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统计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各类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测的方法,本大纲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基础理论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阶段的实际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开出在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学习专业统计课程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吸取国内外统计科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高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本着简洁而具体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展知识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定量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环节

本课的教学主要面授系统讲授《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践的指导(包括上机操作)。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即作业练习与实践考核

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二、学时分配

本课课内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具体如下表:

学时分配表

第三部分 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认识并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变异和变量等几组重要的概念,了解统计工作全过程。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三、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方法 一、我国统计的任务于统计职能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三、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指标 三、变量和变异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分类与搜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认识统计数据,明确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即统计调查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这一过程是统计研究的基础,是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的首要环节。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数据的类型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一、统计设计 二、统计数据来源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及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一)统计报表的种类 (二)统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三)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二、专门调查 (一)普查

(二)重点调查 (三)典型调查 (四)抽样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认识统计数据的整理(即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首先应当认清数据,领会统计分组的含义实质。根据研究的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掌握分配数列、统计表的概念、种类和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数据的类型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一、统计设计 二、统计数据来源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及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一)统计报表的种类 (二)统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三)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二、专门调查 (一)普查 (二)重点调查 (三)典型调查 (四)抽样调查

上机:用Excel 作频数分布表和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 、用Excel 作品质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 二、用Excel作数值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 三、用Excel 绘图

第四章 综合数据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统计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综合数据,密切联系现象的本质去研究其数量的问题,以表明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性。理解和掌握算数平均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掌握标志变异度的含义及其测定。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绝对数与相对数测度 一、绝对数的概念和作用 二、绝对数的种类与计量单位 三、相对数的概念和作用 四、相对数的种类 (一)结构相对数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强度相对数 (五)动态相对数 (六)计划完成相对数 五、相对数的应用原则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位置特征测度 一、平均数的意义

二、平均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 三、平均数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散布特征测度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上机: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一、利用“描述统计”过程计算

二、利用统计函数完成描述统计 (一)一般统计 (二)集中趋势统计 (三)离散程度统计

第五章 动态数列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亦是本课程重点之一,动态数列分析是一种广泛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描述和探索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性。要求在理解基础上,熟练掌握各动态指标的含义、作用及计算公式,熟练掌握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动态数列概述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的作用 三、动态数列的种类 四、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增长量 三、平均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 四、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节 动数列变动规律的趋势分析 一、动态数列变动趋势分析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变动的影象因素 三、长期趋势的测定

上机: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一、移动平均法

二、单指数平滑法

第六章 统计指数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统计指数是动态数列分析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指数分析法主要说明综合指数的含义及编制方法,要正确利用这一分析法的原则,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综合指数中的二因素、三因素指数体系、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述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三、统计指数的类型 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其他指数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一、平均数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三、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四、固定权数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意义 二、指数因素分析的种类 三、指数因素分析法及其应用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是数理统计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以数量上研究经济现象的依存关系,反映在各种条件或原因下对现象变化的影响作用。要求熟练掌握建立回归方程(线性模型),计算简单与复相关系数,并进行经济预测。在掌握计算估计标准误差公式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评价回归的准确程度,结合实例进行回归分析。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相关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二、相关分析的种类和内容 三、相关图和相关表 四、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二节 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二、回归分析的种类 三、简单直线回归方程 四、估计标准误差

第三节 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注意的问题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二、考虑现象的复杂性并区别其质的数量界限 三、检验相关系数和回归直线方程的有效性 上机:用Excel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回归分析

一、计算相关系数 二、回归分析

第八章 统计抽样与参数估计 教学目的要求:

统计抽样与参数估计既是搜集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又是研究对象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算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在逻辑上深入理解统计抽样的各种概念、特点及其相互联系;掌握各种抽样组织形式的平均误差和样本容量的计算

公式,正确选择与应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对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抽样的概述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三、抽样调查的作用

四、抽样调查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抽样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二、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三、抽样平均误差 三、抽样极限误差 四、抽样误差的置信度

第三节 全及总体指标的估算和推断 一、两种估计方法: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二、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三、总体成数的推断 第四节 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一、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二、必要样本容量的计算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机:用Excel求置信区间 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一)总体方差未知 (二)总体方差已知 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第九章 SPSS的应用与统计分析(上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等几大类,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SPSS的概述 一、统计分析软件 二、SPSS 统计分析功能 三、SPSS 数值分析过程 四、基本统计分析概述 第二节 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一、数据格式概述 二、数据的直接录入 三、外部数据的获取 三、数据的保存

第三节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一、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概述二、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三、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统计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各类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测的方法,本大纲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基础理论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阶段的实际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开出在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学习专业统计课程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吸取国内外统计科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高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本着简洁而具体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展知识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定量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环节

本课的教学主要面授系统讲授《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践的指导(包括上机操作)。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即作业练习与实践考核

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二、学时分配

本课课内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具体如下表:

学时分配表

第三部分 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认识并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变异和变量等几组重要的概念,了解统计工作全过程。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三、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方法 一、我国统计的任务于统计职能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三、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指标 三、变量和变异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分类与搜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认识统计数据,明确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即统计调查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这一过程是统计研究的基础,是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的首要环节。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数据的类型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一、统计设计 二、统计数据来源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及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一)统计报表的种类 (二)统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三)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二、专门调查 (一)普查

(二)重点调查 (三)典型调查 (四)抽样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认识统计数据的整理(即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首先应当认清数据,领会统计分组的含义实质。根据研究的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掌握分配数列、统计表的概念、种类和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数据的类型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一、统计设计 二、统计数据来源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及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一)统计报表的种类 (二)统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三)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二、专门调查 (一)普查 (二)重点调查 (三)典型调查 (四)抽样调查

上机:用Excel 作频数分布表和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 、用Excel 作品质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 二、用Excel作数值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 三、用Excel 绘图

第四章 综合数据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统计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综合数据,密切联系现象的本质去研究其数量的问题,以表明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性。理解和掌握算数平均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掌握标志变异度的含义及其测定。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绝对数与相对数测度 一、绝对数的概念和作用 二、绝对数的种类与计量单位 三、相对数的概念和作用 四、相对数的种类 (一)结构相对数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强度相对数 (五)动态相对数 (六)计划完成相对数 五、相对数的应用原则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位置特征测度 一、平均数的意义

二、平均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 三、平均数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散布特征测度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上机: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一、利用“描述统计”过程计算

二、利用统计函数完成描述统计 (一)一般统计 (二)集中趋势统计 (三)离散程度统计

第五章 动态数列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亦是本课程重点之一,动态数列分析是一种广泛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描述和探索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性。要求在理解基础上,熟练掌握各动态指标的含义、作用及计算公式,熟练掌握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动态数列概述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的作用 三、动态数列的种类 四、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增长量 三、平均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 四、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节 动数列变动规律的趋势分析 一、动态数列变动趋势分析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变动的影象因素 三、长期趋势的测定

上机: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一、移动平均法

二、单指数平滑法

第六章 统计指数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统计指数是动态数列分析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指数分析法主要说明综合指数的含义及编制方法,要正确利用这一分析法的原则,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综合指数中的二因素、三因素指数体系、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述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三、统计指数的类型 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其他指数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一、平均数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三、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四、固定权数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意义 二、指数因素分析的种类 三、指数因素分析法及其应用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是数理统计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以数量上研究经济现象的依存关系,反映在各种条件或原因下对现象变化的影响作用。要求熟练掌握建立回归方程(线性模型),计算简单与复相关系数,并进行经济预测。在掌握计算估计标准误差公式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评价回归的准确程度,结合实例进行回归分析。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相关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二、相关分析的种类和内容 三、相关图和相关表 四、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二节 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二、回归分析的种类 三、简单直线回归方程 四、估计标准误差

第三节 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注意的问题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二、考虑现象的复杂性并区别其质的数量界限 三、检验相关系数和回归直线方程的有效性 上机:用Excel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回归分析

一、计算相关系数 二、回归分析

第八章 统计抽样与参数估计 教学目的要求:

统计抽样与参数估计既是搜集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又是研究对象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算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在逻辑上深入理解统计抽样的各种概念、特点及其相互联系;掌握各种抽样组织形式的平均误差和样本容量的计算

公式,正确选择与应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对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统计抽样的概述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三、抽样调查的作用

四、抽样调查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抽样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二、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三、抽样平均误差 三、抽样极限误差 四、抽样误差的置信度

第三节 全及总体指标的估算和推断 一、两种估计方法: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二、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三、总体成数的推断 第四节 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一、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二、必要样本容量的计算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机:用Excel求置信区间 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一)总体方差未知 (二)总体方差已知 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第九章 SPSS的应用与统计分析(上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等几大类,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SPSS的概述 一、统计分析软件 二、SPSS 统计分析功能 三、SPSS 数值分析过程 四、基本统计分析概述 第二节 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一、数据格式概述 二、数据的直接录入 三、外部数据的获取 三、数据的保存

第三节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一、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概述二、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三、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


相关文章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群的教学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和思路为重点,以灵活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通过本课 ...查看


  • 金融统计学核心骨干课程建设方案
  • <经济统计学>核心骨干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简介 金融统计学按照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和特点,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翔实的分析和研究.主要阐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统计.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通货膨胀的统 ...查看


  • [统计学原理]课程课程一体化方案
  • <统计学原理>课程课程一体化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统计学原理是为广播电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 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应该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 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 ...查看


  • 统计学课程标准
  • <统计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代码:H0101334 课程名称:统计学 标准学时:48 课程类型:理论课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它是国际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 ...查看


  • 概率统计大纲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总学时/学分:54/3 46/8 授课时间:1-14周 任课教师姓名:余晋昌,张忠志,刘群锋,吕益群,刘学杰,简润强,葛浩,李伯忍,魏平 ...查看


  • 统计学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 石家庄经济学校 <统计学基础>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 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性质 统计学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统计学的基 ...查看


  • 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 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王炯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摘 要 * 吴翊周海银 长沙410073) 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湖南 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 ...查看


  • 关于统计学硕士教学的一些见解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统计学硕士教学的一些见解 作者:秦菊香 来源:<学园>2015年第03期 [摘 要]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处理大量数据的学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可忽视.由于统计学专 ...查看


  • 金融学(专科)专业介绍
  • 金融学(专科)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开放教育金融专业专科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 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