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

绪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它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任务: 1.通过研究西方经济思想及其规律和范畴产生、发展的历史来揭示各种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和发展规律。2.探讨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同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阶级斗争发展的关系,揭示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意义:1读史明志,借古鉴今2了解经济学家的家谱3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 1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2读原著3一分为二对待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体系: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探讨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4空想社会主义学说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7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理论8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9凯恩斯主义

第1篇: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西方经济思想简介

第一章: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思想

1.1 《圣经》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出现在罗马的奴隶制社会,它是受古罗马压迫、剥削的奴隶和自由贫民的宗教,是“奴隶和解放的农奴,穷人和无权利人,被罗马人征服或被他们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史》)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所记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前1500年。《新约》全书所记时间从耶稣诞生至公元2世纪。

重视农业 《圣经》反映了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这可以从《旧约》的谚语卷中看出。有格言说:“贸易之利虽大,可以失之于俄顷之间,故不应对买田之事有疑惑。” 又有格言说:“惟耕田之人所获为多。”

土地和土地继承权 《圣经》视土地的家庭所有为社会力量与保持社会经济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源泉。土地的外姓异化是被禁止的,只有全家同意时,土地才允许出卖。如果土地被迫出卖,血缘最近的亲属有购买的第一选择权。摩西法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土地继承权。

安息日、安息年和五十年期约 安息日是《圣经》中社会立法的基石。土地每到七年,须停耕一年,故“第七年为土地安息年”。七个安息年为五十年期约。

对奴隶制的态度《旧约》和《新约》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废除奴隶劳动。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 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 对经济上贫弱者的保护有一套规则条文。

劳动 《圣经》十分强调人类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1.2 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

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亚里士多德比色诺芬前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取得财富的技术或生财之道。

维护奴隶制经济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奴隶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主奴、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极力证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合理的,从而论证奴隶制度也是自然、合理的。古罗马的农学家也把奴隶看作是一种工具。希腊哲学的中心人物是苏格拉底。人们将希腊哲学分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和后苏格拉底时期。在希腊哲学王国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位居中央。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人类伦理问题即“伦理哲学”,如正义、国家、如何治国等。

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原名Aristocls。,柏拉图是一老师所起,意为“大块头”,身材魁梧的他很喜欢此名,并用了终生。他是古希腊著名作家、思想家。20岁时入苏格拉底门下,并深得后者赏识。由于一直未遇明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北郊创办“柏拉图学院”,意在培养一批通晓哲学、自然科学又可治国的栋梁,来实现自己的夙愿。其主要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柏拉图式的共产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为私有财产的辩护 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与柏拉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

雅典卫城遗址

第2章 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2.1 阿奎那

中世纪一般是指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这段历史。这是人类由文明向野蛮倒退的人类千年史。不仅经济发展停滞了,经济活动倒退到物物交换和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而且理智堕落到愚昧和无知的深渊,以至于在今天,“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为愚昧或者停滞的代名词。

教会具有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无限权力,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经院哲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即哲学化了的基督教神学,因在教会学院(经院)讲习而得名。其特点是把《圣经》和古希腊先哲著作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真理的标准,以是否符合教义作为衡量现实生活的标准。这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会既要维护自己对世俗事务的权力,又要坚持教义。于是教会思想家们采取了折衷态度,对教义作出诡辩式的新解释,以迁就于世俗社会。此外,骑士阶层的耀武扬威得到极大的推崇和尊重。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欧洲封建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等级分明,不得逾越。图中两个身份底下的农民正在为两个有地位的骑士让道。

(1)对封建制度和私有财产的论述。阿奎那援引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不平等的论断,论证上帝创造万物时就有“高级”与“低级”之分。低级的事物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事物 。

他不仅证明了私有财产与自然法相一致,还歌颂了私有财产制度的优越性:它符合人的本性,导致了效率和和平。他主张将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权分开,财产的所有权属于个人,而使用权则属于公众。

(2)对公平价格的论述。在阿奎那看来,一种物品的公平价格就是它的所值或价值,按照高于该物品之所值卖出或低于该物品之所值买进,都是不公平的

和不合法的。按照他的说法,公平价格不是由某人指定或偏好的价格,而是在没有欺诈和垄断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这实际是说,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阿奎那强调,商品交易的公正原则不仅要考虑到物品的均等,而且要考虑到利益的均等。后一种观点引出,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阿奎那把公平价格说成是一个主观的范畴,并把它与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相联系。另一方面,阿奎那强调,价格必须保证卖主有相当于其等级地位的生活条件。因此,同一种商品由各个等级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是公平的。

(3)对商业和商业利润的态度是对早期教会作家观点的修正,代表了那个时代教会统治阶级的利益。阿奎那在“贸易中按高于买进的价格出售物品是否合法”这一题目下试图调和教会世俗利益与早期神父对商业观点之间的矛盾。

(4)关于货币和利息观点代表了宗教教规和教会世俗利益之间的一种妥协。阿奎那首先肯定放债取息是一种不公正行为,但又根据罗马法提出两种情况。 货币是便利交换的工具,利息违背了这种用途。阿奎那驳斥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他关于利息是补偿损失和补偿风险的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息理论的本质。

第2篇:15世纪到17世纪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3章 重商主义

3.1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约15 世纪至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16 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一国拥有货币的多少作为衡量该国富裕程度的标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增加货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主张。

3.2 英国重商主义者

1588年,西班牙派出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受到英国大小舰船的阻击,损失惨重。西班牙殖民帝国的海上霸权由此衰落。英国开始取得海上霸主地位,这为它大肆掠夺殖民地提供了前提条件。

约翰·黑尔斯(John Hales,?—1571)是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和政策主张见于著作《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1565)。

他提出恢复英国财富的措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禁止从海外输入无价值的货物,特别是本国能够制造的货物。即使本国生产某些商品的成本比进口的高,也应该购买本国的;应大力发展农业,其次是加工业。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爱德华·米塞尔登(Edward Misseldon,1608—1654)、乔赛亚·蔡尔德(Josiah Child,1630—1699)、查尔斯·戴韦南特(Charles D'Avenant,1656—1714)等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托马斯·孟。 托马斯·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财富。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托马斯·孟的理论特点可概括为:(1)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2)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3)着重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增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3.3 法国重商主义者

法国重商主义起于16世纪末和17 世纪初,其特点是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以政府经济政策和法令的面貌出现。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实践上更为彻底,孟克列钦和柯尔培尔是其主要代表。

孟克列钦(Montchrétien,1575—1622)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1615)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表明本书所论述的已不是以往“经济学”关于家庭管理的内容,而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工场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和王国的经济政策等。孟克列钦强调,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并极力维护第三等级的利益。他指出,在第三等级中商人是最重要和最有用的。主张政府保护和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Baptiste Clobert,1619—1683),在1662—1683年,出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他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因此,重商主义在法国又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柯尔培尔认为,因此,国内所保有的金银货币量决定着一国财富的数量,决定着一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他看来,流通于欧洲的货币总数量是一定的,法国要致富就必须通过贸易顺差从其他国家取得货币。为扩大出口,柯尔培尔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官办手工工场。为扩展对外贸易,他积极发展航运业和海军力量,从而使法国走上了扩大远洋贸易和殖民扩张的道路。柯尔培尔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他利用关税税率的杠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和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同时又鼓励工业原料的进口。他对国内关税实行改革,取消了部分国内关税,统一了税率。从国库拨出大量经费用来改良公路和开诸运河,大大改善了国内市场状况。

第4章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重农主义”(physiocracy),由“自然”和“权力”两个希腊字合成,含有自然支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4.1 重农主义的产生

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重农主义激烈地批判重商主义。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重农主义领袖魁奈的追随者们自称为“经济学家”,形成重农学派,其主代表有:维克多·米拉波(Victor Mirabeau,1715—1789),杜邦·德·奈木尔(Du Pont de Nemours,1739—1817), 保尔·比埃尔·里维埃尔(Paul Pierre Rivière,1720—1793)和杜尔哥等人。

迈尔西埃(de Mercier,1720——1793)曾被叶卡杰琳娜二世邀往彼得堡参加她的“改革事业”。以“改革家”自居的俄国女皇对其评价如下:他以为在俄国发现了四脚走路的人,所以认为自己当前的义务,就是要殷勤地去使这些人用后脚站立起来。

4.2 基本经济思想

(1)“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支柱和基础。重农学派认为,物理世界和社会之间没有原则性差异,都存在自然秩序。这个秩序,是仁慈的上帝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利益而制定,它是根本的、永恒的存在。与之相对立的是“人为秩序” 。它要以自然秩序为基础;自然秩序又必须由人为的秩序来体现。重农学派关于自然秩序观念在经济

分析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他们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只有在生产领域内才能寻找自然秩序。其次,他们据此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

(2)“纯产品”“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思想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所谓“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不过,纯产品只产生在农业生产中,而在其他生产活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纯产品就是指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剩余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看,它表现为农产品价格超过为生产这些产品而必须耗费的其他物品的价格的余额。为什么只有农业生产活动创造纯产品,而工业和商业不创造生产剩余呢?第一,重农学派认为,只有与自然力结合的生产活动才能生产财富或纯产品。农业和其他生产部门的区别,在于农业生产活中有各种自然力参加工作,进行着“创造”,而在其他部门,自然并不参加工作。第二,重农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利润”概念。

(3)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魁奈根据纯产品学说把全体社会成员区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生产阶级是指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农业雇佣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农业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他们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阶级,社会一切需要和最终收入都由他们供给。不生产阶级也叫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他们不创造纯产品,而只生产维持自己生活所消费的东西。地主阶级主要包括土地所有者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僧侣等。这个阶级依靠出租土地而以地租和赋税的形式把“纯产品”作为收入来生活。

(4)宏观经济分析 重农主义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因此,整个国民经济被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并且在此高度上强调其基本思想。以农业为本把国民经济视为整体,以及把国民经济视为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使重农主义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一切经济问题,他们甚至把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视为政治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在经济学说史上,重农主义建立了第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

4.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是自然规律的要求,论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为探索这个一定比例,他区分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力图在变化的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真正价值”,提出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

4.4 弗朗斯瓦·魁奈

魁奈在《经济表》中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1)他提出了一个典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分析了《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给出了这五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

魁奈对待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循环体系的研究,完成了对社会生产有机体的政治经济学解剖学。《经济表》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如何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不断地消耗和不断地产出;社会生产各部门是如何通过交换维持着各自的生产条件;货币是如何在各阶级之间、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循环周转,在

产品的流通中起交换的媒介作用。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予以高度评价。

第3篇: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5章 亚当·斯密

5.1 生平和著作

5.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衡量富国裕民的标准,即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在于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2)斯密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

5.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

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1)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原因: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2)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谓的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3)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交换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业专而日进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过互惠互利而增进彼此的福利。

斯密的货币理论:(1)斯密看到了物物交换的不便利,指出货币是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利产生的。货币是从人们交换发展中自发地和客观地产生的。(2)斯密认为,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金属货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也是劳动的生产物,也包含一定的劳动量并具有价值。(3)斯密着重研究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或流通手段的职能。他虽然也提出货币还有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他认为这些职能都是由流通手段的职能派生出来的。(4)从强调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出发,斯密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因为纸币的生产费用低廉、维护费用小。他既看到了纸币代替金银币的积极方面,也注意了纸币的发行量要符合经济实际。

5.4 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涉及到如下三个问题:(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3)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5.5 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正确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按照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获取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1)只有自身劳动、以劳动挣得工资的工人阶级;(2)占有资本,来购买劳动获取利润的资本家阶级;(3)占有土地,以出租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5.6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所有对个人来说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财富的增加,因此,游惰、奢侈和妄为都是公众的敌人,而勤劳、节俭和谨慎都是社会的恩人。

(1)斯密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界定勤劳和游惰的含义;

(2)勤劳和游惰说明过去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而节俭和奢侈则说明当年收

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视节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

(3)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研究了谨慎的必要性。

严复翻译《国富论》的目的效法斯密把他的“富其君又富其民”当作国策,献给英王的精神,来献策于光绪皇帝,实现中国之富强。此书在1902年出版后未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原因很明显:中国当时根本不具备使国民财富得以迅速增长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和和平环境。

5.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 “经济人”是关于经济学家用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

(2)产权制度 通过对欧洲社会的历史的和制度的分析及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斯密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财富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这种经济制度能保证劳动者充分地享有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

(3)“看不见的手”早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就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个用语被运用来说明社会以一种人们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方式保持着整体的和谐,他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归结为“伟大的自然设计师”──仁慈的神。在《国富论》中,他再次使用了这一著名的用语,但他去掉了它的神秘色彩,而赋予它以确切的经济含义,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

(4)“自然秩序”斯密所谓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务搞得井井有条。

第6章 李嘉图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它既进行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工业革命最早由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端,而后在各生产领域迅速展开,并最终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完成。

6.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

李嘉图的方法论: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理论的演绎方法,李嘉图在建立理论分析的框架时,从基础的前提假设开始,用逻辑的方法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在李嘉图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中,丰富多变的现实世界被浓缩为几个简单的变量关系。

6.2 劳动价值理论

(1)对价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说如果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就不具有交换价值。这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提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而取决于生产财富的困难和便利。实际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他把生产商品说耗费的劳动称作绝对价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换取另一商品一定数量的能力称作交换价值。

(2)坚持价值取决于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的原理。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但不管价值怎样分割都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

(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首先,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所说的必要劳动,是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其次,考虑了不同质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如何决定价值的问题。最后,他区别了价值生产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阐明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的观点。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1)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2)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这是由于李嘉图简单地、直接地把价值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他所假设的符合商品的价值量与其生产价格才完全一致的条件与资本主义现实情况不符。

李嘉图学派:以詹姆斯·穆勒与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为中坚力量的李嘉图学派在捍卫李嘉图学说时却偏离了李嘉图的本意,结果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也应重视二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贡献。

6.3 分配理论

工资 李嘉图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劳动和其他在数量上可以增减的商品一样,也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李嘉图首次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社会阶级。产品在三个阶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

利润 从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观点出发,指出商品的全部价值只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而地租则是一种超额利润,它可以被归结为利润这个基本收入。

在工作日的长度与劳动强度不变情况下分析了利润量变化的规律。这可以概括为三点内容。他还提出了利润率的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地租 (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2)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3)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此外,李嘉图考察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互间数量的变化上,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6.4 比较优势原理

李嘉图提出了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的全部生产物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外国,则该国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形下,两国如何实现国际分工和交换呢?李嘉图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在国内生产占相对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用以同别国交换,两国之间的贸易仍是相互有利的。

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比较优势原理针对劳动力这一唯一生产要素作出研究。日后出现了考虑三种生产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式”(简称H—O模型),该模式起源于伊里·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的著作《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其弟子裴梯尔·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在《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将其完善成形。

第4篇:19世纪上半期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7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1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三个法则。

两个公理是:(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由此,他推论出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

三个法则是:(1)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具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达尔文进化论

7.2 让·萨伊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萨伊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格区分开,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并研究社会秩序所依据的原则,而政治经济学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即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 萨伊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关注财富问题,使富人与穷人利益一致,使国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2)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实验科学,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方──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指责李嘉图的方法过于抽象,把演绎法用过了头,而不把推论的结果和实际经验的结果相比较。

2.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在经济学说史中,萨伊是第一位使用物质不可增加的论点来动摇重农主义学说的经济学家。在涉及物品价值大小如何决定时,萨伊指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萨伊的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产性服务”和“企业家”的概念。萨伊不同意李嘉图给予地租以特殊的地位。他认为,所有要素的价格都取决于它们的产品的价格,从而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3.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 三个原理:(1)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2)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3)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 四个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销售就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挣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和需求一起增长;(2)每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利害相关。一个企业成功,可帮助其他企业获取成功;(3)进口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外贸自由十分必要;(4)单纯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因此,刺激生产是英明决策,鼓励消费则是拙劣之举。

第5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8章 历史学派

8.1 历史学派的产生及学说特点

思想萌芽:在19 世纪中叶以后,德国逐渐走向统一。1871年,一个由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相联合的统一政权──德意志帝国──建立以起来。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历史学派可以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历史学派发生于19世纪40至70 年代,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历史、归纳方法;(2)利益倾向性。新历史学派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与旧历史学派相比,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不再象旧历史学派那样,全然否定经济规律的存在;(2)提出“历史统计

方法”;(3)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的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提出经济观点;(4)不仅与古典经济学相对立,还攻击马克思主义学说。极力推崇国家的超阶级性。

8.2 先驱者:李斯特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发展阶段论旨在说明德国实行关税保护制度的必要性。李斯特认为,当时的德国正向农工商业时期过渡,国家工业相对于英国发达的工业体系来说还很弱小,必须依靠关税保护制度来扶植农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工业关税教育”提高德国的工业生产力。当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建立之后,它也要参与全球自由竞争,使自己达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高度繁荣的农工商业时期。

李斯特的关税保护理论:(1)关税保护是弱国对抗强国以图发展的有力武器。关税保护使国家取得贸易机会,不仅是保护国内工业的手段,也是防止外来干预国家的武器。(2)关税保护的对象不是农业,而是重要的工业部门。(3)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实行关税保护的前提,否则会影响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关税保护不应妨碍国内工业的发展,新式机器和现代化生产资料的进口应尽可能不受阻碍。

李斯特提出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个人生产力;政治生产力;国家生产力。

8.3 旧历史学派

罗雪尔最早提出了所谓“国民经济学的生理学方法”──历史方法,为历史学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罗雪尔的主要观点如下:(1)尊重国民经济的自然规律;(2)将社会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整个发展过程具有上升的和下降的不同趋势;(3)用民族的文化特性来论证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5)反对社会主义思想。

希尔德布兰德认为,由于经济关系依时空差异而不同,经济科学只能是研究某一国家经济的“国民科学”。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和利他主义动机的作用。他强调民族固有的所谓“民族精神”,反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克尼斯明确反对客观经济规律的存在。称自己的经济学是“相对性原理”,提出研究国民经济生活发展,是经济学的特殊课题。他强调必须通过类比,去探索国民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克尼斯的历史方法以精神因素为动力,有浓厚的宗教信仰。

8.4 新历史学派

施穆勒经济学说的要点:(1)施穆勒否认认社会存在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反对抽象法。他主张用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根本方法。(2)施穆勒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施穆勒提出国家的“超阶级性”,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要扩大国家职能。

(4)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施穆勒提倡用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来克服劳资对立。通过道德观念的变化,加强国家干预。

桑巴特将经济精神、经济技术和经济组织统一在经济制度之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史。(1)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一个经济制度更替过程。每个经济制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2)在由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经济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加强国家干预,“重新农业化”,强烈的种族主义意识。

韦伯主要考察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其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新教教义的某种解释造就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动机。论证如下:(1)统计数字的证明。(2)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理智或精神上的共同性。

(3)研究宗教条件在其他文明中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有利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由于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未曾有过发展,问题也就可以归之为:由宗教信仰决定的对劳动的特殊态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西方历史进程所独有的东西。

第9章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以正统经济学的异端面目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正统经济学严加批评,反对主流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主张采取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张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措施来干预私人经济。

9.1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的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垄断组织完全统治了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作为典型的托拉斯国家,铁道、钢铁、石油化工等托拉斯组织控制着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在此情况下,美国以先后通过反托拉斯的“谢尔曼法”(1890)和“克莱顿法”(1914),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1914),试图对垄断权力加以控制和制裁。因此,对垄断问题的研究便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一大热点。

制度学派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是—个观点繁杂、理论互异的学术群体,它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只是由于它的各个代表人物基本上都采用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都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构成三大分支:(1)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派;(2)以康芒斯为代表的社会法律派;(3)以密契尔为代表的经验统计派。

9.2 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特点、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持否定态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

(1)不满意传统经济学孤立的经济人假说,提出决定经济成果的关键是形成相互冲突关系的人群或阶级所产生的集体力量。

(2)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认为必须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的行动的影响。

(3)反对传统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应该在社会──经济的相互冲突中考察经济的不断变化,并用动态的不均衡模式来探索经济过程发展的特点。

(4)不满意于传统经济学关于“狭义经济学”的假设,注重于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融。

制度学派主张用“制度趋势”方法研究经济学。此研究方法的特点如下:首先,把社会经济看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其次,制度经济学接受以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一切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经济制度是人类利用天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而一切“社会习惯”又源于人类的本能。最后,制度经济学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解释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9.3 创始人:凡勃伦

1.用“制度趋势”方法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即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然经历了草莽、野蛮、手工业和机器工业四个时代。机器工业时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由“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个基本制度构成,它们是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演进到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冲突和缺陷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表现为:(1)工业和商业、生产和流通的矛盾;(2)经济危机;(3)垄断;(4)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2.社会改革方案

勃伦提出了社会改革构想。新制度被称作“技术人员苏维埃”,它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它将把社会经济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代替“企业经营”进行统治。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工程师”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宰”,技术管理人员将取得对资本家斗争的最终胜利。

勃伦重视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科学技术及知识专家在现代资本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第10章 边际效用学派

10.1 边际主义的产生及其学说特点

边际学派的第一代经济学家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他们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领域,建立了一个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再加上所谓边际分析的主观价值论。同时,边际原理被运用于交换和分配领域来解释经济生活。由于边际效用学派所宣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完全与传统经济学相左,“边际革命”由此得名。

边际学派的理论特点如下:

(1)边际学派将注意力集中在进行决策的变化点,即边际上。单独的个人和企业在边际主义分析中占据中心位置,均衡是他们看待事物的维度。

(2)边际学派所重视的需求因素取决于边际效用──主观的心理评价。他们假设人的行为具有理性,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3)边际学派秉承自由放任主义。他们将土地与资本合并在一起,并且将利息、地租和利润都看作是合理的报酬。

(4)边际主义者批评历史的方法,倾向于古典学派所倡导的抽象分析法。 10.2 先驱者

杜能所提出的“要素最后生产力论”是“边际生产力论”的最初形式,它由“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和“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构成。

(1)“自然工资理论”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和资本的共同产物,应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劳动产品扣除归资本的利润(利息)之后的余额便是工资。

(2)杜能提出“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他写道:工资等于在大规模经营中最后雇用的工人所增加的产品。

(3)“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把资本和工人在生产中置于等同地位。劳资“合作”共同生产,劳动产品在劳资双方之间进行分配。杜能指出,资本的收益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利润(利息)决定于最后投入的资本的生产力。 古诺用数理模型(函数、联立方程、对函数求微分和极值)说明和推导出经济学观点。古诺最早提出了需求函数(D=D(P))这一概念。古诺指出了个人需求函

数的间断性和市场需求函数的连续性,为把微分引入经济学求解最优化问题奠定了基础。

古诺提出,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把价格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而获得利润最大化。古诺的双寡头垄断理论,分析市场中仅有两个企业进行竞争的情形,是对经济学首次正式分析在一个垄断市场结构中卖者行为的尝试。 在经济学方面,1844—1853年,杜普特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的论文,其中心思想是在“边际上”作出决策。他研究了三方面问题:(1)边际效用与需求;(2)消费者剩余;(3)垄断价格歧视。

“戈森第一定律”:根据经验归纳得出的享乐递减规律。它包括两点内容:

(1)在对同一种物品的一次性持续消费中,享乐的量会逐渐减低直到饱和为止;

(2)消费者重复消费时,也有类似的降低。前者称为延长的享乐递减原则,后者称为重复的享乐递减原则。

“戈森第二定律”: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基础上,在多种财货的消费进行选择时,达到最大享受总量的途径和方式。戈森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无穷,但其财力有限,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消费一定量的物品,如果他要取得最大享乐,就必须把财货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个人消费者均衡原则,后人称为之“戈森第二定律”。

10.3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基本观点是把价值说成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心理感受或主观评价;而物品价值的大小,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奥地利学派认为,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奥地利学派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其放大效用或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的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是满足一系列递减欲望中处于被满足与不被满足的边沿之上、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那一具体需要的能力,即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是价值的尺度,产品价值的高低决定于边际效用的大小。

边际效用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当要求满足的需求越多和越强烈,而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则相反。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提出主观评价加时间差说明分配的“时差利息论”。他把物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就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即现在物品;一类是现在无法消费而能满足将来需要的物品即未来物品。

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高于未来物品的原因有三:(1)所谓“需要和需要供应的差别。”;(2)所谓“低估未来”;(3)所谓“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这样,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不同,从而产生价值的差异。因此,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与价值差价相等的“贴水”即利息。

庞巴维克从时差利息出发,把利息分为三类形态:(1)借贷利息;(2)企业利润;(3)耐久物品的利息即租金(包括地租)。

10.4 克拉克

克拉克提出新的三分法: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在分析工资和利息时,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他从生产要素论出发,重提土地、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参与分配的论调。劳动和资本生

产力递减规律是克拉克的另一理论支柱。他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扩展到其他生产要素上,认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也是递减的。

因为所有各单位的资本或劳动在品质上和作用上被假定为同一,因此,资本的边际单位的生产力决定了全部各单位资本的利息,劳动的边际单位生产力决定了其它各单位劳动的工资。克拉克用图示描述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的标准。

第11章 马歇尔

11.1 马歇尔经济学综述

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的对象既是物也是人,是人与财富的关系。他所研究的人其实是一个超阶级、超历史和超社会的范畴。马歇尔认为,规律一般仅是反映出一定的趋向而已。他倡导经济理论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出贡献。

在方法论上,马歇尔把边际分析方法与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局部边际均衡分析方法。他提出 “连续原理”。马歇尔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马歇尔经济学具有极浓厚的折衷主义色彩,这表现在:

(1)研究对象。马歇尔即赞同古典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狭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赞同广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与社会学相融合。在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关系上,他一面主张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赞成实证研究。

(2)方法论。马歇尔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采纳历史主义的描述法。每一种研究法各有利弊,因而应互相配合。而且,研究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他重视数学方法,但也强调切勿滥用数学工具。

(3)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好比一把剪刀的两刃,二者都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11.2 需求理论

11.3 供给理论

1.弹性

(1)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率/商品价格变动率。 e=(dx/x)/(-dy/y)其中,e:需求弹性,x:需求量,y:价格。

(2)商品供给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关系或比例,就是供给弹性,它用来测量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剩余

(1)所谓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大于该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差额;

(2)生产者剩余指商品实际市场价格大于生产者或供给者对商品愿意接受的价格之差额。

11.4 均衡价格论

1.均衡价格的形成

马歇尔运用均衡分析和供求分析方法,把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所谓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均衡价格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并将其引入供求均衡分析,他把影响价格特别是成本变动的时期分为三种。马歇尔提出,时期愈短,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

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

3.产四要素论

马歇尔在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与资本)上增加了一个新要素──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家职能对企业的营利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有自己独立的报酬和供给价格。

4.马歇尔以生产成本来说明商品供给价格的决定。

他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是以主观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生产成本问题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一是真实成本,二是货币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和资本。所谓生产的真实成本就是劳动的“负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

5.所谓边际生产费用即“边际产品”的生产费用。

6.均衡价格的动态分析

马歇尔对正常供求价格(指短期和长期内的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考察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增加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时,他引入了一个新的条件:生产率或生产报酬的变动,它有三种情况。

7.垄断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所的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供给者的情况。在这种绝对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可以根据需求状况自由调整其商品的供给量,不仅使商品的价格足以支付生产费用,而且能获得最大额度的垄断利润。此时的商品价格仍由供求关系决定,只不过体现为一个供给者和所有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11.5 收入分配论

马歇尔把分析一般商品价格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把均衡价格概念引伸进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各生产要素都有一个正常的价格水平,它是构成实际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基础。而这些正常价格,如同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由供求相一致时的均衡价格来形成。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均衡价格。

利息是资本参与生产的报酬,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

利润是经营管理能力的报酬,包括三个因素:管理人员的工资、资本的利息、风险的保险费,三者相加等于运用资金的经营能力的供给价格。

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是土地的报酬,其大小由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准地租”指各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同地租相类似的租金或生产者剩余。

11.6 货币理论

马歇尔指出,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两类。货币或通货的价值,由其供给和需求状况所决定。国民对货币的需求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

概言之,马歇尔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人民要以货币保持的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实物(货币需求)与该国货币数量(货币供给)的比例。因此,人们要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愈小,货币的价值就愈小,而物价则愈高。这种根 据实物余额的价值来保持相应的通货数额,被称为“现金余额”。

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将现金余额数量说公式化,得出方程式:P=M/KR 或 物价水平P取决于两个因素:M和K, P与M成正比,与K成反比。此方程式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西方经济思想史

绪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它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任务: 1.通过研究西方经济思想及其规律和范畴产生、发展的历史来揭示各种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和发展规律。2.探讨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同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阶级斗争发展的关系,揭示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意义:1读史明志,借古鉴今2了解经济学家的家谱3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 1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2读原著3一分为二对待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体系: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探讨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4空想社会主义学说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7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理论8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9凯恩斯主义

第1篇: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西方经济思想简介

第一章: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思想

1.1 《圣经》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出现在罗马的奴隶制社会,它是受古罗马压迫、剥削的奴隶和自由贫民的宗教,是“奴隶和解放的农奴,穷人和无权利人,被罗马人征服或被他们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史》)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所记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前1500年。《新约》全书所记时间从耶稣诞生至公元2世纪。

重视农业 《圣经》反映了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这可以从《旧约》的谚语卷中看出。有格言说:“贸易之利虽大,可以失之于俄顷之间,故不应对买田之事有疑惑。” 又有格言说:“惟耕田之人所获为多。”

土地和土地继承权 《圣经》视土地的家庭所有为社会力量与保持社会经济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源泉。土地的外姓异化是被禁止的,只有全家同意时,土地才允许出卖。如果土地被迫出卖,血缘最近的亲属有购买的第一选择权。摩西法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土地继承权。

安息日、安息年和五十年期约 安息日是《圣经》中社会立法的基石。土地每到七年,须停耕一年,故“第七年为土地安息年”。七个安息年为五十年期约。

对奴隶制的态度《旧约》和《新约》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废除奴隶劳动。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 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 对经济上贫弱者的保护有一套规则条文。

劳动 《圣经》十分强调人类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1.2 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

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亚里士多德比色诺芬前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取得财富的技术或生财之道。

维护奴隶制经济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奴隶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主奴、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极力证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合理的,从而论证奴隶制度也是自然、合理的。古罗马的农学家也把奴隶看作是一种工具。希腊哲学的中心人物是苏格拉底。人们将希腊哲学分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和后苏格拉底时期。在希腊哲学王国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位居中央。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人类伦理问题即“伦理哲学”,如正义、国家、如何治国等。

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原名Aristocls。,柏拉图是一老师所起,意为“大块头”,身材魁梧的他很喜欢此名,并用了终生。他是古希腊著名作家、思想家。20岁时入苏格拉底门下,并深得后者赏识。由于一直未遇明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北郊创办“柏拉图学院”,意在培养一批通晓哲学、自然科学又可治国的栋梁,来实现自己的夙愿。其主要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柏拉图式的共产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为私有财产的辩护 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与柏拉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

雅典卫城遗址

第2章 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2.1 阿奎那

中世纪一般是指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这段历史。这是人类由文明向野蛮倒退的人类千年史。不仅经济发展停滞了,经济活动倒退到物物交换和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而且理智堕落到愚昧和无知的深渊,以至于在今天,“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为愚昧或者停滞的代名词。

教会具有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无限权力,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经院哲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即哲学化了的基督教神学,因在教会学院(经院)讲习而得名。其特点是把《圣经》和古希腊先哲著作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真理的标准,以是否符合教义作为衡量现实生活的标准。这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会既要维护自己对世俗事务的权力,又要坚持教义。于是教会思想家们采取了折衷态度,对教义作出诡辩式的新解释,以迁就于世俗社会。此外,骑士阶层的耀武扬威得到极大的推崇和尊重。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欧洲封建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等级分明,不得逾越。图中两个身份底下的农民正在为两个有地位的骑士让道。

(1)对封建制度和私有财产的论述。阿奎那援引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不平等的论断,论证上帝创造万物时就有“高级”与“低级”之分。低级的事物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事物 。

他不仅证明了私有财产与自然法相一致,还歌颂了私有财产制度的优越性:它符合人的本性,导致了效率和和平。他主张将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权分开,财产的所有权属于个人,而使用权则属于公众。

(2)对公平价格的论述。在阿奎那看来,一种物品的公平价格就是它的所值或价值,按照高于该物品之所值卖出或低于该物品之所值买进,都是不公平的

和不合法的。按照他的说法,公平价格不是由某人指定或偏好的价格,而是在没有欺诈和垄断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这实际是说,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阿奎那强调,商品交易的公正原则不仅要考虑到物品的均等,而且要考虑到利益的均等。后一种观点引出,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阿奎那把公平价格说成是一个主观的范畴,并把它与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相联系。另一方面,阿奎那强调,价格必须保证卖主有相当于其等级地位的生活条件。因此,同一种商品由各个等级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是公平的。

(3)对商业和商业利润的态度是对早期教会作家观点的修正,代表了那个时代教会统治阶级的利益。阿奎那在“贸易中按高于买进的价格出售物品是否合法”这一题目下试图调和教会世俗利益与早期神父对商业观点之间的矛盾。

(4)关于货币和利息观点代表了宗教教规和教会世俗利益之间的一种妥协。阿奎那首先肯定放债取息是一种不公正行为,但又根据罗马法提出两种情况。 货币是便利交换的工具,利息违背了这种用途。阿奎那驳斥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他关于利息是补偿损失和补偿风险的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息理论的本质。

第2篇:15世纪到17世纪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3章 重商主义

3.1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约15 世纪至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16 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一国拥有货币的多少作为衡量该国富裕程度的标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增加货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主张。

3.2 英国重商主义者

1588年,西班牙派出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受到英国大小舰船的阻击,损失惨重。西班牙殖民帝国的海上霸权由此衰落。英国开始取得海上霸主地位,这为它大肆掠夺殖民地提供了前提条件。

约翰·黑尔斯(John Hales,?—1571)是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和政策主张见于著作《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1565)。

他提出恢复英国财富的措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禁止从海外输入无价值的货物,特别是本国能够制造的货物。即使本国生产某些商品的成本比进口的高,也应该购买本国的;应大力发展农业,其次是加工业。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爱德华·米塞尔登(Edward Misseldon,1608—1654)、乔赛亚·蔡尔德(Josiah Child,1630—1699)、查尔斯·戴韦南特(Charles D'Avenant,1656—1714)等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托马斯·孟。 托马斯·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财富。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托马斯·孟的理论特点可概括为:(1)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2)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3)着重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增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3.3 法国重商主义者

法国重商主义起于16世纪末和17 世纪初,其特点是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以政府经济政策和法令的面貌出现。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实践上更为彻底,孟克列钦和柯尔培尔是其主要代表。

孟克列钦(Montchrétien,1575—1622)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1615)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表明本书所论述的已不是以往“经济学”关于家庭管理的内容,而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工场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和王国的经济政策等。孟克列钦强调,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并极力维护第三等级的利益。他指出,在第三等级中商人是最重要和最有用的。主张政府保护和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Baptiste Clobert,1619—1683),在1662—1683年,出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他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因此,重商主义在法国又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柯尔培尔认为,因此,国内所保有的金银货币量决定着一国财富的数量,决定着一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他看来,流通于欧洲的货币总数量是一定的,法国要致富就必须通过贸易顺差从其他国家取得货币。为扩大出口,柯尔培尔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官办手工工场。为扩展对外贸易,他积极发展航运业和海军力量,从而使法国走上了扩大远洋贸易和殖民扩张的道路。柯尔培尔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他利用关税税率的杠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和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同时又鼓励工业原料的进口。他对国内关税实行改革,取消了部分国内关税,统一了税率。从国库拨出大量经费用来改良公路和开诸运河,大大改善了国内市场状况。

第4章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重农主义”(physiocracy),由“自然”和“权力”两个希腊字合成,含有自然支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4.1 重农主义的产生

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重农主义激烈地批判重商主义。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重农主义领袖魁奈的追随者们自称为“经济学家”,形成重农学派,其主代表有:维克多·米拉波(Victor Mirabeau,1715—1789),杜邦·德·奈木尔(Du Pont de Nemours,1739—1817), 保尔·比埃尔·里维埃尔(Paul Pierre Rivière,1720—1793)和杜尔哥等人。

迈尔西埃(de Mercier,1720——1793)曾被叶卡杰琳娜二世邀往彼得堡参加她的“改革事业”。以“改革家”自居的俄国女皇对其评价如下:他以为在俄国发现了四脚走路的人,所以认为自己当前的义务,就是要殷勤地去使这些人用后脚站立起来。

4.2 基本经济思想

(1)“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支柱和基础。重农学派认为,物理世界和社会之间没有原则性差异,都存在自然秩序。这个秩序,是仁慈的上帝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利益而制定,它是根本的、永恒的存在。与之相对立的是“人为秩序” 。它要以自然秩序为基础;自然秩序又必须由人为的秩序来体现。重农学派关于自然秩序观念在经济

分析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他们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只有在生产领域内才能寻找自然秩序。其次,他们据此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

(2)“纯产品”“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思想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所谓“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不过,纯产品只产生在农业生产中,而在其他生产活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纯产品就是指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剩余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看,它表现为农产品价格超过为生产这些产品而必须耗费的其他物品的价格的余额。为什么只有农业生产活动创造纯产品,而工业和商业不创造生产剩余呢?第一,重农学派认为,只有与自然力结合的生产活动才能生产财富或纯产品。农业和其他生产部门的区别,在于农业生产活中有各种自然力参加工作,进行着“创造”,而在其他部门,自然并不参加工作。第二,重农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利润”概念。

(3)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魁奈根据纯产品学说把全体社会成员区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生产阶级是指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农业雇佣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农业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他们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阶级,社会一切需要和最终收入都由他们供给。不生产阶级也叫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他们不创造纯产品,而只生产维持自己生活所消费的东西。地主阶级主要包括土地所有者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僧侣等。这个阶级依靠出租土地而以地租和赋税的形式把“纯产品”作为收入来生活。

(4)宏观经济分析 重农主义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因此,整个国民经济被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并且在此高度上强调其基本思想。以农业为本把国民经济视为整体,以及把国民经济视为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使重农主义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一切经济问题,他们甚至把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视为政治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在经济学说史上,重农主义建立了第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

4.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是自然规律的要求,论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为探索这个一定比例,他区分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力图在变化的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真正价值”,提出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

4.4 弗朗斯瓦·魁奈

魁奈在《经济表》中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1)他提出了一个典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分析了《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给出了这五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

魁奈对待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循环体系的研究,完成了对社会生产有机体的政治经济学解剖学。《经济表》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如何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不断地消耗和不断地产出;社会生产各部门是如何通过交换维持着各自的生产条件;货币是如何在各阶级之间、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循环周转,在

产品的流通中起交换的媒介作用。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予以高度评价。

第3篇: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5章 亚当·斯密

5.1 生平和著作

5.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衡量富国裕民的标准,即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在于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2)斯密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

5.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

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1)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原因: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2)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谓的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3)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交换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业专而日进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过互惠互利而增进彼此的福利。

斯密的货币理论:(1)斯密看到了物物交换的不便利,指出货币是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利产生的。货币是从人们交换发展中自发地和客观地产生的。(2)斯密认为,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金属货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也是劳动的生产物,也包含一定的劳动量并具有价值。(3)斯密着重研究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或流通手段的职能。他虽然也提出货币还有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他认为这些职能都是由流通手段的职能派生出来的。(4)从强调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出发,斯密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因为纸币的生产费用低廉、维护费用小。他既看到了纸币代替金银币的积极方面,也注意了纸币的发行量要符合经济实际。

5.4 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涉及到如下三个问题:(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3)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5.5 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正确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按照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获取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1)只有自身劳动、以劳动挣得工资的工人阶级;(2)占有资本,来购买劳动获取利润的资本家阶级;(3)占有土地,以出租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

5.6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所有对个人来说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财富的增加,因此,游惰、奢侈和妄为都是公众的敌人,而勤劳、节俭和谨慎都是社会的恩人。

(1)斯密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界定勤劳和游惰的含义;

(2)勤劳和游惰说明过去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而节俭和奢侈则说明当年收

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视节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

(3)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研究了谨慎的必要性。

严复翻译《国富论》的目的效法斯密把他的“富其君又富其民”当作国策,献给英王的精神,来献策于光绪皇帝,实现中国之富强。此书在1902年出版后未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原因很明显:中国当时根本不具备使国民财富得以迅速增长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和和平环境。

5.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 “经济人”是关于经济学家用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

(2)产权制度 通过对欧洲社会的历史的和制度的分析及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斯密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财富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这种经济制度能保证劳动者充分地享有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

(3)“看不见的手”早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就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个用语被运用来说明社会以一种人们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方式保持着整体的和谐,他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归结为“伟大的自然设计师”──仁慈的神。在《国富论》中,他再次使用了这一著名的用语,但他去掉了它的神秘色彩,而赋予它以确切的经济含义,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

(4)“自然秩序”斯密所谓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务搞得井井有条。

第6章 李嘉图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它既进行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工业革命最早由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端,而后在各生产领域迅速展开,并最终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完成。

6.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

李嘉图的方法论: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理论的演绎方法,李嘉图在建立理论分析的框架时,从基础的前提假设开始,用逻辑的方法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在李嘉图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中,丰富多变的现实世界被浓缩为几个简单的变量关系。

6.2 劳动价值理论

(1)对价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说如果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就不具有交换价值。这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提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而取决于生产财富的困难和便利。实际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他把生产商品说耗费的劳动称作绝对价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换取另一商品一定数量的能力称作交换价值。

(2)坚持价值取决于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的原理。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但不管价值怎样分割都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

(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首先,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所说的必要劳动,是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其次,考虑了不同质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如何决定价值的问题。最后,他区别了价值生产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阐明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的观点。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1)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2)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这是由于李嘉图简单地、直接地把价值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他所假设的符合商品的价值量与其生产价格才完全一致的条件与资本主义现实情况不符。

李嘉图学派:以詹姆斯·穆勒与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为中坚力量的李嘉图学派在捍卫李嘉图学说时却偏离了李嘉图的本意,结果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也应重视二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贡献。

6.3 分配理论

工资 李嘉图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劳动和其他在数量上可以增减的商品一样,也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李嘉图首次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社会阶级。产品在三个阶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

利润 从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观点出发,指出商品的全部价值只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而地租则是一种超额利润,它可以被归结为利润这个基本收入。

在工作日的长度与劳动强度不变情况下分析了利润量变化的规律。这可以概括为三点内容。他还提出了利润率的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地租 (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2)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3)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此外,李嘉图考察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互间数量的变化上,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6.4 比较优势原理

李嘉图提出了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的全部生产物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外国,则该国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形下,两国如何实现国际分工和交换呢?李嘉图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在国内生产占相对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用以同别国交换,两国之间的贸易仍是相互有利的。

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比较优势原理针对劳动力这一唯一生产要素作出研究。日后出现了考虑三种生产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式”(简称H—O模型),该模式起源于伊里·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的著作《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其弟子裴梯尔·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在《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将其完善成形。

第4篇:19世纪上半期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7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1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三个法则。

两个公理是:(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由此,他推论出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

三个法则是:(1)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具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达尔文进化论

7.2 让·萨伊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萨伊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格区分开,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并研究社会秩序所依据的原则,而政治经济学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即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 萨伊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关注财富问题,使富人与穷人利益一致,使国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2)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实验科学,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方──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指责李嘉图的方法过于抽象,把演绎法用过了头,而不把推论的结果和实际经验的结果相比较。

2.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在经济学说史中,萨伊是第一位使用物质不可增加的论点来动摇重农主义学说的经济学家。在涉及物品价值大小如何决定时,萨伊指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萨伊的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产性服务”和“企业家”的概念。萨伊不同意李嘉图给予地租以特殊的地位。他认为,所有要素的价格都取决于它们的产品的价格,从而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3.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 三个原理:(1)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2)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3)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 四个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销售就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挣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和需求一起增长;(2)每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利害相关。一个企业成功,可帮助其他企业获取成功;(3)进口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外贸自由十分必要;(4)单纯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因此,刺激生产是英明决策,鼓励消费则是拙劣之举。

第5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第8章 历史学派

8.1 历史学派的产生及学说特点

思想萌芽:在19 世纪中叶以后,德国逐渐走向统一。1871年,一个由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相联合的统一政权──德意志帝国──建立以起来。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历史学派可以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历史学派发生于19世纪40至70 年代,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历史、归纳方法;(2)利益倾向性。新历史学派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与旧历史学派相比,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不再象旧历史学派那样,全然否定经济规律的存在;(2)提出“历史统计

方法”;(3)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的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提出经济观点;(4)不仅与古典经济学相对立,还攻击马克思主义学说。极力推崇国家的超阶级性。

8.2 先驱者:李斯特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发展阶段论旨在说明德国实行关税保护制度的必要性。李斯特认为,当时的德国正向农工商业时期过渡,国家工业相对于英国发达的工业体系来说还很弱小,必须依靠关税保护制度来扶植农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工业关税教育”提高德国的工业生产力。当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建立之后,它也要参与全球自由竞争,使自己达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高度繁荣的农工商业时期。

李斯特的关税保护理论:(1)关税保护是弱国对抗强国以图发展的有力武器。关税保护使国家取得贸易机会,不仅是保护国内工业的手段,也是防止外来干预国家的武器。(2)关税保护的对象不是农业,而是重要的工业部门。(3)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实行关税保护的前提,否则会影响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关税保护不应妨碍国内工业的发展,新式机器和现代化生产资料的进口应尽可能不受阻碍。

李斯特提出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个人生产力;政治生产力;国家生产力。

8.3 旧历史学派

罗雪尔最早提出了所谓“国民经济学的生理学方法”──历史方法,为历史学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罗雪尔的主要观点如下:(1)尊重国民经济的自然规律;(2)将社会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整个发展过程具有上升的和下降的不同趋势;(3)用民族的文化特性来论证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5)反对社会主义思想。

希尔德布兰德认为,由于经济关系依时空差异而不同,经济科学只能是研究某一国家经济的“国民科学”。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和利他主义动机的作用。他强调民族固有的所谓“民族精神”,反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克尼斯明确反对客观经济规律的存在。称自己的经济学是“相对性原理”,提出研究国民经济生活发展,是经济学的特殊课题。他强调必须通过类比,去探索国民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克尼斯的历史方法以精神因素为动力,有浓厚的宗教信仰。

8.4 新历史学派

施穆勒经济学说的要点:(1)施穆勒否认认社会存在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反对抽象法。他主张用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根本方法。(2)施穆勒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施穆勒提出国家的“超阶级性”,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要扩大国家职能。

(4)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施穆勒提倡用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来克服劳资对立。通过道德观念的变化,加强国家干预。

桑巴特将经济精神、经济技术和经济组织统一在经济制度之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史。(1)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一个经济制度更替过程。每个经济制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2)在由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经济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加强国家干预,“重新农业化”,强烈的种族主义意识。

韦伯主要考察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其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新教教义的某种解释造就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动机。论证如下:(1)统计数字的证明。(2)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理智或精神上的共同性。

(3)研究宗教条件在其他文明中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有利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由于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未曾有过发展,问题也就可以归之为:由宗教信仰决定的对劳动的特殊态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西方历史进程所独有的东西。

第9章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以正统经济学的异端面目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正统经济学严加批评,反对主流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主张采取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张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措施来干预私人经济。

9.1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的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垄断组织完全统治了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作为典型的托拉斯国家,铁道、钢铁、石油化工等托拉斯组织控制着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在此情况下,美国以先后通过反托拉斯的“谢尔曼法”(1890)和“克莱顿法”(1914),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1914),试图对垄断权力加以控制和制裁。因此,对垄断问题的研究便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一大热点。

制度学派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是—个观点繁杂、理论互异的学术群体,它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只是由于它的各个代表人物基本上都采用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都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构成三大分支:(1)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派;(2)以康芒斯为代表的社会法律派;(3)以密契尔为代表的经验统计派。

9.2 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特点、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持否定态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

(1)不满意传统经济学孤立的经济人假说,提出决定经济成果的关键是形成相互冲突关系的人群或阶级所产生的集体力量。

(2)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认为必须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的行动的影响。

(3)反对传统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应该在社会──经济的相互冲突中考察经济的不断变化,并用动态的不均衡模式来探索经济过程发展的特点。

(4)不满意于传统经济学关于“狭义经济学”的假设,注重于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融。

制度学派主张用“制度趋势”方法研究经济学。此研究方法的特点如下:首先,把社会经济看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其次,制度经济学接受以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一切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经济制度是人类利用天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而一切“社会习惯”又源于人类的本能。最后,制度经济学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解释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9.3 创始人:凡勃伦

1.用“制度趋势”方法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即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然经历了草莽、野蛮、手工业和机器工业四个时代。机器工业时代就是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由“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个基本制度构成,它们是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演进到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冲突和缺陷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表现为:(1)工业和商业、生产和流通的矛盾;(2)经济危机;(3)垄断;(4)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2.社会改革方案

勃伦提出了社会改革构想。新制度被称作“技术人员苏维埃”,它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它将把社会经济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代替“企业经营”进行统治。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工程师”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宰”,技术管理人员将取得对资本家斗争的最终胜利。

勃伦重视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科学技术及知识专家在现代资本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第10章 边际效用学派

10.1 边际主义的产生及其学说特点

边际学派的第一代经济学家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他们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领域,建立了一个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再加上所谓边际分析的主观价值论。同时,边际原理被运用于交换和分配领域来解释经济生活。由于边际效用学派所宣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完全与传统经济学相左,“边际革命”由此得名。

边际学派的理论特点如下:

(1)边际学派将注意力集中在进行决策的变化点,即边际上。单独的个人和企业在边际主义分析中占据中心位置,均衡是他们看待事物的维度。

(2)边际学派所重视的需求因素取决于边际效用──主观的心理评价。他们假设人的行为具有理性,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3)边际学派秉承自由放任主义。他们将土地与资本合并在一起,并且将利息、地租和利润都看作是合理的报酬。

(4)边际主义者批评历史的方法,倾向于古典学派所倡导的抽象分析法。 10.2 先驱者

杜能所提出的“要素最后生产力论”是“边际生产力论”的最初形式,它由“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和“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构成。

(1)“自然工资理论”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和资本的共同产物,应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劳动产品扣除归资本的利润(利息)之后的余额便是工资。

(2)杜能提出“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他写道:工资等于在大规模经营中最后雇用的工人所增加的产品。

(3)“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把资本和工人在生产中置于等同地位。劳资“合作”共同生产,劳动产品在劳资双方之间进行分配。杜能指出,资本的收益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利润(利息)决定于最后投入的资本的生产力。 古诺用数理模型(函数、联立方程、对函数求微分和极值)说明和推导出经济学观点。古诺最早提出了需求函数(D=D(P))这一概念。古诺指出了个人需求函

数的间断性和市场需求函数的连续性,为把微分引入经济学求解最优化问题奠定了基础。

古诺提出,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把价格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而获得利润最大化。古诺的双寡头垄断理论,分析市场中仅有两个企业进行竞争的情形,是对经济学首次正式分析在一个垄断市场结构中卖者行为的尝试。 在经济学方面,1844—1853年,杜普特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的论文,其中心思想是在“边际上”作出决策。他研究了三方面问题:(1)边际效用与需求;(2)消费者剩余;(3)垄断价格歧视。

“戈森第一定律”:根据经验归纳得出的享乐递减规律。它包括两点内容:

(1)在对同一种物品的一次性持续消费中,享乐的量会逐渐减低直到饱和为止;

(2)消费者重复消费时,也有类似的降低。前者称为延长的享乐递减原则,后者称为重复的享乐递减原则。

“戈森第二定律”: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基础上,在多种财货的消费进行选择时,达到最大享受总量的途径和方式。戈森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无穷,但其财力有限,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消费一定量的物品,如果他要取得最大享乐,就必须把财货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个人消费者均衡原则,后人称为之“戈森第二定律”。

10.3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基本观点是把价值说成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心理感受或主观评价;而物品价值的大小,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奥地利学派认为,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奥地利学派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其放大效用或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的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是满足一系列递减欲望中处于被满足与不被满足的边沿之上、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那一具体需要的能力,即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是价值的尺度,产品价值的高低决定于边际效用的大小。

边际效用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当要求满足的需求越多和越强烈,而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则相反。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提出主观评价加时间差说明分配的“时差利息论”。他把物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就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即现在物品;一类是现在无法消费而能满足将来需要的物品即未来物品。

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高于未来物品的原因有三:(1)所谓“需要和需要供应的差别。”;(2)所谓“低估未来”;(3)所谓“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这样,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不同,从而产生价值的差异。因此,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与价值差价相等的“贴水”即利息。

庞巴维克从时差利息出发,把利息分为三类形态:(1)借贷利息;(2)企业利润;(3)耐久物品的利息即租金(包括地租)。

10.4 克拉克

克拉克提出新的三分法: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在分析工资和利息时,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他从生产要素论出发,重提土地、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参与分配的论调。劳动和资本生

产力递减规律是克拉克的另一理论支柱。他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扩展到其他生产要素上,认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也是递减的。

因为所有各单位的资本或劳动在品质上和作用上被假定为同一,因此,资本的边际单位的生产力决定了全部各单位资本的利息,劳动的边际单位生产力决定了其它各单位劳动的工资。克拉克用图示描述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的标准。

第11章 马歇尔

11.1 马歇尔经济学综述

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的对象既是物也是人,是人与财富的关系。他所研究的人其实是一个超阶级、超历史和超社会的范畴。马歇尔认为,规律一般仅是反映出一定的趋向而已。他倡导经济理论要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出贡献。

在方法论上,马歇尔把边际分析方法与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局部边际均衡分析方法。他提出 “连续原理”。马歇尔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马歇尔经济学具有极浓厚的折衷主义色彩,这表现在:

(1)研究对象。马歇尔即赞同古典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狭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赞同广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与社会学相融合。在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关系上,他一面主张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赞成实证研究。

(2)方法论。马歇尔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采纳历史主义的描述法。每一种研究法各有利弊,因而应互相配合。而且,研究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他重视数学方法,但也强调切勿滥用数学工具。

(3)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好比一把剪刀的两刃,二者都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11.2 需求理论

11.3 供给理论

1.弹性

(1)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率/商品价格变动率。 e=(dx/x)/(-dy/y)其中,e:需求弹性,x:需求量,y:价格。

(2)商品供给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关系或比例,就是供给弹性,它用来测量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剩余

(1)所谓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大于该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差额;

(2)生产者剩余指商品实际市场价格大于生产者或供给者对商品愿意接受的价格之差额。

11.4 均衡价格论

1.均衡价格的形成

马歇尔运用均衡分析和供求分析方法,把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所谓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均衡价格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并将其引入供求均衡分析,他把影响价格特别是成本变动的时期分为三种。马歇尔提出,时期愈短,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

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

3.产四要素论

马歇尔在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与资本)上增加了一个新要素──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家职能对企业的营利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有自己独立的报酬和供给价格。

4.马歇尔以生产成本来说明商品供给价格的决定。

他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是以主观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生产成本问题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一是真实成本,二是货币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和资本。所谓生产的真实成本就是劳动的“负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

5.所谓边际生产费用即“边际产品”的生产费用。

6.均衡价格的动态分析

马歇尔对正常供求价格(指短期和长期内的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考察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增加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时,他引入了一个新的条件:生产率或生产报酬的变动,它有三种情况。

7.垄断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所的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供给者的情况。在这种绝对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可以根据需求状况自由调整其商品的供给量,不仅使商品的价格足以支付生产费用,而且能获得最大额度的垄断利润。此时的商品价格仍由供求关系决定,只不过体现为一个供给者和所有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11.5 收入分配论

马歇尔把分析一般商品价格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把均衡价格概念引伸进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各生产要素都有一个正常的价格水平,它是构成实际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基础。而这些正常价格,如同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由供求相一致时的均衡价格来形成。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均衡价格。

利息是资本参与生产的报酬,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

利润是经营管理能力的报酬,包括三个因素:管理人员的工资、资本的利息、风险的保险费,三者相加等于运用资金的经营能力的供给价格。

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是土地的报酬,其大小由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准地租”指各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同地租相类似的租金或生产者剩余。

11.6 货币理论

马歇尔指出,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两类。货币或通货的价值,由其供给和需求状况所决定。国民对货币的需求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

概言之,马歇尔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人民要以货币保持的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实物(货币需求)与该国货币数量(货币供给)的比例。因此,人们要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愈小,货币的价值就愈小,而物价则愈高。这种根 据实物余额的价值来保持相应的通货数额,被称为“现金余额”。

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将现金余额数量说公式化,得出方程式:P=M/KR 或 物价水平P取决于两个因素:M和K, P与M成正比,与K成反比。此方程式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相关文章

  • 追溯影响经济法产生的法律思想
  • 摘要: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非常年轻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学者的分析多集中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较少论及其思想基础.然而,法律思想在新的法律部门产生中起着重要的影响, ...查看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功能.环境营造功能和精神动力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关键词]思 ...查看


  • 论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 2005年06月01日14:21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陈云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阐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观点,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就是陈云的经 ...查看


  • 论文经济发展为什么首先要解放思想(独一)
  • 论经济发展为什么首先要解放思想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和解放思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有效的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发展.我国经济建设的无数实践证明解放思想能够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工 ...查看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95财经网:www.95cjw.com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五 我们在上一篇关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制度属性>的理性剖析与客观性批判的文章中,已经知道凯恩斯主义经 ...查看


  • 论经济法上的协调思想
  • 作者:张守文 社会科学 2011年09期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1-0088-08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与浸润其间的学术思想须臾不可分割.其中,协调思想作为贯穿于经济法诸论的 ...查看


  •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一. 培养目标 1.政治思想: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政治鉴别能力和高尚情操.能自觉把实现自我价值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业务能力:本专业 ...查看


  • 12讲 近代思想解放
  • 第12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试说明] (1)维新思想: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查看


  • 论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进
  • 作者:俞良早 社会主义研究 1995年09期 一 1918年4月,由于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已经在俄国各大城市和乡村建立起来,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巩固.由于签订布勒斯特和约,苏维埃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时列宁受党中央的委托, ...查看


  •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思想和学术是理性进路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需要中和贯通,以把历史上的学术积累与时代需要的思想推定为当代理论形式,为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没有学术的思想是瞎子,没有思想的学术是瘸子.所以,一个正确的理论形式,需要思想和学术的双重保证.由双重保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