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

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晨昏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昏线。

(3)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时区与区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北京时间的含义: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时区差。 解题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第二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用减号。

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堆积、侵蚀)都有影响。

★考点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黄赤交角与五带: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考点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2)四季形成的原因

★考点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考点1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形态(地貌)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貌)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

堑)。地表形态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外貌,也称地形。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

(3)断层(地壳运动——压力作用、张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1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从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观图 ★考点1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14: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保温作用有关。

★考点15: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较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空气向外流出后,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较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外来气流由高空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3)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 (4)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始终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减小得就越多,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5)高空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6)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夹角。 (7)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风速)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考点16: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分布规律 风带分布规律

(3)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主要气候类型

★考点17: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

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考点

18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19: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20: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它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的环节包括

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它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海上内循环的环节包括

蒸发和降水,它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

★考点21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交换能量,缓解不

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迁移物质,塑造着地表形态;(4)联系

四大圈层,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

★考点22: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

★考点23: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1)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多雾。

③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得

益于上升补偿流。

④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

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24: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

★考点25: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参与沉积岩

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考点26: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指各自然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

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各个要素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

素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的之间的

协调。(4)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

改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

★考点27: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整

体与局部的关系,协调发展。例如: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自然地理要素

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考点28: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

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考点29: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发挥地区优势。

例如对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种类、种植制度、灌溉方式、耕作方法等方面,分

异规律要求农业生产要遵循地域性的特点来进行生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30: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优先选择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线路分布:通常选择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延伸方向: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密度;②河流

地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规模;③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的选址。

★考点31: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1)近百年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

(2)影响: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

格局,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影响农业生产(利与弊);可能导致干旱、洪涝、

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考点3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通常所说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地区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

冬春少。

(3)在不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活动效益。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等;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

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考点33:结合实例,简述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

其防治措施。

地理 2

人口与城市

★考点34: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类型(选择题)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其次有国家政策 、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方面。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4)地区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简答题)

★考点35: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的意义: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人口迁出地:有利影响为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为造成人才、劳动

力的流失。人口迁入地:有利影响是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

济发展;不利影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判断题、简答题)

(2)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原因有自然因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灾害的发生)、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变化、

社会变革、战争、宗教)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

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36: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持续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供给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判断题)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自然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

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区域开放程度(成正比)。(简答题)

(2)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3)研究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发展战略。

(4)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数量、实际人口数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数量。(选择题、判断题)

★考点37: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分区时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

(2)功能区特点比较

(3)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交通的便捷程度。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中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

生变化。

★考点38: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能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如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行政管理、信息流通等服务功

能。

(2)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

(3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也会有一些顾客

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4)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①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

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②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

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

城市的服务范围。

★考点39: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1)城市化表现:①城市人口数量增多②城市用地范围扩大③城市数量增加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升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4)过快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导致居住地环境质量下降;人口数量猛增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教育就医难、失业人口增多。

(5)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考点40: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布局、结构、风格)。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4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机械、政策、科技技术)构成了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

★考点4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考点4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土地、水源、动力、原料、劳动力、市场、运输、科技、政策等。

2.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3.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②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4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

⑴工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⑵ 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4.工业分散

5.工业地域联系

6.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区 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8.美国“硅谷”高科技 ★考点4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渍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2、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变了地理景观;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考点46: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

★考点47: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①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 ②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

③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 (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①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扩展成星状;

②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4)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48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考点49: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2)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考点50: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根本原因:

①人口压力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考点5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考点5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①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②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4、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考点5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地理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54:了解区域的含义。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特征: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层次性④开放性⑤演变性 ★考点55: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1)自然环境的差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资源是比较的主要内容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从人口的变化、城市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 (2)案例: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

★考点56:结合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在不断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之而改变。同样的自然条件,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阶段,是阻碍区域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在生产力较高的阶段,有可能逐渐转变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人类改造地理环境能力的增强,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点57: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东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出地区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转入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促进转出区和转入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转出产业的地区环境质量提高,转入产业的地区出现环境污染加重,同时可使输入地区由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的城市地区)。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出地区失业率上升,转入地区就业压力减轻)。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④缓解我国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②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③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利于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3、我国南水北调积极影响:①社会效益:满足了缺水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有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缓解工农业用水紧张的状况,推动沿线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问题。我国南水北调积极影响不利影响:长江入海水量减少,海

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输水沿线的低洼地引发盐渍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58: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自然原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不合理利用。表现: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灌溉措施不当

主要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得土地自然生产力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森林的环境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亚马孙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②地球的储水库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开发: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③商业性伐木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主要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①开发雨林观光、生态旅游;②加强管理和保护,建自然保护区;③森林的采伐与养育结合;④建设雨林缓冲区,减少移民和农耕;⑤加强国际合作;⑥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①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多且集中;②土质:疏松、岩石破碎;③地形:起伏大,坡陡;(地质灾害频繁,多滑坡泥石流)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种植、开矿,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 农业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科学施肥;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其他: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开发;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考点59:结合实例,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1、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且水量很不稳定。④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存在问题: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环境污染 综合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河流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

坝,在①防洪②航运③发电④提高水质⑤旅游⑥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2、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河段、优势、问题、综合开发方向、措施)。

★考点60: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其布局特点和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

气候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②冬季寒冷,夏季温暖③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④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地形条件:①中部和东北部平原辽阔②周围山地环绕③西部高原

土壤资源:①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②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社会条件:①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③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

布局特点:①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②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③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商品粮基地建设: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主要问题: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表现:①森林质量下降,草场退化;②水土流失严重,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③环境污染;④自然灾害频繁

方法措施:平原农业区措施: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品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西部草原区农业措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农业措施: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考点6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考点6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63: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考点64: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应用:对于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广大用户,只要拥有能够接收、跟踪和测量GPS信号的G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进行导航定位,实时地计算出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度)、速度以及时间。

★考点6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等管网系统管理、环境管理、城市规划、防灾减灾、治安管理、医疗救护、车辆导航等方面。 ★考点66: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1)含义: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建设: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

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晨昏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昏线。

(3)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时区与区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北京时间的含义: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时区差。 解题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第二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用减号。

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堆积、侵蚀)都有影响。

★考点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黄赤交角与五带: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考点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2)四季形成的原因

★考点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考点1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形态(地貌)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貌)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

堑)。地表形态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外貌,也称地形。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

(3)断层(地壳运动——压力作用、张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1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从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观图 ★考点1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14: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保温作用有关。

★考点15: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较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空气向外流出后,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较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外来气流由高空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3)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 (4)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始终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减小得就越多,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5)高空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6)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夹角。 (7)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风速)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考点16: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分布规律 风带分布规律

(3)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主要气候类型

★考点17: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

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考点

18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19: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20: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它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的环节包括

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它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海上内循环的环节包括

蒸发和降水,它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

★考点21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交换能量,缓解不

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迁移物质,塑造着地表形态;(4)联系

四大圈层,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

★考点22: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

★考点23: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1)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多雾。

③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得

益于上升补偿流。

④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

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24: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

★考点25: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参与沉积岩

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考点26: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平衡功能——指各自然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

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各个要素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

素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的之间的

协调。(4)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

改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

★考点27: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整

体与局部的关系,协调发展。例如: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自然地理要素

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考点28: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

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考点29: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发挥地区优势。

例如对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种类、种植制度、灌溉方式、耕作方法等方面,分

异规律要求农业生产要遵循地域性的特点来进行生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30: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优先选择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线路分布:通常选择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延伸方向: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密度;②河流

地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规模;③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的选址。

★考点31: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1)近百年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

(2)影响: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

格局,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影响农业生产(利与弊);可能导致干旱、洪涝、

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考点3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通常所说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地区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

冬春少。

(3)在不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活动效益。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等;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

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考点33:结合实例,简述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

其防治措施。

地理 2

人口与城市

★考点34: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类型(选择题)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其次有国家政策 、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方面。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4)地区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简答题)

★考点35: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的意义: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人口迁出地:有利影响为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为造成人才、劳动

力的流失。人口迁入地:有利影响是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

济发展;不利影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判断题、简答题)

(2)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原因有自然因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灾害的发生)、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变化、

社会变革、战争、宗教)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

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36: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持续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供给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判断题)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自然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

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区域开放程度(成正比)。(简答题)

(2)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3)研究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发展战略。

(4)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数量、实际人口数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数量。(选择题、判断题)

★考点37: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分区时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

(2)功能区特点比较

(3)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交通的便捷程度。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中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

生变化。

★考点38: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能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如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行政管理、信息流通等服务功

能。

(2)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

(3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也会有一些顾客

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4)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①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

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②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

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

城市的服务范围。

★考点39: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1)城市化表现:①城市人口数量增多②城市用地范围扩大③城市数量增加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升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4)过快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导致居住地环境质量下降;人口数量猛增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教育就医难、失业人口增多。

(5)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考点40: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布局、结构、风格)。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4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机械、政策、科技技术)构成了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

★考点4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考点4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土地、水源、动力、原料、劳动力、市场、运输、科技、政策等。

2.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3.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②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4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

⑴工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⑵ 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4.工业分散

5.工业地域联系

6.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区 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8.美国“硅谷”高科技 ★考点4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渍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2、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变了地理景观;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考点46: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

★考点47: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①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 ②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

③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 (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①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扩展成星状;

②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4)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48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考点49: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2)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考点50: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根本原因:

①人口压力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考点5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考点5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①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②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4、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考点5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地理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54:了解区域的含义。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特征: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层次性④开放性⑤演变性 ★考点55: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1)自然环境的差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资源是比较的主要内容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从人口的变化、城市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 (2)案例: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

★考点56:结合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在不断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之而改变。同样的自然条件,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阶段,是阻碍区域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在生产力较高的阶段,有可能逐渐转变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人类改造地理环境能力的增强,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点57: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东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出地区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转入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促进转出区和转入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转出产业的地区环境质量提高,转入产业的地区出现环境污染加重,同时可使输入地区由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的城市地区)。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出地区失业率上升,转入地区就业压力减轻)。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④缓解我国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②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③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利于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3、我国南水北调积极影响:①社会效益:满足了缺水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有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缓解工农业用水紧张的状况,推动沿线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问题。我国南水北调积极影响不利影响:长江入海水量减少,海

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输水沿线的低洼地引发盐渍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58: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自然原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不合理利用。表现: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灌溉措施不当

主要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得土地自然生产力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森林的环境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亚马孙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②地球的储水库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开发: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③商业性伐木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主要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①开发雨林观光、生态旅游;②加强管理和保护,建自然保护区;③森林的采伐与养育结合;④建设雨林缓冲区,减少移民和农耕;⑤加强国际合作;⑥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①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多且集中;②土质:疏松、岩石破碎;③地形:起伏大,坡陡;(地质灾害频繁,多滑坡泥石流)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种植、开矿,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 农业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科学施肥;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其他: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开发;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考点59:结合实例,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1、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且水量很不稳定。④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存在问题: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环境污染 综合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河流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

坝,在①防洪②航运③发电④提高水质⑤旅游⑥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2、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河段、优势、问题、综合开发方向、措施)。

★考点60: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其布局特点和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

气候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②冬季寒冷,夏季温暖③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④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地形条件:①中部和东北部平原辽阔②周围山地环绕③西部高原

土壤资源:①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②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社会条件:①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③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

布局特点:①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②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③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商品粮基地建设: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主要问题: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表现:①森林质量下降,草场退化;②水土流失严重,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③环境污染;④自然灾害频繁

方法措施:平原农业区措施: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品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西部草原区农业措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农业措施: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考点6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考点6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63: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考点64: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应用:对于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广大用户,只要拥有能够接收、跟踪和测量GPS信号的GPS信号接收机,就可以进行导航定位,实时地计算出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度)、速度以及时间。

★考点6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等管网系统管理、环境管理、城市规划、防灾减灾、治安管理、医疗救护、车辆导航等方面。 ★考点66: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1)含义: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建设: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相关文章

  • 高二地理教学总结小结,反思
  • 上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高二6个班的地理课.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 ...查看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教学论文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教学 地理每年的会考,都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考察.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 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 ...查看


  •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 要 地理教育应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然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传授,教学与生活脱离.随着地理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与关注.对此,本文 ...查看


  • 高中毕业班地理工作总结1文档
  •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 段凤娇 高三地理复习中,我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通过原理分析.规律总结和解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认 ...查看


  • 经典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版块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 ...查看


  •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与教法研究
  •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与教法研究 ***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 摘 要: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师生平等交往,学生的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一改旧教材及旧教法的灌输式.试 ...查看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相比,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此时,作为新入学的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并完成两个转变,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和从"学会"到 ...查看


  • 高中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
  • 高中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 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 ...查看


  • 名师总结:高中地理运算公式及技巧!地理运算一招搞定!
  • 地理一直以来就被成为文科中的理科,不少文科生都觉得地理是文综当中最难的科目,特别是一些计算题,感觉比数学还要复杂!地理的计算题让不少同学都叫苦不迭. 区时计算,比例尺换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让不少同学抓耳挠腮,不管怎样也弄不明白.不少 ...查看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 地理组 张晶 摘要: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