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的由来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二、三月份常出现绵绵春雨现象,这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交会于台湾地区,由于势力相当,锋面变成滞留锋之故。

1.雨水连绵是丰年,农夫不用力耕田

雨水日下雨,预兆年成丰收。

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则雨反而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那么,你们知道雨水节气的由来和天气特点吗?不妨昨天随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疏肝气 推搓两肋

年初工作比较繁忙,对于压力较大的工薪阶层而言,难免会有肝气郁结的时候。怎么办呢?试试疏肝的运动——推搓两肋法。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活肾水 暖暖腰部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到了雨水的节气,也应该注重肾水(中医认为肾主水)的调养。只有活动的“水”,才更有利于健康。怎么通过运动来健肾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要护肾千万别忘了护腰。大家有空的时候,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都能起到健肾的效果。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二、三月份常出现绵绵春雨现象,这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交会于台湾地区,由于势力相当,锋面变成滞留锋之故。

1.雨水连绵是丰年,农夫不用力耕田

雨水日下雨,预兆年成丰收。

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则雨反而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那么,你们知道雨水节气的由来和天气特点吗?不妨昨天随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疏肝气 推搓两肋

年初工作比较繁忙,对于压力较大的工薪阶层而言,难免会有肝气郁结的时候。怎么办呢?试试疏肝的运动——推搓两肋法。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活肾水 暖暖腰部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到了雨水的节气,也应该注重肾水(中医认为肾主水)的调养。只有活动的“水”,才更有利于健康。怎么通过运动来健肾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要护肾千万别忘了护腰。大家有空的时候,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都能起到健肾的效果。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文章

  • 小满节气的由来,蚕丝畜养麦起身
  • 小满节气的由来,蚕丝畜养麦起身 1小满节气的由来小满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来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是形容谷物成长的状态.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 ...查看


  •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含义(图文)
  •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查看


  • 春龙节(二月二)的由来
  •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是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春龙节"."春龙节"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一.农耕社会对春雨的盼望 在农耕社会,风调雨顺是庄稼能 ...查看


  • 节假日的由来
  • 节日的由来 一.元旦 1.时间:每年公历 1 月 1 日 2. 来历: 民国时孙中山于 1912 年 1 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 "便统计",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 1 月 ...查看


  • 立秋养生之常识立秋的由来
  • 立秋养生之常识 立秋的由来 [导读]2015年8月8号就是24节气-立秋,立秋一过,昼夜温差大.养生方法就不同于夏季了.我们要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那么,立秋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立秋养生小常识: 秋不凉籽不黄 古 ...查看


  • 春分的由来.气候特点.民间谚语
  • 二十四节气 春分的由来.气候特点.民间谚语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 ...查看


  • 立春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我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下面介绍下立春的由来和传说. 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一年春季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时间约在春节前后.早先年民间于立 ...查看


  • 秋分节气期间的气候特点-天气新闻频道-中国天气网
  • 1 秋分节气的由来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q ...查看


  • 奇门遁甲之由来
  • 奇门遁甲之由来: 约 5000 年前 黄帝创始---360 天/年×12 时辰/天×1 局/时辰=4320 局/年 风后简之---4320 局/年/4=1080 局/年(四次重复而简) 约 3000 年前姜太公再简之---3 元/节气×24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