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 、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 :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 、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 、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

异常:A 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 、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A 、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 、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

白微栓的诊断:

À、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 、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 、形状不规则。

D 、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 、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14。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 、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 :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 、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 、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

异常:A 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 、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A 、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 、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

白微栓的诊断:

À、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 、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 、形状不规则。

D 、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 、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14。


相关文章

  • 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探究
  • 职教论坛 CAREER HORIZON 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探究 崔奎勇 赵飒飒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以学院的目标为指向:三要突出学院的核心工作:四要以追求卓越绩效为宗旨:五要以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为目的. 2.坚持五项原 ...查看


  • "冀中能源杯" 液压支架工液压支架工技师高级技师6
  • 第六章 液压支架的操作 一.判断 1.由于底板鼓起一般不很明显, 常常忽略不计, 故顶底板移近量简称为顶板下沉量. 2.顶板下沉现象是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形式. 3.顶板下沉量反映顶板活动的剧烈程度, 即反映顶底板相对移近的快慢. ...查看


  •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文(煤巷)
  •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编写依据--------------------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查看


  • 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
  • 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 石头山1#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批 准: 中铁七局集团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 第六经理部 一.编制说明: 为了使施工测量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编制 ...查看


  • 流域生态水文研究
  •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全球变化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查看


  •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的位置及井上下对照关系 一.工作面的位置 :描述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几何尺寸(走向长.倾向长.面积).及采采区中的具体位置来呢和林关系. 二.地面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踩 ...查看


  • 建筑公司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 建筑公司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职务名称:建筑公司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直接上级:建筑公司总经理 总工程师关联上级:集团公司总裁 总工程师关联下级:技术部.项目部所有技术人员 总工程师岗位性质:负责建筑公司建筑施工工程的项目投标.安全施工.技术质量监 ...查看


  • 逻辑回归模型
  • 逻辑回归模型 1. 逻辑回归模型 1.1逻辑回归模型 考虑具有p 个独立变量的向量 , 设条件概率 为根 据观测量相对于某事件发生的概率.逻辑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1.1) 上式右侧形式的函数称为称为逻辑函数.下图给出其函数图象形式. 其中 ...查看


  • 逻辑回归统计量计算
  • 逻辑回归模型 作者:zgw21cn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08-08-29 17:21 阅读:8993 次 原文链接 [收藏] 1. 逻辑回归模型 1.1逻辑回归模型 考虑具有p 个独立变量的向量 , 设条件概率 为根据观测 量相对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