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5月 Vol. 28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6

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凌 宇,方 强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实业集团的中坚,其发展水平代表了北方近代工业的最高水平。启新洋灰公司运用超经济手段、规模化发展、垄断经营及多方投资策略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产生、发展和壮大,显示出周学熙经营企业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启新洋灰公司;超经济;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3-0071-04

“吮吸落后国家的膏血,首先要把吸血管插入落后国家的机体。通过这条导管,他们可以任意倾销过剩产品,掠取

[1](P295)

铁路是帝廉价原料,并扩大和延伸其政治军事势力。”

启新享有的特权是其他民族企业无法比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资金使用特权。袁世凯继任淮军银钱所督办后,以周学熙为会办,实际掌权,想动用这里的钱易如反掌。天津官银号一向以长芦盐运库解交盐款为入款大宗,1906年周学熙又补授长芦盐运使,因此,使用官银号的资金也极为便利;赋税特权。启新为了避免重税盘剥,曾呈请袁世凯豁免或减轻税额。其招股章程载明:“本公司制造各货,前已详请咨部覆准,援照湖北织布等厂成案,无论运销何处,只完值百抽五正税一道,沿途概免重征,并豁免出口税项,嗣后自应仍遵原案办理。”[8]这使启新获得更多利润,以便扩大生产,增强实力;燃料特权。煤是启新的大宗消费品,开平矿局曾抬高煤价,干扰启新开工,迫使启新与滦矿订立“滦矿售煤与洋灰公司,应酌减价值,不得过于开平市价的十分之七”[5](P97)的互惠合同,启新卖给滦矿水泥时也少收30%的利润,保证启新可以长期得到廉价的煤炭;运输特权。启新与各铁路及招商局均定有减收运费合同,一般只按七八折收费,保证启新产品顺利而廉价地运往全国各地的分销处;设厂特权。启新公司曾恳请在农工商部立案,“嗣后直隶境内如有此项相同之土质,应与洋灰一律,尽职公司推广添设分厂,以杜竞争,而维实业。”[4](P341)意图长期垄断国内水泥生产、销售特权。因当时其他建筑业均不发达,只有铁路大量用水泥,所以启新从开始就请袁世凯命关内外的京张、正太和京汉等铁路局查照购用,不必为销路烦恼。对启新来说尤为重要,一向视为命脉的是与铁路局的购运互惠合同和与滦矿的煤炭互惠合同。

启新正是运用这些超经济手段才得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长足发展,一度垄断国内水泥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没有了这些特权,启新或许会和其他民族工业一样,步履维艰,甚至最后走向灭亡。

国主义运用的重要吸血管之一。修筑铁路,需要大量水泥。“初期各国限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也很难把一些笨重和容易损坏的产品,大量运销中国。入口的瓷器、水泥等主要是日本东洋货,从英、美等国老远运来还很不合算。”[2]这就给中国同类商品的生产企业留下发展空隙。

毛泽东同志曾说:“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造成

[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廷枢于1886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年开办唐山细棉土厂,但因经营不善,亏赔不堪,遂于1893年停办,后被张继连同开平矿一并卖于英人。周学熙几经交涉,于1906年8月收回细棉土厂。资本先由国库垫款,再招募商股分认。招股章程规定:“本公司资本以龙银百万元

[4](P338)

国库所垫款额,为额,作为两万股,每股龙银五十元。”

袁世凯批道:“唐山洋灰公司现在收回重办,事务殷繁,应准添孙道多森会同该道办理,并由银钱所筹备垫款,以资接办。”[5](P39)后决定均由天津官银号承借。有了垫款,启新即向丹麦史密斯公司购进先进设备,进行生产。

一、运用超经济手段

在没有平等竞争舞台的环境下运用超经济手段是必要的。传统的世交和姻亲关系是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发展的基础,官亲关系加上周学熙的个人才干,便博得袁世凯的信赖。周学熙认为企业“无政治之力,则不易推动;有官僚之习,则将成腐化,故必以商业化之方式,而佐以官厅之督导。”[6]重要的是“思想相通是袁与周两者关系稳定的重要条件”。[7]因此,启新能够运用超经济手段就不足为奇。

──────────

收稿日期:2005-12-31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二、规模化发展

启新主要利用这些特权保证了高额的剩余价值率,也保证了规模化发展策略的实现。1943年以前,启新的剩余价值率一般在600%以上,最高时达1600%以上,高额的剩余价值率使启新积累了大量资金。启新积累资金的另一途径是将“一大部分利润提存为公积金以及扩充机器准备金等项”。[9]

启新还“通过办理职工储蓄,扩大企业资金来源”[10]的途径使启新获得对外投资、对内设厂及更新设备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有了资金的保证,就有了利润的保证;有了利润的保证,才能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发展才是硬道理,畏缩不前,安于现状就等于倒退。因此,启新不断进行扩充,解放前共5次,见表1。

表1 启新洋灰公司历次扩充示意表

年限 1907

生产国家 丹麦

购进设备

30m×φ2.1m 旋窑二具,虎口碾石机二具,烤料罐一具,原料圆长磨各一具,洋灰圆长磨各一具,烤煤罐一具,煤磨圆长磨各一具

45m×φ2.1m 旋窑二具,原料圆长磨各二具,洋灰圆

1910

丹麦

长磨各二具,煤磨圆长磨各一具,烤煤罐一具,其他附属设备

60m×φ2.7m 及60m×φ3m 旋窑各一具,新式大碾二

1921 1932 1941

丹麦 国产 丹麦

具,原料圆长磨各四具,丹式洋灰磨二具,烤煤罐三具,烤料立窑四具,煤磨二具,其他附属设备 自制仿乙厂旋窑一具 78m×φ2.9m 新窑一具

? ?

5500 4900

4700

半干半湿

2100

干法制造

700

制灰方法

日产量(桶)

注:表中数据根据天津市图书馆藏,1935年启新洋灰公司编:《启新洋灰有限公司三十週纪念册》及娄友昆《启新洋灰公司历史概述》,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33期,P15-28资料整理。1910年和1941年全厂日产量经计算而得。

由表1可知,1910年和1921年两次扩充时所购设备最多,且日产量有大幅提高。当时正值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所以有财力进行大规模扩充。1932年只扩充自制仿乙厂旋窑一具,因为这次扩充仅为给1921年扩充时购进的三具碾石机、三具原料磨机、一具丹式熟料磨配套。可见,这次扩充不是为大规模扩大生产进行的。1941年只购进新窑一具,是为应付“日本驻大华使馆、兴业院、开发公司等以启新洋灰公司产量不能满足需要为借口,多方施加压力,并垄断某些原材料,迫使启新屈服”[11]的压力,避免被日本吞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实属无奈之举。由此可见,启新高层也不愿意启新被日本控制,完全成为日本的御用工具。

三、垄断经营

启新洋灰公司垄断经营活动很多,这里只说兼并湖北水泥厂一事。周学熙“宁可舍弃官银号优厚借款而将启新全部转为私人资本,亦不愿蹈日后可能因官场变化而发生的风险”[12]。遂得知袁世凯有内调之训时,迅速筹集资金,还清官款。自此,启新与官款既无任何关系,周学熙又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大公司。1907年,湖北道程祖福创办湖北水泥厂,经营不善,不久即欠下吉林官银号和日本三菱公司巨款,无力偿还。启新几经周折,最终将其兼并,这是中国民族资本集中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但从表2会发现一个怪异现象。

按正常发展,湖北水泥厂被兼并后,启新会对其进行改造,使之迅速扭亏为盈。但从表2可知,除1920年略有盈余外,其他年份均为亏损,且1925年亏损额达最高五十多万元。为何出现如此结果?启新解释说:“一是时局多故,不论是兵灾、水灾都影响了它的经营;二是机器陈旧,因此产品质量低、信誉差;三是成本高,超越一般成本之上。”[1](P316)这些客观理由是主要原因吗?答案是否定的。分析一下主观原因,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经营权与所有权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具相对独立性。1914年6月,启新完成接管湖北水泥厂的一切手续,但此时启新拥有的只是控制权,没有所有权,启新与湖北水泥厂的关系乃是借贷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启新为了彻底取得湖北水泥厂,是不会让其有能力偿还贷款的,等到贷款年限一到,湖北水泥厂还不清贷款,启新就自然拥有了所有权。这才是表中怪状之真正缘由。

当时不搞垄断经营,对民族资本是不利的。垄断经营可防止资本过度集中于水泥行业而导致生产过剩;避免同行业之间在竞争中相互削弱;一致抵制外货,维护民族资产阶级

[13]

但有人认为增加本国企业的联合竞争力,并的共同利益。

不意味着民族资本的经营只能由一部分大企业实行垄断和独占,正常的经营竞争实际上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催“我们习惯把我们最近二百化剂。[14]约翰·希克斯则认为:

年看作是一个经济发展时期,但它是一种无视规律(‘周期性的’)和充斥着许多黑暗之处的发展。”[15]在“无视规律”和“充斥着许多黑暗之处”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民族企业与帝国主义企业之间能有同等的竞争平台吗?况且帝国主

凌 宇,方 强: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义各企业不也是靠特权和垄断来排挤我们的民族企业吗?所以,启新除了兼并举措,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如同行业联

[16]

营,组建企业集团等。非正常的社会环境给民族企业以非

正常的压力,迫使民族企业以非正常的经营手段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实力强大的帝国主义企业一拼高低,维护民族利益。

表2 湖北水泥厂被兼并后经营状况一览表 (单位:元)

年度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制销实在盈余 360 600 92 500 336 800 153 400 74 000 52 400 132 100

总经理处办公费

27 500 28 000 27 300 28 600 28 700 26 700 24 100

应除费用

百分之三中俑

39 100 19 700 28 900 22 000 21 500 32 400 29 600

定期借款息 213 100 256 100 273 800 374 800 401 500 523 900 462 100

来往息 60 100 70 300 117 100 51 400 92 400 11 300 49 700

共计 339 800 374 100 447 500 476 800 544 100 594 300 565 500

账略原结 盈 20 800

亏 281 600 110 300 323 400 470 100 541 900 433 400

注:表中数字源于孙建:中国经济史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P317。 四、多方投资,分散风险

单一品种的生产经营势必带来更大风险,所以,启新从开始就很注重多种经营,多方投资,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高利润。1909年启新拆资31万元在马家沟建立机器造砖厂,生产铺地砖、粘土砖、耐火砖及琉璃瓦。在细棉土厂废弃旧址建立磁厂,生产杯盘、器皿、卫生器具、恭桶、脸盆、小缸砖及隔电磁头等。建立启新机器厂,修理水泥窑磨,代造铁路、矿厂、水利设施的各种铸钢机件。启新还开办了华记电力厂、缸砖厂和花砖厂。[17]

启新除了开办一些与本行相近的工厂外,还对其他企业进行资本渗透,进行大量投资。如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天津华新纺织厂、唐山华新纺织厂以及湖北华新水泥厂等都有启新投资在内,启新最多时对国内84家企业持有股份。启新还投资许多地产,这些地产并不等同房地产,而是探明有丰富矿藏的地产。先利用官商关系,廉价将这些地产购入,一旦办厂时机成熟,马上装机生产。其在地产投资活动中最重

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兼并湖北水泥厂之前,即暗中买下湖北水泥厂周围的山场,使其失去日后扩充发展的空间;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下开滦周围330平方里的土地,创办矿地公司,取得开采专权,迫使开滦以低价卖煤给启新。这些举措给启新带来大量利润,且为自己以后的发展乃至垄断水泥工业赢得广阔空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每个成功企业的发展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周学熙尽毕生精力,致力于“实业救国”的实践,而“至公之一生缔造,历久弥广,于今弗替着,则为启新洋灰公司及开滦煤矿。”[18]可见,启新是周学熙毕生心血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没有健全的法制作为竞争平台的社会环境中,企业的决策者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制定出适应时世的发展策略,对于企业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孙建. 中国经济史论文集[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全慰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95. [3]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373.

[4] 陈真.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Z].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 [5] 郭士浩. 启新洋灰公司史料[Z].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 [6] 周叔媜. 周止庵(学熙) 先生别传[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64. [7] 罗雪艳, 李吉莲. 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考因[J].殷都学刊,2004,(3):39. [8] 甘厚慈. 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卷十九)[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46-47.

[9] 张鸿祥, 马陵合. 略论周学熙实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思想[J].南开大学学报,1992,(2):42. [10] 冯云琴. 周学熙与启新洋灰公司[J].领导之友,2000,(3):51.

[11] 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 河北文史资料[Z].石家庄:文史书店发行,1990,(33):27-28.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选辑(第55辑)[Z].北京:中华书局,1964.6-7. [13] 欧阳跃峰. 启新洋灰公司成功的奥秘——周学熙实业集团经营之道管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3):29-30. (下转第91页)

连红军,刘尊峰,马晓航: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其对唐山钢铁产业的启示

思路,合理把握产业群的规模上限;随着进口矿比重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耕地占用、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改善中心城市居住环境等原则为指导,积极引导钢铁产业群向沿海转移,并与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升

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抓住“河北一号工程”的机遇,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导部分企业向港口靠拢,原材料来源和目标市场“两头在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群的竞争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天义, 张建忠.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9):32-37. [3] 王缉慈. 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4] 张辉.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5] Porter. M.E. 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79.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LIAN Hong-jun1, LIU Zun-feng2, MA Xiao-hang3

(1.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9, China; 2.Department of Student Administration, Hebei Pdytechnic Unive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Pdytechnic Unive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n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and finally ends itself by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this industry.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上接第73页)

[14] 钟祥财.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经济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25. [15] 【英】约翰·希克斯, 厉以平, 译. 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 [16] 宋美云. 试论近代天津企业规模化发展路经[J].历史档案,2004,(4):101-103.

[17] 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集粹(工商卷)[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94-95. [18] 周学熙. 周止庵先生自序年谱[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30.

A Discussion on QiXin Cement Company’s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LING Yu, FANG Qiang

(College of Humane studies, Hebei University, Hebei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QiXin Cement Company was a main force of Zhou Xue-xi Industry Group. Its developmental level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of modern industry in north China. It was founded and developed in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by employing super-economic means, developing in large scale, monopolizing management and investing in diverse areas, which demonstrated the original way that Zhou Xue-xi operated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 Qi Xin Cement Company; super-economy; scale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5月 Vol. 28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6

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凌 宇,方 强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实业集团的中坚,其发展水平代表了北方近代工业的最高水平。启新洋灰公司运用超经济手段、规模化发展、垄断经营及多方投资策略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产生、发展和壮大,显示出周学熙经营企业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启新洋灰公司;超经济;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3-0071-04

“吮吸落后国家的膏血,首先要把吸血管插入落后国家的机体。通过这条导管,他们可以任意倾销过剩产品,掠取

[1](P295)

铁路是帝廉价原料,并扩大和延伸其政治军事势力。”

启新享有的特权是其他民族企业无法比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资金使用特权。袁世凯继任淮军银钱所督办后,以周学熙为会办,实际掌权,想动用这里的钱易如反掌。天津官银号一向以长芦盐运库解交盐款为入款大宗,1906年周学熙又补授长芦盐运使,因此,使用官银号的资金也极为便利;赋税特权。启新为了避免重税盘剥,曾呈请袁世凯豁免或减轻税额。其招股章程载明:“本公司制造各货,前已详请咨部覆准,援照湖北织布等厂成案,无论运销何处,只完值百抽五正税一道,沿途概免重征,并豁免出口税项,嗣后自应仍遵原案办理。”[8]这使启新获得更多利润,以便扩大生产,增强实力;燃料特权。煤是启新的大宗消费品,开平矿局曾抬高煤价,干扰启新开工,迫使启新与滦矿订立“滦矿售煤与洋灰公司,应酌减价值,不得过于开平市价的十分之七”[5](P97)的互惠合同,启新卖给滦矿水泥时也少收30%的利润,保证启新可以长期得到廉价的煤炭;运输特权。启新与各铁路及招商局均定有减收运费合同,一般只按七八折收费,保证启新产品顺利而廉价地运往全国各地的分销处;设厂特权。启新公司曾恳请在农工商部立案,“嗣后直隶境内如有此项相同之土质,应与洋灰一律,尽职公司推广添设分厂,以杜竞争,而维实业。”[4](P341)意图长期垄断国内水泥生产、销售特权。因当时其他建筑业均不发达,只有铁路大量用水泥,所以启新从开始就请袁世凯命关内外的京张、正太和京汉等铁路局查照购用,不必为销路烦恼。对启新来说尤为重要,一向视为命脉的是与铁路局的购运互惠合同和与滦矿的煤炭互惠合同。

启新正是运用这些超经济手段才得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长足发展,一度垄断国内水泥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没有了这些特权,启新或许会和其他民族工业一样,步履维艰,甚至最后走向灭亡。

国主义运用的重要吸血管之一。修筑铁路,需要大量水泥。“初期各国限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也很难把一些笨重和容易损坏的产品,大量运销中国。入口的瓷器、水泥等主要是日本东洋货,从英、美等国老远运来还很不合算。”[2]这就给中国同类商品的生产企业留下发展空隙。

毛泽东同志曾说:“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造成

[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廷枢于1886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年开办唐山细棉土厂,但因经营不善,亏赔不堪,遂于1893年停办,后被张继连同开平矿一并卖于英人。周学熙几经交涉,于1906年8月收回细棉土厂。资本先由国库垫款,再招募商股分认。招股章程规定:“本公司资本以龙银百万元

[4](P338)

国库所垫款额,为额,作为两万股,每股龙银五十元。”

袁世凯批道:“唐山洋灰公司现在收回重办,事务殷繁,应准添孙道多森会同该道办理,并由银钱所筹备垫款,以资接办。”[5](P39)后决定均由天津官银号承借。有了垫款,启新即向丹麦史密斯公司购进先进设备,进行生产。

一、运用超经济手段

在没有平等竞争舞台的环境下运用超经济手段是必要的。传统的世交和姻亲关系是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发展的基础,官亲关系加上周学熙的个人才干,便博得袁世凯的信赖。周学熙认为企业“无政治之力,则不易推动;有官僚之习,则将成腐化,故必以商业化之方式,而佐以官厅之督导。”[6]重要的是“思想相通是袁与周两者关系稳定的重要条件”。[7]因此,启新能够运用超经济手段就不足为奇。

──────────

收稿日期:2005-12-31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二、规模化发展

启新主要利用这些特权保证了高额的剩余价值率,也保证了规模化发展策略的实现。1943年以前,启新的剩余价值率一般在600%以上,最高时达1600%以上,高额的剩余价值率使启新积累了大量资金。启新积累资金的另一途径是将“一大部分利润提存为公积金以及扩充机器准备金等项”。[9]

启新还“通过办理职工储蓄,扩大企业资金来源”[10]的途径使启新获得对外投资、对内设厂及更新设备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有了资金的保证,就有了利润的保证;有了利润的保证,才能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发展才是硬道理,畏缩不前,安于现状就等于倒退。因此,启新不断进行扩充,解放前共5次,见表1。

表1 启新洋灰公司历次扩充示意表

年限 1907

生产国家 丹麦

购进设备

30m×φ2.1m 旋窑二具,虎口碾石机二具,烤料罐一具,原料圆长磨各一具,洋灰圆长磨各一具,烤煤罐一具,煤磨圆长磨各一具

45m×φ2.1m 旋窑二具,原料圆长磨各二具,洋灰圆

1910

丹麦

长磨各二具,煤磨圆长磨各一具,烤煤罐一具,其他附属设备

60m×φ2.7m 及60m×φ3m 旋窑各一具,新式大碾二

1921 1932 1941

丹麦 国产 丹麦

具,原料圆长磨各四具,丹式洋灰磨二具,烤煤罐三具,烤料立窑四具,煤磨二具,其他附属设备 自制仿乙厂旋窑一具 78m×φ2.9m 新窑一具

? ?

5500 4900

4700

半干半湿

2100

干法制造

700

制灰方法

日产量(桶)

注:表中数据根据天津市图书馆藏,1935年启新洋灰公司编:《启新洋灰有限公司三十週纪念册》及娄友昆《启新洋灰公司历史概述》,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1990年,总第33期,P15-28资料整理。1910年和1941年全厂日产量经计算而得。

由表1可知,1910年和1921年两次扩充时所购设备最多,且日产量有大幅提高。当时正值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所以有财力进行大规模扩充。1932年只扩充自制仿乙厂旋窑一具,因为这次扩充仅为给1921年扩充时购进的三具碾石机、三具原料磨机、一具丹式熟料磨配套。可见,这次扩充不是为大规模扩大生产进行的。1941年只购进新窑一具,是为应付“日本驻大华使馆、兴业院、开发公司等以启新洋灰公司产量不能满足需要为借口,多方施加压力,并垄断某些原材料,迫使启新屈服”[11]的压力,避免被日本吞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实属无奈之举。由此可见,启新高层也不愿意启新被日本控制,完全成为日本的御用工具。

三、垄断经营

启新洋灰公司垄断经营活动很多,这里只说兼并湖北水泥厂一事。周学熙“宁可舍弃官银号优厚借款而将启新全部转为私人资本,亦不愿蹈日后可能因官场变化而发生的风险”[12]。遂得知袁世凯有内调之训时,迅速筹集资金,还清官款。自此,启新与官款既无任何关系,周学熙又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大公司。1907年,湖北道程祖福创办湖北水泥厂,经营不善,不久即欠下吉林官银号和日本三菱公司巨款,无力偿还。启新几经周折,最终将其兼并,这是中国民族资本集中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但从表2会发现一个怪异现象。

按正常发展,湖北水泥厂被兼并后,启新会对其进行改造,使之迅速扭亏为盈。但从表2可知,除1920年略有盈余外,其他年份均为亏损,且1925年亏损额达最高五十多万元。为何出现如此结果?启新解释说:“一是时局多故,不论是兵灾、水灾都影响了它的经营;二是机器陈旧,因此产品质量低、信誉差;三是成本高,超越一般成本之上。”[1](P316)这些客观理由是主要原因吗?答案是否定的。分析一下主观原因,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经营权与所有权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具相对独立性。1914年6月,启新完成接管湖北水泥厂的一切手续,但此时启新拥有的只是控制权,没有所有权,启新与湖北水泥厂的关系乃是借贷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启新为了彻底取得湖北水泥厂,是不会让其有能力偿还贷款的,等到贷款年限一到,湖北水泥厂还不清贷款,启新就自然拥有了所有权。这才是表中怪状之真正缘由。

当时不搞垄断经营,对民族资本是不利的。垄断经营可防止资本过度集中于水泥行业而导致生产过剩;避免同行业之间在竞争中相互削弱;一致抵制外货,维护民族资产阶级

[13]

但有人认为增加本国企业的联合竞争力,并的共同利益。

不意味着民族资本的经营只能由一部分大企业实行垄断和独占,正常的经营竞争实际上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催“我们习惯把我们最近二百化剂。[14]约翰·希克斯则认为:

年看作是一个经济发展时期,但它是一种无视规律(‘周期性的’)和充斥着许多黑暗之处的发展。”[15]在“无视规律”和“充斥着许多黑暗之处”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民族企业与帝国主义企业之间能有同等的竞争平台吗?况且帝国主

凌 宇,方 强:启新洋灰公司发展策略浅论

义各企业不也是靠特权和垄断来排挤我们的民族企业吗?所以,启新除了兼并举措,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如同行业联

[16]

营,组建企业集团等。非正常的社会环境给民族企业以非

正常的压力,迫使民族企业以非正常的经营手段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实力强大的帝国主义企业一拼高低,维护民族利益。

表2 湖北水泥厂被兼并后经营状况一览表 (单位:元)

年度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制销实在盈余 360 600 92 500 336 800 153 400 74 000 52 400 132 100

总经理处办公费

27 500 28 000 27 300 28 600 28 700 26 700 24 100

应除费用

百分之三中俑

39 100 19 700 28 900 22 000 21 500 32 400 29 600

定期借款息 213 100 256 100 273 800 374 800 401 500 523 900 462 100

来往息 60 100 70 300 117 100 51 400 92 400 11 300 49 700

共计 339 800 374 100 447 500 476 800 544 100 594 300 565 500

账略原结 盈 20 800

亏 281 600 110 300 323 400 470 100 541 900 433 400

注:表中数字源于孙建:中国经济史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P317。 四、多方投资,分散风险

单一品种的生产经营势必带来更大风险,所以,启新从开始就很注重多种经营,多方投资,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高利润。1909年启新拆资31万元在马家沟建立机器造砖厂,生产铺地砖、粘土砖、耐火砖及琉璃瓦。在细棉土厂废弃旧址建立磁厂,生产杯盘、器皿、卫生器具、恭桶、脸盆、小缸砖及隔电磁头等。建立启新机器厂,修理水泥窑磨,代造铁路、矿厂、水利设施的各种铸钢机件。启新还开办了华记电力厂、缸砖厂和花砖厂。[17]

启新除了开办一些与本行相近的工厂外,还对其他企业进行资本渗透,进行大量投资。如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天津华新纺织厂、唐山华新纺织厂以及湖北华新水泥厂等都有启新投资在内,启新最多时对国内84家企业持有股份。启新还投资许多地产,这些地产并不等同房地产,而是探明有丰富矿藏的地产。先利用官商关系,廉价将这些地产购入,一旦办厂时机成熟,马上装机生产。其在地产投资活动中最重

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兼并湖北水泥厂之前,即暗中买下湖北水泥厂周围的山场,使其失去日后扩充发展的空间;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下开滦周围330平方里的土地,创办矿地公司,取得开采专权,迫使开滦以低价卖煤给启新。这些举措给启新带来大量利润,且为自己以后的发展乃至垄断水泥工业赢得广阔空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每个成功企业的发展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周学熙尽毕生精力,致力于“实业救国”的实践,而“至公之一生缔造,历久弥广,于今弗替着,则为启新洋灰公司及开滦煤矿。”[18]可见,启新是周学熙毕生心血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没有健全的法制作为竞争平台的社会环境中,企业的决策者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制定出适应时世的发展策略,对于企业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孙建. 中国经济史论文集[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全慰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95. [3]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373.

[4] 陈真.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Z].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 [5] 郭士浩. 启新洋灰公司史料[Z].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 [6] 周叔媜. 周止庵(学熙) 先生别传[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64. [7] 罗雪艳, 李吉莲. 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考因[J].殷都学刊,2004,(3):39. [8] 甘厚慈. 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卷十九)[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46-47.

[9] 张鸿祥, 马陵合. 略论周学熙实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思想[J].南开大学学报,1992,(2):42. [10] 冯云琴. 周学熙与启新洋灰公司[J].领导之友,2000,(3):51.

[11] 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 河北文史资料[Z].石家庄:文史书店发行,1990,(33):27-28.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选辑(第55辑)[Z].北京:中华书局,1964.6-7. [13] 欧阳跃峰. 启新洋灰公司成功的奥秘——周学熙实业集团经营之道管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3):29-30. (下转第91页)

连红军,刘尊峰,马晓航: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其对唐山钢铁产业的启示

思路,合理把握产业群的规模上限;随着进口矿比重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耕地占用、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改善中心城市居住环境等原则为指导,积极引导钢铁产业群向沿海转移,并与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升

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抓住“河北一号工程”的机遇,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导部分企业向港口靠拢,原材料来源和目标市场“两头在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群的竞争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天义, 张建忠.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9):32-37. [3] 王缉慈. 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4] 张辉.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5] Porter. M.E. 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79.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LIAN Hong-jun1, LIU Zun-feng2, MA Xiao-hang3

(1.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9, China; 2.Department of Student Administration, Hebei Pdytechnic Unive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Pdytechnic Univesit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n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and finally ends itself by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this industry.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angshan Iron & Steel Industry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上接第73页)

[14] 钟祥财.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经济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25. [15] 【英】约翰·希克斯, 厉以平, 译. 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 [16] 宋美云. 试论近代天津企业规模化发展路经[J].历史档案,2004,(4):101-103.

[17] 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集粹(工商卷)[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94-95. [18] 周学熙. 周止庵先生自序年谱[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30.

A Discussion on QiXin Cement Company’s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LING Yu, FANG Qiang

(College of Humane studies, Hebei University, Hebei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QiXin Cement Company was a main force of Zhou Xue-xi Industry Group. Its developmental level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of modern industry in north China. It was founded and developed in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by employing super-economic means, developing in large scale, monopolizing management and investing in diverse areas, which demonstrated the original way that Zhou Xue-xi operated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 Qi Xin Cement Company; super-economy; scale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相关文章

  • 一个德国家庭在中国的传奇故事
  • 黄志强/文 1900年,受唐山细敏土厂(启新洋灰公司前身)聘请,徳国地质专家汉斯-昆德和夫人来到中国唐山,汉斯-昆德就任唐山细敏土厂总技师.从此,昆德夫妇开始了在唐山的工作和生活,昆德夫妇在唐山生育二儿一女,长子卡尔-昆德,次子奥特-昆德. ...查看


  • 中国水泥历史
  • 一挥间.正是在这60年间,中国水泥工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演绎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巨大变迁,造就出令世界瞩目的"水泥大国".温故而知新,梳理回顾60年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大有 ...查看


  • 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 工人罢工斗争的蓬勃兴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 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隶等省市和 ...查看


  • 近代企业债券融资小议
  • [摘要] 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是企业作为筹资人向社会借款的债务凭证,是发债企业对债券持有人按约定条件还本付息的书面凭证.该文从近代角度出发,着重考察.研究了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炼.分析了其思想特 ...查看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相关知识及应用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相关知识及应用 低粘度的纤维素醚被广泛的应用于自流平.自流平是十分进步先辈的地面动工技能,全般地面在动工职员很少的环境下天然找平,与以往的手工抹平工艺比拟,平整度与动工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流平干混沙浆哄骗了羟丙 ...查看


  • 世家子说相声除了冯巩还有一位,宁可被判家族也要师从张寿臣学艺
  • 天津名门望族子弟,出了两位说相声的,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冯巩,大家都知道他的曾祖父是冯国璋.另一位年代更早,艺名叶利中(1924-1999),本名叶笃慎,是天津叶家的十二公子.叶家的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冯国璋家族,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官宦世家.叶利中 ...查看


  •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
  •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 • 贫穷的恶性循环圈 • 资本供给方面:收入低剩余少,造成储蓄低,导致投资少资本稀缺. • 资本需求方面:收入低购买力小,导致需求低,缺乏投资引诱,资本不足,导致生 产率低.收入低. • "均 ...查看


  • 湖南省益阳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 益阳市2015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历 史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学科为 ...查看


  • 旧时总统堂前燕
  • 我用了半年时间才约见到冯博娟.收到采访邀约后,她一再犹豫,和家里人商量了多次,她的谨慎和防备让我几近放弃.我抱着最后一次试试的念头联系她,没想到她同意见面,原因是,她想为这个社会传递"正能量". 我之所以再三联系她,是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