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榴花小学 敖颖

【教材说明】

《海底世界》是语文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学习边读书边想像的读书方法。

3、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语言。

4、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设想】

1、突出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在教学中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语言,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2、合理使用课件,激活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海底动植物图片的欣赏,建立语像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语感基础。

3、说演结合,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就表演哪一种动物,学生就会特别关注这一动物的描写。通过这种方式,把“要我读”的指令变成“我要读”的内容,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角色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这样,以趣为径,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孩子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美丽的,海底更是神奇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海底世界,开始蓝色海洋之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还记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同时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从整体上复习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过渡:让我们潜入海底,来欣赏这神奇的海底世界。自己读课文的

第二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想像,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通过读书你的眼前是不是仿佛出现了一幅幅奇异的画面呀?那么,按照你潜入海底的先后顺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先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学生汇报)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想读吗?(出示这两句话)练一练,一边读一边想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谁想读?其他同学轻轻的闭上眼睛再来想像一下这幅画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汇报。)你见过“波涛澎湃”的大海吗?什么样?(风大浪急、一个浪接一个浪。)依然什么意思?把它换个词?(仍然、依旧、还是、仍旧)是呀,虽然海面上是波涛汹涌(在黑板上画波浪),但海底仍然很宁静、依旧很宁静、还.....是很宁静,多神奇呀!我们来欣赏这幅画面。(放课件) .

刚才我们通过读书,想像,不知不觉地把书中文字变成了一幅图画,这种读书的方法多好哇!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接着学,在海底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

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板书:暗中有光)

女孩子,你们先读,男孩子闭上眼睛静静的想。男孩子读,女孩子想。

又看到什么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们来一起来欣赏一下。(放课件)

(学生对海底奇异景象非常好奇,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交流之后再欣赏那奇异的画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是自己短时间内掌握了有用的信息,感到无比自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无形中,启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培养了说的能力,将语言文字训练延伸拓展,充分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海底是宁静的,有声音吗?能听到什么?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板书:静中有声 窃窃私语)

海底的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呢!什么意思? (窃:偷偷的;私:私下;语:说话。)

在宁静的海底,小动物们偷偷的小声的说着话,我们要戴上水中听音器才能听见呢!(课件)你能读出来吗?练一练。(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我们一起戴上水中听音器听听吧!(用手做戴耳机状。) 课件演示:海底动物们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多奇妙的海底音乐会呀,把你听到的说给你的同桌。(互说) 小动物们的窃窃私语有的像什么?

你能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说一说吗?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练读、齐读,去品味课文的语言美。教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与课文相一致的情境,引领学生创造想象,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结:刚才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点点亮光,听到了宁静中的窃窃私语,其实呀,海底的动物们不光能歌,而且善舞!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后自由发言。)

小动物们的活动方式可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学生再次读课文。)你最喜欢谁呀?

师做示范:孩子们,我最喜欢海参。我就是海参,平时靠肌肉伸缩爬行,一个小时才能前进四米!你们都上完一节课,第二节课又上了十分钟了,我才走这么远。你们看我爬得多慢呀!

好玩吗?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方式表演出来?自己先练习练习。

(学生练说后,上台戴头饰表演。)

学生汇报同时理解“伸缩”、“免费”、“巴”等词语。

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知道了海底不仅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而且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

(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此设计旨在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说、演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读、说、演三个环节,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三个步骤循序渐进,步步落实,面向全体,使语言文字训练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再读读后面两个自然段,看看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小结:孩子们,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奇妙的海底画面,也感受到这里丰富的物产。这里的一切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欣赏、回味那美丽富饶的海底世界!(放录像)

五、升华认识。

蓝色海洋之旅即将结束,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后,畅谈学习成果与体会,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全文总结:

海底是神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家园也许会建在那里。你想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走进网络、翻阅有关的图书,去探寻更为广阔的海底世界吧!

(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并没有结束。最后的结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欲。学生们在课后会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海底资料,从而获得更多课文外的知识,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提高了认知能力。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科普知识性美文。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

本堂课的学习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二是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去体会,去领悟,去想像海底景色的奇异,物产的丰富。同时学习“边读边想像”的读书方法。三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海底

动植物图片的欣赏,建立语像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语感基础。四是利用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

我觉得本课的高潮是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这一自然段作者运用拟人、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海底动物们的活动方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根据这一段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表演的环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就表演哪一种动物。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此设计旨在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说、演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读、说、演三个环节,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三个步骤循序渐进,步步落实,面向全体,使语言文字训练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在表演时,几名学生还根据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了解,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内容,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生1:大家好,我是小乌贼。我有八条腿呢!当我遇到敌人的时候,我会突然向前方喷出墨一样黑的水,然后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我的敌人因为看不到我,也就抓不到我了!看我多聪明!

师:你知道的真多!告诉同学们,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通过看课外书知道的。

„„

生2:我是大海参,我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别看我爬得慢,但我遇到敌人的时候,会把内脏吐出,趁机溜走。你们没想到吧!

师:看来他也是一位课外阅读小能手。

„„

通过这种方式,把“要我读”的指令变成了“我要读”的内容,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角色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这样,以趣为径,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而且还收到的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设计本课最后的总结语的时候,我也没少费心思。以往我们上课最后的总结就是将当堂课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我觉得海底世界太神奇了,课文中的介绍毕竟不太全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了解海底世界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孩子们,海底是神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家园也许会建在那里。你想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走进网络、翻阅有关的图书,例如《海底两万里》、《海底揭密》等等,去探寻更为广阔的海底世界吧!。”第二天我果然看到有些同学拿来了有关“海底世界”介绍的书籍,在课间忘情的看着。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还没有结束„„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参与课改的这三年中,我一直在逐步改进着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不断学习感受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体

会到在培养习惯常规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们大胆想像、质疑、发现、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的课堂教学为主动的师生互教互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这节课中,由于总是担心可能会拖延课程进行的时间,没能让学生充分质疑,这是一个遗憾。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榴花小学 敖颖

【教材说明】

《海底世界》是语文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学习边读书边想像的读书方法。

3、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语言。

4、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设想】

1、突出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在教学中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语言,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2、合理使用课件,激活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海底动植物图片的欣赏,建立语像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语感基础。

3、说演结合,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就表演哪一种动物,学生就会特别关注这一动物的描写。通过这种方式,把“要我读”的指令变成“我要读”的内容,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角色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这样,以趣为径,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孩子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美丽的,海底更是神奇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海底世界,开始蓝色海洋之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还记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同时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从整体上复习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过渡:让我们潜入海底,来欣赏这神奇的海底世界。自己读课文的

第二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想像,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通过读书你的眼前是不是仿佛出现了一幅幅奇异的画面呀?那么,按照你潜入海底的先后顺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先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学生汇报)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想读吗?(出示这两句话)练一练,一边读一边想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谁想读?其他同学轻轻的闭上眼睛再来想像一下这幅画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汇报。)你见过“波涛澎湃”的大海吗?什么样?(风大浪急、一个浪接一个浪。)依然什么意思?把它换个词?(仍然、依旧、还是、仍旧)是呀,虽然海面上是波涛汹涌(在黑板上画波浪),但海底仍然很宁静、依旧很宁静、还.....是很宁静,多神奇呀!我们来欣赏这幅画面。(放课件) .

刚才我们通过读书,想像,不知不觉地把书中文字变成了一幅图画,这种读书的方法多好哇!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接着学,在海底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

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板书:暗中有光)

女孩子,你们先读,男孩子闭上眼睛静静的想。男孩子读,女孩子想。

又看到什么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们来一起来欣赏一下。(放课件)

(学生对海底奇异景象非常好奇,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交流之后再欣赏那奇异的画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是自己短时间内掌握了有用的信息,感到无比自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无形中,启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培养了说的能力,将语言文字训练延伸拓展,充分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海底是宁静的,有声音吗?能听到什么?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板书:静中有声 窃窃私语)

海底的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呢!什么意思? (窃:偷偷的;私:私下;语:说话。)

在宁静的海底,小动物们偷偷的小声的说着话,我们要戴上水中听音器才能听见呢!(课件)你能读出来吗?练一练。(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我们一起戴上水中听音器听听吧!(用手做戴耳机状。) 课件演示:海底动物们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多奇妙的海底音乐会呀,把你听到的说给你的同桌。(互说) 小动物们的窃窃私语有的像什么?

你能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说一说吗?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练读、齐读,去品味课文的语言美。教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与课文相一致的情境,引领学生创造想象,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结:刚才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点点亮光,听到了宁静中的窃窃私语,其实呀,海底的动物们不光能歌,而且善舞!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后自由发言。)

小动物们的活动方式可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学生再次读课文。)你最喜欢谁呀?

师做示范:孩子们,我最喜欢海参。我就是海参,平时靠肌肉伸缩爬行,一个小时才能前进四米!你们都上完一节课,第二节课又上了十分钟了,我才走这么远。你们看我爬得多慢呀!

好玩吗?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方式表演出来?自己先练习练习。

(学生练说后,上台戴头饰表演。)

学生汇报同时理解“伸缩”、“免费”、“巴”等词语。

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知道了海底不仅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而且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

(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此设计旨在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说、演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读、说、演三个环节,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三个步骤循序渐进,步步落实,面向全体,使语言文字训练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再读读后面两个自然段,看看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小结:孩子们,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奇妙的海底画面,也感受到这里丰富的物产。这里的一切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欣赏、回味那美丽富饶的海底世界!(放录像)

五、升华认识。

蓝色海洋之旅即将结束,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后,畅谈学习成果与体会,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全文总结:

海底是神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家园也许会建在那里。你想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走进网络、翻阅有关的图书,去探寻更为广阔的海底世界吧!

(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并没有结束。最后的结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欲。学生们在课后会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海底资料,从而获得更多课文外的知识,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提高了认知能力。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科普知识性美文。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

本堂课的学习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二是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去体会,去领悟,去想像海底景色的奇异,物产的丰富。同时学习“边读边想像”的读书方法。三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海底

动植物图片的欣赏,建立语像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语感基础。四是利用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

我觉得本课的高潮是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这一自然段作者运用拟人、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海底动物们的活动方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根据这一段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表演的环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练习说话,练习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就表演哪一种动物。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此设计旨在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说、演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读、说、演三个环节,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三个步骤循序渐进,步步落实,面向全体,使语言文字训练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在表演时,几名学生还根据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了解,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内容,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生1:大家好,我是小乌贼。我有八条腿呢!当我遇到敌人的时候,我会突然向前方喷出墨一样黑的水,然后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我的敌人因为看不到我,也就抓不到我了!看我多聪明!

师:你知道的真多!告诉同学们,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通过看课外书知道的。

„„

生2:我是大海参,我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别看我爬得慢,但我遇到敌人的时候,会把内脏吐出,趁机溜走。你们没想到吧!

师:看来他也是一位课外阅读小能手。

„„

通过这种方式,把“要我读”的指令变成了“我要读”的内容,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角色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这样,以趣为径,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而且还收到的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设计本课最后的总结语的时候,我也没少费心思。以往我们上课最后的总结就是将当堂课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我觉得海底世界太神奇了,课文中的介绍毕竟不太全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了解海底世界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孩子们,海底是神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家园也许会建在那里。你想了解得更多吗?让我们走进网络、翻阅有关的图书,例如《海底两万里》、《海底揭密》等等,去探寻更为广阔的海底世界吧!。”第二天我果然看到有些同学拿来了有关“海底世界”介绍的书籍,在课间忘情的看着。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还没有结束„„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参与课改的这三年中,我一直在逐步改进着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不断学习感受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体

会到在培养习惯常规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们大胆想像、质疑、发现、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的课堂教学为主动的师生互教互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这节课中,由于总是担心可能会拖延课程进行的时间,没能让学生充分质疑,这是一个遗憾。


相关文章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 ...查看


  • [海底世界]说课
  • <海底世界>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l ...查看


  •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 ...查看


  • 海底世界教案2
  • <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温沫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生动具体的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用设问句 ...查看


  • 探索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 <探索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讷河市长发镇中心小学 李海蛟 <探索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讷河市长发镇中心小学 李海蛟 教材分析: 这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索海底 ...查看


  •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王雪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09期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科普说明文,作者通过生 ...查看


  • 穿花衣的热带鱼1
  • 小学一年级美术<穿花衣的热带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新课程提倡,美术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 ...查看


  •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工公开课教案
  • 篇一: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美的能力: 2.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3.学习 ...查看


  • 美术五下[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 <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4课<海洋生物>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认识和了解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特征和外形色彩,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2. 过程和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