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仙观李好道和徐庶(元直)的故事

聚仙观李好道和徐庶(元直)的故事

聚仙观道长李好道和徐庶(元直)的故事更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徐庶虽然开始时接受李好道的点化不多,但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很得李好道道长的好评。后来,李道长又有法术“金蝉脱壳”之术,把徐庶带回南漳,继续修炼,最终成仙。

今天,南漳县汽车站后门处,即为南漳徐庶庙,又称徐公祠,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古幽典雅的建筑群,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庶故里,又名徐公祠、单公祠,俗称徐庶庙,位于南漳县城境内的徐庶庙社区(原为徐庶庙村)的单家庄,坐落在水镜东路的徐庶路南端东侧。徐庶庙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嘉庆十七年(1812)守备任海复立“汉徐庶故里”石牌,塑徐庶坐像。现主要有牌楼、大厅、正殿等,是明清建筑汉式风格。大厅内隔扇上悬挂徐庶造像,栩栩如生,两旁并附有对联“在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正殿基座上的徐庶展卷夜塑像,身旁一盏高杆油灯。南漳县的老百姓烧香供养徐庶,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后来,我查找史料,发现《三国演义》小说虚构的徐庶,与现实中的徐庶有很大的区别。如徐庶的孝行是“大孝”,确实很感人的,并不是《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曹操得知刘备于新野驻军,派遣曹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徐庶多次用计,曹仁大败而归,徐庶又设计夺取了樊城。曹操得知刘备用徐庶为军师之后,在程昱的建议下,先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后程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记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徐庶见是母亲亲笔书信,向刘备告别,临走之前向刘备推荐南阳 诸葛亮,自己只身前往许昌。徐庶到许昌见了母亲之后才得知自己被 骗,徐母在斥责徐庶之后自杀,徐庶也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但事实的真相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大意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接领荆州,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史记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差距有天壤之别,小说中徐庶蒙了千 古之冤,事实上徐庶是迫不得已进入了曹营,这与李好道道长的细心教诲是分不开的。当时,李道长就《德道经》“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孝”字,考他:“孝与名利,孰大孰小?”“孝养自己的父母,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而人生中的名利却有无数次的机会,舍去人生唯一一次孝养自己的父母的机会,追求人生中无数次搏求名利的机会,是不是太傻了?”“希望你言出必行,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孝子!”李道长话中有话地说。

又一次李道长就《德道经》“自知者明”考徐庶,徐庶答:“自知者明有两层含义,一功成名遂身退(如徐庶在未遇见刘备时,曾在新野高歌自荐;又如当上刘备军师后,指挥有方,多次大败曹魏);二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旦发挥不了自己的长处,就该急流勇退,推荐比我能力更强的贤者胜任。往深处讲,‘自知者明’的‘自’字,是核心中的核心,与一个人修行的境界有关。它视自己为‘自’,则有知己之明,知自己的念头,是否公心?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无私?若视天下众生为‘自’,则有知人之明,知他之明;若视大自然、大道为‘自’,则有知天时、地利、人和之明,则知阴阳变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总之一句话,知道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遵循大道的客观规律,无私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李道长笑了笑,点头说:“回答的不错!但你要接受实践的考验。”后来事实证明,徐庶的选择,给李道长的两个考题,做了一个圆满的答卷。

后来,徐庶又向师爷请教《德道经》“圣人常无心”这句话的含义,李道长开示他说:

“圣人常无心者,非真无心也,乃无心用也。人莫不有心,修道之要,在能虚其心,使心中无一物;寂其心,使心中无一事;清其心,使心中无一尘;静其心,使心中无一念。如此修持,则使人心日消,而道心日长;人欲日减,而天理常存矣。

所谓人心者,即人即心,即心起用,向外驰求,无所不动,无所不有之心也,所谓道心者,即道即心,即心即道,心不起用,向内自守,寂然不动,一无所用之心也,道以虚无为体,心一入道,则无心用,而有心亦若无心矣。

夫常无心者,乃无心于一切物,无心于一切事,无心于一切用也。即物无心,即事无心,即用无心,则此心自常不动亦,虚极静笃,寂

然不动,则自感而遂应,感而遂通,感而遂灵,感而遂神矣。修道人之所以能一悟百悟,一通百通,灵应万千,神知无方者,在其能寂心不动,无心起用,即用即不用,即不用即用,而用亦无心耳。人而欲圣化其人生,道化其人生,神化其人生,莫不以此为下手之不二法门。” 徐庶听着听着,头顶猛然一震,恍恍惚惚,如同甘露圣水,洒遍全身,又顿觉自己人浑身轻灵,自己仿佛在这里,又仿佛不在这里,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定态„„等到徐庶收功完毕时,李道长早已不在此处,徐庶仍然毕恭毕敬地对着师爷所站的方向,三跪九磕,然后心怀喜悦离去。因为师爷对他进行了加持,这句话影响了他一生,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宠辱若惊”,时刻“无心于一切物,无心于一切事,无心于一切用”,最终成道。

徐庶是先推荐诸葛亮,后点化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和诸葛亮同行,最后被曹魏兵追感,徐母不幸被俘,而不是小说中描述的,徐庶母被俘,徐庶去曹魏之前,临走时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

《三国志·诸葛亮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于是,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

事实上,徐庶在去曹营见曹操,早就做好了安排,《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作为诸葛亮的好友,徐庶是有自知之明的,深知自己的才会不及诸葛亮,所以他费尽心机地推荐诸葛亮,最终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这是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历史上曾经有公孙敖推荐管仲当齐国宰相的故事,所以徐庶对待自己的朋友诸葛亮,对待自己心目中的贤主刘备,都是仁至义尽的,完全是无私的,没有包含自己一丝的名和利。如果他有私心,他帮助刘备了六年,深得刘备的赏识,

当上了军师,他大可不必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来取代自己的位置。又比如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所俘,换个角度来讲,徐庶没有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利,派遣兵力保护好自己的母亲,这说明他视天下众生皆为自己父母,自己母亲被俘只是一个意外。而在自己母亲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又舍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权利和地位,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一种“大孝”的情结,是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徐庶的形象更接近平民,更接近人们一种最朴实的心态:自己的亲人能够在儿女的呵护下,善始善终。

后来,《魏略》记载: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这也证明徐庶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誓不肯为曹魏设一计一策,自然不会受到曹魏的重用,同时说明他对刘备很重义。

诸葛亮也很感激徐庶,《三国志》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评论徐庶“处兹不惑”“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这说明徐庶已经得到了老子“自知者明”的精髓。 徐庶现实生活中的“大慈大孝大勇大义”,很受李好道的好感,后来,李道长用仙法,“金蝉脱壳”之术,把徐庶带回南漳,继续修炼,最终成仙。《魏略》: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几年后,徐庶病死,有碑存于彭城。而彭城的老百姓自然不可能知道,徐庶又见着了他的师爷李好道,在飞凤观修道,后道成之后,在南漳县城一带,隐现莫测,帮助师爷无量度人,深受当地南漳县老百姓的喜欢,最终建庙来供养徐庶,所以徐庶庙一致被保护到现在。徐庶故里,又名徐公祠、单公祠,俗称徐庶庙,位于南漳县城境内的徐庶庙社区(原为徐庶庙村)的单家庄,坐落在水镜东路的徐庶路南端东侧。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清军翼长富廉追剿白莲教起义军,至单家庄获胜,疑为先贤徐庶神助,遂建徐公祠。清嘉庆17年(公元1812年),南漳守备任海设立“汉徐庶故里”碑。清同治四年(公

元1865年),知县沈兆元重修该祠,装塑徐庶雕像。“文革”时,部分古建筑被毁。1986年,县政府修复徐公祠,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后来又相传,“凤雏”庞统得到师爷李好道指点了四个字“舍生取义”,在帮助刘备无法名正言顺攻取西川刘璋时,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赞歌,在“落凤坡”丧命,刘备得到了师出有名的机会,从而一鼓作气,拿下西川,从而得到了自己的地盘,“三国鼎立”,“凤雏”庞统可谓“凤凰涅槃”,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演绎了三国演义的历史,功劳大焉!

综上所述,飞凤观第一任掌门人李好道先后度化司马徽、诸葛亮、徐庶、庞统的故事,由于历史久远,而当时的记载工具是竹简,不易保存,遇水就霉烂,所以这许许多多的精彩传说,就一代一代口传。到了宋朝发明纸张时,应该有文字记载,但大多毁于战火,但飞凤观第一任掌门人李好道和李好佛以及他们的传人把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简单地编写成戏剧和评书,传给下一代,所以我们能够大略知道其中的情景,也算是对历代飞凤观掌门人事迹的补充和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李好道和李好佛兄弟二人成道的故事绝对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给,遗憾的是,现在目前保存下来且相对完整的,只有这么多,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搜集和整理,让我们再一次感恩历代聚仙观各位祖师,各位高功大德,高量级、超高级生命师父们对我们后人的加持和鼓励!

聚仙观李好道和徐庶(元直)的故事

聚仙观道长李好道和徐庶(元直)的故事更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徐庶虽然开始时接受李好道的点化不多,但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很得李好道道长的好评。后来,李道长又有法术“金蝉脱壳”之术,把徐庶带回南漳,继续修炼,最终成仙。

今天,南漳县汽车站后门处,即为南漳徐庶庙,又称徐公祠,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古幽典雅的建筑群,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庶故里,又名徐公祠、单公祠,俗称徐庶庙,位于南漳县城境内的徐庶庙社区(原为徐庶庙村)的单家庄,坐落在水镜东路的徐庶路南端东侧。徐庶庙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嘉庆十七年(1812)守备任海复立“汉徐庶故里”石牌,塑徐庶坐像。现主要有牌楼、大厅、正殿等,是明清建筑汉式风格。大厅内隔扇上悬挂徐庶造像,栩栩如生,两旁并附有对联“在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正殿基座上的徐庶展卷夜塑像,身旁一盏高杆油灯。南漳县的老百姓烧香供养徐庶,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后来,我查找史料,发现《三国演义》小说虚构的徐庶,与现实中的徐庶有很大的区别。如徐庶的孝行是“大孝”,确实很感人的,并不是《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曹操得知刘备于新野驻军,派遣曹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徐庶多次用计,曹仁大败而归,徐庶又设计夺取了樊城。曹操得知刘备用徐庶为军师之后,在程昱的建议下,先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后程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记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徐庶见是母亲亲笔书信,向刘备告别,临走之前向刘备推荐南阳 诸葛亮,自己只身前往许昌。徐庶到许昌见了母亲之后才得知自己被 骗,徐母在斥责徐庶之后自杀,徐庶也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但事实的真相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大意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接领荆州,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史记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差距有天壤之别,小说中徐庶蒙了千 古之冤,事实上徐庶是迫不得已进入了曹营,这与李好道道长的细心教诲是分不开的。当时,李道长就《德道经》“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孝”字,考他:“孝与名利,孰大孰小?”“孝养自己的父母,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而人生中的名利却有无数次的机会,舍去人生唯一一次孝养自己的父母的机会,追求人生中无数次搏求名利的机会,是不是太傻了?”“希望你言出必行,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孝子!”李道长话中有话地说。

又一次李道长就《德道经》“自知者明”考徐庶,徐庶答:“自知者明有两层含义,一功成名遂身退(如徐庶在未遇见刘备时,曾在新野高歌自荐;又如当上刘备军师后,指挥有方,多次大败曹魏);二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旦发挥不了自己的长处,就该急流勇退,推荐比我能力更强的贤者胜任。往深处讲,‘自知者明’的‘自’字,是核心中的核心,与一个人修行的境界有关。它视自己为‘自’,则有知己之明,知自己的念头,是否公心?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无私?若视天下众生为‘自’,则有知人之明,知他之明;若视大自然、大道为‘自’,则有知天时、地利、人和之明,则知阴阳变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总之一句话,知道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遵循大道的客观规律,无私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李道长笑了笑,点头说:“回答的不错!但你要接受实践的考验。”后来事实证明,徐庶的选择,给李道长的两个考题,做了一个圆满的答卷。

后来,徐庶又向师爷请教《德道经》“圣人常无心”这句话的含义,李道长开示他说:

“圣人常无心者,非真无心也,乃无心用也。人莫不有心,修道之要,在能虚其心,使心中无一物;寂其心,使心中无一事;清其心,使心中无一尘;静其心,使心中无一念。如此修持,则使人心日消,而道心日长;人欲日减,而天理常存矣。

所谓人心者,即人即心,即心起用,向外驰求,无所不动,无所不有之心也,所谓道心者,即道即心,即心即道,心不起用,向内自守,寂然不动,一无所用之心也,道以虚无为体,心一入道,则无心用,而有心亦若无心矣。

夫常无心者,乃无心于一切物,无心于一切事,无心于一切用也。即物无心,即事无心,即用无心,则此心自常不动亦,虚极静笃,寂

然不动,则自感而遂应,感而遂通,感而遂灵,感而遂神矣。修道人之所以能一悟百悟,一通百通,灵应万千,神知无方者,在其能寂心不动,无心起用,即用即不用,即不用即用,而用亦无心耳。人而欲圣化其人生,道化其人生,神化其人生,莫不以此为下手之不二法门。” 徐庶听着听着,头顶猛然一震,恍恍惚惚,如同甘露圣水,洒遍全身,又顿觉自己人浑身轻灵,自己仿佛在这里,又仿佛不在这里,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定态„„等到徐庶收功完毕时,李道长早已不在此处,徐庶仍然毕恭毕敬地对着师爷所站的方向,三跪九磕,然后心怀喜悦离去。因为师爷对他进行了加持,这句话影响了他一生,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宠辱若惊”,时刻“无心于一切物,无心于一切事,无心于一切用”,最终成道。

徐庶是先推荐诸葛亮,后点化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和诸葛亮同行,最后被曹魏兵追感,徐母不幸被俘,而不是小说中描述的,徐庶母被俘,徐庶去曹魏之前,临走时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

《三国志·诸葛亮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于是,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

事实上,徐庶在去曹营见曹操,早就做好了安排,《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作为诸葛亮的好友,徐庶是有自知之明的,深知自己的才会不及诸葛亮,所以他费尽心机地推荐诸葛亮,最终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这是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历史上曾经有公孙敖推荐管仲当齐国宰相的故事,所以徐庶对待自己的朋友诸葛亮,对待自己心目中的贤主刘备,都是仁至义尽的,完全是无私的,没有包含自己一丝的名和利。如果他有私心,他帮助刘备了六年,深得刘备的赏识,

当上了军师,他大可不必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来取代自己的位置。又比如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所俘,换个角度来讲,徐庶没有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利,派遣兵力保护好自己的母亲,这说明他视天下众生皆为自己父母,自己母亲被俘只是一个意外。而在自己母亲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又舍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权利和地位,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一种“大孝”的情结,是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徐庶的形象更接近平民,更接近人们一种最朴实的心态:自己的亲人能够在儿女的呵护下,善始善终。

后来,《魏略》记载: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这也证明徐庶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誓不肯为曹魏设一计一策,自然不会受到曹魏的重用,同时说明他对刘备很重义。

诸葛亮也很感激徐庶,《三国志》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评论徐庶“处兹不惑”“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这说明徐庶已经得到了老子“自知者明”的精髓。 徐庶现实生活中的“大慈大孝大勇大义”,很受李好道的好感,后来,李道长用仙法,“金蝉脱壳”之术,把徐庶带回南漳,继续修炼,最终成仙。《魏略》: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几年后,徐庶病死,有碑存于彭城。而彭城的老百姓自然不可能知道,徐庶又见着了他的师爷李好道,在飞凤观修道,后道成之后,在南漳县城一带,隐现莫测,帮助师爷无量度人,深受当地南漳县老百姓的喜欢,最终建庙来供养徐庶,所以徐庶庙一致被保护到现在。徐庶故里,又名徐公祠、单公祠,俗称徐庶庙,位于南漳县城境内的徐庶庙社区(原为徐庶庙村)的单家庄,坐落在水镜东路的徐庶路南端东侧。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清军翼长富廉追剿白莲教起义军,至单家庄获胜,疑为先贤徐庶神助,遂建徐公祠。清嘉庆17年(公元1812年),南漳守备任海设立“汉徐庶故里”碑。清同治四年(公

元1865年),知县沈兆元重修该祠,装塑徐庶雕像。“文革”时,部分古建筑被毁。1986年,县政府修复徐公祠,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后来又相传,“凤雏”庞统得到师爷李好道指点了四个字“舍生取义”,在帮助刘备无法名正言顺攻取西川刘璋时,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赞歌,在“落凤坡”丧命,刘备得到了师出有名的机会,从而一鼓作气,拿下西川,从而得到了自己的地盘,“三国鼎立”,“凤雏”庞统可谓“凤凰涅槃”,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演绎了三国演义的历史,功劳大焉!

综上所述,飞凤观第一任掌门人李好道先后度化司马徽、诸葛亮、徐庶、庞统的故事,由于历史久远,而当时的记载工具是竹简,不易保存,遇水就霉烂,所以这许许多多的精彩传说,就一代一代口传。到了宋朝发明纸张时,应该有文字记载,但大多毁于战火,但飞凤观第一任掌门人李好道和李好佛以及他们的传人把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简单地编写成戏剧和评书,传给下一代,所以我们能够大略知道其中的情景,也算是对历代飞凤观掌门人事迹的补充和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李好道和李好佛兄弟二人成道的故事绝对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给,遗憾的是,现在目前保存下来且相对完整的,只有这么多,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搜集和整理,让我们再一次感恩历代聚仙观各位祖师,各位高功大德,高量级、超高级生命师父们对我们后人的加持和鼓励!


相关文章

  • 聚仙观李好道成道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故事的故事
  • 聚仙观李好道成道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故事 哥哥李好道在弟弟走后,更加虔诚修炼,后来终于功德圆满,得 女娲娘娘传授成仙密咒,可以祈晴祷雨:可以完全不用药物,就可以给人治病,且病人几次就可痊愈:可以降妖除魔,给人说家运财运,一说就灵,他成了飞 ...查看


  • 唐山周边自驾游路线
  • 唐山周边自驾游路线 一. 承德: 1.皇家风情之旅 -------承德避暑山庄 路线:京沈-迁安-青龙-宽城-承德 时间:3-5天,7-9月份为佳 .只在承德市区2天足矣. 主要游览内容: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外八庙.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红 ...查看


  • 汉钟离的故事 汉钟离的法宝汉钟离属什么生肖
  • [[摘要]汉钟离是八仙之一,全真北宗第二祖,吕纯阳真人之师.他受铁拐李点化升天,后又度吕纯阳而去.其实汉钟离原名叫钟离权,是东汉的一员大将,不管是在他身前身后,都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有趣的故事也让人们记住了他.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 ...查看


  • 12西游记之女儿国
  • 西游记之女儿国 第21回 女儿国唐三藏奇遇 这一天,第21回 女儿国唐三藏奇遇 这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河边,摆渡的老婆婆把他们送过河后,唐僧口渴,要猪八戒到河中舀了碗水喝.八戒也渴了,就一头扎进河里,喝了个痛快.不料半个小时 ...查看


  • 天下独绝神仙居--人间仙境
  • Exit VR VR Setup 说一说 670 场景选择 神仙居 景区南入口 聚仙瀑 中华石 路上 路上2 朱雀瀑 楠木群 龙瀑 索道入口 索道出口 南天桥路口 观景台 南天桥 摩天崖 观音山 观音台 神舟航母 天际长城 观音道 下山路上 ...查看


  • 友情推荐:中国古代小说名篇赏读
  • 中国古代小说名篇赏读 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百花野史 水浒聊斋志异北游记 红楼梦镜花缘搜神后记 西游记游仙窟欢喜冤家 老残游记老残游记续官场现形记 谕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洪秀全演义 玉娇梨河东记九尾龟 西京杂记西游记补 ...查看


  • 西游记(自己概的)
  • 双叉岭:寅将军(老虎精).熊山君(熊罴精).特处士(野牛精):悟空打死剪径的和尚,被骂跑了. 蛇盘山鹰愁陡涧(收复白龙马) 观音禅院:黑风山黑风洞:熊罴(黑风怪).凌虚子(苍狼怪).白衣秀士(白花蛇怪) 高老庄: 福陵山云栈洞(猪八戒) 浮 ...查看


  • 中国古典名著小说大全
  • 中国古典小说大全 三国演义 三侠五义 百花野史 水浒 聊斋志异 北游记 红楼梦 镜花缘 搜神后记 西游记 游仙窟 欢喜冤家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续 官场现形记 谕世明言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洪秀全演义 玉娇梨 河东 ...查看


  • 西游记唐僧取经路线图
  • 西游记唐僧取经路线图 大唐长安城相国寺: 化生寺开讲: 洪福寺整装: 法门寺->: 福原寺->: 双叉岭:寅将军(老虎精).熊山君(熊罴精).特处士(野牛精)->: 两界山->: 蛇盘山鹰愁陡涧->: 西番哈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