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1、收集制度。(1)按照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的收集范围,收集党员档案材料。做到:主动及时、全面准确、保质保量、安全保密。(2)了解和掌握形成党员档案材料的信息及规律,不失时机地向材料形成部门收集归档材料,并与其建立联系制度和收集网络。(3)归档材料应真实规范,完善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由组织形成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组织印章,个人撰写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本人签字。

(4)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按收进材料的时间顺序,登记在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上,并在当月内归入档案袋(盒)。

(5)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通知形成材料的部门更正或补送、补办手续,限期报送。(6)统一布置填写的归档材料,应限定时期,及时收集,逾期不报的,予以催收。(7)定期核查所管理的档案,发现所缺材料,及时登记在《索取所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簿》上,主动向有关部门查询索取。

2、查(借)阅制度。(1)查借阅党员档案必须由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在填写好《申请查阅党员档案报告表》后,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登记查阅;纪检、监察、检法部门因工作业务需要,了解干部人事档案情况时,可提供有关部分内容。(2)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档案。(3)需摘录或复制档案有关内容和材料的,应征得管档人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除代作直接证明的材料外,摘录或复制的档案材料,均不予盖章。(4)查阅档案人员应按要求认真填写阅档情况登

记。阅档时,不得随意圈划、涂改、拆散、抽换、污损档案。

(5)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单位党组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借用的,应在《申报表》中填明借阅理由,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若不能按期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不得超过一周。

3、传递制度。(1)转递党员档案和档案材料,必须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安全、保密。(2)党员流动或变换单位后,应在15天内将档案转至新的所在党组织。(3)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4)党员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中共党员干部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由其本人及亲属自带。成批移交的要派专人护送。(5)转出的档案或档案材料,应按统一规定的《转递党员档案材料通知单》详细登记,并随档案一并严格包封,骑缝应加盖公章或贴密封签。(6)收到的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回执;转出的档案,逾期1个月未退回执的,应及时催收。(7)对已出现的“无头档案”,应认真查找。确属查不到下落人员,又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或档案材料,要妥善保存。

4、保密制度。(1)党员档案是反映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材料,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做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2)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提供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处分。(3)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和查阅党员档案。(4)不准带党员档案出入公共场所,不准用普通电

话索要或提供档案内容。(5)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保管本人及亲属档案。(6)查阅档案前,必须弄清查阅档案的用途或理由,查阅者与被查阅人员的关系。对符合查阅档案条件要求的,给予接待,并对其查阅的有关用途,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1、收集制度。(1)按照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的收集范围,收集党员档案材料。做到:主动及时、全面准确、保质保量、安全保密。(2)了解和掌握形成党员档案材料的信息及规律,不失时机地向材料形成部门收集归档材料,并与其建立联系制度和收集网络。(3)归档材料应真实规范,完善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由组织形成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组织印章,个人撰写的材料有形成时间和本人签字。

(4)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按收进材料的时间顺序,登记在党员档案材料收集目录上,并在当月内归入档案袋(盒)。

(5)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通知形成材料的部门更正或补送、补办手续,限期报送。(6)统一布置填写的归档材料,应限定时期,及时收集,逾期不报的,予以催收。(7)定期核查所管理的档案,发现所缺材料,及时登记在《索取所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簿》上,主动向有关部门查询索取。

2、查(借)阅制度。(1)查借阅党员档案必须由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在填写好《申请查阅党员档案报告表》后,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登记查阅;纪检、监察、检法部门因工作业务需要,了解干部人事档案情况时,可提供有关部分内容。(2)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档案。(3)需摘录或复制档案有关内容和材料的,应征得管档人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除代作直接证明的材料外,摘录或复制的档案材料,均不予盖章。(4)查阅档案人员应按要求认真填写阅档情况登

记。阅档时,不得随意圈划、涂改、拆散、抽换、污损档案。

(5)档案一般不得外借,单位党组织确因特殊情况必须借用的,应在《申报表》中填明借阅理由,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若不能按期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不得超过一周。

3、传递制度。(1)转递党员档案和档案材料,必须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安全、保密。(2)党员流动或变换单位后,应在15天内将档案转至新的所在党组织。(3)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4)党员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中共党员干部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由其本人及亲属自带。成批移交的要派专人护送。(5)转出的档案或档案材料,应按统一规定的《转递党员档案材料通知单》详细登记,并随档案一并严格包封,骑缝应加盖公章或贴密封签。(6)收到的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回执;转出的档案,逾期1个月未退回执的,应及时催收。(7)对已出现的“无头档案”,应认真查找。确属查不到下落人员,又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或档案材料,要妥善保存。

4、保密制度。(1)党员档案是反映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材料,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做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2)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随意向无关人员提供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处分。(3)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和查阅党员档案。(4)不准带党员档案出入公共场所,不准用普通电

话索要或提供档案内容。(5)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保管本人及亲属档案。(6)查阅档案前,必须弄清查阅档案的用途或理由,查阅者与被查阅人员的关系。对符合查阅档案条件要求的,给予接待,并对其查阅的有关用途,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相关文章

  •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机制
  •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机制 作者:牛芙蓉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3期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高校党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问题不断显露.本文就大学生 ...查看


  •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建议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建议 作者:苗正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以医院党员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医院党员档案管理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的分析, ...查看


  •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党员档案和入党材料管理办法党06号
  • 院党字[2008] 06号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党员档案和入党材料管理办法 为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接收和党员档案及入党材料的管理,依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现对我院党员组织关系.党员档案和入 ...查看


  • 4党的基础知识和组工业务知识竞赛试题(二)
  • 迎接党的十七大构建民主透明组织工作新格局 党的基础知识和组工业务知识竞赛试题(二) 101."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乡村"五个好"的目标是指什么? 答:指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 ...查看


  • 关于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通知
  • 关于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通知 根据有关规定,现将关于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包括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档案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学生党员档案应由学院党总支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档案柜,由党务专职人员管理,党总支副书记是学院学 ...查看


  • 2012届毕业生档案.户口.党员关系转移办法
  • 湖北文理学院2012届毕业生档案.户口.党员关系转移办法 (请各学院及毕业生认真学习,如有疑问,可咨询相关部门) 为了帮助2012届毕业生顺利择业和就业,解除其在档案.户口及党员关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切实保护毕业生的相关权益,根据省市主管部 ...查看


  • 市档案局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 XX年,xx市档案局在xx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xx市档案局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为动力,全面推进新时期档案事业 ...查看


  • 党员调档函是哪里开
  • 党员材料调档函 xxx市人力资源办公室: 兹有我党工委(支部)备党员xxx,汉族,xx年xx月出生,因其党员预备期已满急需转 正,需要提调党员档案,现委托xxx代为办理相关提档手续,请与接洽为感. 特此函达. xxxx支部名称(公章) xx ...查看


  • 试论_两学一做_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_胡明玉
  • 理智囊 试论"两学一做"对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胡明玉 锡林郭勒电业局党委书记 026000 [摘要]本文对"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