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课件与学文的结合,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初步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抓重点语句品读,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五、重点难点

重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体会生动准确地用词的精妙。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法、点拨法。

学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品读与想象交融。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识字写字。会认、会写“压,乱,垂,虹”四个生字,重点指导“垂”的写法。

前置性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圈出本课的生字。3、标好自然段。 4、收集下雨前大自然有哪些现象的资料。

前: 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 电闪雷鸣

18、雷雨 中: ? 仔细观察

后: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课件与学文的结合,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初步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抓重点语句品读,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五、重点难点

重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体会生动准确地用词的精妙。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法、点拨法。

学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品读与想象交融。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识字写字。会认、会写“压,乱,垂,虹”四个生字,重点指导“垂”的写法。

前置性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圈出本课的生字。3、标好自然段。 4、收集下雨前大自然有哪些现象的资料。

前: 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 电闪雷鸣

18、雷雨 中: ? 仔细观察

后: ?


相关文章

  • 雷雨第一课时教案 1
  •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三个生字,会写"垂.乱.沉"三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会用"越 ____ 越___ ...查看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夏天到了 1教案 鄂教版
  •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火热的夏天 第十一课 夏天到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夏天到了>.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我市学生生活周围的绿化 ...查看


  • 雷雨前教案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雷雨前>(2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2.收集有关茅盾的资料,了解茅盾的生平.创作.查阅本课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qu ...查看


  • 雷雨教案公开课
  •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的第一课时,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18雷雨)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昨天我们已经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教案设计
  • 盐池五小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语文 导学案 备课 课型 郭秀仙 讲读课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四 单 元 时 间 主备教师 年 月 郭秀仙 日 教 学 前 设 计 课题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重难点 ...查看


  • 18_雷雨教案与反思
  • 18<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观察留意大自然变化的奇妙景象,感受自然美. 3.看懂图意 ...查看


  • 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 ...查看


  • 教案:雷雨阅读导学
  • <雷雨>阅读导学 类别 教 案 作者 胡 明 军 职务 语 文 教 师 职称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单位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手机 [1**********] 地址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和平南路19号 邮编 641300 <雷雨 ...查看


  • 三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 生活生命与安全 教 学 设 班级:三年级二班 教师:罗 庆 豪 2014年春季学期 计 四 年 级 音 乐 教 学 设 计 班级:四年级二班 教师:罗 庆 豪 2014年春季学期 第一单元 热爱生命 1.寻找生存的家园 一.教学内容: 教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