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防御气象灾害

农村如何防御气象灾害

我国农村气象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力量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关系国家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关于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精神,全面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加快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努力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切实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加快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一、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民农村满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明确工作目标

用3 — 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

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三、明确主要任务

1、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建立预报到乡、乡乡有站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在完善现有农村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构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县级气象观测站实现地面天气观测自动化,推进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电线积冰等人工观测项目向自动观测转变。

建成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每个乡镇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

建成农村自动雨量监测网,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村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可能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暴雨的自动监测和报警。

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观测,建成农村雷电灾害监测网。

以中尺度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等监测分析技术为基础,省级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发布空间分辨率到乡镇的预报产品;地市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预报产品开展补充、订正和解释应用,并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县级气象部门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监视,并利用上级预报产品开展临近预报订正和跟踪服务。

2010年,组织试点省份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业务试验,研究构建集约化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体系和流程。开展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固态降水和积雪深度等自动观测业务试点。

2、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力争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

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完善手机短信和电话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县级站和兴农网县级站,利用社会公共媒体和外部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协理员通过手

机、固定电话、对讲机通知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广播、锣、鼓、信息专栏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2010年,要加大与各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的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电子显示屏、高音预警广播的建设,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3、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建立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总指挥长,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包括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级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

乡级人民政府有分管乡长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乡干部担任的气象协理员负责日常工作。每个乡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

(建设规范见附件1)。

行政村村长为本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村级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要清楚村中的危险户所在。

每个村设有气象信息员,每个村要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清楚标明转移路线。

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在完善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延伸到乡和村,基本实现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乡、村级预案要在摸清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安置点的基础上,采用简明的图表方式,明确群众转移路线,制定乡干部包村联系制度、村干部包户联系制度,落实各项措施责任人。

县、乡、村要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在多灾易灾的乡、村建设避难场所,定期对避难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活动在乡镇中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2010年,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有一名气象协理员,负责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明确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御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建有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75%的村(屯)要设有气象信息员。通

过抓各省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推进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每个乡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4、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县级要编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县级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指导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有条件的县制定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

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由乡镇发放给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由村发放给全村村民。

建立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度,规定村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的范围、方法和发现隐患后的处理措施等。

县级气象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以村为单位查明农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图。

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网络。县级气象部门建立灾情上报系统和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制度,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信息员、各村气象灾害隐患点、各级应急预案等信息纳入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和共享。

乡镇、村屯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承担气象灾害收集上报工作。建立一馆、一站、一栏、一员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

“一馆”指县级在当地综合科普馆中增设气象防灾减灾展区,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融入到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有条件的县可以建立专门的气象科普馆。

“一站”指把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气象科普活动站,定期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一栏”指每个村设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定期张贴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一员”指将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员,活跃在广大乡、村居民中,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2010年,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编制出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完成县级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县级气象部门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要组织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情。

三、强化保障,落实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纳入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财务投入渠道中,保障体系建设中所需的人员编制。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抽选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骨干成立专门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寻求相关部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三)依靠科技,强化制度。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与防灾减灾部门、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深入贯彻落实《气象灾

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规划的建设力度,做到政策健全、保障有力。

农村如何防御气象灾害

我国农村气象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力量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关系国家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关于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精神,全面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加快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努力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切实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加快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一、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民农村满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明确工作目标

用3 — 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

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三、明确主要任务

1、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建立预报到乡、乡乡有站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在完善现有农村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构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县级气象观测站实现地面天气观测自动化,推进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电线积冰等人工观测项目向自动观测转变。

建成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每个乡镇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

建成农村自动雨量监测网,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村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可能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暴雨的自动监测和报警。

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观测,建成农村雷电灾害监测网。

以中尺度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等监测分析技术为基础,省级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发布空间分辨率到乡镇的预报产品;地市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预报产品开展补充、订正和解释应用,并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县级气象部门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监视,并利用上级预报产品开展临近预报订正和跟踪服务。

2010年,组织试点省份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业务试验,研究构建集约化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体系和流程。开展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固态降水和积雪深度等自动观测业务试点。

2、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力争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

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完善手机短信和电话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县级站和兴农网县级站,利用社会公共媒体和外部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协理员通过手

机、固定电话、对讲机通知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广播、锣、鼓、信息专栏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2010年,要加大与各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的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电子显示屏、高音预警广播的建设,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3、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建立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总指挥长,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包括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级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

乡级人民政府有分管乡长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乡干部担任的气象协理员负责日常工作。每个乡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

(建设规范见附件1)。

行政村村长为本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村级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要清楚村中的危险户所在。

每个村设有气象信息员,每个村要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清楚标明转移路线。

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在完善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延伸到乡和村,基本实现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乡、村级预案要在摸清气象灾害危险区域、安置点的基础上,采用简明的图表方式,明确群众转移路线,制定乡干部包村联系制度、村干部包户联系制度,落实各项措施责任人。

县、乡、村要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在多灾易灾的乡、村建设避难场所,定期对避难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活动在乡镇中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2010年,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有一名气象协理员,负责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明确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御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建有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75%的村(屯)要设有气象信息员。通

过抓各省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推进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每个乡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4、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县级要编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县级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指导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有条件的县制定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

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由乡镇发放给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由村发放给全村村民。

建立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度,规定村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的范围、方法和发现隐患后的处理措施等。

县级气象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以村为单位查明农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图。

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网络。县级气象部门建立灾情上报系统和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制度,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信息员、各村气象灾害隐患点、各级应急预案等信息纳入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和共享。

乡镇、村屯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承担气象灾害收集上报工作。建立一馆、一站、一栏、一员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

“一馆”指县级在当地综合科普馆中增设气象防灾减灾展区,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融入到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有条件的县可以建立专门的气象科普馆。

“一站”指把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气象科普活动站,定期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一栏”指每个村设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定期张贴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一员”指将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员,活跃在广大乡、村居民中,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2010年,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编制出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完成县级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县级气象部门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要组织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情。

三、强化保障,落实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纳入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财务投入渠道中,保障体系建设中所需的人员编制。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抽选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骨干成立专门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寻求相关部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三)依靠科技,强化制度。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与防灾减灾部门、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深入贯彻落实《气象灾

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规划的建设力度,做到政策健全、保障有力。


相关文章

  •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字体:大 中 小] 2010-04-13 10:04:4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 ...查看


  •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1
  •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txt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字体:大 中 小] 2010-04-13 10:04:4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 ...查看


  • 2014年县气象局三解三促工作总结
  • 今年来,我局党支部和联村指导员根据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三解三促"活动,全面实行城乡党组织统筹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县级机关"三解三促"制度化常态化的意见>要求,积极 ...查看


  • 如何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职能
  • 如何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职能 摘要:作为气象主管机构在履行防雷减灾行政许可职能时,必须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切实解决好防雷减灾为公共安全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的问题:必须不断增加防雷减灾的科技含量,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加 ...查看


  • 农村通信基站雷击引发火灾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 摘 要:该文从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移动通信基站雷击引发火灾事故入手,分析雷击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农村雷电防御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雷.防火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农村通信基站雷击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通信基站:雷击火灾:原因分析: ...查看


  • 遵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遵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并结合遵化市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保护生态平衡.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等防御对策,以减轻遵化市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河北遵化 中图分 ...查看


  • 公共气象服务竞赛总结知识点
  • 科目 公共气象服务单项选择题60×0.5多项选择题40×1.0判断题30×0.5填空题-问答题1×15.0 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2.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 ...查看


  • 防震减灾观后感400字(共6篇)
  • 篇一:防震减灾观后感 防震减灾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中国人无法遗忘的伤痛.就在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强大的能量将汶川撕成碎片.在那场灾难中,不仅仅是四川汶川,全国各地都有震感,无数生命被埋于废墟之下.然而就在这样一场 ...查看


  •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文件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气发[2010]3号[颁布日期]:2010-01-11[生效日期]:2010-01-11[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文件的通知(气发[201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