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形态与国际竞争力

摘要:随着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全球价值链越来越成为国际分工的恰当描述,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这不仅是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也意味着企业打造有利的全球价值链形态有助于获取竞争优势。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全球价值链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形成,使得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自1999年Gereffi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以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越来越成为探讨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

一、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进展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迈克尔? 波特首次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企业行为和竞争优势时指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其实,不仅企业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企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创造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出现,这种价值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的价值链。

目前,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产业升级问题,二是选取有效的案例,做实证研究以不断完善和拓展理论体系。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价值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领导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程度或不同环节的紧密程度,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可以分为网络型?p 准科层型?p 科层型、市场型等四类类型(Humphrey和Schmitz,2001)。而受到交易的复杂性?p 执行能力和供给能力(Gereffi和Humphrey,2003)影响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产业升级和利润分配问题(Humphrey和Schmitz,2002)。因此,各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环节,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重大。

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各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近年来大量涌现的跨国公司对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推动作用。比如,Mirza?p Giroud(2004)对外资在越南的投资效果进行分析, 指出越南的外资机构与全球价值链融合得十分紧密,越南应该妥善的对这种全

球价值链的嵌入进行治理,应该吸取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其他东盟国家的教训――较高的消费乘数,但价值链乘数和技术溢出效应则很低。而Shuk-Ching Poon、Teresa(2004)则以台湾IT产业的发展为例,指出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公共机构的政策支持是互补而不是排斥的,它们共同促进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样,我国学者也经常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来分析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如高越、高峰、吴解生、张向阳和薛有为等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一些产业以外包、外资企业的FDI、内资企业的国际贸易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在垂直化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现和分析了我国企业相关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机遇,并就如何利用这些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

总之,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探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一国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不过,目前大多数对迈克尔? 波特提出价值链时所最为关注的企业行为和竞争优势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事实上,企业所处全球价值链的形态与其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是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理论的微观基础;如果我们对全球价值链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不加

分析,而直接讨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不够严谨的。本文将致力于弥补这一不足。

二、全球价值链形态与企业国际竞争力

1.全球价值链形态的内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这里,本文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地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类型、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和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群这四个方面的整体特征界定为“全球价值链形态”。

2.全球价值链形态形成企业国际竞争力

Barney(1991)指出,具有形成竞争优势、能够创造竞争力的资源应该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现行这种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下,本文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形态具有价

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第一,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地位。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因而形成了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和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两种类型。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是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这种类型全球价值链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而其核心能力则集中在研发和生产能力上,通过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别的企业形成进入壁垒。一般而言,耐用消费品、中间商品和资本商品等产业容易形成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我国的格兰仕电器则是这种驱动类型全球价值链中驱动者的典型代表。由于价值链驱动者具有研发、产能或成本的优势,

摘要:随着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全球价值链越来越成为国际分工的恰当描述,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这不仅是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也意味着企业打造有利的全球价值链形态有助于获取竞争优势。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全球价值链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形成,使得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自1999年Gereffi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以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越来越成为探讨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

一、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进展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迈克尔? 波特首次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企业行为和竞争优势时指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其实,不仅企业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企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创造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出现,这种价值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的价值链。

目前,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产业升级问题,二是选取有效的案例,做实证研究以不断完善和拓展理论体系。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价值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领导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程度或不同环节的紧密程度,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可以分为网络型?p 准科层型?p 科层型、市场型等四类类型(Humphrey和Schmitz,2001)。而受到交易的复杂性?p 执行能力和供给能力(Gereffi和Humphrey,2003)影响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产业升级和利润分配问题(Humphrey和Schmitz,2002)。因此,各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环节,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重大。

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各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近年来大量涌现的跨国公司对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推动作用。比如,Mirza?p Giroud(2004)对外资在越南的投资效果进行分析, 指出越南的外资机构与全球价值链融合得十分紧密,越南应该妥善的对这种全

球价值链的嵌入进行治理,应该吸取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其他东盟国家的教训――较高的消费乘数,但价值链乘数和技术溢出效应则很低。而Shuk-Ching Poon、Teresa(2004)则以台湾IT产业的发展为例,指出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公共机构的政策支持是互补而不是排斥的,它们共同促进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样,我国学者也经常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来分析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如高越、高峰、吴解生、张向阳和薛有为等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一些产业以外包、外资企业的FDI、内资企业的国际贸易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在垂直化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现和分析了我国企业相关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机遇,并就如何利用这些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

总之,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探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一国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不过,目前大多数对迈克尔? 波特提出价值链时所最为关注的企业行为和竞争优势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事实上,企业所处全球价值链的形态与其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是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理论的微观基础;如果我们对全球价值链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不加

分析,而直接讨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不够严谨的。本文将致力于弥补这一不足。

二、全球价值链形态与企业国际竞争力

1.全球价值链形态的内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这里,本文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地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类型、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和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群这四个方面的整体特征界定为“全球价值链形态”。

2.全球价值链形态形成企业国际竞争力

Barney(1991)指出,具有形成竞争优势、能够创造竞争力的资源应该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现行这种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下,本文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形态具有价

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第一,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地位。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因而形成了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和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两种类型。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是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这种类型全球价值链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而其核心能力则集中在研发和生产能力上,通过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别的企业形成进入壁垒。一般而言,耐用消费品、中间商品和资本商品等产业容易形成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我国的格兰仕电器则是这种驱动类型全球价值链中驱动者的典型代表。由于价值链驱动者具有研发、产能或成本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的地位分析及对策
  • 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的地位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劳动分工,它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产业间 ...查看


  • 试析新时期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考验及其应对
  • 试析新时期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考验及其应对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外部环境的经济.安全.主权及领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验更加严峻.面对外部舆论环境复杂和严峻的考验,我们应该办好自己的事,坚 ...查看


  • 国家文化安全
  •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工业 学号: 姓名:张帅 1102 1110660206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 ...查看


  •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公共事业管理1102班 郝素云 [1**********] 摘要: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它对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上讲它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我国独特的 ...查看


  •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吴 婷 摘 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曾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竞争转向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查看


  • 马克思课后答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全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 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 ...查看


  • [国际组织全说(二)]社会党国际全球化特征
  • 全球化的特征 社会党国际认定"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全球化现象为标志的新时代.从工业社会过渡 到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并在二十大的<经济宣言>中宣布,当今世界正出现一个"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核心观点总结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核心观点总结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查看


  • "普世价值"与美国全球战略
  • "普世价值"与美国全球战略 冯峰 [内容提要]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普世价值"既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普世价值&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