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01.15。No.5,May.2009
折的方法,它不仅具有张力带力学功能。固定可靠,可防旋转。而且无髓内固定物迁移引起的重要组织结构损伤。但钢板内固定存在骨膜剥离范围广、易感染、损伤锁骨下血管神经的风险。普通钢板较厚,不易塑型,与锁骨的正常解剖形态不相符,造成手术中不能与锁骨完全帖服,尤其是锁骨粉碎性骨折以及特殊的解剖形态给手术造成了困难。另外还存在术后钢板顶住皮肤而引起不适,钢板取出后再骨折等问题。重建钢板L2j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中有独特优点,其设计使塑形较容易,可折弯成相应的弧度,但折弯塑形会使重建钢板的强度减弱而导致钢板折断的可能。
目前我院选用异型锁定接骨板(钛质)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a)钢板设计符合锁骨特殊的解剖形态。有不问长度的板町供选择,满足不同部位骨折的需要,避免在术中塑形,缩短手术时间。b)具有接骨板的优点。将异型锁定接骨板置于张力一侧即锁骨前上方,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该部位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两侧一般至少各用3枚螺钉固定,如果伴有楔形骨折块,则可同时以拉力螺钉固定或用可吸收线绑扎固定。具有张力带力学功能,固定可靠,可防旋转。c)对骨质疏松患者更具优势。利用螺钉与板的角稳定性,牢牢的把持住骨块,即使是骨质疏松或粉碎的骨块也能得到
有效固定。d)对锁骨的粉碎性骨具有明显的优势。异型锁定接骨板按锁骨的解剖结构预塑形,可轻松放置在锁骨的前上方,保持锁骨生理轴线。再用可吸收线将骨碎片与接骨板绑扎一起,不必强求达到解剖复位,体现BO生物学固定的理念。e)术中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因其为解剖型接骨板,术中不必过多的显露锁骨。仅显露骨折处,同时保留骨碎片的软组织。损伤较小,骨折愈合快。f)术后无需再加外固定,仅用三角巾悬吊1周即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功能锻炼时问早,可促进骨折愈合,对防止发生肩部畸形及关节僵硬有积极效果。
异型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充分体现了BO理念。尽可能少地干扰骨折处软组织,保护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特别是骨折端周围的血运。利用内支架概念,应用特殊设计的钢板对骨折行桥接固定,接骨板提供充分的力学稳定,均不需外固定,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功能的恢复。其唯一缺点是价格较贵,但仍不失为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1]
I-2-1
敖荣广,陈云丰.锁骨骨折的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
志,2005,29(1):26—28.
刘启明,杜鸿章,王兰廷。等.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2例0-1.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60.
收稿日期:2008—09—16
作者简介:连福明(1966一),男.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365000。
文章编号:1008—5572(2009)05一0370一03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葛顺杰,陆茂德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广西钦州
摘要:目的
535000)
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
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3~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分标准,优14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1%。术前VAS评分平均(6.68土0.45)分,术后第2天平均(2.24±0.72)分。随访时平均(1.95±0.65)分,术后及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未出现有脊髓、神经、血管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81.5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治疗颈椎间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起效快及近、中期疗效满意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标识码:B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颈椎微创手术。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患者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以颈肩酸痛、上肢灼痛、酸胀、发麻等症状为主,4例患者伴有眩晕及头痛症状。所有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动力性侧
临床资料
万方数据
实用骨科杂志第15卷。第5期,2009年5月
位及斜位X线片检查,并经MRI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上无骨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问盘钙化,无颈髓信号明显改变及严重颈髓压迫征象。所有患者均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未见有明显效果。颈椎间盘突出间隙:C。.。3例,C3~4、C4~58例,C3~4、Cs ̄67例,C4~5、C5~6lo例,C。、。、C。。,3例,C。~。、C。~,4例。手术1个问隙18例,2个间隙13例,3个问隙4例。1.2手术方法
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取仰卧位,颈肩部垫
枕,使头颈稍后仰,保持颈椎后伸位,头稍偏向左侧。颈部术野消毒铺巾,在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下确定穿刺的椎间隙,取右侧前内脏鞘与动脉鞘之间穿刺人路,指尖感知颈动脉搏动并将其推向外侧,向内推开内脏鞘,局部皮下至椎体前软组织用1%利多卡因2~4mL浸润麻醉。取穿刺针由左手示、中指尖定位穿刺至椎体前缘后滑移至病变间隙靠近或前中央处刺人。侧位X线透视下行进至针尖距椎体后缘2
~3
mm处,拔出针芯。使用Arthro
Care
System-2000射频
汽化仪治疗前,先检测等离子刀头各项功能指标正常后,顺着套管旋人等离子刀头,能量设置为2档。踩下热凝踏板1s。如无神经刺激症状,在侧位X线透视下缓慢来回移动,同时旋转刀头,先消融约5~los后热凝5s。将穿刺针管退至颈椎问盘中央,同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退至近前纤维环处,整个操作时间60~90s。根据颈椎间盘突出位置情况,适当调整等离子刀头侧重进行消融成形处理。治疗完毕后,先旋转拔出等离子刀头,而后拔出穿刺针管,穿刺点稍压迫后消毒粘贴敷料。1.3术后处理
术后用颈托制动2~3周,应用抗生素、激
素及脱水剂治疗3~5d。适当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对症治疗,避免颈部过早剧烈活动。1.4疗效评估
按Macnab评定标准及VAS评分系统进行
疗效评估,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分别记录分值,进行配对t检
验。2结
果
本组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良:症状大部分消失,无需继续治疗,能做轻丁作;可:症状改善。但需继续治疗;差:症状无改善。’本组优14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1%。术中、术后无脊髓、神终及血管损伤,无血肿形成及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等离子刀头断裂l例。本组术前VAS评分(6.68士0.45)分,术后2d平均(2.24+0.72)分.随访时平均(1.95±0.65)分。术后及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尸<O.001)。3讨
论
万
方数据・37l・
3.1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原理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是利
用射频电场产生的等离子薄层,使离子获得足够动能打断分子键.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使大分子分解成单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0:,H:,C0:),在低温(40"-70C)状态下细胞分子链断裂。在髓核成形过程中髓核组织的分子键断裂,从而汽化部分椎问盘内致痛的髓核组织形成高效精确的汽化消融效果。有效移除部分髓核组织,完成椎闻盘内髓核组织的
重塑。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仅为40"--70C,能使髓核组织
胶原蛋白分子的螺旋结构收缩,又不破坏其生物活性,使髓核组织体积进一步缩小,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日的。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引起髓核的变化仅局限在髓核内,对周围组织(终板、椎体、后纵韧带、神经根)不会造成结构损害或热损伤。3。2影响疗效的因素
3.2.1适应证的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主要由突出组织直接压迫神经根及脊髓引起,同时突出椎间盘组织产生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根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治疗的日的是解除压迫和消除炎症介质对神经根的刺激。基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原理特点。仅对于单纯椎|'日J盘突出而无伴有其他致压物存在时有效。胡广询等L13雅床报告表现为神经根受压而致颈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酸胀的外侧型颈椎问盘突出患者治疗优良率最高。达到95.5%。对于术前有手臂麻木症状为主、触觉减退的患者,术后即时效果及随访效果均不满意。认为其适应证为:a)年龄在45岁以内,病程在2年以内;b)临床表现以颈肩痛伴放射性疼痛症状为主的外侧型突出患者;c)无上肢疼痛觉减退或程度较轻者,CT或MRI显示1~2个间隙颈椎间盘膨出或包容性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退变较轻者。而对于有颈椎管骨性狭窄、后纵韧带或椎问盘钙化、非包容性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有脊髓受压变性、出现锥体束征,椎间隙明显变窄、宽度小于相邻正常间隙一半、颈椎明显失稳、椎间孔有骨刺形成的患者则应视为禁忌。本组2例患者治疗效果差与选择的适应证有明显相关。3.2.2与操作技术的关系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通过部
分冷融切除髓核组织和热凝收缩椎问盘体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来减轻对硬膜和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从Ifii达到治疗目的.因而治疗效果与髓核汽化量、范围和时|.日J有直接相关。颈椎问盘突出往往偏重于一侧,保证等离子刀头在髓核范围内,侧莺于患侧的汽化消融,能有效的使其叫缩。另外操作时间过短则不能有效消融。范围仅局限髓核中央,亦达不到有效的减小髓核组织的体积和椎问盘内压力。颜登鲁等[33采用多通道技术(一般3~4个通道),每个通道先消融约10s后
热凝10s,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372・
Journ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01.15。No.5.May.2009
3.2。3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只是对应轻柔操作,治疗结束时先拔出等离子刀头。而后取出穿刺针,以免容易出现刀头断裂。本组有l例在治疗巾发生刀头断裂。术引起小良反应发生。
总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阁盘突出症具有操作方法简誓、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严格把握好适应证。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给治疗颈椎19盘突出症提供了较好
的选择。参考文献;[1]
胡广询,易伟宏,沙彤。等.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
髓核实行部分切除,对椎体高度影响小,不会造成椎体、小关节.、韧带等结构损伤。而突出部分椎间盘InJ纳后可对颈椎的稳定性起到承载作用,不会加快邻近节段退变。因而对颈椎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心]。Chen等L3j研究发现,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引起的变化仅』Hj限于髓核组织内,对周围组织(终板、椎体、后韧带、神经根)不会造成结构或热损伤。本组术后随访期间X线检杏未见有颈椎失稳发生,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远期对颈椎稳定性有待于观察。
3.3术中注意事项
由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经皮进行
[2]
椎问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fi-且6(9):667—670.
穿刺。必须在X线监视下进行。穿刺由颈动脉鞘和内脏鞘之问进入,并以左于指尖作为定位,以免损伤血管、气管及食管。对于颈部粗短、肥胖患者尤应注意。穿刺针由椎间隙前中央或偏右侧进入,并确定在樵闻隙以内,针尖不宜超过距椎体后缘2~3mm,以免置入等离子刀头后造成神经根或颈髓损伤。在置人等离子刀头之前,应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及刀头是舀已老化或断裂,排除隐患。在治疗进行中
颇登鲁。朱豪冬。胡涛,等,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枉脊髓杂志,
2007,17(7):520523.
[3]
Chenof
ty
YC。LeeSH,ChenD.Intradisca[pressure
stuy
percutaneous
discdecompressionwithnucleoplas—
inhuman
cadavers[J].Spine,2003。28(7):661—
收稿日期:200908—05
665.
作者简介:葛顺杰(1972一),男,主治IK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535000。
文章编号:1008--5572(2009)05—0372--03
脊髓型颈椎病经Ij{『路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
陈国平h1,洪天禄h2,冯育才h3,顾玉强1,顾秋华‘,陈朴涛1,朱文虎1,徐留伟
(1.张家港市香山医院骨伤科.江苏张家港2l5600;2.苏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苏州215006;3.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苏张家港2l5600;4.张家港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例行前路颈椎问盘摘除、植骨融合和钢板固定术。结果
结论
同顾性分析2003~2007年问在我院冈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按(:()A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5%。
治疗的2()例患者.男11例.女9例.病程,F均21个月(10d~7年)。随访时I’日J平均32个月(11个月~5年)。本组20
手术干预足治疗重症或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于段.颈前路的彻底减压和可靠的脊椎稳定有利于关键词:颈椎病;减压;脊柱融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脊髓功能的恢复。
随着社会人Ll老龄化,退行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成为脊柱外科常见病。颈椎管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由椎l'Hj盘突出和/或膨出、小关节增生骨赘形成等突向椎管压迫颈脊髓引起一系列颈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不少患者生活难以自理。鉴于Lj前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完善,患者承受经济自负能力尚差,放弃治疗屡见不鲜。对此,我院近5年来经不断临『术实践,筛选术式、改进技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采H1颈的皮纹小切口人路、椎管减压、自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式洽,7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l例。女9例;年龄40~49
岁7例(35%),50~59岁10例(50%)。60~69岁3例(15%);最小41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55岁(女性50.5’岁,男性58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0d,平均21个月。1.2临床症状体温正常。颈鄙疼痛活动不受限20例,肢体麻木放射痛6例,四肢无力于指动作不灵活、下肢步态不稳17例,颈部压痛20例。椎间孔挤压试验或七肢牵批电击样痛8例。单侧或双侧霍大曼征阳性20例。
万方数据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葛顺杰, 陆茂德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广西,钦州,535000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2009,15(5)1次
参考文献(3条)
1. Chen YC;Lee SH;Chen D Intradiscal pressure stuy of percutaneous disc decompression withnucleoplasty in human cadavers[外文期刊] 2003(07)
2. 颜登鲁;朱豪冬;胡涛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07)
3. 胡广询;易伟宏;沙彤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09)
引证文献(2条)
1. 黄德伍 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进展[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20)
2. 张挺杰. 冯艺. 李君. 杨进军. 钟志芳 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gkzz200905019.aspx
Journ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01.15。No.5,May.2009
折的方法,它不仅具有张力带力学功能。固定可靠,可防旋转。而且无髓内固定物迁移引起的重要组织结构损伤。但钢板内固定存在骨膜剥离范围广、易感染、损伤锁骨下血管神经的风险。普通钢板较厚,不易塑型,与锁骨的正常解剖形态不相符,造成手术中不能与锁骨完全帖服,尤其是锁骨粉碎性骨折以及特殊的解剖形态给手术造成了困难。另外还存在术后钢板顶住皮肤而引起不适,钢板取出后再骨折等问题。重建钢板L2j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中有独特优点,其设计使塑形较容易,可折弯成相应的弧度,但折弯塑形会使重建钢板的强度减弱而导致钢板折断的可能。
目前我院选用异型锁定接骨板(钛质)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a)钢板设计符合锁骨特殊的解剖形态。有不问长度的板町供选择,满足不同部位骨折的需要,避免在术中塑形,缩短手术时间。b)具有接骨板的优点。将异型锁定接骨板置于张力一侧即锁骨前上方,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该部位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两侧一般至少各用3枚螺钉固定,如果伴有楔形骨折块,则可同时以拉力螺钉固定或用可吸收线绑扎固定。具有张力带力学功能,固定可靠,可防旋转。c)对骨质疏松患者更具优势。利用螺钉与板的角稳定性,牢牢的把持住骨块,即使是骨质疏松或粉碎的骨块也能得到
有效固定。d)对锁骨的粉碎性骨具有明显的优势。异型锁定接骨板按锁骨的解剖结构预塑形,可轻松放置在锁骨的前上方,保持锁骨生理轴线。再用可吸收线将骨碎片与接骨板绑扎一起,不必强求达到解剖复位,体现BO生物学固定的理念。e)术中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因其为解剖型接骨板,术中不必过多的显露锁骨。仅显露骨折处,同时保留骨碎片的软组织。损伤较小,骨折愈合快。f)术后无需再加外固定,仅用三角巾悬吊1周即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功能锻炼时问早,可促进骨折愈合,对防止发生肩部畸形及关节僵硬有积极效果。
异型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充分体现了BO理念。尽可能少地干扰骨折处软组织,保护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特别是骨折端周围的血运。利用内支架概念,应用特殊设计的钢板对骨折行桥接固定,接骨板提供充分的力学稳定,均不需外固定,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功能的恢复。其唯一缺点是价格较贵,但仍不失为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1]
I-2-1
敖荣广,陈云丰.锁骨骨折的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
志,2005,29(1):26—28.
刘启明,杜鸿章,王兰廷。等.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2例0-1.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60.
收稿日期:2008—09—16
作者简介:连福明(1966一),男.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365000。
文章编号:1008—5572(2009)05一0370一03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葛顺杰,陆茂德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广西钦州
摘要:目的
535000)
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
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3~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分标准,优14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1%。术前VAS评分平均(6.68土0.45)分,术后第2天平均(2.24±0.72)分。随访时平均(1.95±0.65)分,术后及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未出现有脊髓、神经、血管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81.5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治疗颈椎间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起效快及近、中期疗效满意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标识码:B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颈椎微创手术。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患者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以颈肩酸痛、上肢灼痛、酸胀、发麻等症状为主,4例患者伴有眩晕及头痛症状。所有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动力性侧
临床资料
万方数据
实用骨科杂志第15卷。第5期,2009年5月
位及斜位X线片检查,并经MRI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上无骨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问盘钙化,无颈髓信号明显改变及严重颈髓压迫征象。所有患者均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未见有明显效果。颈椎间盘突出间隙:C。.。3例,C3~4、C4~58例,C3~4、Cs ̄67例,C4~5、C5~6lo例,C。、。、C。。,3例,C。~。、C。~,4例。手术1个问隙18例,2个间隙13例,3个问隙4例。1.2手术方法
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取仰卧位,颈肩部垫
枕,使头颈稍后仰,保持颈椎后伸位,头稍偏向左侧。颈部术野消毒铺巾,在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下确定穿刺的椎间隙,取右侧前内脏鞘与动脉鞘之间穿刺人路,指尖感知颈动脉搏动并将其推向外侧,向内推开内脏鞘,局部皮下至椎体前软组织用1%利多卡因2~4mL浸润麻醉。取穿刺针由左手示、中指尖定位穿刺至椎体前缘后滑移至病变间隙靠近或前中央处刺人。侧位X线透视下行进至针尖距椎体后缘2
~3
mm处,拔出针芯。使用Arthro
Care
System-2000射频
汽化仪治疗前,先检测等离子刀头各项功能指标正常后,顺着套管旋人等离子刀头,能量设置为2档。踩下热凝踏板1s。如无神经刺激症状,在侧位X线透视下缓慢来回移动,同时旋转刀头,先消融约5~los后热凝5s。将穿刺针管退至颈椎问盘中央,同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退至近前纤维环处,整个操作时间60~90s。根据颈椎间盘突出位置情况,适当调整等离子刀头侧重进行消融成形处理。治疗完毕后,先旋转拔出等离子刀头,而后拔出穿刺针管,穿刺点稍压迫后消毒粘贴敷料。1.3术后处理
术后用颈托制动2~3周,应用抗生素、激
素及脱水剂治疗3~5d。适当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对症治疗,避免颈部过早剧烈活动。1.4疗效评估
按Macnab评定标准及VAS评分系统进行
疗效评估,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分别记录分值,进行配对t检
验。2结
果
本组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良:症状大部分消失,无需继续治疗,能做轻丁作;可:症状改善。但需继续治疗;差:症状无改善。’本组优14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1%。术中、术后无脊髓、神终及血管损伤,无血肿形成及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等离子刀头断裂l例。本组术前VAS评分(6.68士0.45)分,术后2d平均(2.24+0.72)分.随访时平均(1.95±0.65)分。术后及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尸<O.001)。3讨
论
万
方数据・37l・
3.1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原理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是利
用射频电场产生的等离子薄层,使离子获得足够动能打断分子键.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使大分子分解成单元素分子和低分子气体(0:,H:,C0:),在低温(40"-70C)状态下细胞分子链断裂。在髓核成形过程中髓核组织的分子键断裂,从而汽化部分椎问盘内致痛的髓核组织形成高效精确的汽化消融效果。有效移除部分髓核组织,完成椎闻盘内髓核组织的
重塑。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仅为40"--70C,能使髓核组织
胶原蛋白分子的螺旋结构收缩,又不破坏其生物活性,使髓核组织体积进一步缩小,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日的。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引起髓核的变化仅局限在髓核内,对周围组织(终板、椎体、后纵韧带、神经根)不会造成结构损害或热损伤。3。2影响疗效的因素
3.2.1适应证的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主要由突出组织直接压迫神经根及脊髓引起,同时突出椎间盘组织产生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根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治疗的日的是解除压迫和消除炎症介质对神经根的刺激。基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原理特点。仅对于单纯椎|'日J盘突出而无伴有其他致压物存在时有效。胡广询等L13雅床报告表现为神经根受压而致颈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酸胀的外侧型颈椎问盘突出患者治疗优良率最高。达到95.5%。对于术前有手臂麻木症状为主、触觉减退的患者,术后即时效果及随访效果均不满意。认为其适应证为:a)年龄在45岁以内,病程在2年以内;b)临床表现以颈肩痛伴放射性疼痛症状为主的外侧型突出患者;c)无上肢疼痛觉减退或程度较轻者,CT或MRI显示1~2个间隙颈椎间盘膨出或包容性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退变较轻者。而对于有颈椎管骨性狭窄、后纵韧带或椎问盘钙化、非包容性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有脊髓受压变性、出现锥体束征,椎间隙明显变窄、宽度小于相邻正常间隙一半、颈椎明显失稳、椎间孔有骨刺形成的患者则应视为禁忌。本组2例患者治疗效果差与选择的适应证有明显相关。3.2.2与操作技术的关系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通过部
分冷融切除髓核组织和热凝收缩椎问盘体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来减轻对硬膜和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从Ifii达到治疗目的.因而治疗效果与髓核汽化量、范围和时|.日J有直接相关。颈椎问盘突出往往偏重于一侧,保证等离子刀头在髓核范围内,侧莺于患侧的汽化消融,能有效的使其叫缩。另外操作时间过短则不能有效消融。范围仅局限髓核中央,亦达不到有效的减小髓核组织的体积和椎问盘内压力。颜登鲁等[33采用多通道技术(一般3~4个通道),每个通道先消融约10s后
热凝10s,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372・
Journ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01.15。No.5.May.2009
3.2。3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只是对应轻柔操作,治疗结束时先拔出等离子刀头。而后取出穿刺针,以免容易出现刀头断裂。本组有l例在治疗巾发生刀头断裂。术引起小良反应发生。
总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阁盘突出症具有操作方法简誓、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严格把握好适应证。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给治疗颈椎19盘突出症提供了较好
的选择。参考文献;[1]
胡广询,易伟宏,沙彤。等.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
髓核实行部分切除,对椎体高度影响小,不会造成椎体、小关节.、韧带等结构损伤。而突出部分椎间盘InJ纳后可对颈椎的稳定性起到承载作用,不会加快邻近节段退变。因而对颈椎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心]。Chen等L3j研究发现,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引起的变化仅』Hj限于髓核组织内,对周围组织(终板、椎体、后韧带、神经根)不会造成结构或热损伤。本组术后随访期间X线检杏未见有颈椎失稳发生,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远期对颈椎稳定性有待于观察。
3.3术中注意事项
由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经皮进行
[2]
椎问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fi-且6(9):667—670.
穿刺。必须在X线监视下进行。穿刺由颈动脉鞘和内脏鞘之问进入,并以左于指尖作为定位,以免损伤血管、气管及食管。对于颈部粗短、肥胖患者尤应注意。穿刺针由椎间隙前中央或偏右侧进入,并确定在樵闻隙以内,针尖不宜超过距椎体后缘2~3mm,以免置入等离子刀头后造成神经根或颈髓损伤。在置人等离子刀头之前,应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及刀头是舀已老化或断裂,排除隐患。在治疗进行中
颇登鲁。朱豪冬。胡涛,等,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枉脊髓杂志,
2007,17(7):520523.
[3]
Chenof
ty
YC。LeeSH,ChenD.Intradisca[pressure
stuy
percutaneous
discdecompressionwithnucleoplas—
inhuman
cadavers[J].Spine,2003。28(7):661—
收稿日期:200908—05
665.
作者简介:葛顺杰(1972一),男,主治IK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535000。
文章编号:1008--5572(2009)05—0372--03
脊髓型颈椎病经Ij{『路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
陈国平h1,洪天禄h2,冯育才h3,顾玉强1,顾秋华‘,陈朴涛1,朱文虎1,徐留伟
(1.张家港市香山医院骨伤科.江苏张家港2l5600;2.苏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苏州215006;3.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苏张家港2l5600;4.张家港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例行前路颈椎问盘摘除、植骨融合和钢板固定术。结果
结论
同顾性分析2003~2007年问在我院冈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按(:()A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5%。
治疗的2()例患者.男11例.女9例.病程,F均21个月(10d~7年)。随访时I’日J平均32个月(11个月~5年)。本组20
手术干预足治疗重症或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于段.颈前路的彻底减压和可靠的脊椎稳定有利于关键词:颈椎病;减压;脊柱融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脊髓功能的恢复。
随着社会人Ll老龄化,退行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成为脊柱外科常见病。颈椎管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由椎l'Hj盘突出和/或膨出、小关节增生骨赘形成等突向椎管压迫颈脊髓引起一系列颈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不少患者生活难以自理。鉴于Lj前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完善,患者承受经济自负能力尚差,放弃治疗屡见不鲜。对此,我院近5年来经不断临『术实践,筛选术式、改进技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采H1颈的皮纹小切口人路、椎管减压、自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式洽,7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l例。女9例;年龄40~49
岁7例(35%),50~59岁10例(50%)。60~69岁3例(15%);最小41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55岁(女性50.5’岁,男性58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0d,平均21个月。1.2临床症状体温正常。颈鄙疼痛活动不受限20例,肢体麻木放射痛6例,四肢无力于指动作不灵活、下肢步态不稳17例,颈部压痛20例。椎间孔挤压试验或七肢牵批电击样痛8例。单侧或双侧霍大曼征阳性20例。
万方数据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葛顺杰, 陆茂德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广西,钦州,535000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2009,15(5)1次
参考文献(3条)
1. Chen YC;Lee SH;Chen D Intradiscal pressure stuy of percutaneous disc decompression withnucleoplasty in human cadavers[外文期刊] 2003(07)
2. 颜登鲁;朱豪冬;胡涛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07)
3. 胡广询;易伟宏;沙彤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09)
引证文献(2条)
1. 黄德伍 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进展[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20)
2. 张挺杰. 冯艺. 李君. 杨进军. 钟志芳 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gkzz200905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