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热的认识误区

  发热,本来是疾病的常见症状,然而人们对发热往往会产生许多误解。       误区之一:   认为发热为坏事   由于发热时人感到难受,故很多人把发热视为坏事。而实际上,发热对人体是“有功”的。发热表明人体的免疫机制好,是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手段之一。发热大多是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在体温较高时,病原微生物易于死亡;发热可促进新陈代谢,大大加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经常得感冒发热的人,较少患癌症。      误区之二:   认为体温高于37℃就是发热   人的正常体温是37℃,不同个体可在35.5℃―37.8℃之间变化。清晨,人的体温最低,傍晚最高,变化在0.5℃―1.2℃之间,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正常的体温也随季节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认为体温稍高于37℃就是低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误区之三:   认为发热越高病情越重   发热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尽然。例如:急性扁桃腺炎并不是严重的全身感染,而极少有不发高热的例子;老年人患肺炎时病情往往很严重,却不一定发热,甚至肢体冰冷,体温低于35℃;一个体温只有38.3℃的孩子无精打采,可能比体温高达40℃还在活蹦乱跳的孩子病得更厉害。病情的轻重,主要应看病人精神状态,而不能仅仅看体温的高低。对于新生儿和老年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往往在病得很重时都不发热。      误区之四:   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   不少人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特别是孩子发热并不高,就赶紧用退热药退热以“保护脑子”。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临床证明,只有当体温高达41℃以上或由于高热引起惊厥时,才有可能损伤脑细胞。需要退热时,可先采用头部冷敷等办法来保护大脑,并不是非用退热药不可。      误区之五:   认为发热就要退热   发热只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征象,而非疾病的本质。有的人发热时只管退热却忽视本质。如上述,发热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退热反而会降低免疫力;不少细菌和病毒在体温升高时难以生长繁殖;退热还可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因此,发热时应把重点放在治本上,而不应放在退热这一治标上。如果小儿体温在40℃以下,成年人在39℃以下,可不予退热,超过这个热度可适当采取退热措施。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遇到发热应当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编辑:上善〗

  发热,本来是疾病的常见症状,然而人们对发热往往会产生许多误解。       误区之一:   认为发热为坏事   由于发热时人感到难受,故很多人把发热视为坏事。而实际上,发热对人体是“有功”的。发热表明人体的免疫机制好,是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手段之一。发热大多是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在体温较高时,病原微生物易于死亡;发热可促进新陈代谢,大大加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经常得感冒发热的人,较少患癌症。      误区之二:   认为体温高于37℃就是发热   人的正常体温是37℃,不同个体可在35.5℃―37.8℃之间变化。清晨,人的体温最低,傍晚最高,变化在0.5℃―1.2℃之间,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正常的体温也随季节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认为体温稍高于37℃就是低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误区之三:   认为发热越高病情越重   发热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尽然。例如:急性扁桃腺炎并不是严重的全身感染,而极少有不发高热的例子;老年人患肺炎时病情往往很严重,却不一定发热,甚至肢体冰冷,体温低于35℃;一个体温只有38.3℃的孩子无精打采,可能比体温高达40℃还在活蹦乱跳的孩子病得更厉害。病情的轻重,主要应看病人精神状态,而不能仅仅看体温的高低。对于新生儿和老年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往往在病得很重时都不发热。      误区之四:   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   不少人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特别是孩子发热并不高,就赶紧用退热药退热以“保护脑子”。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临床证明,只有当体温高达41℃以上或由于高热引起惊厥时,才有可能损伤脑细胞。需要退热时,可先采用头部冷敷等办法来保护大脑,并不是非用退热药不可。      误区之五:   认为发热就要退热   发热只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征象,而非疾病的本质。有的人发热时只管退热却忽视本质。如上述,发热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退热反而会降低免疫力;不少细菌和病毒在体温升高时难以生长繁殖;退热还可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因此,发热时应把重点放在治本上,而不应放在退热这一治标上。如果小儿体温在40℃以下,成年人在39℃以下,可不予退热,超过这个热度可适当采取退热措施。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遇到发热应当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编辑:上善〗


相关文章

  • 不断认识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 史垡』L型苤查!!!垒生!!旦箜!!鲞箜!!塑垦丛!』旦!!迪!:旦!!!翌!坚!!!兰:!!!:!::盟!:!! .专论. 不断认识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宋红梅 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diseasesordisord ...查看


  • 中医对阴虚内热型的认识
  • 中医对阴虚内热型的认识 阴虚发热是中医的一个病证.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虚发热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 ...查看


  • 如何认识和应用仲景"大承气汤"原方呢?
  • " 群医解惑"栏目本周进行到第9期,从第2期起,我们开始探讨各位同道在自己临证实践中对伤寒论原方的认识和应用. 感谢各位同人参与"群医解惑"的讨论和学习! 经方讨论了一段时间了,我们杂志社将根据目前的 ...查看


  • 全科医学案例讨论 病例八.发热
  • 全科医学案例讨论 作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个性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中接诊.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协调病人-家庭-社会关系,利用双向转诊合理支配医疗资源的能力和技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 ...查看


  •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气虚发热验案精选
  • 发热是一种医学术语,又称发烧.临床当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得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因此在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发烧的状态时应与平时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的体温进行比较.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查看


  •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 人得病的时候发烧,发烧是人体对外界侵入的积极反应.许多人认为发烧就是感冒,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通常引起发烧的最常见的原因有感冒.肠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四种.这些病很好区别. 使用排除法: 中耳炎,使用鼻子闻耳朵,可能存在臭味.一般 ...查看


  • 婴儿发烧全过程指导
  • 婴儿发烧全程指导(上)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医问诊:有的父母,则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 哪些原因会引起婴儿发烧 引起婴儿发烧 ...查看


  • 光与热教案
  • <光与热>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 ...查看


  • 小儿发热的护理对策
  • [关键词] 小儿:发热:机理:护理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症.不同原因引起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不同,而且在小儿不同年龄时期.不同疾病的发热表现及伴随的症状,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避免滥用退热药,要正确的认识.护理.宣教和指导,现将其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