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
1.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
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解析: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
答案:D
(2012年南京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C.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平原
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作用形式分别为
( )
A.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解析:第2题,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排水不畅最容易形成此状况。第3题,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湖纵横,河网密布,且河床泥沙淤积严重,由此可确定其外力作用的形式是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2.B 3.B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4~5题。
4.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崩塌
C.水土流失 B.滑坡 D.地震
5.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B.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滑坡、崩塌、地震、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理解和判别。由图中坡体整体滑动的特征,可以确定为滑坡现象,故选B。第5题,滑坡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且植被破坏严重的山区,云贵高原符合条件。
答案:4.B 5.D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A.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E.四川盆地
G.南岭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2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_____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图1展示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两个特点,受地势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西源东流入海;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由图2可看出,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占据了33%,比重最大,丘陵比重最小,只有10%,M是指我国的平原比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及采矿业和开发旅游业。
答案:(1)西高东低 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BDFG (3)丘陵 平原
(4)(林业、畜牧业)采矿业 旅游业
B组
我国山川壮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C.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F.东北平原
2.下列山脉与大兴安岭走向大致相同的是( )
A.秦岭
C.喜马拉雅山 B.阴山 D.巫山
解析:根据我国地势特征可知,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华
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巫山与大兴安岭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答案:1.B 2.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地形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4.图中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此地位于云贵高原,图中的等高线显示了地形的高低起伏状态,云贵高原的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案:3.C 4.C
读下面“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图中序号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
A.新 川 新 青
C.甘 川 藏 青 B.新 川 藏 青 D.新 川 新 藏
6.在四大盆地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内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该盆地是( )
A.①盆地
C.③盆地 B.②盆地 D.④盆地
解析:第5题,从图中经纬线的位置和海拔高度可以确定各盆地。第6题,内部有沙漠,四周有绿洲一定是塔里木盆地或准噶尔盆地,但准噶尔盆地内部沙漠面积并不是我国最大的。
答案:5.A 6.C
读下面“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判断7~8题。
7.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8.该剖面线经过地区( )
A.均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包括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
C.农业生产以大农场畜牧业为主
D.通用汉语、蒙古语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②处的盆地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该盆地因位于青藏高原上,故属非季风区。有青藏铁路的西宁——格尔木段经过,而且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所以是西部开发的热点。第8题,该剖面线主要经过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青海和西藏,但祁连山以北为甘肃的河西走廊,属我国的第二阶梯。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答案:7.B 8.B
9.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天山西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美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在新疆,哈萨克族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
(4)分析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伊犁河谷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充沛的降水。第(2)题,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阴坡水分充分,蒸发弱,适宜林木生长。第(3)题,根据题干资料可以判断出三个民族各自的活动。第(4)题,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降水、热量、昼夜温差等)、土壤、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自西向东逐渐收缩;北为北天山山脉,南为南天山山脉,中为山势较低的乌孙山;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
这种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3)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山地牧场,从事畜牧业;维吾尔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城市),经商;汉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从事种植业或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业、商业)等。
(4)伊利河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态条件优越。
A组
1.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
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解析: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
答案:D
(2012年南京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C.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平原
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作用形式分别为
( )
A.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解析:第2题,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排水不畅最容易形成此状况。第3题,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湖纵横,河网密布,且河床泥沙淤积严重,由此可确定其外力作用的形式是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2.B 3.B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4~5题。
4.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崩塌
C.水土流失 B.滑坡 D.地震
5.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B.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滑坡、崩塌、地震、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理解和判别。由图中坡体整体滑动的特征,可以确定为滑坡现象,故选B。第5题,滑坡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且植被破坏严重的山区,云贵高原符合条件。
答案:4.B 5.D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区。下面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A.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E.四川盆地
G.南岭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2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_____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图1展示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两个特点,受地势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西源东流入海;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由图2可看出,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占据了33%,比重最大,丘陵比重最小,只有10%,M是指我国的平原比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及采矿业和开发旅游业。
答案:(1)西高东低 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BDFG (3)丘陵 平原
(4)(林业、畜牧业)采矿业 旅游业
B组
我国山川壮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C.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F.东北平原
2.下列山脉与大兴安岭走向大致相同的是( )
A.秦岭
C.喜马拉雅山 B.阴山 D.巫山
解析:根据我国地势特征可知,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华
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巫山与大兴安岭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答案:1.B 2.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地形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4.图中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此地位于云贵高原,图中的等高线显示了地形的高低起伏状态,云贵高原的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案:3.C 4.C
读下面“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图中序号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
A.新 川 新 青
C.甘 川 藏 青 B.新 川 藏 青 D.新 川 新 藏
6.在四大盆地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内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该盆地是( )
A.①盆地
C.③盆地 B.②盆地 D.④盆地
解析:第5题,从图中经纬线的位置和海拔高度可以确定各盆地。第6题,内部有沙漠,四周有绿洲一定是塔里木盆地或准噶尔盆地,但准噶尔盆地内部沙漠面积并不是我国最大的。
答案:5.A 6.C
读下面“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判断7~8题。
7.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8.该剖面线经过地区( )
A.均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包括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
C.农业生产以大农场畜牧业为主
D.通用汉语、蒙古语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②处的盆地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该盆地因位于青藏高原上,故属非季风区。有青藏铁路的西宁——格尔木段经过,而且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所以是西部开发的热点。第8题,该剖面线主要经过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青海和西藏,但祁连山以北为甘肃的河西走廊,属我国的第二阶梯。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答案:7.B 8.B
9.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处天山西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美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在新疆,哈萨克族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
(4)分析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伊犁河谷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充沛的降水。第(2)题,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阴坡水分充分,蒸发弱,适宜林木生长。第(3)题,根据题干资料可以判断出三个民族各自的活动。第(4)题,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降水、热量、昼夜温差等)、土壤、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自西向东逐渐收缩;北为北天山山脉,南为南天山山脉,中为山势较低的乌孙山;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
这种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3)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山地牧场,从事畜牧业;维吾尔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城市),经商;汉族人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从事种植业或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业、商业)等。
(4)伊利河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态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