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与"大"的辩证关系

“一个路途中快要饿死的年轻人,得到了一个孩子递过来的一块馒头,年轻人的生命因此而得救。后来,这名年轻人成为了一名大商人,而那个递馒头给他的小孩,则成了其家业的唯一继承人”。这是电视剧《闯关东》之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其实则隐藏着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小”事情往往成就“大”事业。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们通常总是都把目光聚集到“大人物”身上,只喜欢“抓”企业管理层面的“大事”,而忽略了那些“小人物”和普通的“小事”。从表面上看,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好像是抓住了企业的主要矛质,实则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形式主义”的真实写照。

一、企业管理中“抓大放小”的“误区”

1、只重企业利益,不顾及员工的个人利益。

谈起“加班”这个词,职场人士恐怕都不会感到陌生。再问及“加班”的感受,大家的感受却会是一样的,一个字“烦”。现代职场,各种名目繁多的“加班”,常常会让员工谈之“色变”。“加班”已然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似乎不“加班”似乎就不正常,就说明你工作状态不饱合。“加班”不但打乱了员工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家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毫无疑问,频繁的“加班”不但侵害了员工的合法利益,无形间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作为企业,往往会要求员工视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当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矛盾时,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企业的利益需要。可反过来一想,企业又为员工又做了些什么呢?一些企业不但屡屡侵害员工的正常利益,甚至连基本的个人养老保险也不给员工交纳。一味要求员工对自己负责,自己却不愿意对员工负责。这种“只许周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做法,只能让“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2、不尊重“个体”,何来“集体”?

“团队意识”是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因为,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将个体融入集体,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团队间的竞争,只有打造出一支精良的高素质团队,企业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团队意识”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只有越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团队观念”才可能真正在员工的心中“扎根”。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关系融洽,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团体。就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大家拥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只有当个体受到“尊重”时,员工才会将“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不具备“服务”于员工的意识,何谈员工的“奉献”?

经常听到经销商老板抱怨自己的员工执行力差。其实,良好的执行力,来源于企业对员工的服务意识。如果企业能够首先把自己的员工当成自己的“客户”对待,那么员工一定会将“消费者”当成“上帝”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员工才是企业最直接的“客户”,只有树立起“为员工服务”的意识,才可能让员工以更饱满的热情去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消费者。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只有先行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服务”,他们才可能把企业下达的任务执行得更好。良好的执行力才能得以体现。而且,员工对市场的服务水准,往往也是和企业对员工服务的水准成正比的。员工对企业的服务满意度越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员工的执行力也就越高。

二、“大事”着眼,“小事”着手

这里所说的“大事”,自然是指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事。而所说的“小事”,则是指企业“人性化管理”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从“关心”员工入手。

关心员工这个话题被喊了很多年,但真正能做到“关心员工”的企业却并不多。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往往把“关心员工”,当成了一种“形式”和“口号”。由于缺乏了鲜活的内容,“关心员工”自然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其实,对员工最好的关心,就是从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做起。例如,通过增添办工设施,给员并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办公环境;整顿办公室“风气”,尽量杜绝那些毫无实质意义的“加班”;为员工进行年度身体检查;为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建立学习型团队,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相关技能培训等。

2、“信任”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手段。

上司对员工赋予的信任,往往是给员工最好的奖赏和激励手段。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自己手中“信任”这个武器,千万不要“吝啬”。信任的背后往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板的“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责任心,遇事总是想着找“借口”。其实,我们不妨反过来问一下自己,自己是否给予了自己的员工足够的“信任”?要知道,人是具有感情的动物。工作的目的,除了在维持维持个体生存的需要外,更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需要从工作中获得“尊重”和“信任”。因此,你对员工的信任,其实是给予他的一种“利益”,只不过这种“利益”的形式比较特殊罢了。它不是一种物质状态,而是一种精神状态。

3、“员工的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企业,维护员工的利益其实就是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中国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人必竟是感情的动物,是懂得“感恩”的。作为企业,如果能够多从“情”字上作文章,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企业,只有当你把员工的利益看得越高,员工才越会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也才越会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自己。

在这次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有许许多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许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做出了让所有人为之敬佩的“大举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给了他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在危难降临的关键时刻,让他们做出如此的选择?我想,在他们无私“奉献”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责任;一份尊重;有一份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正是因为有这些背后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做出了如此选择。

“一个路途中快要饿死的年轻人,得到了一个孩子递过来的一块馒头,年轻人的生命因此而得救。后来,这名年轻人成为了一名大商人,而那个递馒头给他的小孩,则成了其家业的唯一继承人”。这是电视剧《闯关东》之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其实则隐藏着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小”事情往往成就“大”事业。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们通常总是都把目光聚集到“大人物”身上,只喜欢“抓”企业管理层面的“大事”,而忽略了那些“小人物”和普通的“小事”。从表面上看,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好像是抓住了企业的主要矛质,实则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形式主义”的真实写照。

一、企业管理中“抓大放小”的“误区”

1、只重企业利益,不顾及员工的个人利益。

谈起“加班”这个词,职场人士恐怕都不会感到陌生。再问及“加班”的感受,大家的感受却会是一样的,一个字“烦”。现代职场,各种名目繁多的“加班”,常常会让员工谈之“色变”。“加班”已然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似乎不“加班”似乎就不正常,就说明你工作状态不饱合。“加班”不但打乱了员工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家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毫无疑问,频繁的“加班”不但侵害了员工的合法利益,无形间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作为企业,往往会要求员工视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当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矛盾时,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企业的利益需要。可反过来一想,企业又为员工又做了些什么呢?一些企业不但屡屡侵害员工的正常利益,甚至连基本的个人养老保险也不给员工交纳。一味要求员工对自己负责,自己却不愿意对员工负责。这种“只许周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做法,只能让“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2、不尊重“个体”,何来“集体”?

“团队意识”是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因为,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将个体融入集体,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团队间的竞争,只有打造出一支精良的高素质团队,企业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团队意识”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只有越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团队观念”才可能真正在员工的心中“扎根”。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关系融洽,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团体。就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大家拥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只有当个体受到“尊重”时,员工才会将“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不具备“服务”于员工的意识,何谈员工的“奉献”?

经常听到经销商老板抱怨自己的员工执行力差。其实,良好的执行力,来源于企业对员工的服务意识。如果企业能够首先把自己的员工当成自己的“客户”对待,那么员工一定会将“消费者”当成“上帝”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员工才是企业最直接的“客户”,只有树立起“为员工服务”的意识,才可能让员工以更饱满的热情去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消费者。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只有先行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服务”,他们才可能把企业下达的任务执行得更好。良好的执行力才能得以体现。而且,员工对市场的服务水准,往往也是和企业对员工服务的水准成正比的。员工对企业的服务满意度越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员工的执行力也就越高。

二、“大事”着眼,“小事”着手

这里所说的“大事”,自然是指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事。而所说的“小事”,则是指企业“人性化管理”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从“关心”员工入手。

关心员工这个话题被喊了很多年,但真正能做到“关心员工”的企业却并不多。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往往把“关心员工”,当成了一种“形式”和“口号”。由于缺乏了鲜活的内容,“关心员工”自然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其实,对员工最好的关心,就是从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做起。例如,通过增添办工设施,给员并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办公环境;整顿办公室“风气”,尽量杜绝那些毫无实质意义的“加班”;为员工进行年度身体检查;为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建立学习型团队,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相关技能培训等。

2、“信任”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手段。

上司对员工赋予的信任,往往是给员工最好的奖赏和激励手段。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自己手中“信任”这个武器,千万不要“吝啬”。信任的背后往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板的“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责任心,遇事总是想着找“借口”。其实,我们不妨反过来问一下自己,自己是否给予了自己的员工足够的“信任”?要知道,人是具有感情的动物。工作的目的,除了在维持维持个体生存的需要外,更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需要从工作中获得“尊重”和“信任”。因此,你对员工的信任,其实是给予他的一种“利益”,只不过这种“利益”的形式比较特殊罢了。它不是一种物质状态,而是一种精神状态。

3、“员工的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企业,维护员工的利益其实就是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中国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人必竟是感情的动物,是懂得“感恩”的。作为企业,如果能够多从“情”字上作文章,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企业,只有当你把员工的利益看得越高,员工才越会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也才越会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自己。

在这次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有许许多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许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做出了让所有人为之敬佩的“大举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给了他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在危难降临的关键时刻,让他们做出如此的选择?我想,在他们无私“奉献”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责任;一份尊重;有一份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正是因为有这些背后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做出了如此选择。


相关文章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的异同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的异同 高金华 回答此问题仅仅需要改动笔者另一篇文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什么 ...查看


  •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大纲
  •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 > 教 学 大 纲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 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层次.总课时 1.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2.层次: 高职 3.总课时:32学时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查看


  • 论辩证推理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
  • 辩证推理是依据辩证思维规律进行的前提或结论为辩证判断的推理.它是人类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推断事物运动的性质.发展趋势的重要的认识工具.它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大致如下: 一.辩证推理与辩证概念的关系 辩证推理与辩证概念有其内在联系又有原则的区 ...查看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1.先写„主义认为: 唯物论: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 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 ...查看


  • 辩证矛盾观与亚里士多德矛盾观的关系
  • 2010年3月第9卷第1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s)May.2010 Vol19 No11 辩证矛盾观与亚里 ...查看


  • [反杜林论]的逻辑和方法
  • <反杜林论>的逻辑思维方法探讨 邓太平 摘要:恩格斯从批判杜林哲学入手,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逻辑系统,从而在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反杜林论>的逻辑和方法,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反杜林 ...查看


  • 物质与意识三层次辩证关系
  • 柳下子 物质与意识相反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有三层次,即直线.平面与立体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相反相互联系,Z轴物质与意识,是一层次直线辩证关系. X轴加入整体与个体相反相互联系关系,物质有整体与个体关系,意识则有非我与自我关系,物质整体.物 ...查看


  • 石磊考研政治答题模板及要点归纳总结
  •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 1.搞透哲学原理: 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 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⑴A 和 B 并列关系(40对) ...查看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查看


  • 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刘春玲
  • 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在引言中,强调这一问题不论在无产阶级圈子里还是在资产阶级圈子里都已经成为反复讨论的对象.但也正因为这些争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就使得必须要搞清什么才是正统的马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