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民教育观

我的公民教育观

保山学院政治学院 10级政本一班 马元喜 100240108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这就无所谓公民教育了。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但在此我们更强调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有国籍法的认可,根据宪法法律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不是从来就有的概念,只有民主国家才拥有公民权。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无论中西方差异多大,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而 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那么来看看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综观

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比如: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因此,我觉得要谈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深刻了解西方代表性的公民教育观。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人的自由使通过国家才可能实现的,善的生活只有在正义的国家中才能存在,因而它把国家看成是自由的真正体现者。[2]在黑格尔看来,个人是否具有政治上的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因而个人要服从国家,服从集体并积极参加民族生活,把为祖国服务看成全体德国人义不容辞德责任。

基于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主义、整体主义以及服从主义的历史传统,德国的公民教育明显地表现为把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公民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的概念》[3]一文非常集中地反映了这一倾向。凯兴斯泰纳是19世纪后期社会本位主义教育中,国民(即“国家公民”staatsburgerlichen)教育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凯兴斯泰纳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应该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集团,国家本身应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从道义上说,国家应为至高无上的外在财富,同时又是实现个人内在财富的机构。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

家目标服务,这种国家公民必须深刻了解国家的本质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由于对国家任务的理解而产生公民责任感及对祖国的热爱”。他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但“以会思维的、先进的国民义务感去代替那种盲目的、臣民的顺从”,并“要逐渐习惯于将这种义务感付诸于行动之中”;必须具备杰出的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以及具备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如爱国、牺牲、忠诚、勤俭、忍耐等美德。而“国家一切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为了培养这样的国家公民,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如他认为“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宪法知识、国民经济理论、有关国家任务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有价值的。其次是加强职业训练,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成为国家有用的公民;再次,使职业道德化和团体生活道德化,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忠诚精神。总之,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任务是培养国家公民的正义与公平的思想、责任感和道德勇气,服从权威与民族感,从而为国家目标服务。

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认为有必要在国民学校里开设一门国民教育课,但他所强调的国民教育课清楚地表达了他自己的理解,“这里说的国民教育课并不是公民[2]知识课、法律课、宪法知识课或者一般的国家学说课,不是北美国家教育计划所标志的'所谓公民政治’的东西。它在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是一种伦理教育课。这种课首先是义务教育课,其次才是公民权利教育课。因为,首先认清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的人,才有权利谈论所应享有的权利问题。它是一种义务和权利的教育。……这种教育将继续以观察学生身边的集体组织影响范围大小的方式,不断地发展、扩大并将最终通过对在离其甚远的国家组合中所尽义务大小的方式结束。北美的学校教育给这种课起了个名字,叫做'公民课’”。“假如必须在高年级或者大学里,保留'通俗国家学说’的课,即'公民政治’课时,那么,公民义务教育课,即'公民’课,则很早即可开始上了,可以早在小学时开始。因为,这样可以教育每一个成长于小学这一集体中的孩子懂得下述问题:(1)集体通过公共福利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

(2)对于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由此而产生了哪些义务?(3)据此,在建立于正义与友爱基础上的集体与其全体成员道德特征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哪些相互的影响和作用?(4)什么叫做集体的公民、家族、学校、地方、国家集体的公民?公民可以提出哪些要求?他们必须对哪些要求感到满足?以及他们必须全力地保护哪些机构?”

当然,凯兴斯泰纳尽管也试图缓解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他是在尊重国家的前提下,承认人格的尊严和发展个性的重要。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名著《公民文化》中所称,德国的政治文化是“极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相互交替、结构不稳定的独特模式”,[1]虽然公民在法律下的权利被阐释得一清二楚,但却没有多少影响政府的政治能力,因而在阿尔蒙德看来,在德国的政治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有能力的臣民”,而不是有能力的公民,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秩序,具有较强的行政能力和义务感,把法律看成是他要服从的一种东西,而不需要他帮助制定。[2]鉴于此,可以把德国的公民教育称之为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尽管二战以后,随着德国民主进程的加深,公民教育的课程有所调整,但强调国家利益与个人的义务仍是以一贯之,甚至于公民对国家的义务感成为德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权利论的公民教育观——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则继承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学者的天赋人权学说,其政治哲学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最早是由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明确提出[3]和阐述的。洛克在其《政府论》中以近代自然法理论和契约理论为基础明确地表达了个人权利、政府的目的与权限、法治、分权的原则以及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等。他相信“人们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仅在于,它保障个人权利方面比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所采取的自助办法要有效和公平。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使人民共同的社会生活得以可能。而政府用来保障人们自由权利的主要方式应当是法治。洛克指出:“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而且应当通过实行分权的原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真正符合保障人的天赋权利的需要,此外,一旦政府忽略了它的目的,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时,人们有权收回自己的委托,把它交给他们认为能够保障他们权利与安全的人,为此人民甚至有权使用武力。[1]总之,政治自由主义相信个人自由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家的正当性在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政府权力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因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构成政府权力的界限。

洛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经由美国的革命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集成和混合,并进行了创造性地发挥,使它表达了美国人的意志以及美国当时所需要的恰当的格调和精神,对美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在1620年,秉承着英国地方

自治的经验与法治精神,为追求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的第一批移民,在航行中所签署的著名的《五月花盟约》,就象征着美国祖先们爱好民主政治的精神,并被誉为“美国史上第一部宪法”。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成为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宣言。1789年美国制定了宪法。1791年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法案明确具体地保证了个人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言论、新闻、和平集会和请愿的自由,还保证了个人的人身自由以及被控犯法时获得迅速和公开审判的个人权利等等。“权利法案”成了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性解放,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自由,成为美国人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人坚信,个人能够享有自由的社会的最主要的基石是法治。个人所需要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是无私的和普遍有效的法律,信奉宪法作主导的法律高于政治的运作,一切政治运作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民主和法治是一体两面。美国公民较强的法治意识,成为他们维护自己公民权利的强大武器。可以说,这些,都构成了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石。[2]

[4]即使到了20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的出现,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使集体合作成为必要。但它并不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去服从集体利益,也没有把个人利益熔合到集体利益中去,而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和力量来实现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正如伯恩斯指出,那些提倡集体主义的人,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个人价值重要”,“改革者所要求的不是把个人淹没在集体主义的经济体系中,而是恢复,如果可能的话,扩大个人奋斗的机会。”把被大企业剥夺去的个人机会还给个人,使他能有正当的权利和自由按照自己的愿望奋斗。[1]

20世纪后期,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稍后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发表,重申个人权利和基本自由的优先性,“在实践中,自由的优先性意味着,一项基本自由只能因一种或多种其他基本自由而被限制或否定,而正如我所讲过的那样,它永远也不能因为公共善或完善论价值的缘故而受到限制或否定。”“相反,无论怎样调整这些基本自由以构成一个连贯性图式,该图式都要平等地确保所有的公民享有基本自由。”[2]研究显示,在八种美国核心公民价值观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始终居于优先位置[3]。

事实上,在美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中,都深深地根植着一个信念:为了保障和促进美国式的宪政民主,公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优先进行公民教育。1994年《美国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到2000年,所有的学

生都要学习'公民和政府’(Civics and Government)课程,以便他们具有负责任的公民资格”。为了强化连续一贯的公民教育,紧接着颁布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的国家标准》,综上所述,美国式的公民教育与其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相辅相成。正像阿尔蒙德的研究所发现的那样,在美国的公民文化中更强调一种积极的、参与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公民角色:公民的政治意识浓厚,对其政治系统如美国的宪法、政治自由、民主等充满自豪感,强调个人应该是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并自信对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如通过组织非正式团体等措施。以至于美国人相信,所有的政府机关都产生于全体公民之中,公民能力的运用是没有限制的。[4]也许美国学者罗伯特•J•林格在《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一书中表达得更为清楚:“当我说我爱美国时,对我此语得加以更明确的解说。确实我十分喜欢我国大自然的美,以及它许多地区各各不同的气候。可是,爱美国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是爱美国人的梦想。它意味着爱自由和个人主义。”[5]因而我们可以说,美国式的公民教育是强调个人权利的公民教育。

三、忠君论的公民教育观——以中国为代表

相比于近代西方而言,虽然中国在近代以来开始了民主化进程,向西方学习,但是以忠君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观仍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奄奄一息的清王朝统治的关键手段,虽然有民本思想,但那大多数是在盛世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专制体制只能孕育出维护以“君”为主的封建教育思想,而且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情况下仍然不给像西方那样公民教育发展的土壤,致使中国人富有典型的顺民形象,不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中国公民教育兴起,公民意识觉醒。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更加重视全面发展,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所作为,也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化推进改革,在此也加强对公民教育的转型,随着中西方交流的加深,中国对现代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观形成。

综合现代中西公民教育观呈现相向运动趋势,可得:

1.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认同意识的培养

2.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上,趋向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3.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

但是中西方仍有不同,中西方公民教育侧重点不同,这是应该而且合理的,因为虽然现代公民教育要求的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关系构成理解公民身份的核心与前提,公民身份是成为公民并承担相应责任和权利的条件,它表达的是一种公共认同(public identity),即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完全并且平等的成员资格但是我国公民教育有自己的特色,尽管西方强势的价值观的冲击,但是我们应当做的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真实地感受到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原动力所带来的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发展的冲动与活力,同时也看到,与发育较早的西方公民教育相比,中国公民教育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怎样才能植根于中国现实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以理性的文化自觉意识持守民族文化传统,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民族气质与中国样式的现代公民教育之路?

中国公民教育的公民资格教育体现在“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

2、

3、

4、

5、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文化知识;

这就是以“四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中国之路!

我的公民教育观

保山学院政治学院 10级政本一班 马元喜 100240108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这就无所谓公民教育了。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但在此我们更强调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有国籍法的认可,根据宪法法律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不是从来就有的概念,只有民主国家才拥有公民权。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无论中西方差异多大,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而 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那么来看看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综观

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比如: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因此,我觉得要谈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深刻了解西方代表性的公民教育观。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人的自由使通过国家才可能实现的,善的生活只有在正义的国家中才能存在,因而它把国家看成是自由的真正体现者。[2]在黑格尔看来,个人是否具有政治上的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因而个人要服从国家,服从集体并积极参加民族生活,把为祖国服务看成全体德国人义不容辞德责任。

基于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主义、整体主义以及服从主义的历史传统,德国的公民教育明显地表现为把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公民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的概念》[3]一文非常集中地反映了这一倾向。凯兴斯泰纳是19世纪后期社会本位主义教育中,国民(即“国家公民”staatsburgerlichen)教育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凯兴斯泰纳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应该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集团,国家本身应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从道义上说,国家应为至高无上的外在财富,同时又是实现个人内在财富的机构。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

家目标服务,这种国家公民必须深刻了解国家的本质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由于对国家任务的理解而产生公民责任感及对祖国的热爱”。他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但“以会思维的、先进的国民义务感去代替那种盲目的、臣民的顺从”,并“要逐渐习惯于将这种义务感付诸于行动之中”;必须具备杰出的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以及具备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如爱国、牺牲、忠诚、勤俭、忍耐等美德。而“国家一切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为了培养这样的国家公民,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如他认为“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宪法知识、国民经济理论、有关国家任务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有价值的。其次是加强职业训练,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成为国家有用的公民;再次,使职业道德化和团体生活道德化,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忠诚精神。总之,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任务是培养国家公民的正义与公平的思想、责任感和道德勇气,服从权威与民族感,从而为国家目标服务。

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认为有必要在国民学校里开设一门国民教育课,但他所强调的国民教育课清楚地表达了他自己的理解,“这里说的国民教育课并不是公民[2]知识课、法律课、宪法知识课或者一般的国家学说课,不是北美国家教育计划所标志的'所谓公民政治’的东西。它在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是一种伦理教育课。这种课首先是义务教育课,其次才是公民权利教育课。因为,首先认清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的人,才有权利谈论所应享有的权利问题。它是一种义务和权利的教育。……这种教育将继续以观察学生身边的集体组织影响范围大小的方式,不断地发展、扩大并将最终通过对在离其甚远的国家组合中所尽义务大小的方式结束。北美的学校教育给这种课起了个名字,叫做'公民课’”。“假如必须在高年级或者大学里,保留'通俗国家学说’的课,即'公民政治’课时,那么,公民义务教育课,即'公民’课,则很早即可开始上了,可以早在小学时开始。因为,这样可以教育每一个成长于小学这一集体中的孩子懂得下述问题:(1)集体通过公共福利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

(2)对于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由此而产生了哪些义务?(3)据此,在建立于正义与友爱基础上的集体与其全体成员道德特征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哪些相互的影响和作用?(4)什么叫做集体的公民、家族、学校、地方、国家集体的公民?公民可以提出哪些要求?他们必须对哪些要求感到满足?以及他们必须全力地保护哪些机构?”

当然,凯兴斯泰纳尽管也试图缓解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他是在尊重国家的前提下,承认人格的尊严和发展个性的重要。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名著《公民文化》中所称,德国的政治文化是“极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相互交替、结构不稳定的独特模式”,[1]虽然公民在法律下的权利被阐释得一清二楚,但却没有多少影响政府的政治能力,因而在阿尔蒙德看来,在德国的政治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有能力的臣民”,而不是有能力的公民,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秩序,具有较强的行政能力和义务感,把法律看成是他要服从的一种东西,而不需要他帮助制定。[2]鉴于此,可以把德国的公民教育称之为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尽管二战以后,随着德国民主进程的加深,公民教育的课程有所调整,但强调国家利益与个人的义务仍是以一贯之,甚至于公民对国家的义务感成为德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权利论的公民教育观——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则继承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学者的天赋人权学说,其政治哲学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最早是由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明确提出[3]和阐述的。洛克在其《政府论》中以近代自然法理论和契约理论为基础明确地表达了个人权利、政府的目的与权限、法治、分权的原则以及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等。他相信“人们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仅在于,它保障个人权利方面比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所采取的自助办法要有效和公平。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使人民共同的社会生活得以可能。而政府用来保障人们自由权利的主要方式应当是法治。洛克指出:“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而且应当通过实行分权的原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真正符合保障人的天赋权利的需要,此外,一旦政府忽略了它的目的,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时,人们有权收回自己的委托,把它交给他们认为能够保障他们权利与安全的人,为此人民甚至有权使用武力。[1]总之,政治自由主义相信个人自由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家的正当性在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政府权力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因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构成政府权力的界限。

洛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经由美国的革命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集成和混合,并进行了创造性地发挥,使它表达了美国人的意志以及美国当时所需要的恰当的格调和精神,对美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在1620年,秉承着英国地方

自治的经验与法治精神,为追求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的第一批移民,在航行中所签署的著名的《五月花盟约》,就象征着美国祖先们爱好民主政治的精神,并被誉为“美国史上第一部宪法”。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成为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宣言。1789年美国制定了宪法。1791年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法案明确具体地保证了个人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言论、新闻、和平集会和请愿的自由,还保证了个人的人身自由以及被控犯法时获得迅速和公开审判的个人权利等等。“权利法案”成了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性解放,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自由,成为美国人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公民责任和义务。美国人坚信,个人能够享有自由的社会的最主要的基石是法治。个人所需要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是无私的和普遍有效的法律,信奉宪法作主导的法律高于政治的运作,一切政治运作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民主和法治是一体两面。美国公民较强的法治意识,成为他们维护自己公民权利的强大武器。可以说,这些,都构成了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石。[2]

[4]即使到了20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的出现,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使集体合作成为必要。但它并不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去服从集体利益,也没有把个人利益熔合到集体利益中去,而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和力量来实现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正如伯恩斯指出,那些提倡集体主义的人,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个人价值重要”,“改革者所要求的不是把个人淹没在集体主义的经济体系中,而是恢复,如果可能的话,扩大个人奋斗的机会。”把被大企业剥夺去的个人机会还给个人,使他能有正当的权利和自由按照自己的愿望奋斗。[1]

20世纪后期,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稍后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发表,重申个人权利和基本自由的优先性,“在实践中,自由的优先性意味着,一项基本自由只能因一种或多种其他基本自由而被限制或否定,而正如我所讲过的那样,它永远也不能因为公共善或完善论价值的缘故而受到限制或否定。”“相反,无论怎样调整这些基本自由以构成一个连贯性图式,该图式都要平等地确保所有的公民享有基本自由。”[2]研究显示,在八种美国核心公民价值观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始终居于优先位置[3]。

事实上,在美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中,都深深地根植着一个信念:为了保障和促进美国式的宪政民主,公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优先进行公民教育。1994年《美国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到2000年,所有的学

生都要学习'公民和政府’(Civics and Government)课程,以便他们具有负责任的公民资格”。为了强化连续一贯的公民教育,紧接着颁布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的国家标准》,综上所述,美国式的公民教育与其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相辅相成。正像阿尔蒙德的研究所发现的那样,在美国的公民文化中更强调一种积极的、参与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公民角色:公民的政治意识浓厚,对其政治系统如美国的宪法、政治自由、民主等充满自豪感,强调个人应该是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并自信对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如通过组织非正式团体等措施。以至于美国人相信,所有的政府机关都产生于全体公民之中,公民能力的运用是没有限制的。[4]也许美国学者罗伯特•J•林格在《重建美国人的梦想》一书中表达得更为清楚:“当我说我爱美国时,对我此语得加以更明确的解说。确实我十分喜欢我国大自然的美,以及它许多地区各各不同的气候。可是,爱美国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是爱美国人的梦想。它意味着爱自由和个人主义。”[5]因而我们可以说,美国式的公民教育是强调个人权利的公民教育。

三、忠君论的公民教育观——以中国为代表

相比于近代西方而言,虽然中国在近代以来开始了民主化进程,向西方学习,但是以忠君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观仍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奄奄一息的清王朝统治的关键手段,虽然有民本思想,但那大多数是在盛世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专制体制只能孕育出维护以“君”为主的封建教育思想,而且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情况下仍然不给像西方那样公民教育发展的土壤,致使中国人富有典型的顺民形象,不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中国公民教育兴起,公民意识觉醒。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更加重视全面发展,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所作为,也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化推进改革,在此也加强对公民教育的转型,随着中西方交流的加深,中国对现代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观形成。

综合现代中西公民教育观呈现相向运动趋势,可得:

1.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认同意识的培养

2.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上,趋向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3.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上,趋向强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

但是中西方仍有不同,中西方公民教育侧重点不同,这是应该而且合理的,因为虽然现代公民教育要求的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关系构成理解公民身份的核心与前提,公民身份是成为公民并承担相应责任和权利的条件,它表达的是一种公共认同(public identity),即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完全并且平等的成员资格但是我国公民教育有自己的特色,尽管西方强势的价值观的冲击,但是我们应当做的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真实地感受到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原动力所带来的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发展的冲动与活力,同时也看到,与发育较早的西方公民教育相比,中国公民教育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怎样才能植根于中国现实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以理性的文化自觉意识持守民族文化传统,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民族气质与中国样式的现代公民教育之路?

中国公民教育的公民资格教育体现在“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

2、

3、

4、

5、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文化知识;

这就是以“四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中国之路!


相关文章

  • 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
  • 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 王东虓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我国关于何为公民教育的各种见解,探讨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和基本内涵.本着公民教育应以培养民族精神为首要任务,以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以培 ...查看


  • 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 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 檀传宝 [摘要] "公民"和"公民教育"概念均非一成不变的固定范畴,其内涵的演变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 ...查看


  • 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与手段僵化.教育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以及教育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系中, ...查看


  • 从"权利公民"到"责任公民"
  • 从"权利公民"到"责任公民" --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理念的嬗变 林春逸/刘力 [专题名称]教育学 [专 题 号]G1 [复印期号]2006年03期 [原文出处]<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 ...查看


  • 全球视野下的世界公民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 2010年第8期(总第277期 ) G LOBAL EDUCATION Vol. 39 No8,2010 全球视野下的世界公民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高振宇 世界公民教育旨在将全球儿童塑造成理想的世界公民, 与国际理解教育等项目相比, 它尤其 ...查看


  • 中法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别与启示
  • 中法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别与启示 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重点.从官场的腐败,到包二奶.破处门.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假药.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染色米.瘦肉精--一时间,谴责中国社会道德沦丧,道德崩溃的声 ...查看


  • 中国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 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谈中国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是高等院校和学生双方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本文首先对中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当今世界环境."十八大&q ...查看


  • 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有感
  • 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有感 这段时间有幸读了由王啸著.檀传宝主编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一书,尤其是2月19日在四方坪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听了檀传宝教授的主题讲座后,又把这部书翻了一遍,以前总把自己的教育局 ...查看


  • 超越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培育
  • 超越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培育 完颜华 (中华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摘 要] 自我意识指的是主体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是指向审视者和反思者自身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作为一种属性,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