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金戈大散关游

久闻“铁马金戈大散关”之大名,也曾到过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数次,但都与大散关失之交臂,素未谋面。

年逾古稀的老同事王教授想往大散关心仪已久,两个“老玩童”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心动不如行动,说走就走。辛卯十月十五上午8:56由西安火车站3站台乘4937次西安至宝鸡列车,始发站晚点发车一个多小时,12:16到达宝鸡火车站,硬座票价22元。由宝鸡火车站前经二路上文化路公交站乘26路公交车,1元票价坐到清姜路益门堡公交站。搭乘宝鸡到凤县班车到大散关下车,票价7.7元。

“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老话言简意赅,充满哲理。进入大散关后,但见七十有二的王教授“老将黄忠”不服老,脚下生风,一溜小跑,不一会儿就上到了大散关的烽火台。老夫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直上云霄。经“龙泉”,参观“大散关抗金大捷纪念馆”。上“观音阁”,过“回心石”登绝顶。两个老驴你追我赶,悠哉乐哉地游览了大散关。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铁马金戈大散关。晚上6:15由大散关乘凤县至宝鸡班车,6:45到达宝鸡炎帝园公交站旁边的宝鸡汽车站,票价7元。走到胜利桥底下的农贸市场,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5元。夜宿长青招待所103房间,住宿费20元。洗罢征尘上床安歇,天南海北,东拉西扯谝到午夜方才就寝。辛卯十月十六日游览了宝鸡北坡森林公园、西府天地、大唐秦王陵和炎帝陵后,晚上6:15由宝鸡火车站乘2670次宝鸡至太原列车,8:10到达西安火车站,硬座票价26元。出站乘5路公交车不到9:00回到家,结束了功德圆满的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两日游。

站在铁马金戈大散关烽火台年逾古稀的“老帅锅”王教授。

大散关亦称散关、散关山口。

中国古代著名关隘,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关中四关之一。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大散岭上。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秦蜀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大散关既是终南山西向的尽处,又是陇首东起的开头,清姜诸河荤绕其间。古称“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下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盖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矣”。其高峻雄险,有诗为证:“过往长途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岭头却望来人处,特地身疑如鸟飞”。昔日大散关是“重门临巨墩,连栋起崇外”的雄伟关隘。

大散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大散关名称由来一说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二说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三说因散谷水而得名。大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

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宋与金领土分界线为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蚧反复拉锯于此。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5月,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塬,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塬下。有人劝吴玠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玠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玠军中乏粮,故兵无斗志。吴玠与弟吴璘召集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塬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玠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玠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金兀术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弟兄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

因大散关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地理位置,文人墨客途经此处,留下了大量文章、诗句。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作背景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退居山阴家中的陆游,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街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大散关美食推荐

歧山哨子面、歧山擀面皮、歧山锅盔、宝鸡豆腐包子、蜂蜜粽子、红枣稀饭、宝鸡酥茶等。

大散关景区交通

宝鸡火车站前有87元大散关一日游,这个依老夫之见不推荐。

最好由宝鸡火车站前乘4路,9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1元票价坐到第三站炎帝园站下车,往东折返不到50米,路南宝鸡汽车站里乘到凤县,留坝,汉中的中巴车,7.7元票价坐到大散关下车即到。

另外由宝鸡火车站前经二路上文化路口公交站乘6路、26路公交车,1元票价坐到清姜路上的益门堡公交站下车,乘到凤县,留坝,汉中途径益门堡公交站的中巴车,7.7元票价坐到大散关下车即到。

大散关景区开放时间:

8:00—18:00

大散关景区门票

成人票40元

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证票价20元

身高1.1米以下的儿童免票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清姜路路牌以及益门堡公交站站牌。

云遮雾罩的大散关前川陕公路俯瞰。

金戈铁马,横刀于关隘之前;策马扬鞭,驰骋于沙场之上。那古战场的万里奔袭,那大将军的运筹帷幄,那心怀天下的骁勇之战,如今在哪里还能体会,就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

大散关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因其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亦称崤谷,自古为“川陕咽喉”,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历代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余次。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玠反复拉锯于此。这些战争的发生,无不表明大散关在军事上的重要。

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著名诗篇;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当年陆游游览时,曾留下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千古绝唱。如今伫立关址,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自然风光特别优美。

大散关遗址从益门故道口至大散岭,绵延达20余公里。1996年,经宝鸡市区政府和神农镇二里关村共同努力,投资80余万元开发建设大散关,整修山门一座,恢复古栈道,建敌楼一座。2008年招商引资 700万元,对大散关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修建了营寨式山门、游客服务中心、大宋食府、陆游塑像、博览馆、上山步道、敌楼、烽火台、斯飞阁、龙泉等设施,形成了七大展区,即大宋石雕文化展区、老子道德文化展区、大散关历史文化展区、关公财神文化展区、古战场抗金大捷展区、观音阁佛教文化展区、斯飞阁文化展区,丰富了大散关的文化内涵,使大散关再现往日雄姿。 2009年,宝鸡市渭滨区在大散关成功举办了首届古大散关文化节,新颖的“开关”仪式不仅获得了镇关之宝“关印”,还打开了游人通往雄奇大散关、了解古散关的文化历史之门。

趾高气扬地站在铁马金戈大散关前年逾古稀的“老帅锅”王教授。2011.11.12

[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4 15:10 编辑 ]

[***********].jpg (296.63 KB)2011-11-14 18:38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关门内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手书陆游诗作碑刻。2011.11.11附件[***********]0.jpg (134.68 KB)2011-11-14 19:00 站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大散关抗金大捷纪念馆”顶上过廊旁边的穷游圣人。2011.11.11附件[***********].jpg (192.22 KB)2011-11-14 19:10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正在全神贯注拍摄硕果累累、红艳艳的野果的王教授。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4:22 编辑 ]附件[**************]78.jpg (276.95 KB)2011-11-14 19:[***********]713.jpg (266.42 KB)2011-11-15 14:[***********]798.jpg (207.63 KB)2011-11-15 14:22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绝顶的告示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4:02 编辑 ]附件[***********].jpg (233.85 KB)2011-11-14 19:[***********]918.jpg (208.47 KB)2011-11-15 14:02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关门里的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诗作碑刻。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3:47 编辑 ]附件[***********]4.jpg (186.67 KB)2011-11-14 19:[***********]316.jpg (218.43 KB)2011-11-15 13:47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展出《群经之首易经 大道之源》 中的“时”与“中”简介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6 16:04 编辑 ]附件[**************]25.jpg (117.93 KB)2011-11-14 19:[***********]0.jpg (129.43 KB)2011-11-14 20:[***********]020.jpg (122.4 KB)2011-11-15 08:[***********]755.jpg (95.19 KB)2011-11-16 16:04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财神殿墙上的《招财进宝》组合字。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2:50 编辑 ]附件[***********].jpg (156.06 KB)2011-11-14 19:[***********]236.jpg (120.02 KB)2011-11-15 12:50 喜气洋洋地站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财神殿旁边的“老帅锅”。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5:05 编辑 ]附件[**************]40.jpg (234.15 KB)2011-11-14 19:[***********]718.jpg (196.11 KB)2011-11-15 15:05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观音阁里的观世音菩萨简介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6:23 编辑 ]附件[**************]56.jpg (171.33 KB)2011-11-14 19:[***********]241.jpg (185.31 KB)2011-11-15 08:[***********]964.jpg (175.4 KB)2011-11-15 09:[***********]3.jpg (173.42 KB)2011-11-15 16:23

久闻“铁马金戈大散关”之大名,也曾到过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数次,但都与大散关失之交臂,素未谋面。

年逾古稀的老同事王教授想往大散关心仪已久,两个“老玩童”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心动不如行动,说走就走。辛卯十月十五上午8:56由西安火车站3站台乘4937次西安至宝鸡列车,始发站晚点发车一个多小时,12:16到达宝鸡火车站,硬座票价22元。由宝鸡火车站前经二路上文化路公交站乘26路公交车,1元票价坐到清姜路益门堡公交站。搭乘宝鸡到凤县班车到大散关下车,票价7.7元。

“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老话言简意赅,充满哲理。进入大散关后,但见七十有二的王教授“老将黄忠”不服老,脚下生风,一溜小跑,不一会儿就上到了大散关的烽火台。老夫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直上云霄。经“龙泉”,参观“大散关抗金大捷纪念馆”。上“观音阁”,过“回心石”登绝顶。两个老驴你追我赶,悠哉乐哉地游览了大散关。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铁马金戈大散关。晚上6:15由大散关乘凤县至宝鸡班车,6:45到达宝鸡炎帝园公交站旁边的宝鸡汽车站,票价7元。走到胜利桥底下的农贸市场,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5元。夜宿长青招待所103房间,住宿费20元。洗罢征尘上床安歇,天南海北,东拉西扯谝到午夜方才就寝。辛卯十月十六日游览了宝鸡北坡森林公园、西府天地、大唐秦王陵和炎帝陵后,晚上6:15由宝鸡火车站乘2670次宝鸡至太原列车,8:10到达西安火车站,硬座票价26元。出站乘5路公交车不到9:00回到家,结束了功德圆满的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两日游。

站在铁马金戈大散关烽火台年逾古稀的“老帅锅”王教授。

大散关亦称散关、散关山口。

中国古代著名关隘,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关中四关之一。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大散岭上。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秦蜀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大散关既是终南山西向的尽处,又是陇首东起的开头,清姜诸河荤绕其间。古称“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下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盖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矣”。其高峻雄险,有诗为证:“过往长途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岭头却望来人处,特地身疑如鸟飞”。昔日大散关是“重门临巨墩,连栋起崇外”的雄伟关隘。

大散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大散关名称由来一说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二说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三说因散谷水而得名。大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

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宋与金领土分界线为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蚧反复拉锯于此。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5月,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塬,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塬下。有人劝吴玠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玠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玠军中乏粮,故兵无斗志。吴玠与弟吴璘召集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塬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玠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玠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金兀术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弟兄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

因大散关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地理位置,文人墨客途经此处,留下了大量文章、诗句。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作背景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退居山阴家中的陆游,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街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大散关美食推荐

歧山哨子面、歧山擀面皮、歧山锅盔、宝鸡豆腐包子、蜂蜜粽子、红枣稀饭、宝鸡酥茶等。

大散关景区交通

宝鸡火车站前有87元大散关一日游,这个依老夫之见不推荐。

最好由宝鸡火车站前乘4路,9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1元票价坐到第三站炎帝园站下车,往东折返不到50米,路南宝鸡汽车站里乘到凤县,留坝,汉中的中巴车,7.7元票价坐到大散关下车即到。

另外由宝鸡火车站前经二路上文化路口公交站乘6路、26路公交车,1元票价坐到清姜路上的益门堡公交站下车,乘到凤县,留坝,汉中途径益门堡公交站的中巴车,7.7元票价坐到大散关下车即到。

大散关景区开放时间:

8:00—18:00

大散关景区门票

成人票40元

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证票价20元

身高1.1米以下的儿童免票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清姜路路牌以及益门堡公交站站牌。

云遮雾罩的大散关前川陕公路俯瞰。

金戈铁马,横刀于关隘之前;策马扬鞭,驰骋于沙场之上。那古战场的万里奔袭,那大将军的运筹帷幄,那心怀天下的骁勇之战,如今在哪里还能体会,就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

大散关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因其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亦称崤谷,自古为“川陕咽喉”,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历代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余次。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玠反复拉锯于此。这些战争的发生,无不表明大散关在军事上的重要。

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著名诗篇;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有关大散关的诗最多,当年陆游游览时,曾留下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千古绝唱。如今伫立关址,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如奔马,又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自然风光特别优美。

大散关遗址从益门故道口至大散岭,绵延达20余公里。1996年,经宝鸡市区政府和神农镇二里关村共同努力,投资80余万元开发建设大散关,整修山门一座,恢复古栈道,建敌楼一座。2008年招商引资 700万元,对大散关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修建了营寨式山门、游客服务中心、大宋食府、陆游塑像、博览馆、上山步道、敌楼、烽火台、斯飞阁、龙泉等设施,形成了七大展区,即大宋石雕文化展区、老子道德文化展区、大散关历史文化展区、关公财神文化展区、古战场抗金大捷展区、观音阁佛教文化展区、斯飞阁文化展区,丰富了大散关的文化内涵,使大散关再现往日雄姿。 2009年,宝鸡市渭滨区在大散关成功举办了首届古大散关文化节,新颖的“开关”仪式不仅获得了镇关之宝“关印”,还打开了游人通往雄奇大散关、了解古散关的文化历史之门。

趾高气扬地站在铁马金戈大散关前年逾古稀的“老帅锅”王教授。2011.11.12

[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4 15:10 编辑 ]

[***********].jpg (296.63 KB)2011-11-14 18:38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关门内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手书陆游诗作碑刻。2011.11.11附件[***********]0.jpg (134.68 KB)2011-11-14 19:00 站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大散关抗金大捷纪念馆”顶上过廊旁边的穷游圣人。2011.11.11附件[***********].jpg (192.22 KB)2011-11-14 19:10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正在全神贯注拍摄硕果累累、红艳艳的野果的王教授。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4:22 编辑 ]附件[**************]78.jpg (276.95 KB)2011-11-14 19:[***********]713.jpg (266.42 KB)2011-11-15 14:[***********]798.jpg (207.63 KB)2011-11-15 14:22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绝顶的告示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4:02 编辑 ]附件[***********].jpg (233.85 KB)2011-11-14 19:[***********]918.jpg (208.47 KB)2011-11-15 14:02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关门里的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诗作碑刻。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3:47 编辑 ]附件[***********]4.jpg (186.67 KB)2011-11-14 19:[***********]316.jpg (218.43 KB)2011-11-15 13:47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展出《群经之首易经 大道之源》 中的“时”与“中”简介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6 16:04 编辑 ]附件[**************]25.jpg (117.93 KB)2011-11-14 19:[***********]0.jpg (129.43 KB)2011-11-14 20:[***********]020.jpg (122.4 KB)2011-11-15 08:[***********]755.jpg (95.19 KB)2011-11-16 16:04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财神殿墙上的《招财进宝》组合字。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2:50 编辑 ]附件[***********].jpg (156.06 KB)2011-11-14 19:[***********]236.jpg (120.02 KB)2011-11-15 12:50 喜气洋洋地站在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财神殿旁边的“老帅锅”。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5:05 编辑 ]附件[**************]40.jpg (234.15 KB)2011-11-14 19:[***********]718.jpg (196.11 KB)2011-11-15 15:05 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古镇陈仓现代宝鸡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大散关山上观音阁里的观世音菩萨简介牌。2011.11.11[ 本帖最后由 县货儿 于 2011-11-15 16:23 编辑 ]附件[**************]56.jpg (171.33 KB)2011-11-14 19:[***********]241.jpg (185.31 KB)2011-11-15 08:[***********]964.jpg (175.4 KB)2011-11-15 09:[***********]3.jpg (173.42 KB)2011-11-15 16:23


相关文章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一场倒春寒,绊得春天一个趔趄.三月的夜晚忽然寒风大作,冷雨敲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的诗忽然闯入脑海.初识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时只知道背得越熟越好.随着年纪 ...查看


  • 关于雪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书愤五首·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 ...查看


  • 爱国诗歌:书愤其一
  • <书愤其一>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其一>注释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 ...查看


  • 陆游书愤赏析鉴及体会
  • 陆游>赏析鉴及体会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鉴赏 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故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 ...查看


  • 爱国诗歌:书愤五首·其一
  • 书愤五首·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 ...查看


  • 陆游的 书愤 赏析
  •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拿剑,拿剑,痛击狂胡三百万." 回望中原,你看见萧萧边关,你听见刁斗 ...查看


  • 古代爱国诗
  •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q ...查看


  • 描写雪景的句子: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诗句
  •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 ...查看


  • 陆游[书愤]赏析
  • 宋·陆游<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