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小说中的个人记忆与女性时间 --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

林白小说中的个人记忆与女性时间

——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

摘要:“记忆”在林白“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她把“回望”作为写作的“基本态势”,认同记忆的“个人性”特征。背离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边缘性的书写重构时间与历史,这些展现在她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该作品展示了个人记忆之颠覆与虚构的能量,表达了对时间形式与意义的个性感悟。 关键词:林白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 个人记忆 永恒时间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重要代表,曾与陈染等女性作家一起开“个人化写作”之先河。林白作品的“个人性”与“记忆”一词紧密相连。“记忆”,在林白的写作理念中,是一个时常被关注的、分量极重的词语,它包容了素材的选择、灵感的来源、观察世界的角度、内心世界的呈现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作为写作中的女人,林白几乎是天然地背离了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一种边缘性的书写,重构着时间与历史。这种艺术特质集中地展示于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以下简称《战争》) 。《战争》引领读者进入的是一种女性个人的内心世界,其女性书写不仅惊世骇俗而且魅力独特,是90年代中国文坛“个人化写作”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中对个人记忆的发掘,个人记忆之颠覆与虚构的能量,对时间形式与意义的性别感悟,采用“女性时间”结构小说的“现代性”和创造性,这是艺术成就和思想意涵的重要元素。

一、个人记忆:颠覆中的真实与虚构

《战争》文本中“个人记忆”在最直观的层面上,表现为对极端私己化的事件的选择。小说开始于5岁的多米对自己身体的“凝视与抚摸”,在抚摸中了解个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方式,并且本能地知道这件事情纯粹的私人性质,躲在蚊帐中将自己与别人隔开。对性的探索与自慰的冲动,成为小说中最基础的事件和推动动作发展的最隐蔽的动因。“题记”中转引作者自己另一作品中的一句话,直截了当地解释了“一个人的战争”的命名:“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这类极端私己化的事件的选择,不仅与公众的道德秩序形成尖锐的冲突,而且挑战了即时性的阅读心理,以一种非道德的书写,创造了新锐的美的形式。在这一童年事件的起点上,作者随后又描写了性的探索、成名的诱惑、追逐爱情以及自我放逐,这些故事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而强大的欲望力量一以贯之。

《战争》中的个人记忆便形成了对历史的一种边缘化的解读。这种边缘解读首先表现在《战争》一书的写作避开了集体叙事的成规,使历史还原为一种可解读的文本。小说写道,一桩抄袭事件几乎断送了多米的前途;一个突发的念头使她抓住了大学的机遇;漫不经心填写的志愿助她进入了名牌大学等。我们注意到,在女主人公多米的生命历程中,知青与农民的关系、大学中的同学群体、单位里的领导与同事... ...所有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复杂的人际关系全被置于背景,外在的压力不是一个有序的,而表现为一种整体的、盲目的力量。小说中对大学生活感受的书写,尤为生动地表现了个人记忆与群体历史的复杂关联:“在大学的四年,是生命的最低点,没有任何欲望。”为了重新获得自信,创造生命的高潮,才有了多米大学毕业后的独自漫游。林白写作所选择的是置身校园中的那些具体的个人,却仍有可能背着自身的“历史重负”,她描绘了处在一片光明之中的那个黑暗的核心。这种真切的记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的层次和人类复杂的内心经验,它从“宏大叙事”的缝隙中涌出,成为具体生动的可以触摸的历史。

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它通常是对已然发生的事件的一次次重构,私己化的个人记忆由于避开了集体叙事的成规,便给记忆活动中的虚构性运作带来了新的自由和可能。林

白说:“个人记忆也是一种个人想象”,她甚至认为记忆的一种情况是:“看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它只在我的想象中发生,但我却觉得我看到了它,在凝望中感同身受。”《战争》中的个人性记忆常倾斜于某些极端性的个人事件,省略了日常生活中的欢悦、笑容以及与“回望”的姿势并在现实时间中作者自身作为母亲的体验。在潜意识的深层,小说还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对父亲缺失的初始场景的记忆,着力去书写女儿们的自我放逐。当个人记忆与艺术想象同构之时,《战争》文本强调了记忆的“个人性”所发挥的创造能量,并随之强调了通过个人主体的颖悟,可以逼近生存的真相,把握生命的意义。

二、“永恒时间”:艺术结构中的女性生存

记忆属于时间的范畴,而当林白的女性意识有机地融入个人记忆的时候,她独特的“女性修辞”方式也自然而然地运作于文本的记忆场景与时间观念之中,使《战争》这部作品呈现了具有“永恒时间”特征的艺术结构。

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的批评思路,我们可以更细致地读解构造《战争》文本中记忆场景的结构方式,及其中所蕴涵的生存经验。我们看到,《战争》沿用了“成长小说”的类型样式,通过个人记忆追述了一个女人精神心理成熟的过程。然作为成长小说该作品却隐匿了线性的时间结构,不仅突破时空限制,具备了共时性特征,而且随意地挥洒着感觉的碎片,叙述常被词语、细节及突来的思绪所诱惑,多处旁生枝节。这一看似散漫的叙述过程,却将一种松散的、边缘性的“循环时间”乃至“永恒时间”嵌入了线性历史的缝隙。

“永恒时间”与“空间感觉”也体现在《战争》文本富有个人性和独创性的几种意象之中:蚊帐、室内之镜、夜间的河流、城市的地铁。这些意象的重复出现,带有鲜明的女性印记。多米说:“在漫长的日子中,蚊帐是大同谋。”蚊帐成了私己化的女性空间,它带来最原始的安全、愉悦乃至成就感。“蚊帐”也是该作品中最富个人性的一个独立的意象,它几乎是带着呼吸的节拍,从成规化的历史叙事中逸出,给读者带来可视可触的感受。“镜子”是女性写作中一个普遍使用的道具和象征物,林白文本中的镜子意象,主要的功能在于“自己的看”,写女人的自恋、自我欣赏、自我审视,及至自虐。“这个女人在镜子里看自己,既充满着自恋的爱意,又怀有隐隐的自虐之心。”(见《战争》中的“题记”) 成年后多米眼中的镜子“犹如一扇奇异而窄长的门,遁门而入,可以达到另一层时空”。于是,镜子造就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且成为一扇通向生命秘密、生存真相的隐秘之门。“空间”和“门”的联想,共存于镜子的意象中。河流和地铁本是纵向流动的形象,但文本中强调了某一神秘时刻的横向切入,将长长的河流和铁轨,一并隐喻为“命运之门”,用永恒的追问截断流逝的时光,使河流、地铁在此一瞬间凝滞。

《战争》文本在其对女性的历史与生命的追问中,倾力表现了作为主体的女性的欲望。欲望是追问的起点和核心。在男性叙事中,女人只是男人欲望的对象,而《战争》中的女人则永远是欲望的主体。这部作品中最具备心理能量的两个事件:童年开始的自慰和19岁的抄袭,分别代表了女性对情爱的欲求和“出息”的欲求,多米曾说过:“出息是最收买我的一个词。”从小说的“自传性”角度来看,林白将这两个事件和盘托出,无论是否有事实基础,都已将她的女性写作推向了绝境,并且未置后退之路。在此之后,文本中所有以生命激情、认知理性质疑社会秩序的描写,都具有了强大的心理基础。渴望强奸、只身漫游、初夜荒唐、抱病登山、傻瓜爱情、嫁给老人——所有这些最富激情的场景,都是在不断地衍生和重复着对“情爱”和“出息”的追求。小说藉此展示了女性自然的生命欲望、顽强的精神意志,更着意书写了女性欲求中的知识与智慧的层次——对生存真相的追问,以及女性在承担失败时所蕴积的理性和生命的力量。多米是一个与“孤独”相伴的女人:她生来就无视那种三从四德的文化成规,她被生命的奥秘、生存的价值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所诱惑,她的孤独来自于对这些永恒诱惑的专注,也来自对“自我”深刻的迷恋。她倔犟的意志一往无前,行

走的姿态却恓恓惶惶。她义无反顾地直面自己的失败,又在成功中品味着牺牲的痛苦——包括品味自我的堕落,并且坚定地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堕落”就是“飞翔”,与“升华”同义。

结语:林白称自己的作品饱含着“生命的汁液”,我们却从《战争》中读出了灵魂的搏斗,这无疑是一次撕裂自我、埋葬自我的写作。文学之于林白,有着“文化祭坛”的含义,至少她在《战争》文本的超道德书写中,完成了一次女性的文化献祭。在《战争》发表三年后,另一部长篇《说吧,房间》(《花城》,1997年第3期)对女性的空间意识有更深入的开掘,亦有较强的象征色彩和形而上的玄思。该作品在过分堆砌感觉的偏失之外,足以见出上世纪90年代林白在“女性时间”领域的深刻感知和理性自觉。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 林白论[J].作家, 1998(5).

[2] 林白. 记忆与个人化写作[M] //林白作品自选集.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林白小说中的个人记忆与女性时间

——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

摘要:“记忆”在林白“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她把“回望”作为写作的“基本态势”,认同记忆的“个人性”特征。背离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边缘性的书写重构时间与历史,这些展现在她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该作品展示了个人记忆之颠覆与虚构的能量,表达了对时间形式与意义的个性感悟。 关键词:林白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 个人记忆 永恒时间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重要代表,曾与陈染等女性作家一起开“个人化写作”之先河。林白作品的“个人性”与“记忆”一词紧密相连。“记忆”,在林白的写作理念中,是一个时常被关注的、分量极重的词语,它包容了素材的选择、灵感的来源、观察世界的角度、内心世界的呈现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作为写作中的女人,林白几乎是天然地背离了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一种边缘性的书写,重构着时间与历史。这种艺术特质集中地展示于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以下简称《战争》) 。《战争》引领读者进入的是一种女性个人的内心世界,其女性书写不仅惊世骇俗而且魅力独特,是90年代中国文坛“个人化写作”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中对个人记忆的发掘,个人记忆之颠覆与虚构的能量,对时间形式与意义的性别感悟,采用“女性时间”结构小说的“现代性”和创造性,这是艺术成就和思想意涵的重要元素。

一、个人记忆:颠覆中的真实与虚构

《战争》文本中“个人记忆”在最直观的层面上,表现为对极端私己化的事件的选择。小说开始于5岁的多米对自己身体的“凝视与抚摸”,在抚摸中了解个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方式,并且本能地知道这件事情纯粹的私人性质,躲在蚊帐中将自己与别人隔开。对性的探索与自慰的冲动,成为小说中最基础的事件和推动动作发展的最隐蔽的动因。“题记”中转引作者自己另一作品中的一句话,直截了当地解释了“一个人的战争”的命名:“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这类极端私己化的事件的选择,不仅与公众的道德秩序形成尖锐的冲突,而且挑战了即时性的阅读心理,以一种非道德的书写,创造了新锐的美的形式。在这一童年事件的起点上,作者随后又描写了性的探索、成名的诱惑、追逐爱情以及自我放逐,这些故事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而强大的欲望力量一以贯之。

《战争》中的个人记忆便形成了对历史的一种边缘化的解读。这种边缘解读首先表现在《战争》一书的写作避开了集体叙事的成规,使历史还原为一种可解读的文本。小说写道,一桩抄袭事件几乎断送了多米的前途;一个突发的念头使她抓住了大学的机遇;漫不经心填写的志愿助她进入了名牌大学等。我们注意到,在女主人公多米的生命历程中,知青与农民的关系、大学中的同学群体、单位里的领导与同事... ...所有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复杂的人际关系全被置于背景,外在的压力不是一个有序的,而表现为一种整体的、盲目的力量。小说中对大学生活感受的书写,尤为生动地表现了个人记忆与群体历史的复杂关联:“在大学的四年,是生命的最低点,没有任何欲望。”为了重新获得自信,创造生命的高潮,才有了多米大学毕业后的独自漫游。林白写作所选择的是置身校园中的那些具体的个人,却仍有可能背着自身的“历史重负”,她描绘了处在一片光明之中的那个黑暗的核心。这种真切的记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的层次和人类复杂的内心经验,它从“宏大叙事”的缝隙中涌出,成为具体生动的可以触摸的历史。

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它通常是对已然发生的事件的一次次重构,私己化的个人记忆由于避开了集体叙事的成规,便给记忆活动中的虚构性运作带来了新的自由和可能。林

白说:“个人记忆也是一种个人想象”,她甚至认为记忆的一种情况是:“看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它只在我的想象中发生,但我却觉得我看到了它,在凝望中感同身受。”《战争》中的个人性记忆常倾斜于某些极端性的个人事件,省略了日常生活中的欢悦、笑容以及与“回望”的姿势并在现实时间中作者自身作为母亲的体验。在潜意识的深层,小说还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对父亲缺失的初始场景的记忆,着力去书写女儿们的自我放逐。当个人记忆与艺术想象同构之时,《战争》文本强调了记忆的“个人性”所发挥的创造能量,并随之强调了通过个人主体的颖悟,可以逼近生存的真相,把握生命的意义。

二、“永恒时间”:艺术结构中的女性生存

记忆属于时间的范畴,而当林白的女性意识有机地融入个人记忆的时候,她独特的“女性修辞”方式也自然而然地运作于文本的记忆场景与时间观念之中,使《战争》这部作品呈现了具有“永恒时间”特征的艺术结构。

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的批评思路,我们可以更细致地读解构造《战争》文本中记忆场景的结构方式,及其中所蕴涵的生存经验。我们看到,《战争》沿用了“成长小说”的类型样式,通过个人记忆追述了一个女人精神心理成熟的过程。然作为成长小说该作品却隐匿了线性的时间结构,不仅突破时空限制,具备了共时性特征,而且随意地挥洒着感觉的碎片,叙述常被词语、细节及突来的思绪所诱惑,多处旁生枝节。这一看似散漫的叙述过程,却将一种松散的、边缘性的“循环时间”乃至“永恒时间”嵌入了线性历史的缝隙。

“永恒时间”与“空间感觉”也体现在《战争》文本富有个人性和独创性的几种意象之中:蚊帐、室内之镜、夜间的河流、城市的地铁。这些意象的重复出现,带有鲜明的女性印记。多米说:“在漫长的日子中,蚊帐是大同谋。”蚊帐成了私己化的女性空间,它带来最原始的安全、愉悦乃至成就感。“蚊帐”也是该作品中最富个人性的一个独立的意象,它几乎是带着呼吸的节拍,从成规化的历史叙事中逸出,给读者带来可视可触的感受。“镜子”是女性写作中一个普遍使用的道具和象征物,林白文本中的镜子意象,主要的功能在于“自己的看”,写女人的自恋、自我欣赏、自我审视,及至自虐。“这个女人在镜子里看自己,既充满着自恋的爱意,又怀有隐隐的自虐之心。”(见《战争》中的“题记”) 成年后多米眼中的镜子“犹如一扇奇异而窄长的门,遁门而入,可以达到另一层时空”。于是,镜子造就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且成为一扇通向生命秘密、生存真相的隐秘之门。“空间”和“门”的联想,共存于镜子的意象中。河流和地铁本是纵向流动的形象,但文本中强调了某一神秘时刻的横向切入,将长长的河流和铁轨,一并隐喻为“命运之门”,用永恒的追问截断流逝的时光,使河流、地铁在此一瞬间凝滞。

《战争》文本在其对女性的历史与生命的追问中,倾力表现了作为主体的女性的欲望。欲望是追问的起点和核心。在男性叙事中,女人只是男人欲望的对象,而《战争》中的女人则永远是欲望的主体。这部作品中最具备心理能量的两个事件:童年开始的自慰和19岁的抄袭,分别代表了女性对情爱的欲求和“出息”的欲求,多米曾说过:“出息是最收买我的一个词。”从小说的“自传性”角度来看,林白将这两个事件和盘托出,无论是否有事实基础,都已将她的女性写作推向了绝境,并且未置后退之路。在此之后,文本中所有以生命激情、认知理性质疑社会秩序的描写,都具有了强大的心理基础。渴望强奸、只身漫游、初夜荒唐、抱病登山、傻瓜爱情、嫁给老人——所有这些最富激情的场景,都是在不断地衍生和重复着对“情爱”和“出息”的追求。小说藉此展示了女性自然的生命欲望、顽强的精神意志,更着意书写了女性欲求中的知识与智慧的层次——对生存真相的追问,以及女性在承担失败时所蕴积的理性和生命的力量。多米是一个与“孤独”相伴的女人:她生来就无视那种三从四德的文化成规,她被生命的奥秘、生存的价值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所诱惑,她的孤独来自于对这些永恒诱惑的专注,也来自对“自我”深刻的迷恋。她倔犟的意志一往无前,行

走的姿态却恓恓惶惶。她义无反顾地直面自己的失败,又在成功中品味着牺牲的痛苦——包括品味自我的堕落,并且坚定地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堕落”就是“飞翔”,与“升华”同义。

结语:林白称自己的作品饱含着“生命的汁液”,我们却从《战争》中读出了灵魂的搏斗,这无疑是一次撕裂自我、埋葬自我的写作。文学之于林白,有着“文化祭坛”的含义,至少她在《战争》文本的超道德书写中,完成了一次女性的文化献祭。在《战争》发表三年后,另一部长篇《说吧,房间》(《花城》,1997年第3期)对女性的空间意识有更深入的开掘,亦有较强的象征色彩和形而上的玄思。该作品在过分堆砌感觉的偏失之外,足以见出上世纪90年代林白在“女性时间”领域的深刻感知和理性自觉。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 林白论[J].作家, 1998(5).

[2] 林白. 记忆与个人化写作[M] //林白作品自选集.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相关文章

  • 解读萧红与林白的女性意识
  • 2005年8月第25卷第4期 y y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 ur nal of Y uny ang T eachers College Aug. 2005V ol. 25N o. 4 解读萧红与林白的女性意识 龚玉华 (郧阳师范高等 ...查看


  • 详细整理的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写作 一.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已转化为女性写作的主动行为,从性别歧视.性别压抑.性别遮羞而真正浮出了历史地表,女性小说的繁荣标志着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形成.那么到底什么 ...查看


  • 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 一.第四种剧本: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背景下,出现了<布谷鸟又叫了>,<还乡记><洞箫横吹>等戏剧作品.这些作品描写爱情生活,表现社会矛盾,在工农兵题材之外又开拓了第四种戏剧表现空 ...查看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17年时期散文三大家和散文创作模式(p63) ⏹50年代末60年代初抒情散文的成熟是与三大散文家及其散文创作的成熟联系在一起的.杨朔.刘白羽.秦牧是十七年间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审美意识最具有时代性的散文三大家.作为中国当代散文的&quo ...查看


  • 现代文学常识
  • 1.五六十年代主流诗歌诗人诗作: 闻捷<天山牧歌> 贺敬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郭小川<一个和八个> 诗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大跃进民歌运动2.五六十年代非主流诗歌潜在写作: 七月派诗人 ...查看


  •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
  • 第8卷 第2期 2009年3月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8 No. 2Mar. 2009 =文学&g ...查看


  • 印象点击(062-095)
  • 作者: 当代作家评论 2000年08期 主持人:吴俊 林建法 主持人的话:批评和期待来自我们的朋友. 为什么很少有尖锐的批评性的"点击"?确实,这是一个难题.本栏的一个最重要的初衷是丰富文学批评的形式,并扩大其社会的影响 ...查看


  •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女作家
  • 发榜前言: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占据半边天,同男作家相比,女作家依靠女性细腻笔触.敏锐的情感.独特的审美视角,为中国文学宝库的丰富贡献着美文华章.浩歌排行榜在推出中国作家综合实力总排行后,感觉有必要推出中国实力女作家排行榜,以全面展现中国文坛的作 ...查看


  • 著名作家记叙文
  • 亲情的力量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的作业做完了,闲来无聊,便找弟弟一起玩电脑小游戏. 一开始,他就认真地向我提出:"每人玩一局,不许耍赖哦!"我欣然同意了. 接着,弟 弟玩完了一局,轮到我了,大概觉得我没有打游戏的细胞,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