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 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 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二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 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2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五个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

4、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加、减的含义。

5、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尝试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7、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8、结合数的认识,了解20以内的数的排列规律。

9、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10、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1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形状、颜色、数量、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2、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在比较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同一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3、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4、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钟表的认识几、及20以内数的加法。

五、学情分析:

1、比较 估计90%的同学能够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2、认识10以内的数 估计95%的同学能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 以内数的过程,能准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认识大于、等于、小于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用它们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是这一单元的难点,估计有20%的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3、认识物体 估计90%的学生能够理解并辨别物体的形状。

4、10以内的加减法,估计90%的学生都能通过采育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5、分类 估计80%的学生能按照给定的目标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6、认识11——20各数 通过操作估计80%的学生能认读,知道10个一是十,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7、认识钟表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估计60%的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半时等,40%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

8、20以内加法 估计80%的学生能准确计算9、8、7、6加几,20%的学生不能准确计算,因此,教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六、教学方法措施:

(一)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二) 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三)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编排10个单元,共51课时,机动课时最少17节。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走进数学————————————————————2课时

一、比较————————————————————3课时

机动1课时

二、认识10以内的数———————————————7课时

有趣的数学————————————————————1课时

三、认识物体—————————————————1课时

机动2课时

搭积木—————————————————————1课时

玩泥巴—————————————————————1课时

四、合与分——————————————————4课时

机动2课时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动物乐园———————————————————1课时

机动3课时

六、分类———————————————————2课时

七、认识11——20各数—————————————3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机动3课时

九、0以内的加法————————————————7课时

投球游戏————————————————————1课时

机动3课时

整理与评价———————————————————5课时

机动2课时

八、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

在理解“九年”和“学段”目标的前提下,正确、合理地把握本册、某单元至某课的教学目标。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了解教科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组织教学。

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及交流反思过程中的个性化的表现,并注重“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

6、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 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 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二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 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2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五个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

4、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加、减的含义。

5、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尝试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7、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8、结合数的认识,了解20以内的数的排列规律。

9、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10、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1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形状、颜色、数量、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2、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在比较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同一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3、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4、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钟表的认识几、及20以内数的加法。

五、学情分析:

1、比较 估计90%的同学能够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2、认识10以内的数 估计95%的同学能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 以内数的过程,能准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认识大于、等于、小于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用它们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是这一单元的难点,估计有20%的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3、认识物体 估计90%的学生能够理解并辨别物体的形状。

4、10以内的加减法,估计90%的学生都能通过采育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5、分类 估计80%的学生能按照给定的目标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6、认识11——20各数 通过操作估计80%的学生能认读,知道10个一是十,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7、认识钟表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估计60%的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半时等,40%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

8、20以内加法 估计80%的学生能准确计算9、8、7、6加几,20%的学生不能准确计算,因此,教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六、教学方法措施:

(一)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二) 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三)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编排10个单元,共51课时,机动课时最少17节。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走进数学————————————————————2课时

一、比较————————————————————3课时

机动1课时

二、认识10以内的数———————————————7课时

有趣的数学————————————————————1课时

三、认识物体—————————————————1课时

机动2课时

搭积木—————————————————————1课时

玩泥巴—————————————————————1课时

四、合与分——————————————————4课时

机动2课时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动物乐园———————————————————1课时

机动3课时

六、分类———————————————————2课时

七、认识11——20各数—————————————3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机动3课时

九、0以内的加法————————————————7课时

投球游戏————————————————————1课时

机动3课时

整理与评价———————————————————5课时

机动2课时

八、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

在理解“九年”和“学段”目标的前提下,正确、合理地把握本册、某单元至某课的教学目标。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了解教科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组织教学。

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及交流反思过程中的个性化的表现,并注重“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

6、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进度表
  •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上) 一.指导思想 (一)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二)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 ...查看


  •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泰安十八中 张洪金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六年级教材在编写上,延续体现课程性质和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感觉学生思想淳朴,大部分学生学 ...查看


  •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一. 教材概貌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秋游""我的想法""我们去旅游""应该听谁的""合作"&quo ...查看


  • 九年级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 九年级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高源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但由于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故本学期只安排学生实验6次,教师演示实验17次(其中增加实 ...查看


  •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龙昌小学:陈方礼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 ...查看


  •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一: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17字) 9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我正和妹妹玩得高兴,奶奶非把我叫去,让我给她算一笔账. 奶奶买了3斤4两的鸡蛋,每斤的价钱是3元5角,奶奶付了12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奶奶的话音刚落, ...查看


  • 二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1]
  • 二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新庄小学 谢树芬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0岁以下,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 ...查看


  •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 中心小学 三年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 ...查看


  • 思想品德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浙教版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黄静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