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

作者:杨倩

早期教育 2013年09期

  “妈妈(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可能每位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这样的请求。你是怎样回应孩子的呢?是随手找本故事书读一下,即兴编一个故事,还是通过故事用心与孩子交流呢?同样是讲故事,“会讲”与“不会讲”,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可是大大不同哦!从现在起学着做“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吧!

  用“放大镜”找故事的多维教育价值

  以故事《小猫钓鱼》为例,家长在讲述这个故事时通常把“小猫因为三心二意所以钓不到鱼”作为提问重点,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其他更有价值的教育点:

  1.沉得住气的猫妈妈——等待是一剂良药

  猫妈妈为什么没有在小猫开始与蝴蝶蜻蜓玩就制止小猫呢?因为她知道,让小猫看到错误行为导致的后果,要远比一开始就纠正有效多了。猫妈妈同时也深知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安静地坐那儿钓鱼,钓到大鱼才最能刺激小猫,促使小猫反省。

  教育的艺术在于花最少的力气解决最难的问题。倘若换成时下心直口快、望子成龙的家长,早在小猫开始理会蝴蝶时就该忙开了,也许在她的不断纠正下,小猫当天也钓到了鱼。但是,在监督者不在场的情况下,小猫很可能会故伎重演。

  2.先前热情后来冷漠的小猫——怎样拒绝干扰但不伤害别人

  小猫完全可以告诉蝴蝶蜻蜓“我现在要专心钓鱼,不能陪你们玩,下次有空再玩吧”之类的话,既说清了理由,又不伤害别人。小猫不能因为没有钓到鱼而气恼就索性采用不理睬的态度,把气撒到别人身上。但我们通常没有注意到这种行为的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遇到被干扰或是需要拒绝对方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有的孩子安静地画画被打扰后会高声训斥“吵死了,你不要讲话了”,可换成“你可以小声点吗?我在画画”。并不是让孩子永远不要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在交往时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获得更高效更和谐的人际互动。

  3.干扰别人却不自知的蜻蜒蝴蝶——怎样表示友好而不干扰别人

  蝴蝶蜻蜓来找小猫玩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小猫的钓鱼活动是一种干扰。无论先前玩得多么高兴,对于后来小猫没有钓到鱼的结果自然是不愉快的。所以想和对方表示友好一定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还要考虑对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是否合适。例如有的孩子很热心地帮助同伴完成作业,但同伴却不想别人帮自己,想自己动脑筋。有时候帮助别人也不一定是对的,要看合适与否。

  用新视角读老故事

  有的家长偏爱传统故事,希望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找来很多成语故事、传统益智故事给孩子听,却发现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古代人或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可能与我们相差甚远。

  1.灵活变通,合理解读

  有些传统故事中被称赞的做法可能在今天看来可笑不可取。因此,对这类故事应该有新的更科学的解读。比如,《程门立雪》的故事意在说明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个学生去老师家请教问题,因为老师在午睡,他们就冒雪站在屋子外面等老师。古时没有手机电话联系,无法知道老师是否有空,但是等老师的时间也可以找个能挡雪的地方学习,不一定要站在雪里等候。站在雪里等在今天看来不是做秀就是脑子有问题。所以讲故事也要联系现实,对故事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教条上,要欢迎孩子提问题和发表其他见解。

  2.选择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故事

  不少家长选择《孔融让梨》的故事,希望孩子可以学会谦让有礼。但是幼儿阶段天然的自我中心倾向,使孩子很难像孔融那样在四岁做出让梨的举动。如果强行让孩子接受孔融的做法,就意味着孩子在与同伴分享时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即使当大人的面会去谦让,那也是故意讨好大人的行为,不是诚实的选择。教会孩子在基本公平的前提下适度谦让,避免争抢纠纷是对的,但一味谦让不值得提倡,也不可行。所以,选择故事时不能选那些超出孩子理解范围和身心接受能力的故事,或给孩子提与其年龄发展不适应的要求。

  用童心读童话

  父母都希望故事能让孩子聪明、有主见,那么在讲故事时,就不要以孩子能否复述故事大意来判断孩子是否理解故事。如果孩子表达了与故事中心思想似乎不符的观点或疑问,家长不要急于“纠正”,应该去思考孩子想法的合理性和对孩子的积极思考做出回应。

  比如《大闹天宫》的故事让很多男孩子喜欢,因为喜欢无拘无束的孙悟空。曾有看过《西游记》故事的孩子这样评论:“孙悟空不应该去陪唐僧取经,他应该再大闹天宫。”显然,在多数家长眼里,《西游记》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像孙悟空那般顽皮,应该守规矩,求上进。但在孩子心里,孙悟空只有在大闹天宫时才是最快乐最自由的,陪唐僧取经是不得已的苦差事。孩子比大人更懂孙悟空的心。

  很多故事和游戏中的狐狸都是反面形象,既狡猾又自私。有孩子在听完故事后表示喜欢狐狸,因为它聪明,不会上当。这也未尝不可,因为家长也常叮嘱孩子不能上坏人的当。孩子能从刻板的反面形象中看出它的优点,是难能可贵的,家长不应把故事中教条的是非观强加给孩子。

  “水中的鱼儿很伤心,她又失去了几个伙伴”。这是一个大班孩子在听完《小猫钓鱼》后的感想。听到如此与众不同的感悟,家长应该为他(她)鼓掌,为孩子有一颗纯真而不盲从的心感到骄傲。童心是最珍贵的,如果孩子为了学会某种深奥的道理而放弃了童心的感悟和最本真的表达,必将得不偿失。至于孩子是否能理解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不是故事必须完成的任务,要看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定,不宜拔苗助长。

作者:杨倩

早期教育 2013年09期

  “妈妈(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可能每位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这样的请求。你是怎样回应孩子的呢?是随手找本故事书读一下,即兴编一个故事,还是通过故事用心与孩子交流呢?同样是讲故事,“会讲”与“不会讲”,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可是大大不同哦!从现在起学着做“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吧!

  用“放大镜”找故事的多维教育价值

  以故事《小猫钓鱼》为例,家长在讲述这个故事时通常把“小猫因为三心二意所以钓不到鱼”作为提问重点,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其他更有价值的教育点:

  1.沉得住气的猫妈妈——等待是一剂良药

  猫妈妈为什么没有在小猫开始与蝴蝶蜻蜓玩就制止小猫呢?因为她知道,让小猫看到错误行为导致的后果,要远比一开始就纠正有效多了。猫妈妈同时也深知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安静地坐那儿钓鱼,钓到大鱼才最能刺激小猫,促使小猫反省。

  教育的艺术在于花最少的力气解决最难的问题。倘若换成时下心直口快、望子成龙的家长,早在小猫开始理会蝴蝶时就该忙开了,也许在她的不断纠正下,小猫当天也钓到了鱼。但是,在监督者不在场的情况下,小猫很可能会故伎重演。

  2.先前热情后来冷漠的小猫——怎样拒绝干扰但不伤害别人

  小猫完全可以告诉蝴蝶蜻蜓“我现在要专心钓鱼,不能陪你们玩,下次有空再玩吧”之类的话,既说清了理由,又不伤害别人。小猫不能因为没有钓到鱼而气恼就索性采用不理睬的态度,把气撒到别人身上。但我们通常没有注意到这种行为的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遇到被干扰或是需要拒绝对方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有的孩子安静地画画被打扰后会高声训斥“吵死了,你不要讲话了”,可换成“你可以小声点吗?我在画画”。并不是让孩子永远不要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在交往时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获得更高效更和谐的人际互动。

  3.干扰别人却不自知的蜻蜒蝴蝶——怎样表示友好而不干扰别人

  蝴蝶蜻蜓来找小猫玩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小猫的钓鱼活动是一种干扰。无论先前玩得多么高兴,对于后来小猫没有钓到鱼的结果自然是不愉快的。所以想和对方表示友好一定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还要考虑对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是否合适。例如有的孩子很热心地帮助同伴完成作业,但同伴却不想别人帮自己,想自己动脑筋。有时候帮助别人也不一定是对的,要看合适与否。

  用新视角读老故事

  有的家长偏爱传统故事,希望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找来很多成语故事、传统益智故事给孩子听,却发现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古代人或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可能与我们相差甚远。

  1.灵活变通,合理解读

  有些传统故事中被称赞的做法可能在今天看来可笑不可取。因此,对这类故事应该有新的更科学的解读。比如,《程门立雪》的故事意在说明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个学生去老师家请教问题,因为老师在午睡,他们就冒雪站在屋子外面等老师。古时没有手机电话联系,无法知道老师是否有空,但是等老师的时间也可以找个能挡雪的地方学习,不一定要站在雪里等候。站在雪里等在今天看来不是做秀就是脑子有问题。所以讲故事也要联系现实,对故事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教条上,要欢迎孩子提问题和发表其他见解。

  2.选择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故事

  不少家长选择《孔融让梨》的故事,希望孩子可以学会谦让有礼。但是幼儿阶段天然的自我中心倾向,使孩子很难像孔融那样在四岁做出让梨的举动。如果强行让孩子接受孔融的做法,就意味着孩子在与同伴分享时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即使当大人的面会去谦让,那也是故意讨好大人的行为,不是诚实的选择。教会孩子在基本公平的前提下适度谦让,避免争抢纠纷是对的,但一味谦让不值得提倡,也不可行。所以,选择故事时不能选那些超出孩子理解范围和身心接受能力的故事,或给孩子提与其年龄发展不适应的要求。

  用童心读童话

  父母都希望故事能让孩子聪明、有主见,那么在讲故事时,就不要以孩子能否复述故事大意来判断孩子是否理解故事。如果孩子表达了与故事中心思想似乎不符的观点或疑问,家长不要急于“纠正”,应该去思考孩子想法的合理性和对孩子的积极思考做出回应。

  比如《大闹天宫》的故事让很多男孩子喜欢,因为喜欢无拘无束的孙悟空。曾有看过《西游记》故事的孩子这样评论:“孙悟空不应该去陪唐僧取经,他应该再大闹天宫。”显然,在多数家长眼里,《西游记》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像孙悟空那般顽皮,应该守规矩,求上进。但在孩子心里,孙悟空只有在大闹天宫时才是最快乐最自由的,陪唐僧取经是不得已的苦差事。孩子比大人更懂孙悟空的心。

  很多故事和游戏中的狐狸都是反面形象,既狡猾又自私。有孩子在听完故事后表示喜欢狐狸,因为它聪明,不会上当。这也未尝不可,因为家长也常叮嘱孩子不能上坏人的当。孩子能从刻板的反面形象中看出它的优点,是难能可贵的,家长不应把故事中教条的是非观强加给孩子。

  “水中的鱼儿很伤心,她又失去了几个伙伴”。这是一个大班孩子在听完《小猫钓鱼》后的感想。听到如此与众不同的感悟,家长应该为他(她)鼓掌,为孩子有一颗纯真而不盲从的心感到骄傲。童心是最珍贵的,如果孩子为了学会某种深奥的道理而放弃了童心的感悟和最本真的表达,必将得不偿失。至于孩子是否能理解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不是故事必须完成的任务,要看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定,不宜拔苗助长。


相关文章

  • 讲好家长故事
  • 家庭幸福.孩子杰出.事业辉煌是我们每位家长都追求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查看


  • 小升初满分作文范文:咱家的笑话故事
  • "虽然砂仁必须后下,但是在宁女士煎药的时候,自以为是地认为与其它中药同时熬也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科学在宁女士面前也会失去作用."那天晚上,爸爸在我家客厅里面当着我和妈妈,很认真地讲起这个笑话故事,惹得妈妈哈哈大笑,她当然知 ...查看


  • 中班启蒙阅读计划
  • 中班启蒙阅读计划(2012.2--2012.6) 2月内容:我爸爸 目标: 1. 观察细节,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地表现. 2. 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大胆地表现.学说"爸爸像„„一样„„". 3. 萌发孩子 ...查看


  • 爸爸的"冷水"
  •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看书多了,也就萌生出自己试着写的念头.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教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那些看书时弄不懂的问题,在作文课上,老师都会为我解惑,让我茅塞顿开. 我的作文成绩是班上最好的,老师很喜欢我 ...查看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爱我家--教案
  • 我爱我家 说说我自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大方地介绍自己,在介绍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清楚大方的做自我介绍 教学准备:四 ...查看


  • 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 成长的故事 童真,是‚傻冒‛的意思.就像五味瓶一样,有着酸.甜.苦.辣.咸的味道.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去回想童年的趣事. 在我五岁那年的一天早晨,我一起床就突发奇想,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呀!‛妈妈笑着说:‚你呀!是被我在垃圾堆里捡来的. ...查看


  •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说课稿
  •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说课稿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要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回忆爸爸妈妈爱他们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爱,并养成乐于与人分 ...查看


  • 家风小故事 1
  • 好家风故事 故事一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做人首先要善良.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路上扔小石头.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问我:"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 ...查看


  • 好玩的声音
  • 有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空瓶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探索瓶子在装满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的秘密. 活动准备: 玻璃瓶.塑料空瓶若干个:装有黑豆豆.硬币.米粒的塑料瓶 ...查看


  • 我的家庭故事作文
  • 我的家庭故事作文(一) 我的家庭是快乐的,虽然有时候吵吵闹闹.但是充满了家庭的美满.我喜欢我的家庭. 今天我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正在商量一些事情,我凑过去问:"你们在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好象不想告诉我,在弄什么秘密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