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喝茶,用中国人的方式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

写到今天的“春”字,太阳还是在下面,很多人说“日”为什么在下面?因为中国人的大地回春,暖气、阳气的蒸腾,是从大地出来的。所以你会觉得地下复苏的时候,新枝、嫩叶都开始向天空招展致敬了。

我们喝茶,最早从绿茶那一点雀舌,到长出来的旗枪,一枝一叶的那种新鲜脆嫩,都是大地暖阳的精华,所以你会觉得沐春风而思飞扬,春天这个生长的季节,万物在向天空致敬。而中国人说:“临秋云而思浩荡”,到秋天,枝头的果实啊、谷穗啊,一切被压弯的时候,它就开始了向大地的回归。

所以春生夏长,夏天蓬勃,秋天要秋收了,最后到冬藏。你看中国字写得多么好:厦者、大也。这个民族大,华夏,华美丰硕的一个民族。屋子大,我们叫厦门,所以你看,外面放上一个屋子的架子,大厦就起来了。

夏天,是太阳大,人的火气也大的季节,所以怎么能不用绿茶去平衡呢?到了秋天,“禾”木旁加一个“火”,今天的农民不也火烧秸秆吗?所有的庄稼收完了,草木灰还田,到了这个季节了,万物收获。

而到了冬天,“冬”的上面的这个大反文,是结绳记事记到了两头,一年终了。下面的两点,是象形的两个碎冰门,当然安溪是不会体会到那种刺骨严寒的。但是你如果到了东北,听东北话有个形容词说:哎呀这天啊,嘎嘎的冷。什么叫“嘎嘎的冷”,就是那种冰门嘎嘎破碎的声音。所以当一年季节结绳记事到了头,还有碎冰门,这个时候就叫冬天。

看看中国的四季啊,你怎么敢违背它。春生夏长,人澎湃的时候,你一定要喝不发酵的茶去降燥去火。到了秋天,为什么现在各地的人都这么认铁观音、认乌龙茶呢?是因为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喝完了翻过来看它的这种青叶镶红边之美,它在半发酵的过程中含着不发酵茶的清洌,也含着发酵茶的甘醇,它的那种韵味的悠远,恰恰就平衡了中国的春夏秋冬的燥热与严寒,它让人达到这样一种温和的平衡。

所以,半发酵茶里面是有哲学的,因为中国人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中和,是多好的东西啊,中和啊,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庸之道。后来我们都给歪批了,说中庸就是平庸、就是老好人、就是和稀泥。

实际上按照程子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庸常不易”。就是不经常变易为“庸”,不偏倚为“中”,一个人做事要有他的中道,不偏不倚,一个人的准则,要有所不为,不经常转移,不易为庸啊。所以孟夫子当年说:什么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个人不能今天流行这个就去做这个,明天流行做那个就去跳槽做那个,人在公司也是跳槽的,家庭也是重组的,价值观也是来回变换的,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得到了吗?怎么样能够守常啊?

其实我总觉得半发酵茶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极端,它中和了所有的美。而中国人往往在萧瑟严寒的天气,是喜欢喝点全发酵茶的,比如红茶。中国人喝红茶、喝熟普洱,都是愿意在一片萧瑟的寒气中,喝那一点暖暖的琥珀红,入心暖身,所以那种生命中的温暖,是靠着茶香氤氲激活的。

我一直觉得人要相信,相信是一种理由,相信是一种信仰,我们今天的人就是越来越不信这些茶了,宁可去信大把的补药。其实中国人四季平衡,一定是有它的原理的。这样跟着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有茶香相伴的话,我想我们还一直活在自己的水土里。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一代一代中国的孩子,可以不再熟悉农耕的方式,但是起码还爱一盏中国茶。

现在有些时候,一说喝茶,都是英式红茶,喝的都得是下午茶,加牛奶,兑茶点,一个人得398(元)、598(元),很豪奢地聚这么一场。

谁能知道最早的英式红茶,是怎么运出去的?谁还能知道那些最初的渊源和故事呢?谁还能够去追溯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呢?看看我们这一方乡土上,对茶有多么的忽略?其实说一句悲哀的话,现在中国的孩子,知道正山小种这个名字的,绝对不如知道立顿红茶的多。但这就是祖宗和孙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谁还能让大家循着茶香,触摸到祖先的骄傲。

我们总说爱国啊,爱国不是一个空口号啊,今天不是所有的孩子背上都能刺着“精忠报国”冲上战场的。我觉得一个人爱茶里面,也能够去滋养他爱国的基因吧。一个人爱喝自己祖辈的茶,用中国人的方式去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你能说这里面没有哲学吗?

写到今天的“春”字,太阳还是在下面,很多人说“日”为什么在下面?因为中国人的大地回春,暖气、阳气的蒸腾,是从大地出来的。所以你会觉得地下复苏的时候,新枝、嫩叶都开始向天空招展致敬了。

我们喝茶,最早从绿茶那一点雀舌,到长出来的旗枪,一枝一叶的那种新鲜脆嫩,都是大地暖阳的精华,所以你会觉得沐春风而思飞扬,春天这个生长的季节,万物在向天空致敬。而中国人说:“临秋云而思浩荡”,到秋天,枝头的果实啊、谷穗啊,一切被压弯的时候,它就开始了向大地的回归。

所以春生夏长,夏天蓬勃,秋天要秋收了,最后到冬藏。你看中国字写得多么好:厦者、大也。这个民族大,华夏,华美丰硕的一个民族。屋子大,我们叫厦门,所以你看,外面放上一个屋子的架子,大厦就起来了。

夏天,是太阳大,人的火气也大的季节,所以怎么能不用绿茶去平衡呢?到了秋天,“禾”木旁加一个“火”,今天的农民不也火烧秸秆吗?所有的庄稼收完了,草木灰还田,到了这个季节了,万物收获。

而到了冬天,“冬”的上面的这个大反文,是结绳记事记到了两头,一年终了。下面的两点,是象形的两个碎冰门,当然安溪是不会体会到那种刺骨严寒的。但是你如果到了东北,听东北话有个形容词说:哎呀这天啊,嘎嘎的冷。什么叫“嘎嘎的冷”,就是那种冰门嘎嘎破碎的声音。所以当一年季节结绳记事到了头,还有碎冰门,这个时候就叫冬天。

看看中国的四季啊,你怎么敢违背它。春生夏长,人澎湃的时候,你一定要喝不发酵的茶去降燥去火。到了秋天,为什么现在各地的人都这么认铁观音、认乌龙茶呢?是因为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喝完了翻过来看它的这种青叶镶红边之美,它在半发酵的过程中含着不发酵茶的清洌,也含着发酵茶的甘醇,它的那种韵味的悠远,恰恰就平衡了中国的春夏秋冬的燥热与严寒,它让人达到这样一种温和的平衡。

所以,半发酵茶里面是有哲学的,因为中国人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中和,是多好的东西啊,中和啊,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庸之道。后来我们都给歪批了,说中庸就是平庸、就是老好人、就是和稀泥。

实际上按照程子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庸常不易”。就是不经常变易为“庸”,不偏倚为“中”,一个人做事要有他的中道,不偏不倚,一个人的准则,要有所不为,不经常转移,不易为庸啊。所以孟夫子当年说:什么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个人不能今天流行这个就去做这个,明天流行做那个就去跳槽做那个,人在公司也是跳槽的,家庭也是重组的,价值观也是来回变换的,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得到了吗?怎么样能够守常啊?

其实我总觉得半发酵茶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极端,它中和了所有的美。而中国人往往在萧瑟严寒的天气,是喜欢喝点全发酵茶的,比如红茶。中国人喝红茶、喝熟普洱,都是愿意在一片萧瑟的寒气中,喝那一点暖暖的琥珀红,入心暖身,所以那种生命中的温暖,是靠着茶香氤氲激活的。

我一直觉得人要相信,相信是一种理由,相信是一种信仰,我们今天的人就是越来越不信这些茶了,宁可去信大把的补药。其实中国人四季平衡,一定是有它的原理的。这样跟着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有茶香相伴的话,我想我们还一直活在自己的水土里。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一代一代中国的孩子,可以不再熟悉农耕的方式,但是起码还爱一盏中国茶。

现在有些时候,一说喝茶,都是英式红茶,喝的都得是下午茶,加牛奶,兑茶点,一个人得398(元)、598(元),很豪奢地聚这么一场。

谁能知道最早的英式红茶,是怎么运出去的?谁还能知道那些最初的渊源和故事呢?谁还能够去追溯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呢?看看我们这一方乡土上,对茶有多么的忽略?其实说一句悲哀的话,现在中国的孩子,知道正山小种这个名字的,绝对不如知道立顿红茶的多。但这就是祖宗和孙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谁还能让大家循着茶香,触摸到祖先的骄傲。

我们总说爱国啊,爱国不是一个空口号啊,今天不是所有的孩子背上都能刺着“精忠报国”冲上战场的。我觉得一个人爱茶里面,也能够去滋养他爱国的基因吧。一个人爱喝自己祖辈的茶,用中国人的方式去获得一种宁静和清雅,你能说这里面没有哲学吗?


相关文章

  • 庹其五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庹其五 石鸣 ①庹其五是个茶客.或者说,退休前,庹其五是个老师:退休后,庹其五是个茶客.退休前,庹其五每周六天去学校上课: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 ②老孙家的茶铺子很小,茶几 ...查看


  • 经典哲理散文
  • 经典哲理散文 <我是一个骗子> 我不想欺骗人.但是,有时候没有办法放弃欺骗.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只能采取欺骗的办法. 我欺骗过自己的孩子.有多次,孩子感冒了,她不愿意吃药,我就骗她说,药不苦的,很甜.可是,孩子舔了一舔,知道我 ...查看


  • 四月 别辜负一杯好茶
  • 当春风把枝芽都吹绿,谷雨的雨水将至时,品尝春茶的好时节也如期而至.绿茶,则是春茶中当仁不让的佼佼者.周作人称"喝茶以绿茶为正宗",梁实秋则说"清茶最为风雅". 绿茶是春茶中当仁不让的佼佼者 大抵没有人 ...查看


  • 清风茶社像间温馨书房干部被请喝茶感觉如释重负
  • 清风茶社像间温馨书房 干部被请喝茶感觉如释重负 在今年1月30日召开的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要看资源.区位.人口等因素,更要看社会风气.法治环境.政府效能,看党员干部是否真正以人为本. ...查看


  • 茶文化内涵与相关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佘娇
  • 茶文化内涵与相关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大体而言,中华文化多体现在人文和地理两方面,却更侧重人文.若将黄河和长江视为华夏文明的发端,那么被大河滋养抚育的炎华子孙则始终用勤劳质朴和聪明智慧续写绵延不绝 ...查看


  • 饮茶感悟人生
  • 饮 茶 感 悟 人 生 Q J G 小时侯,在家中看到大人们在闲适时或待客时津津有味地喝茶.也很想尝一口,可是长辈们不让喝,说是小孩喝了茶会睡不着觉.稍稍长大后,只是跟着母亲.大姐喝点"茶根",即所谓泡过三杯以上的沏到快 ...查看


  • 喝茶贵在品
  • 饮酒和饮茶都是文人的嗜好,但茶与酒绝然不同.酒令人远,茶令人爽:酒很浪漫,茶很古典:酒性豪爽.狞猛,像是讲义气的汉子:茶性文静.宽厚,像是重情谊的书生.酒,饮前清香诱人,饮后浊气冲天:茶,饮前淡淡清气,然后渗透人体,弥漫于不易觉察的周围空间 ...查看


  • 自然真实的美--浅析周作人小品文
  • 自然真实的美 --浅析周作人散文 "五四"时期的散文又称小品文,或散文小品.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序>中提到"新文学的成绩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分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韵曲包.& ...查看


  • 广州茶楼调研报告
  • 广州茶楼调研报告 历史 茶楼在唐代是茶馆,宋代繁荣起来,唐代是过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宋代就成了娱乐的地方, 明代品茶方式有了变化:从点茶到出泡,茶馆也繁荣起来, 清末后茶馆业有所衰落,建国后一段时间,除了老年茶馆,旅游点茶馆外,都有衰落.9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