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体制及特点研究

Value Engineering ·165·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特点研究

Germany's Education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Study

邓志博Deng Zhib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 710089,China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教育体制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目前我国

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急需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该文介绍了德国教育体制及特点,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bstract:Germany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ts educational system is able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skilled workers for its countr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big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and it needs some well -trained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al work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y and it will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s education reform.

关键词:德国;教育体制;特点;研究Key words:Germany ;educ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165-02

制及特点,供我国从事教育改革工作之参考。0引言

上世纪50年代,德国从战败后一片废墟的零基础开始,仅用了1德国的教育体制

学前教育幼儿园3年,20年的时间,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3或4岁开始,6或7岁结束。

家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工程技小学教育4年,6或7岁开始,10或11岁毕业。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而科学的教育体制是其培养人中学教育分三种类型,普通中学5年,实业中学6年,完全中才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教育领域如何为学6年,多数16或17岁中学毕业。国家提供优秀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高级中学3年,从完全中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就读高级中学,约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和体制,使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从而有效19或20岁毕业。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快速发展。为此,该文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职业学校从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经过招聘由工

厂企业选送到职业学校学习,通常为半工半读,由企业给学生发生活———————————————————————

约19到20岁毕业。作者简介:邓志博(1971-),男,陕西乾县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费,

及自动化加工技术等。大学专业学院4年,综合大学5年。通常仅完成高级中学学业高听觉理解力和话语品评力。听的过程就是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热情地歌颂、赞美白杨树,感情基调是高亢、昂扬和雄健的,感情没

有大起大落。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感情基调却是多变的,前三段过程。因此,这不但需要教师读得美,而且还需要美的内容。

表达了对失去的亲人的哀思;第四段父亲的话表面上是自然的解2美的实践,创造

却有深深的无奈;第五段前面一句表现担心害怕的心理,后面一学习者在理解和感受美的同时,自然会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答,

第六段表现了战胜时间的普通话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学习者对正确发音的句则表现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无奈的心态;望。

最末一段是肯定性的陈述。只有正确把握这些感情基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然而,正确的发音还激动与快乐;

才能把文章的真正意蕴表达出来,才会读得美;如错误理解文章有一个实际运用的问题,掌握正确发音要领,并不表示实际语言环调,

使用不合适的语调去朗读,不但会曲解文意,而且也没境中能正确的运用。一些方言中缺乏的语音,其音节对应的字词需的感情基调,

要反复的强记才能保证正常运用,一些语言表达定势需要在不停地有任何美感可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朗读技巧,朗读技巧有发音、吐字、停顿、对所自我训练和反复纠正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语音表达习惯。例如,

语速、语调、节奏等等。技巧的正确使用,需要对作品思想内操方言中没有翘舌音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时候尽管掌握了正确发轻重读、体裁、内容结构及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才能达到“使其言皆出音要领,但如果缺乏对平翘舌音字词的区分性记忆,在语言表达中涵、

的目的,真正表现作品的美。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依然会平翘不分。而记忆与运用又尚有一段距离,表现为明知道字于吾之口,

作品美学意义上的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对普通话正确读音的词的正确发音,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总是发错;这需要经过反复地训

而且能提高他们感悟、欣赏和创造汉语美的能力;同时,对作练和自我纠正,培养出良好的普通话语感后,才能运用自如。语感,运用,

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也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是对语言规律的一种潜在的把握,是对相关语言长时间频繁交际使品表达方式,

达能力,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用得到的一种自动的语言认知及审美能力。

3结束语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自然产生将语

由对汉语美的感悟到实践,不仅发展学生对汉语美的感知、欣言活化的愿望,即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节奏、韵律等形式表达出来的

也完善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愿望,在进行朗读作品的训练的时候,就不再是任务似的被动诵读,赏和参与创造,

的普通话水平。当然,课堂美的创设是复杂多样的,需要教师努力探而带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

更文学作品诵读对美的追求的基础是读准字音。学生要把作品读索和实践。提高普通话学习效率的途径也不仅在课堂美的创设,

“课堂开花,课外结果”,课堂美的创得美,首先必然追求字音的准确,在对文学作品的不断朗读训练和重要的还有校园文化环境创设;

能否真正取得成果,还取决于学生的课后自自我纠正中,不但提高他们对字音记忆,而且能有效提高正确字音设及教师的点拨指导,

校园文化环境的氛围。的运用,为克服方音表达定势,形成正确语音表达的习惯和获得良我训练及课外校园普通话环境、

参考文献:

好的语感打下基础。

王晓亚. 口语水平测试视野下的普通话教学刍议[J].玉溪师范学[1]李兰,

仅有字音的准确运用是不足以表达文学作品的美的,还需要对院学报,,

)2009(12:48-51.

作品思想内涵、体裁、内容结构的准确把握以正确确定作品的感情———开拓语文学习的新途径[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郑晓春听美——基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技巧进行朗读才能将文学作品的美2004,(1):38-40.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对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感情基调的把握是[3]李鹏. 论高校美学实用化教育的范畴与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至关重要的。如测试用作品中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以崇敬之情(社会科学版)2010,:156-160.

·166·

的学生可以申请上大学,由于男性学生中间要服兵役1年半时间,加之灵活的学制,故大学毕业通常为27或28岁。

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如愿意深造还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博士生的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因此博士生毕业大多超过了30岁,甚至年龄更大一些。

2德国教育体制的特点德国经过政府、企业、学校和家长长期的探索、实践形成的教育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不是一考定终身德国的中学生只要获得高2.1淡化考试制度,

中毕业文凭都可以申请上大学,德国没有国家的统一考试或学校专门组织的升学考试。当然学生所申请的专业要由他高中学习时的成绩来决定,热门专业竞争者较强时,要按中学成绩排队确定。

中学和大学德国采用就近升学原则,无重2.2不设重点小学、

小学之分。只要高中毕业即可申请全国内任一所大学,大学也点中、

不分重点和排名次,因为某大学仅某专业在国际,国内领先,不可能所有专业均为世界第一。大学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在某专业领域教授的水平和声誉。

提高全民素质根据德国教育法,适龄儿童2.3倡导大众教育,

必须接受中学的普及教育,否则家长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保证全国公民均有机会接受教育,德国大多数公民不以自己的孩子成为工人、售货员、护士感到丢人、羞耻。而我国的家长一般总希望孩子读大学,毕业后能成为高端人才,对技能岗位有一定的歧视。我国教育的方针与实际需求脱节,造成大学毕业就业困难,同时工厂企业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这与我国精英教育的社会导向有关。

合理分流,不走高考独木桥德国的学生在小2.4人性化教育,

学毕业后,经过家长、教师和学生商讨后即决定上普通中学、实业中

工程师、白领阶层不感兴趣,学或完全中学。有些学生对当科学家、

则直接就读普通中学和实业中学,学习5年或6年,中学毕业后被企业招聘选送就读职业学校。而就读完全中学的学生可以在高级中学毕业后,直接上大学。所有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均不经过全国考试,只要申请即可就读。

淘汰率较高德国学生只要具有高级中学毕2.5大学宽进严出,

业文凭即可申请就读全国的大学,无须经过考试。学习期间采用学分制,不受学习年限的硬性规定限制,大学学习期间可以申请休学参加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再继续学习,只要修够学分即可作毕业论文毕业。但对学生质量水平要求较高,一门功课不及格,经过两次补考仍不及格即被淘汰,不能再继续就读大学,这时只好再接受职业教育当工人或售货员、护士等。据统计,德国大学学生的淘汰率为40-外国学生的淘汰率为70-80%。因此,有些学生可以选听两次或50%,

三次某门课程,才考虑申请考试,因而读大学的年限通常多于5年,有人甚至读7、8年或10年。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德国教师的待2.6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遇比公务员或其他行业的待遇要高,而且是终身制,工作稳定可靠,又有寒暑假期,所以,在教师德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竞聘的人员较多,对学历要求较高。所以无论是中小学或大学均有一批受过严格训练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除了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以职业学校为例,所教的学生考试的及格率普遍达到90%。对不及格的学生还要义务补课直至全部及格。这些学生除参加职业学校的考试外,毕业后还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德国工业商业联合会(简称IHK )的职业资格考试,及格后方能获得全国统一的技工资格证书。从理论上讲,德国学校不能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一位受教育的学生尽量及格,获得技工资格证书,不能让这类学生因为成绩不及格而将他们推向社会。

不收学费,力争人人机会均等德国的中小学2.7政府高投入,

及职业学校不收学费,而且职业教育的学生还要从应聘的企业得到每月500~800欧元的生活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国民经济总收入的5%,保证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良好地运转,使得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家庭再贫困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都可以保证上大学。德国大学过去不收费,近几年,经过激烈争论,在某些学校开始象征性的收取一些学费也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收取学费是否能坚持尚需进一步讨论研究。

政府较少干预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学各具特2.8市场规律运作,

色德国大学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各专业领域教授的水平,教授的数

价值工程

量较少,每个教研室或研究所通常有一名教授。教授采用聘任制,不同于我国的按年限晋升制度,保证了教授具有竞争国际一流的水平。各个大学多由于某专业有国际知名教授,培养多少多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获得多少科研成果而成为该校特色。政府对大学的教学内专业设置、研究方向干预较少,其专业设置和变更大多是在预测容、

德国和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进行不断的更新调整,学校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际德国的职业教育2.9良好的校企结合,

完全根据工厂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技术工人的培养,其教学方法为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职业需要技工具备什么能力,学校就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毕业后零过渡,直接上岗工作。

其大学教育,工科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是工程师,而理科类也向应用方向发展,即开设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应用力学专业,紧密结合生产发展需要。大学和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厂矿企业的联系紧密,而且必须在厂矿企业工作若干年后才能被聘任。如德国工科院校的教授必须在攻读完博士后需在企业工作5~10年才能应聘教授的岗位,他们的罗辑是教授本人未从事过工程师的工作又何以能够培养出工程师。

大学的科研课题大多来自厂矿企业,厂矿企业生产中的难题解决,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多源自大学的研究所。厂矿企业采用大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而同时又无偿或最低费用给大学提供实验手段及设备等,供其教学和研究。我国目前虽然已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真正与工厂的紧密结合尚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学生负担较轻德国中、小学学习的内容远少于2.10以人为本,

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但应用较少。中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沉重,重复的练习堪称世界第一,

实际应用能力与德国学生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以外语为例,中国学生的语法,阅读胜过外国学生,但听说能力却明显落后与外国学生。德国大学不开设外语课程,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基本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德国中学生毕业后可以较熟练的用英语或西班牙语与外国人交流。中国学生即使上大学后语言交流也比较困难,这与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关。

2.11学制较长,不利于早出人才德国的中小学教育总计13年,中学毕业后男性学生还要服兵役(义务制)到20、18个月,21岁才能申请上大学,有些专业还要等待学习位置,大学通常要学4~5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因此一般学生大多27、28岁才能大学毕业,仅有少数学生24、25岁大学毕业。少数攻读博士的学生,还要花5年时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而博士也采用淘汰制,约有30%的学生不能毕业,一般博士生大多32、不利于早出33才毕业。漫长的学制,人才,因此目前德国也在进行一些改革的试验,力争缩短学制,但遭到了学校和许多方面的反对,进行的并不顺利。

2.12教授终身制,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德国教授一旦竞聘上岗后即为终身教授,直到68岁退休。有些教授,一开始很有朝气,科研成果不断,创新意识较强,能跻身世界前列,而当工作10年或更多一些时间后,则较为保守,该专业领域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

上世纪80年代伐,使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非常知名,而到上世纪末则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学校。因此,教授终身制也是德国教育改革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3结束语

德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他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所建立的教育体制,具有人人机会均等,倡导大众教育,大学宽进严出,注重人才质量,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政府重视教育高投入,教师队伍素质高,教育与企业生产发展紧密结合等一系列优点。当然也存在有学制时间较长,不利于早出人才,教授终身制不利于长远发展等弊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教育体制及特点的介绍分析,能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及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柏林,[1]德国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 德国概况. 莎西埃德出版社,1999.

清华大学出版[2]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北京,

社,2007.

(1998)[3]Kegel,G .Rhetorische Begleitung von Lehrveranstalunen. LMU

Muechen:Institut fuer Phonetik und sprachliche Kommunikation.

Value Engineering ·165·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特点研究

Germany's Education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Study

邓志博Deng Zhib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 710089,China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教育体制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目前我国

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急需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该文介绍了德国教育体制及特点,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bstract:Germany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ts educational system is able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skilled workers for its countr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big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and it needs some well -trained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al work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y and it will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s education reform.

关键词:德国;教育体制;特点;研究Key words:Germany ;educ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165-02

制及特点,供我国从事教育改革工作之参考。0引言

上世纪50年代,德国从战败后一片废墟的零基础开始,仅用了1德国的教育体制

学前教育幼儿园3年,20年的时间,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3或4岁开始,6或7岁结束。

家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工程技小学教育4年,6或7岁开始,10或11岁毕业。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而科学的教育体制是其培养人中学教育分三种类型,普通中学5年,实业中学6年,完全中才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教育领域如何为学6年,多数16或17岁中学毕业。国家提供优秀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高级中学3年,从完全中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就读高级中学,约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和体制,使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从而有效19或20岁毕业。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快速发展。为此,该文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职业学校从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经过招聘由工

厂企业选送到职业学校学习,通常为半工半读,由企业给学生发生活———————————————————————

约19到20岁毕业。作者简介:邓志博(1971-),男,陕西乾县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费,

及自动化加工技术等。大学专业学院4年,综合大学5年。通常仅完成高级中学学业高听觉理解力和话语品评力。听的过程就是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热情地歌颂、赞美白杨树,感情基调是高亢、昂扬和雄健的,感情没

有大起大落。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感情基调却是多变的,前三段过程。因此,这不但需要教师读得美,而且还需要美的内容。

表达了对失去的亲人的哀思;第四段父亲的话表面上是自然的解2美的实践,创造

却有深深的无奈;第五段前面一句表现担心害怕的心理,后面一学习者在理解和感受美的同时,自然会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答,

第六段表现了战胜时间的普通话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学习者对正确发音的句则表现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无奈的心态;望。

最末一段是肯定性的陈述。只有正确把握这些感情基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然而,正确的发音还激动与快乐;

才能把文章的真正意蕴表达出来,才会读得美;如错误理解文章有一个实际运用的问题,掌握正确发音要领,并不表示实际语言环调,

使用不合适的语调去朗读,不但会曲解文意,而且也没境中能正确的运用。一些方言中缺乏的语音,其音节对应的字词需的感情基调,

要反复的强记才能保证正常运用,一些语言表达定势需要在不停地有任何美感可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朗读技巧,朗读技巧有发音、吐字、停顿、对所自我训练和反复纠正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语音表达习惯。例如,

语速、语调、节奏等等。技巧的正确使用,需要对作品思想内操方言中没有翘舌音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时候尽管掌握了正确发轻重读、体裁、内容结构及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才能达到“使其言皆出音要领,但如果缺乏对平翘舌音字词的区分性记忆,在语言表达中涵、

的目的,真正表现作品的美。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依然会平翘不分。而记忆与运用又尚有一段距离,表现为明知道字于吾之口,

作品美学意义上的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对普通话正确读音的词的正确发音,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总是发错;这需要经过反复地训

而且能提高他们感悟、欣赏和创造汉语美的能力;同时,对作练和自我纠正,培养出良好的普通话语感后,才能运用自如。语感,运用,

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也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是对语言规律的一种潜在的把握,是对相关语言长时间频繁交际使品表达方式,

达能力,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用得到的一种自动的语言认知及审美能力。

3结束语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自然产生将语

由对汉语美的感悟到实践,不仅发展学生对汉语美的感知、欣言活化的愿望,即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节奏、韵律等形式表达出来的

也完善他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愿望,在进行朗读作品的训练的时候,就不再是任务似的被动诵读,赏和参与创造,

的普通话水平。当然,课堂美的创设是复杂多样的,需要教师努力探而带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

更文学作品诵读对美的追求的基础是读准字音。学生要把作品读索和实践。提高普通话学习效率的途径也不仅在课堂美的创设,

“课堂开花,课外结果”,课堂美的创得美,首先必然追求字音的准确,在对文学作品的不断朗读训练和重要的还有校园文化环境创设;

能否真正取得成果,还取决于学生的课后自自我纠正中,不但提高他们对字音记忆,而且能有效提高正确字音设及教师的点拨指导,

校园文化环境的氛围。的运用,为克服方音表达定势,形成正确语音表达的习惯和获得良我训练及课外校园普通话环境、

参考文献:

好的语感打下基础。

王晓亚. 口语水平测试视野下的普通话教学刍议[J].玉溪师范学[1]李兰,

仅有字音的准确运用是不足以表达文学作品的美的,还需要对院学报,,

)2009(12:48-51.

作品思想内涵、体裁、内容结构的准确把握以正确确定作品的感情———开拓语文学习的新途径[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郑晓春听美——基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技巧进行朗读才能将文学作品的美2004,(1):38-40.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对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感情基调的把握是[3]李鹏. 论高校美学实用化教育的范畴与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至关重要的。如测试用作品中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以崇敬之情(社会科学版)2010,:156-160.

·166·

的学生可以申请上大学,由于男性学生中间要服兵役1年半时间,加之灵活的学制,故大学毕业通常为27或28岁。

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如愿意深造还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博士生的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因此博士生毕业大多超过了30岁,甚至年龄更大一些。

2德国教育体制的特点德国经过政府、企业、学校和家长长期的探索、实践形成的教育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不是一考定终身德国的中学生只要获得高2.1淡化考试制度,

中毕业文凭都可以申请上大学,德国没有国家的统一考试或学校专门组织的升学考试。当然学生所申请的专业要由他高中学习时的成绩来决定,热门专业竞争者较强时,要按中学成绩排队确定。

中学和大学德国采用就近升学原则,无重2.2不设重点小学、

小学之分。只要高中毕业即可申请全国内任一所大学,大学也点中、

不分重点和排名次,因为某大学仅某专业在国际,国内领先,不可能所有专业均为世界第一。大学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在某专业领域教授的水平和声誉。

提高全民素质根据德国教育法,适龄儿童2.3倡导大众教育,

必须接受中学的普及教育,否则家长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保证全国公民均有机会接受教育,德国大多数公民不以自己的孩子成为工人、售货员、护士感到丢人、羞耻。而我国的家长一般总希望孩子读大学,毕业后能成为高端人才,对技能岗位有一定的歧视。我国教育的方针与实际需求脱节,造成大学毕业就业困难,同时工厂企业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这与我国精英教育的社会导向有关。

合理分流,不走高考独木桥德国的学生在小2.4人性化教育,

学毕业后,经过家长、教师和学生商讨后即决定上普通中学、实业中

工程师、白领阶层不感兴趣,学或完全中学。有些学生对当科学家、

则直接就读普通中学和实业中学,学习5年或6年,中学毕业后被企业招聘选送就读职业学校。而就读完全中学的学生可以在高级中学毕业后,直接上大学。所有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均不经过全国考试,只要申请即可就读。

淘汰率较高德国学生只要具有高级中学毕2.5大学宽进严出,

业文凭即可申请就读全国的大学,无须经过考试。学习期间采用学分制,不受学习年限的硬性规定限制,大学学习期间可以申请休学参加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再继续学习,只要修够学分即可作毕业论文毕业。但对学生质量水平要求较高,一门功课不及格,经过两次补考仍不及格即被淘汰,不能再继续就读大学,这时只好再接受职业教育当工人或售货员、护士等。据统计,德国大学学生的淘汰率为40-外国学生的淘汰率为70-80%。因此,有些学生可以选听两次或50%,

三次某门课程,才考虑申请考试,因而读大学的年限通常多于5年,有人甚至读7、8年或10年。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德国教师的待2.6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遇比公务员或其他行业的待遇要高,而且是终身制,工作稳定可靠,又有寒暑假期,所以,在教师德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竞聘的人员较多,对学历要求较高。所以无论是中小学或大学均有一批受过严格训练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除了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以职业学校为例,所教的学生考试的及格率普遍达到90%。对不及格的学生还要义务补课直至全部及格。这些学生除参加职业学校的考试外,毕业后还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德国工业商业联合会(简称IHK )的职业资格考试,及格后方能获得全国统一的技工资格证书。从理论上讲,德国学校不能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一位受教育的学生尽量及格,获得技工资格证书,不能让这类学生因为成绩不及格而将他们推向社会。

不收学费,力争人人机会均等德国的中小学2.7政府高投入,

及职业学校不收学费,而且职业教育的学生还要从应聘的企业得到每月500~800欧元的生活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超过国民经济总收入的5%,保证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良好地运转,使得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家庭再贫困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都可以保证上大学。德国大学过去不收费,近几年,经过激烈争论,在某些学校开始象征性的收取一些学费也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收取学费是否能坚持尚需进一步讨论研究。

政府较少干预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学各具特2.8市场规律运作,

色德国大学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各专业领域教授的水平,教授的数

价值工程

量较少,每个教研室或研究所通常有一名教授。教授采用聘任制,不同于我国的按年限晋升制度,保证了教授具有竞争国际一流的水平。各个大学多由于某专业有国际知名教授,培养多少多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获得多少科研成果而成为该校特色。政府对大学的教学内专业设置、研究方向干预较少,其专业设置和变更大多是在预测容、

德国和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进行不断的更新调整,学校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际德国的职业教育2.9良好的校企结合,

完全根据工厂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技术工人的培养,其教学方法为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职业需要技工具备什么能力,学校就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毕业后零过渡,直接上岗工作。

其大学教育,工科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是工程师,而理科类也向应用方向发展,即开设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应用力学专业,紧密结合生产发展需要。大学和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厂矿企业的联系紧密,而且必须在厂矿企业工作若干年后才能被聘任。如德国工科院校的教授必须在攻读完博士后需在企业工作5~10年才能应聘教授的岗位,他们的罗辑是教授本人未从事过工程师的工作又何以能够培养出工程师。

大学的科研课题大多来自厂矿企业,厂矿企业生产中的难题解决,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多源自大学的研究所。厂矿企业采用大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而同时又无偿或最低费用给大学提供实验手段及设备等,供其教学和研究。我国目前虽然已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真正与工厂的紧密结合尚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学生负担较轻德国中、小学学习的内容远少于2.10以人为本,

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但应用较少。中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沉重,重复的练习堪称世界第一,

实际应用能力与德国学生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以外语为例,中国学生的语法,阅读胜过外国学生,但听说能力却明显落后与外国学生。德国大学不开设外语课程,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基本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德国中学生毕业后可以较熟练的用英语或西班牙语与外国人交流。中国学生即使上大学后语言交流也比较困难,这与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关。

2.11学制较长,不利于早出人才德国的中小学教育总计13年,中学毕业后男性学生还要服兵役(义务制)到20、18个月,21岁才能申请上大学,有些专业还要等待学习位置,大学通常要学4~5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因此一般学生大多27、28岁才能大学毕业,仅有少数学生24、25岁大学毕业。少数攻读博士的学生,还要花5年时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而博士也采用淘汰制,约有30%的学生不能毕业,一般博士生大多32、不利于早出33才毕业。漫长的学制,人才,因此目前德国也在进行一些改革的试验,力争缩短学制,但遭到了学校和许多方面的反对,进行的并不顺利。

2.12教授终身制,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德国教授一旦竞聘上岗后即为终身教授,直到68岁退休。有些教授,一开始很有朝气,科研成果不断,创新意识较强,能跻身世界前列,而当工作10年或更多一些时间后,则较为保守,该专业领域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

上世纪80年代伐,使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非常知名,而到上世纪末则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学校。因此,教授终身制也是德国教育改革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3结束语

德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他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所建立的教育体制,具有人人机会均等,倡导大众教育,大学宽进严出,注重人才质量,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政府重视教育高投入,教师队伍素质高,教育与企业生产发展紧密结合等一系列优点。当然也存在有学制时间较长,不利于早出人才,教授终身制不利于长远发展等弊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教育体制及特点的介绍分析,能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及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柏林,[1]德国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 德国概况. 莎西埃德出版社,1999.

清华大学出版[2]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北京,

社,2007.

(1998)[3]Kegel,G .Rhetorische Begleitung von Lehrveranstalunen. LMU

Muechen:Institut fuer Phonetik und sprachliche Kommunikation.


相关文章

  •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
  • 学 号:[1**********]4 贵 州 师 范 大 学(本 科) 期末考试论文 学 科: 比较教育学 题 目: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 学 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教育学 年 级:2009级 姓 名: 李军鹏 成 绩: 任课教师: ...查看


  • 德国教育投入的规模_结构及特点_孙进
  • N o. 5.20 9 G e n e ra l N o .2 3 2 比较 教 育 研 究 年第 期 总第 期 德 国教 育投入 的规模 . 结构及特 点 孙 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 汽 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 究中心 . 北京 ...查看


  • 德国会计模式及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借鉴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2卷第1期 德国会计模式及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借鉴 崔 倩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 要:各国的会计改革一直我国会计发展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分析中德两国会计环境中的异同,了解德国 ...查看


  • 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 作者:陈晓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1年05期 中图分类号:F119; K5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1)01-0001-08 现代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并两次给世界带来了 ...查看


  • 学前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 学前比较教育学 单选 1. 二战后,强调幼儿园是正规学校机构,受文部省管辖的文件是 A.<学校教育法> 2. 下列国家中,学前教育不隶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的是 C.德国 3. 标志日本学前教育制度化进程基本完成的文件是 D ...查看


  • 向德国学创新(6)高校与企业的五种合作
  • [编者按] 澎湃新闻创刊不久,我们专题讨论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个工作得到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郑春荣教授的大力支持. 在"2015中德创新合作年"的框架下,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联合推出这个新专题,探讨不同 ...查看


  • 学前比较教育学
  • 作 业 1.第15题 下列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中,被称为"就让孩子玩"的课程模式是 A.零点计划课程 B.河滨街模式 C.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 D.直接指导模式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查看


  • 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作者:李均赵鹭 高等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648: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07-0089-07 当我国至今还在为是否有必要举办本科高职争论不休之时,发达国家本科高职已经悄然走过了 ...查看


  • 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化培养风电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实践
  • 成果简介 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气候变迁,使得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全球关注.1996年我国引进了大型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旨在启动风电产业的发展,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的生态化发展.风电技术包含风资源评估.风电场规划.气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