庚申)使用干支纪年直至现在从未间断或错乱过,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一直以干支纪年为主,辅以庙号纪年(表示历史朝代)。如,康熙八年己酉。西欧国家则使用对基督教具有纪念意义的纯数字纪年(十进制),这比采用六十进制的干支纪年更科学,更方便。经历史学家考证,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汉平帝刘衎执位的第一年,纪年干支为辛酉。在西欧国家,公元元年也不是以耶稣生年确定的(只是因为当时教会考证出错),因为耶稣生于公元前6年(乙卯)。我国自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开始正式采用公历,公元纪年也就随之被采用。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相互换算的方法很多,但以下几例完全可以脱离繁锁的表格,较之其它方法更实用。下文只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若有出版事宜请直接与本人联系。

1.三四求支法

天干为十个,这与公元年号的十进制完全吻合。因此公元年号的末位数字与十天干始终保持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地支为12个,它只能通过求12的余数(十二余数)来确定。而十二余数又可以由三余数和四余数共同确定,再配合地支值年的实际特点便可以总结出一种以公元年号的三余数和四余数组合来确定十二个年支的方法,这就是三四求支法。而现代的历学书籍的编者常常教人去列算式求余数或查表,这些方法都不够简明。余数组合与年支的对应关系详见《三四求支表》。为了便于记忆,读者可以结合助记词《三四求支诀》理解。

三四求支诀

公元纪年莫等闲,末位去三归天干。

欲问此年支何在,末尾两位四折还。

甲子五行推算法,自西至中逆往返。

余一生金二会火,三归木局尽水完。

数字之和除以三,○生一旺二暮看。

四时归旺四库墓,包罗万载于其间。

三四求支表★★★检查至此!!!

21.三四求支表

小括号内之地之代表公元前之地支,这是因为绝对值相同但方向不同的两个公元年号的地支有着一一的对应关系,即二者的地支序数之和为19或7。

说明:

⑴.这种五行序号的顺序可以用下图表示,数字0、1、2、3分别表示公元年号的四余数,它们与年支三合局分别对应为:

1→金局(巳-酉-丑) 2→火局(寅-午-戌)

3→木局(亥-卯-未) 0→水局(申-子-辰)

五行序号图

⑵. 公元年号的三余数0、1、2与十二年支的对应关系为:

0→四生支:寅、申、巳、亥

1→四旺支:子、午、卯、酉(称为四时)

2→四墓支:辰、戌、丑、未 (称为四库或四隅)

⑶.三余数或九余数的简便求法

一个自然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的九余数(或三余数)与原数的九余数(或三余数)一致。 例.求公元1949年公元年号的三余数

1+9+4+9→1+4-3=2

注:求三余数时,凡遇“3、6、9”及其倍数均无须参与计算。即凡遇“3、6、9”均作零看(口诀中称之为“零生”)

⑷.四余数的简便求法

一个自然数的末尾两位数组成的一个二位数的四余数与原数的四余数一致。

例.求公元1949年的公元年号四余数(其四余数为1)

49÷4=12„„1

当一个自然数的十位上数字为偶数(0、2、4、6、8)时,则其个位数字的四余数即为原数的四余数。 当一个自然数的十位上数字为奇数(1、3、5、7、9)时,则其个位数字的四余数加上或减去“2”后方为原数的四余数。

以上两种类型可以用口诀“十奇个位冲,十偶个余同”来概括。

例1.求公元1949年的公元年号四余数

∵ 1949的十位上数字为“4”,为偶数。

∴个位数字9的四余数为“1”即是原数1949的四余数。

例2.求公元1977年公元年号的四余数

∵ 1977的十位上数字为“7”,为奇数。

∴个位数字7的四余数为“3”,将它减去“2”后得出其结果为“1”,“1”即是原数1949的四余数。

⑸三四求支法适用于任意年号的年干支推算,推算时应先求其三余数,然后求其四余数。

三余数对应为三个手指头更方便记忆,在实际推算中可以用拇指尖顶住相应的指头。

○(生)→无名指 一(旺)→中指 二(墓)→食指

⑹跨越公元前后的年号差计算

虚年数= ⅠaⅠ+ⅠbⅠ或 虚年数= 周年数+1

周年数=ⅠaⅠ+ⅠbⅠ-1

注“ⅠⅠ”为绝对值符号,a、b分别表示两个带方向的公元年号。如,公元前475年记为“-475”,

公元前221年记为“-221”。

例.求前公元前841年与公元2000年相差多少周年或虚年?(绝对值符号暂用I I表示。) ∵ 周年数=ⅠaⅠ+ⅠbⅠ-1

∴周年数=Ⅰ-841Ⅰ+Ⅰ2000Ⅰ-1=2840,周年数为2840,而虚年数则为2841。

⑺公元前后干支的换算

对于绝对值相同且跨越公元前后的两个年份,它们的年干支序数可以采用下下面的算式进行换算。 c+d=55

c、d分别为绝对值相同且跨越公元前后的两个年干支序数。这两个年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关系为: 前年干序数+后年干序数=15(或5)

前年支序数+后年支序数=19(或7)

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换算可以概括成为一首助记词——《前后换算歌》

前后换算歌

公元纪年起刘衎,前后相加作虚算。

对应之和得五五,请君细把干支换。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 ...查看


  • 五行生辰八字
  • 了解了宝宝生辰八字五行的推算方法,或许接下来你就可以应用在起名中了!赶快去读读宝宝起名专题生辰八字起名系列中的生辰八字起名原理和如何根据生辰八字起名,它可以告诉你根据生辰八字起名的具体方法步骤.你还可以使用宝宝中心的宝宝起名小精灵在线起名. ...查看


  •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一)干支纪年法的传统算法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子 丑 寅 卯 ...查看


  • 干支的简单应用
  • 天干地支 昔者,圣人观天地之运行,察阴阳之变化,乃作天干地支以纪时日,千年演变,至于成熟.今余略之一角,谨记于下. ㈠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㈡干支组合 天干和地支相互组合,成 ...查看


  • 2017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 2017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常识 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7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 ...查看


  • 生辰八字的算法
  • 什么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生辰八字就是宝宝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干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起源于西汉,通行于东汉后期.农历现在仍在沿用干 ...查看


  • 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的算术方法_孙宏安
  • 大 教连育学 院 报学 6年 第 期干 支 纪 和 公 元年纪 年 换 算 算术的方 法孙 安宏 摘要本 文给 出 一 了 种新 干的 纪支年 和 公 元 纪 年的 换 算方 法 仅需做 整 , 数 的算 米四 则 运 算 该方 法 简单 ...查看


  •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安徽 万 鸣 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时间序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等.由于纪年方法的多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记不清一些重大事件的具体 ...查看


  • 郭沫若对地域文化的科学审视
  • 作者:罗建中 郭沫若学刊 1997年07期 无论是研究,还是粗疏地阅读我国古代文化知识,都会遇到被叫做十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被叫做十二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笔者发现,由这22个字符组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