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辩证法思想

中医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观念的含义:

中医学

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把生命尸健康和疾病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是机体自身所固有的阴阳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中医学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中医学辩证观念。 辩证观念的内容:

"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选集》)。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度发展,是阴阳二相互作用的结果。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对立统一,以及机体同周围环境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辩证法》)。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人体自身的结构、机能,也是形神合一的有机整体,在生理病理上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中医学强调从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中医学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整个人体,都是永恒运动着的。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人体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之中,显示出人体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的各个阶段。 上述中医学辩证法思想的三个主要观点,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

①生理学的辩证法思想:它主要表现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脏象学说的整体观;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观;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与脏腑生理功能、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的辩证统一观等。 ②病理学的辩证法思想:它表现为邪气伤人,非常则变,既注意内因又不排斥外因的病因学观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内因的发病学观点;五脏相通,病变互传,移皆有次,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学观点等。

③诊断学的辩证法思想:中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各系统脏腑器官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这种平衡协调生命过程的对立统一的破坏。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不是把人体疾病孤立起来就病论病,而是将疾病的形成、发展、变化与人体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主张明天道地理,识社会人事,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诊察疾病,由外知内,四诊合参,透过现象认识疾病的本质;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要善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从四诊的初级诊断阶段进入到辨证的高级诊断阶段,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④防治学的辩证法思想:它体现在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指导治疗,主张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治病应"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因时因地制宜,以及注意个体差异而因人施治等。治疗上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整体与局部并重,外治与内治结合,动与静统一;证变治亦变,承认疾病的阶段性和治病的灵活性,用药应贵于轻重有度,有方有法等。而辨证论治则是辩证法思想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集中反映。

辩证观念的意义:中医学的辩证观念指导人们从整体、全面、运动、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局部、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去认识健康与疾病。

中医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观念的含义:

中医学

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把生命尸健康和疾病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是机体自身所固有的阴阳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中医学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中医学辩证观念。 辩证观念的内容:

"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选集》)。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度发展,是阴阳二相互作用的结果。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对立统一,以及机体同周围环境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辩证法》)。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人体自身的结构、机能,也是形神合一的有机整体,在生理病理上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中医学强调从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中医学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整个人体,都是永恒运动着的。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人体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之中,显示出人体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的各个阶段。 上述中医学辩证法思想的三个主要观点,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

①生理学的辩证法思想:它主要表现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脏象学说的整体观;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观;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与脏腑生理功能、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的辩证统一观等。 ②病理学的辩证法思想:它表现为邪气伤人,非常则变,既注意内因又不排斥外因的病因学观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内因的发病学观点;五脏相通,病变互传,移皆有次,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学观点等。

③诊断学的辩证法思想:中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各系统脏腑器官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这种平衡协调生命过程的对立统一的破坏。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不是把人体疾病孤立起来就病论病,而是将疾病的形成、发展、变化与人体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主张明天道地理,识社会人事,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诊察疾病,由外知内,四诊合参,透过现象认识疾病的本质;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要善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从四诊的初级诊断阶段进入到辨证的高级诊断阶段,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④防治学的辩证法思想:它体现在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指导治疗,主张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治病应"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因时因地制宜,以及注意个体差异而因人施治等。治疗上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整体与局部并重,外治与内治结合,动与静统一;证变治亦变,承认疾病的阶段性和治病的灵活性,用药应贵于轻重有度,有方有法等。而辨证论治则是辩证法思想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集中反映。

辩证观念的意义:中医学的辩证观念指导人们从整体、全面、运动、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局部、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去认识健康与疾病。


相关文章

  • 中医护理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中医护理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奚洋1 刘程景2 李楠2 伍芳玉2 韩沛爽3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3.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查看


  • 第04 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
  • (二)恒动观念 讲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讲了第一个特点--整体观念.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讲第二个特点--恒动观念.什么叫做恒动观念?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把中医学这种观点称之为中医学的恒动观念.一言 ...查看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 ...查看


  • 论自然辩证法对中医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 论自然辩证法对中医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姓名:荣昊 学号:2015142 系别:研究生处 班级:科硕三班 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中 ...查看


  • 自然辩证法作业
  • 观新闻一则有感 -固步自封非中医,盲信科学不科学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 ...查看


  • 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 名家医案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 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 来源: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 作者:颜德馨 2006-12-26 摘要: 这关系到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问题.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由于知识面和经验水平的不同,临术思维有着明显的层次之分.所以,正确理解中 ...查看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学]教学大纲(8版)
  • <中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学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第八版,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总课时:80时.其中包括15个课 ...查看


  • 自然辩证法作业从红皇后假说看中医的废医论
  • 从红皇后假说看中医的废医论 摘要:中医自神学中初起萌芽至今已历经几千余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中医一直是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作为当时人们养生以及治愈疾病的的主流医学.然而,十九世纪末,西医学进入中国并且迅速传播,在此背景下各界都出现了废除中医 ...查看


  • 辨证治疗在中医内科中的重要作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辨证治疗在中医内科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鲍沨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18期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中医科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辩证治疗在中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