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就知道了其实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一点也不神秘。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哲学,看看它究竟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它与我们今天所上的这些具体的课程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前面讲课的时候,我们讲到,哲学是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其实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都会接触不同的事物,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形成对世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①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过渡)从这个含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观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呢?

②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

(复习旧课)哲学所说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其中,物质世界又可以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精神世界,则是指思维和意识。

(过渡)可以看到,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那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世界观的呢?

(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同学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呢,是由神创造的?还是由我们创造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呢?——不管你认为世界是谁创造的,这都是你对世界的一种看法,由此可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只不是我们没有察觉得到罢了。

③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过渡)既然我们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而我们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那是不是就是说,每一位同学都是哲学家呢?世界观是不是就等于哲学呢?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

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过渡)现在天气开始入秋了,秋风起很容易就会感冒,同学们如果不小心生病了,会做些什么事情呢?——看医生、吃药、多休息„„

但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却不这么认为,她的小孙子病了,于是她就爬到了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却为她的小孙子拜神,祈求“神灵”能保佑她的孙子平平安安„„

同学们生病了会不会像老太太这样做呢——不会

那为什么老太太会这样做呢——在她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神来主宰的,人们的生老病死同样是神在支配着的,因此,老太太在这样的一种世界观的指导下,便产生出了一种我们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

在哲学上,我们就把这种解决总是的方法称之为方法论。

(1)含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过渡)那么方法论与世界观又有什么关系呢?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二者的内涵不同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方法论不等于世界观。

(过渡)从上面所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此,我们总共学习了两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中总共牵涉到了三者,那么这三者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处理问题

统一于哲学 方法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过渡)看看我们这个学期开设了哪些课程?同时将它们进行分类。 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社会科学:经济,政治、历史

思维科学:心理、逻辑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把这些科学知识,统称为具体学科。

(过渡)那么具体学科与哲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具体科学 概括和总结 哲 学 自然界 具体观点系统化、理论化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 世界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 质与规律

具体科学是否等于哲学呢?

区别:主要是研究范围与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个性);而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共性)。

联系: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得出结论:具体科学不等于哲学 处

小结: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

认识世界 (两项基本活动)改造世界 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共性) 世界观 (系统化) 哲学 (理论化) (概 括) (个性) 具体科学知识 方法论 (共性) (总 结)

结论:

1、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

扩展:哲学是否都是科学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板书设计: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①含义

②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 ③世界观的特点: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2、方法论

(1)含义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什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具体科学与哲学家的关系

课后小结: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就知道了其实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一点也不神秘。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哲学,看看它究竟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它与我们今天所上的这些具体的课程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前面讲课的时候,我们讲到,哲学是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其实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都会接触不同的事物,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形成对世界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①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过渡)从这个含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观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呢?

②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

(复习旧课)哲学所说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其中,物质世界又可以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精神世界,则是指思维和意识。

(过渡)可以看到,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那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世界观的呢?

(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同学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呢,是由神创造的?还是由我们创造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呢?——不管你认为世界是谁创造的,这都是你对世界的一种看法,由此可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只不是我们没有察觉得到罢了。

③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过渡)既然我们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而我们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那是不是就是说,每一位同学都是哲学家呢?世界观是不是就等于哲学呢?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

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过渡)现在天气开始入秋了,秋风起很容易就会感冒,同学们如果不小心生病了,会做些什么事情呢?——看医生、吃药、多休息„„

但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却不这么认为,她的小孙子病了,于是她就爬到了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却为她的小孙子拜神,祈求“神灵”能保佑她的孙子平平安安„„

同学们生病了会不会像老太太这样做呢——不会

那为什么老太太会这样做呢——在她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神来主宰的,人们的生老病死同样是神在支配着的,因此,老太太在这样的一种世界观的指导下,便产生出了一种我们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

在哲学上,我们就把这种解决总是的方法称之为方法论。

(1)含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过渡)那么方法论与世界观又有什么关系呢?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二者的内涵不同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方法论不等于世界观。

(过渡)从上面所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此,我们总共学习了两个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中总共牵涉到了三者,那么这三者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处理问题

统一于哲学 方法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过渡)看看我们这个学期开设了哪些课程?同时将它们进行分类。 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社会科学:经济,政治、历史

思维科学:心理、逻辑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把这些科学知识,统称为具体学科。

(过渡)那么具体学科与哲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具体科学 概括和总结 哲 学 自然界 具体观点系统化、理论化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 世界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 质与规律

具体科学是否等于哲学呢?

区别:主要是研究范围与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个性);而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共性)。

联系: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得出结论:具体科学不等于哲学 处

小结: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

认识世界 (两项基本活动)改造世界 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共性) 世界观 (系统化) 哲学 (理论化) (概 括) (个性) 具体科学知识 方法论 (共性) (总 结)

结论:

1、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

扩展:哲学是否都是科学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板书设计: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①含义

②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 ③世界观的特点: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2、方法论

(1)含义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什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具体科学与哲学家的关系

课后小结:


相关文章

  • 高三(上)历史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高三年级(上)<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主讲教师:戴军一.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定为这几点1.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基本思想主张.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化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天文学.物理学和医学);2.要 ...查看


  • 高三历史选修1-4单元历史试题
  • 高三历史班 选修二1-4单元历史试题 (2008-02-27)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各50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范围为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选修Ⅱ.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每 ...查看


  •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练习:主题专练(二)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doc
  • 主题专练(二) 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黄冈调研)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 ...查看


  • 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6.4 24.<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 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 ...查看


  • 高三历史专题16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 高三历史专题16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 1.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主观努力-- 2.诞生:(内容) 3.意义: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 ...查看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 ...查看


  • 2016豫南九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 豫南九校2015-2016学年度下期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C 由材料中卿事寮既管理国家事务,又管理王室事务可知C项正确;材料只是卿事寮 官员的职责,不能反映机构健全,A项错误;周朝分封 ...查看


  • 湖北省黄冈市2015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
  • 湖北省黄冈市2015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 ...查看


  •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 高三历史月考卷 2017.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经济改革,未触及土地所有制的是 A .商鞅变法.新中国建立初土地改革 B .英国圈地运动.美国宅地法 C .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俄国1861年改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