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芦沟桥、潮州湘子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

河北(赵县)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泉州(福建省)洛阳桥: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北京芦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13公里、丰台区宛平县城西门外,跨永定河之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历史。在金代,卢沟河是出入京都南北的交通要津,同时亦是军事要地。

该桥曾于元、明两代重新修缮,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因洪水泛滥,冲毁此桥。桥的东北边的十二丈重新修筑,即今东边算起的第一、第二两孔是重修的,其余各孔则是金代的原始建筑。桥全长212.2米,宽9.3米,计入两端桥堍总长约266.5米。全桥共有11个桥孔,各孔的跨径和高度均不相等。采用两边桥孔小、依次向中央逐渐增大的韵律设计建筑法,形成了优美的桥型。早在金代,此桥就被列为“京师八景”之一。 全桥有十个桥墩,基础为木桩基。其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每个桥墩上游的迎水面上,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这是为了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可谓“石工鳞砌,坚固莫比”。

卢沟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石栏柱北侧有140柱,南侧有141柱,石栏柱高1.40米,两柱间距约1.8~2.0米,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高85厘米的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这些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许多小狮或藏或露,变化万千,难以计算之故,所以自古有“卢沟桥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流传。今人统计共有498只。

在桥的两端各设有华表4根,高约4.65米,整体比例十分协调。 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有盘龙纹饰雕刻。尤以桥的东端北侧御碑亭的石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最为知名。桥两头的石狮、碑亭加上华表、栏杆、御碑亭、碑刻等,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桥头建筑。 潮州湘子桥

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卢沟桥为“汗八里的美丽石桥”。它是中国北方现存最古的大型联拱长桥。“卢沟晓月”也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潮州(广东省)湘子桥。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

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芦沟桥、潮州湘子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

河北(赵县)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泉州(福建省)洛阳桥: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北京芦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13公里、丰台区宛平县城西门外,跨永定河之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历史。在金代,卢沟河是出入京都南北的交通要津,同时亦是军事要地。

该桥曾于元、明两代重新修缮,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因洪水泛滥,冲毁此桥。桥的东北边的十二丈重新修筑,即今东边算起的第一、第二两孔是重修的,其余各孔则是金代的原始建筑。桥全长212.2米,宽9.3米,计入两端桥堍总长约266.5米。全桥共有11个桥孔,各孔的跨径和高度均不相等。采用两边桥孔小、依次向中央逐渐增大的韵律设计建筑法,形成了优美的桥型。早在金代,此桥就被列为“京师八景”之一。 全桥有十个桥墩,基础为木桩基。其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每个桥墩上游的迎水面上,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这是为了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可谓“石工鳞砌,坚固莫比”。

卢沟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石栏柱北侧有140柱,南侧有141柱,石栏柱高1.40米,两柱间距约1.8~2.0米,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高85厘米的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这些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许多小狮或藏或露,变化万千,难以计算之故,所以自古有“卢沟桥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流传。今人统计共有498只。

在桥的两端各设有华表4根,高约4.65米,整体比例十分协调。 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有盘龙纹饰雕刻。尤以桥的东端北侧御碑亭的石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最为知名。桥两头的石狮、碑亭加上华表、栏杆、御碑亭、碑刻等,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桥头建筑。 潮州湘子桥

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卢沟桥为“汗八里的美丽石桥”。它是中国北方现存最古的大型联拱长桥。“卢沟晓月”也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潮州(广东省)湘子桥。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

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相关文章

  • 中国四大古桥 1
  •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查看


  • 中国四大古桥,领略历史的风采
  •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 ...查看


  • 潮州湘子桥历史风貌探索
  • 潮州湘子桥历史风貌探索 高二(1)班 王欣 庄财欢 林广 指导老师:郑炳光(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组) 一.提出课题 潮州民间有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它将 ...查看


  • 中国古代名桥鉴赏
  • 千年古桥----赵州桥 xxx 管理学院 摘要: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敞肩石拱桥, 被誉为"北方四大胜迹" 之一.他独特的建筑方式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一个承 ...查看


  • 宋朝人建的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利用一种动物加固桥梁,千年不倒
  • 中国的四大古桥分别是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而其中的一座桥与其他三座桥有着不同.因为其他三座桥都是建在河上的.而只有一座桥是建在海上的.那就是泉州洛阳桥,它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 ...查看


  • 从一到十话知识:知识竞赛益友电子书
  • 目录 目录 一 中国第一大河 中国第一大内陆河 中国第一大瀑布 中国第一大自然保护区 中国第一大沙漠 壮丽江南第一州 中国古代一大丛书 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文学史上 ...查看


  •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 号学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密 学 旅游第一次月考 一.填空题 1.东北旅游区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 2.东北旅游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的一部分属 ( ...查看


  • 湘子桥资料
  • 湘子桥,横跨韩江,位于潮州城东门楼前至东面的笔架山下韩山师院前.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现桥长566米(一说517.95米),分20孔,桥宽11米.桥东西两头自古至今由石墩架设石梁而成,中间水深流急,昔时限于条件,加上航运需要,采 ...查看


  • 消失的灞河古桥
  •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遗存和文化的积淀,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当时,也在于现在和将来.立于灞水河岸,看河水滔滔而去,依然浊流滚滚而无视古今,却因为没有那座古桥相依相伴,少了几分风流,而多了几分惆怅-- 灞桥距西安市东10公里,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历史上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