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_忽必烈汗_的主题形象_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

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

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诗歌《忽必烈汗》,色,他所选用的“dome”关键词《忽必烈汗》: dome 意象

,异国情调的幽婉浓郁为后人交口称赞,。该诗多被认为是一首不讲道德意义和思想内容而着重纯粹诗”“、抽象诗”。但是,细读该诗不难看到想象力的任意挥发中的浪漫情绪,更可以读出想象力恣肆挥发之下的隐义及其情景意象突兀幻变中的意念。笔者认为它反映了柯勒律治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对追求物质享受的尖刻讽刺以及对艺术创造的悉心推重。

诗人自己曾记叙该诗的写作经过,说1797年夏天的某日,他因身体的不适服用了一点鸦片酊,药力发作后昏昏睡去,睡前正读着一篇游记,讲述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建造一座宫殿。睡梦中,诗人写成二三百行的一首长诗,醒时记得清清楚楚,随即提笔记录下来,但因客人来访而中断,最后只得54行,分3小节,诗人自己称其为“片断”。“片段”一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该诗的创作过程和内容形式的梦幻性质:意象的突兀诡异、情景的莽苍幽遂、主题的若隐若现以及节奏韵律的变换无定,这一切都表现了梦幻过程的“片”与“段”。然而,片段不等于残缺,诡异有别与晦涩,优柔的意象下蕴藏着严肃认真的理义,溟的梦境里运行着诗歌创作的大道。

诗歌题名《忽必烈汗》,但是它讲的却不是蒙古大汗的显赫功绩。诗歌的第一节讲到忽必烈汗降下旨意,要在一个叫上都的地方修建一座宫殿,供游乐之用。这座宫殿方圆10英里,绿树覆盖的小山、兰露香泽的花园、蜿蜒委曲的小溪以及阳光明媚的绿地,四周围着高墙和塔楼,还有一条圣河流过,它穿透山洞一直通往大海。一幅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这样的一座宫殿,

(Stately)、衬托出蒙古大汗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力。诗人选用了“降旨(decree)、“威严”“神圣”

(sacred)等词,渲染帝王的尊贵,用(twicefivemiles)、(measurelessto“双倍的五英里”“深不可测”

(wallsandtowers)来描绘帝王的气派和尊严,一连串的视觉意象man)、周围的“墙壁和塔楼”

(花园”(芬芳馥郁的树木”)等,则生动具体地呈现““、小山”“、小溪”“、森林”等)以及嗅觉意象“

了皇家宫院的风貌,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柯勒律治用词简约、密附,诗歌所烘托的气氛自然、浓郁,正所谓思无定检却率尔造极。

我们知道,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在于比兴,在于用含义隐微的事物寄托思想、寄托情感,这是浪漫主义诗歌里一个重要特征。《忽必烈汗》亦复如此。诗的开端说到,蒙古大汗要把宫殿建

(fertileground)上,这里的一切都象征着生命的活跃:洞窟(cavern)是远造在一片“肥沃的土地”

古时代人类的居所,是生命的发源地;河流、小溪(rivers,rills)不仅有潺潺的流水(生命的源泉),

7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而且在古代神话中正是太阳神降生的地方;古木参天的森林(forestancient)、阳光明媚的绿地(sunnyspotsofgreenery)、澄莹清明的花园(gardensbright)、许多开满了芳泽四溢的鲜花的树(blossomedmanyanincense2burningtree),包括象征着女性的“墙”和“塔楼”,都是丰产繁殖的比喻。诗人的想象力把各种物象混合并且进而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一种生命的氛围。

(Astatelypleasuredome),可谓用心蒙古大汗降旨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筑“一座威严的游乐之宫”

良苦:或许他意欲他皇室的威严世代延绵,或许他幻想他生命的永恒不朽。然而极富讽刺意味的是,诗人柯勒律治选用了“dome”。”在我们的脑海中激发的意象,首先是它的圆顶穹窿的形状,,然后是地球和苍穹的表征,,的脑海,。我们进而联系周围的环境。,,生命起源的海洋因为见不到阳光也变

(cavernsmeasurelesstoman)和(sunlesssea)“不见阳光的海洋”

,它们和“dome”一起构成一个与“生命”完全相反的意象。当然,忽必烈汗的本意不是修建他的寝宫,但是,诗人的隐喻却不难看出:表面的繁荣茂盛遮盖不住必然衰亡的命运,荒淫无耻的生活只会引向永劫不复的深渊。生命,也是被囚困在坟墓里的生命。

柯勒律治把“dome”一词放置在这样一个诗歌语境里,使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稳定意义的词获得一种独特的隐义,获得了它的生命。然而“,dome”一词隐义的呈现,有一个推延和参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该词所引起的意象联想,经过与之相连的紧接着出现的“深不可测的洞窟”和“不见阳光的海洋”,然后是与之对照的一连串象征生命和繁殖的意象,最后归于该诗的主题结构。如果将该词换成一个常用的表示宫殿的“palace”,那么该诗的深刻含义将失去大半。

(第二十四章)中雅各加拿大批评家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把“dome”与《圣经・创世纪》

在梦中所见到的梯子以及但丁和叶芝笔下的塔和盘旋上升的楼梯等同视之(1957年版,145页)。他认为雅各梦见自己在梯子上看见上帝,这一意象以各种不同形式移置到文学作品中,构成人类潜意识中对神性永恒的渴望的原型。或许如弗莱所说,忽必烈汗认为自己已拥有这样大的权力,降旨建造这样的宫殿,并且将这一游乐之宫修建在充满生命的“肥沃的土地”上,幻想着这座游乐之宫把他引向永生的境地,如雅各的梯子把雅各引向上帝。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不能帮他实现他的愿望。他下令修建的宫殿,反而成了埋葬他的坟墓,把他引向地狱。死亡,才是他惟一的归宿。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说过,诗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或许弗罗斯特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柯勒律治诗歌《忽必烈汗》中“dome”一词译成汉语,就失去了英文所传递给读者的基本内涵和意象,而对这一词所在读者产生的视觉意象的透视,对于深入地理解该诗的主题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dome”一词构成该诗的“魂”。此类情况在诗歌中屡见不鲜。有时甚至一个小小的词,也会造成对全诗的理解与解释的不同,如济慈的《古希腊瓮颂》中第一行里

(Thestillunravishedbrideofquietness”),是形容词还是副词,就引起对全诗的不同的“still”一词“

理解,批评家对此众说纷纭。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全诗是由系列的意象和意象群构成,第一节尤其如此。把“dome”译成“大厦”或者“宫殿”,都不能传达原文在读者所构建的意象,也就影响了我们对整个第一节乃至全诗的理解。

8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生命与死亡的主题,通过事物的隐微象征,贯穿在《忽必烈汗》的全诗。第二节的开端,即表现了梦境的诡异突兀,又与第一节的主题环环相接。在诗歌的第一节第三行中,诗人提到,忽必烈下令修建的游乐之宫的地点,是在一条名叫阿尔斐的圣河上。这条河深不可测,一直通往见不到阳光的海洋。在第二节里,诗人用了长达17行诗描写这条河,用极其精练又富于比喻的语言,概括了这条河的起源和特点。这条河记述了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河神阿尔斐俄斯爱上了山林中的仙女阿瑞托萨,阿瑞托萨为了摆脱阿尔斐俄斯的追求,东躲西藏,最后在月神的帮助下变成一个喷泉,阿尔斐俄斯坚贞不渝,泉会合。多么浪漫的故事,多么浪漫的河。

这个浪漫故事似乎与第二节中“dome”,而且,,,尽管

(athwartacedarncover)仍然与第一节的意象遥相呼第二行中“应。这里,(第二节,第四~五行)、深壑中持续不断的波涌涛起(,第六行)以及喷泉的浪花四溅(第二节,第十一~十二行)。接着,诗人又一次重复第一节中所用的词语,表现这条圣河逶迤绵延十英里,穿过山林和河谷,一直到深不可测的洞窟和没有生命的海洋(第二节,第十四~十七行)。

(chasm)(第一、在第二节中柯勒律治四次提及这条河。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用“深壑”六

(thesacredriver)(第十三、行),后两次仍然沿用第一节中出现的“圣河”十五行)。或许,这条河

原来并没有什么神圣的,只是由于忽必烈汗的宫殿要建造在这里增加了帝王的威严而神圣的。但是,形成对照的是,在神话故事中,阿尔斐俄斯变成的河流在西西里向上流去,完成生命的最终结合,而忽必烈汗的游乐之宫坐落其上的这条圣河却通往深不可测的洞窟以及没有生命的海洋。“沟壑”一词与深不可测的洞窟密切照应,使人产生黑暗、阴森、恐怖之感,深化了“圣河”的讽刺意味。

字面上,残月下为鬼悲神泣的女人,指的是变成喷泉的山林仙女阿瑞托萨,深壑中的波涌涛起,隐喻着河神阿尔斐俄斯的爱情。然而,当我们联系第一节第六行和第七行形容蒙古大汗

(sotwicefivemilesof降旨修建的游乐之宫“方圆十英里肥沃的土地/周围环绕着墙壁和塔楼”

fertileground/Withwallsandtowersweregirdledround)时,我们就会发现柯勒律治的含沙射影。忽必烈汗下令修建的宫殿是供他游乐的,不仅有葱葱草木、涓涓溪流,还有许多宫女被围禁其中供他享乐。柯勒律治借用西方文学中常用的象征,不仅描绘了中国帝王宫殿的外貌,还用“墙壁”和“塔楼”指代深宫禁围中的宫女。她们都是帝王深壑难填的欲望的牺牲品,名义上有一个“恋人”,但是这个恋人是个“魔鬼”,他骄奢淫逸,肆无忌惮,所求的只是一时的享乐以及借以幻想着生命的久长延续,哪管孤独寂寞的宫女在残月下幽咽悲泣。这是一个多么残酷、多么荒芜的地方呀(第二节,第三行)!这里哪有阿尔斐俄斯忠贞不渝的恋情?哪有明媚的阳光和吐艳的鲜花所映照的欢乐?分明是万丈洞窟暗无天日的地狱,只有“没有生命的海洋的喧嚣骚动”(第二节,第十七行):映衬着蒙古大汗的游乐之宫的这条圣河,经过生命的“山林”及“河谷”,通

(第二节,第十往地狱般“深不可测的洞窟”,最终堕入征象着永劫的死亡的“没有生命的海洋”

五~十七行)。

这时,忽必烈再次出现。如果说此前忽必烈与这条通往深不可测的地狱的河流的联系是通过含蓄的隐喻的话,那么现在诗人却显而易见地把忽必烈置于这条河的深渊:

8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

忽必烈在这喧嚣中听见

祖先在远方预言着战争!

(第二节,第十八~十九行)

战争,如在这里所示,从远古时代一直到忽必烈的时代,甚至到柯勒律治的时代,不是英雄创立辉煌业绩、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而是掠夺、残杀、死亡的灾祸。蒙古大汗的游乐,是战争意义上的游乐;他的宫殿,是掠夺和残杀的场所。这座游乐之宫,征,它只是埋葬他的坟墓。战争,必烈的“辉煌业绩”,子一起漂浮在波涛之上,():

,

!

(第二节,第二十四~二十五行)

生命的意象和死亡的劫境交替出现,光明与黑暗形成忽隐忽显的交置与对照。这都是“dome”一词的辐照所产生的效果。它一直支配着我们对该诗的阅读,直到第二节的结尾“:冰窟(cavesofice)是死亡的季节、是地狱的象征,柯勒律治用“阳光明媚的游乐之宫”的“冰窟”这两个相反的意象结束第二节,显豁地暗示了所谓游乐之宫只不过是一座死亡的丘冢罢了。

柯勒律治极力推崇的,正是诗人“促使各种事物混合并且进而溶化为一体”的“善于综合的

(文学传记》神奇力量”,以及诗歌中“相反的、不协调的品质平衡与和谐起来”的特征《,第十四

章)。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前两节恣意挥洒不协调的甚至相反的成分,并且得心应手地把它们控驭于诗歌的主题结构,形成鲜明生动的意象群。这种饽而不谬、晦而不涩、乖戾中蕴含着规则、恣肆而不失秩序,构成《忽必烈汗》一诗的特色。

梦幻的奇崛突兀,在第三节里又一次昭然呈露。背景从上都转移到非洲,韵律从轰鸣变为古琴的弹奏,主人公也从忽必烈转为以第一人称的“我”出现的诗人。诗中说到,诗人曾在梦幻中看到一位埃塞俄比亚的少女抚琴吟唱,咏颂着圣山阿保拉。诗人借着少女的琴声和歌声,欣喜之间欲建一空中楼阁,它同样是阳光明媚、用冰窟筑成。但是,它不是像蒙古大汗所降旨修筑的“异想天开的罕见的东西,”反之所有能够领悟诗神启迪的人都能看见它的存在,因为它是诗人的杰作。突然,韵律又从柔和的琴声变成势不可挡的倾泻,记叙者也从第一人称的“我”变为第三人称,描述诗人创作时的情景:

他目光似电,长发飘风!

莫犯圣威,阖闭眼光,

围成圆圈,绕行三度,

因为他已喝过甘露,

又饮过天堂的乳浆。

(第二节,第十四~十五行。吕千飞译)

第三节中主要的形象只有抚琴咏唱的少女和受灵感的驱策作诗的诗人,似乎看不到前两节中经常出现的不协调的成分。但是,该诗题名《忽必烈汗》,而第三节却讲述诗人受诗神的召8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感而作诗,本身就已经形成不协调,而且与前两节的主题似乎相去甚远。这里,又是柯勒律治匠心独运的范例。他把诗人借助想象力用诗歌创建的大厦与蒙古大汗降旨修筑的游乐之宫进行比照:一个建筑在空中,另一个建造在水上;一个追求精神的力量,另一个沉迷物质的享受;一个把诗人引上天堂,另一个把大汗推下地狱;一个是永恒的生命,另一个是万劫不复的死亡。这一节是对艺术的赞颂,而且是承接第二节进一步鞭挞了奢靡的物质享受。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创造内涵的洞悉。不协调,在全诗的主题结构的主宰下协调起来;不相关,

(onegracefuland也因诗人的思理巧妙而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文学传记》intelligentwhole)《,第十四章),《忽必烈汗》一诗,幻中的“片段”融化一体。,,,镂刻大漠之神韵,,。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借用刘勰的话来界定,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

8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

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

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诗歌《忽必烈汗》,色,他所选用的“dome”关键词《忽必烈汗》: dome 意象

,异国情调的幽婉浓郁为后人交口称赞,。该诗多被认为是一首不讲道德意义和思想内容而着重纯粹诗”“、抽象诗”。但是,细读该诗不难看到想象力的任意挥发中的浪漫情绪,更可以读出想象力恣肆挥发之下的隐义及其情景意象突兀幻变中的意念。笔者认为它反映了柯勒律治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对追求物质享受的尖刻讽刺以及对艺术创造的悉心推重。

诗人自己曾记叙该诗的写作经过,说1797年夏天的某日,他因身体的不适服用了一点鸦片酊,药力发作后昏昏睡去,睡前正读着一篇游记,讲述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建造一座宫殿。睡梦中,诗人写成二三百行的一首长诗,醒时记得清清楚楚,随即提笔记录下来,但因客人来访而中断,最后只得54行,分3小节,诗人自己称其为“片断”。“片段”一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该诗的创作过程和内容形式的梦幻性质:意象的突兀诡异、情景的莽苍幽遂、主题的若隐若现以及节奏韵律的变换无定,这一切都表现了梦幻过程的“片”与“段”。然而,片段不等于残缺,诡异有别与晦涩,优柔的意象下蕴藏着严肃认真的理义,溟的梦境里运行着诗歌创作的大道。

诗歌题名《忽必烈汗》,但是它讲的却不是蒙古大汗的显赫功绩。诗歌的第一节讲到忽必烈汗降下旨意,要在一个叫上都的地方修建一座宫殿,供游乐之用。这座宫殿方圆10英里,绿树覆盖的小山、兰露香泽的花园、蜿蜒委曲的小溪以及阳光明媚的绿地,四周围着高墙和塔楼,还有一条圣河流过,它穿透山洞一直通往大海。一幅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这样的一座宫殿,

(Stately)、衬托出蒙古大汗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力。诗人选用了“降旨(decree)、“威严”“神圣”

(sacred)等词,渲染帝王的尊贵,用(twicefivemiles)、(measurelessto“双倍的五英里”“深不可测”

(wallsandtowers)来描绘帝王的气派和尊严,一连串的视觉意象man)、周围的“墙壁和塔楼”

(花园”(芬芳馥郁的树木”)等,则生动具体地呈现““、小山”“、小溪”“、森林”等)以及嗅觉意象“

了皇家宫院的风貌,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柯勒律治用词简约、密附,诗歌所烘托的气氛自然、浓郁,正所谓思无定检却率尔造极。

我们知道,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在于比兴,在于用含义隐微的事物寄托思想、寄托情感,这是浪漫主义诗歌里一个重要特征。《忽必烈汗》亦复如此。诗的开端说到,蒙古大汗要把宫殿建

(fertileground)上,这里的一切都象征着生命的活跃:洞窟(cavern)是远造在一片“肥沃的土地”

古时代人类的居所,是生命的发源地;河流、小溪(rivers,rills)不仅有潺潺的流水(生命的源泉),

7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而且在古代神话中正是太阳神降生的地方;古木参天的森林(forestancient)、阳光明媚的绿地(sunnyspotsofgreenery)、澄莹清明的花园(gardensbright)、许多开满了芳泽四溢的鲜花的树(blossomedmanyanincense2burningtree),包括象征着女性的“墙”和“塔楼”,都是丰产繁殖的比喻。诗人的想象力把各种物象混合并且进而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一种生命的氛围。

(Astatelypleasuredome),可谓用心蒙古大汗降旨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筑“一座威严的游乐之宫”

良苦:或许他意欲他皇室的威严世代延绵,或许他幻想他生命的永恒不朽。然而极富讽刺意味的是,诗人柯勒律治选用了“dome”。”在我们的脑海中激发的意象,首先是它的圆顶穹窿的形状,,然后是地球和苍穹的表征,,的脑海,。我们进而联系周围的环境。,,生命起源的海洋因为见不到阳光也变

(cavernsmeasurelesstoman)和(sunlesssea)“不见阳光的海洋”

,它们和“dome”一起构成一个与“生命”完全相反的意象。当然,忽必烈汗的本意不是修建他的寝宫,但是,诗人的隐喻却不难看出:表面的繁荣茂盛遮盖不住必然衰亡的命运,荒淫无耻的生活只会引向永劫不复的深渊。生命,也是被囚困在坟墓里的生命。

柯勒律治把“dome”一词放置在这样一个诗歌语境里,使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稳定意义的词获得一种独特的隐义,获得了它的生命。然而“,dome”一词隐义的呈现,有一个推延和参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该词所引起的意象联想,经过与之相连的紧接着出现的“深不可测的洞窟”和“不见阳光的海洋”,然后是与之对照的一连串象征生命和繁殖的意象,最后归于该诗的主题结构。如果将该词换成一个常用的表示宫殿的“palace”,那么该诗的深刻含义将失去大半。

(第二十四章)中雅各加拿大批评家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把“dome”与《圣经・创世纪》

在梦中所见到的梯子以及但丁和叶芝笔下的塔和盘旋上升的楼梯等同视之(1957年版,145页)。他认为雅各梦见自己在梯子上看见上帝,这一意象以各种不同形式移置到文学作品中,构成人类潜意识中对神性永恒的渴望的原型。或许如弗莱所说,忽必烈汗认为自己已拥有这样大的权力,降旨建造这样的宫殿,并且将这一游乐之宫修建在充满生命的“肥沃的土地”上,幻想着这座游乐之宫把他引向永生的境地,如雅各的梯子把雅各引向上帝。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不能帮他实现他的愿望。他下令修建的宫殿,反而成了埋葬他的坟墓,把他引向地狱。死亡,才是他惟一的归宿。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说过,诗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的东西。或许弗罗斯特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柯勒律治诗歌《忽必烈汗》中“dome”一词译成汉语,就失去了英文所传递给读者的基本内涵和意象,而对这一词所在读者产生的视觉意象的透视,对于深入地理解该诗的主题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dome”一词构成该诗的“魂”。此类情况在诗歌中屡见不鲜。有时甚至一个小小的词,也会造成对全诗的理解与解释的不同,如济慈的《古希腊瓮颂》中第一行里

(Thestillunravishedbrideofquietness”),是形容词还是副词,就引起对全诗的不同的“still”一词“

理解,批评家对此众说纷纭。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全诗是由系列的意象和意象群构成,第一节尤其如此。把“dome”译成“大厦”或者“宫殿”,都不能传达原文在读者所构建的意象,也就影响了我们对整个第一节乃至全诗的理解。

8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生命与死亡的主题,通过事物的隐微象征,贯穿在《忽必烈汗》的全诗。第二节的开端,即表现了梦境的诡异突兀,又与第一节的主题环环相接。在诗歌的第一节第三行中,诗人提到,忽必烈下令修建的游乐之宫的地点,是在一条名叫阿尔斐的圣河上。这条河深不可测,一直通往见不到阳光的海洋。在第二节里,诗人用了长达17行诗描写这条河,用极其精练又富于比喻的语言,概括了这条河的起源和特点。这条河记述了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河神阿尔斐俄斯爱上了山林中的仙女阿瑞托萨,阿瑞托萨为了摆脱阿尔斐俄斯的追求,东躲西藏,最后在月神的帮助下变成一个喷泉,阿尔斐俄斯坚贞不渝,泉会合。多么浪漫的故事,多么浪漫的河。

这个浪漫故事似乎与第二节中“dome”,而且,,,尽管

(athwartacedarncover)仍然与第一节的意象遥相呼第二行中“应。这里,(第二节,第四~五行)、深壑中持续不断的波涌涛起(,第六行)以及喷泉的浪花四溅(第二节,第十一~十二行)。接着,诗人又一次重复第一节中所用的词语,表现这条圣河逶迤绵延十英里,穿过山林和河谷,一直到深不可测的洞窟和没有生命的海洋(第二节,第十四~十七行)。

(chasm)(第一、在第二节中柯勒律治四次提及这条河。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用“深壑”六

(thesacredriver)(第十三、行),后两次仍然沿用第一节中出现的“圣河”十五行)。或许,这条河

原来并没有什么神圣的,只是由于忽必烈汗的宫殿要建造在这里增加了帝王的威严而神圣的。但是,形成对照的是,在神话故事中,阿尔斐俄斯变成的河流在西西里向上流去,完成生命的最终结合,而忽必烈汗的游乐之宫坐落其上的这条圣河却通往深不可测的洞窟以及没有生命的海洋。“沟壑”一词与深不可测的洞窟密切照应,使人产生黑暗、阴森、恐怖之感,深化了“圣河”的讽刺意味。

字面上,残月下为鬼悲神泣的女人,指的是变成喷泉的山林仙女阿瑞托萨,深壑中的波涌涛起,隐喻着河神阿尔斐俄斯的爱情。然而,当我们联系第一节第六行和第七行形容蒙古大汗

(sotwicefivemilesof降旨修建的游乐之宫“方圆十英里肥沃的土地/周围环绕着墙壁和塔楼”

fertileground/Withwallsandtowersweregirdledround)时,我们就会发现柯勒律治的含沙射影。忽必烈汗下令修建的宫殿是供他游乐的,不仅有葱葱草木、涓涓溪流,还有许多宫女被围禁其中供他享乐。柯勒律治借用西方文学中常用的象征,不仅描绘了中国帝王宫殿的外貌,还用“墙壁”和“塔楼”指代深宫禁围中的宫女。她们都是帝王深壑难填的欲望的牺牲品,名义上有一个“恋人”,但是这个恋人是个“魔鬼”,他骄奢淫逸,肆无忌惮,所求的只是一时的享乐以及借以幻想着生命的久长延续,哪管孤独寂寞的宫女在残月下幽咽悲泣。这是一个多么残酷、多么荒芜的地方呀(第二节,第三行)!这里哪有阿尔斐俄斯忠贞不渝的恋情?哪有明媚的阳光和吐艳的鲜花所映照的欢乐?分明是万丈洞窟暗无天日的地狱,只有“没有生命的海洋的喧嚣骚动”(第二节,第十七行):映衬着蒙古大汗的游乐之宫的这条圣河,经过生命的“山林”及“河谷”,通

(第二节,第十往地狱般“深不可测的洞窟”,最终堕入征象着永劫的死亡的“没有生命的海洋”

五~十七行)。

这时,忽必烈再次出现。如果说此前忽必烈与这条通往深不可测的地狱的河流的联系是通过含蓄的隐喻的话,那么现在诗人却显而易见地把忽必烈置于这条河的深渊:

8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

忽必烈在这喧嚣中听见

祖先在远方预言着战争!

(第二节,第十八~十九行)

战争,如在这里所示,从远古时代一直到忽必烈的时代,甚至到柯勒律治的时代,不是英雄创立辉煌业绩、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而是掠夺、残杀、死亡的灾祸。蒙古大汗的游乐,是战争意义上的游乐;他的宫殿,是掠夺和残杀的场所。这座游乐之宫,征,它只是埋葬他的坟墓。战争,必烈的“辉煌业绩”,子一起漂浮在波涛之上,():

,

!

(第二节,第二十四~二十五行)

生命的意象和死亡的劫境交替出现,光明与黑暗形成忽隐忽显的交置与对照。这都是“dome”一词的辐照所产生的效果。它一直支配着我们对该诗的阅读,直到第二节的结尾“:冰窟(cavesofice)是死亡的季节、是地狱的象征,柯勒律治用“阳光明媚的游乐之宫”的“冰窟”这两个相反的意象结束第二节,显豁地暗示了所谓游乐之宫只不过是一座死亡的丘冢罢了。

柯勒律治极力推崇的,正是诗人“促使各种事物混合并且进而溶化为一体”的“善于综合的

(文学传记》神奇力量”,以及诗歌中“相反的、不协调的品质平衡与和谐起来”的特征《,第十四

章)。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前两节恣意挥洒不协调的甚至相反的成分,并且得心应手地把它们控驭于诗歌的主题结构,形成鲜明生动的意象群。这种饽而不谬、晦而不涩、乖戾中蕴含着规则、恣肆而不失秩序,构成《忽必烈汗》一诗的特色。

梦幻的奇崛突兀,在第三节里又一次昭然呈露。背景从上都转移到非洲,韵律从轰鸣变为古琴的弹奏,主人公也从忽必烈转为以第一人称的“我”出现的诗人。诗中说到,诗人曾在梦幻中看到一位埃塞俄比亚的少女抚琴吟唱,咏颂着圣山阿保拉。诗人借着少女的琴声和歌声,欣喜之间欲建一空中楼阁,它同样是阳光明媚、用冰窟筑成。但是,它不是像蒙古大汗所降旨修筑的“异想天开的罕见的东西,”反之所有能够领悟诗神启迪的人都能看见它的存在,因为它是诗人的杰作。突然,韵律又从柔和的琴声变成势不可挡的倾泻,记叙者也从第一人称的“我”变为第三人称,描述诗人创作时的情景:

他目光似电,长发飘风!

莫犯圣威,阖闭眼光,

围成圆圈,绕行三度,

因为他已喝过甘露,

又饮过天堂的乳浆。

(第二节,第十四~十五行。吕千飞译)

第三节中主要的形象只有抚琴咏唱的少女和受灵感的驱策作诗的诗人,似乎看不到前两节中经常出现的不协调的成分。但是,该诗题名《忽必烈汗》,而第三节却讲述诗人受诗神的召8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总第106期)感而作诗,本身就已经形成不协调,而且与前两节的主题似乎相去甚远。这里,又是柯勒律治匠心独运的范例。他把诗人借助想象力用诗歌创建的大厦与蒙古大汗降旨修筑的游乐之宫进行比照:一个建筑在空中,另一个建造在水上;一个追求精神的力量,另一个沉迷物质的享受;一个把诗人引上天堂,另一个把大汗推下地狱;一个是永恒的生命,另一个是万劫不复的死亡。这一节是对艺术的赞颂,而且是承接第二节进一步鞭挞了奢靡的物质享受。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创造内涵的洞悉。不协调,在全诗的主题结构的主宰下协调起来;不相关,

(onegracefuland也因诗人的思理巧妙而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文学传记》intelligentwhole)《,第十四章),《忽必烈汗》一诗,幻中的“片段”融化一体。,,,镂刻大漠之神韵,,。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借用刘勰的话来界定,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

83


相关文章

  •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
  • 湖畔派: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故称"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 ...查看


  • _古舟子咏_中的信天翁意象_王丽
  • 2009年第11卷第5期 总第98期 巢湖学院学报Joumal of Chaohu College No.5.,Vol.11.2009General Serial No.98 <古舟子咏>中的信天翁意象 王 2 丽1, (1巢湖 ...查看


  • 浙大远程教育外国文学(1)作业答案
  • <外国文学>作业 第一章 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但是人们又力图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只能借助于想象来 ...查看


  • 2012年河南省编导统考部分试题
  • 2012年河南省编导统考部分试题无答案 一.影视作品分析----<央视人物--李彦宏>(80分) 1.本片用怎样的形式结构全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5分 2.李彦宏的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结合自身谈谈你的感受.20分 3.你认 ...查看


  •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下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 ...查看


  • 忽听琵琶诉幽怨
  • 摘 要:白居易的<琵琶行>用生花妙笔淋漓尽致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展现了琵琶女和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坎坷遭际,抒发逐臣之悲.天涯沦落之恨. 关键词:琵琶女: 白居易: 音乐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4. ...查看


  • 英国浪漫主义和美国浪漫主义有什么不同?
  • 英国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 ...查看


  • 外国文学的复习资料喏
  •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希腊神话包括 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旧神体系 提坦神族:新神体系 奥林波斯神统 英雄传说:俄狄浦斯的故事.阿伽门农.伊阿宋.赫拉克勒斯 希腊神 ...查看


  •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资料
  • 外国文学史 第一章 古 代 文 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