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合肥市为例

柳百萍、吴慧、张涛

(合肥学院旅游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合肥市劳动力转移现状,指正转移现状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以及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最后提出战略思考,通过三个战略转型(农业供给结构、农民思想观念、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三个转型)保证一个转移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三农旅游;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合肥

一、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指正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据统计,04年末合肥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96.8万人,其中当年新增2.3万人,当年从业的181.8万人中,主要从业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其它个、私企业,约有

[1]15万人未从业,这个数据与合肥市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1说明合肥市

农业剩余劳动力约75万人,其中转移到乡镇企业约10万人,外出务工约48万人。分析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表1 合肥市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劳动力)

注:合肥市05年统计年鉴整理

(一)三个主导流向,体现“人往富处流”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任何地区任何时期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人往富处流”的现象必然屡见不鲜。[2]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在流向上有三种表现:一是城乡间的“向心流”,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包围城市”,二是地区间的“梯度流”,即“孔雀东南飞”,外出人员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这种态势正好与我国西高东低的* 文为合肥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课题

第一作者简介:柳百萍(1967-),女,安徽肥东,合肥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硕士,从事人口、区域经济和生态旅游研究。

阶梯状地势一致,故曰“梯度流”,三是国际间的“洋流”,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到国外工作。“向心流”最具有代表性,肥东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中,75%的外出人员选择到省内外省会及其省辖城市,选择到县乡的只有25%。

“人往富处流”的社会行为是经济差异的必然结果,并将继续存在。但需要指正的是,当今正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应正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地位。从表2、表3 可知,流入城市的农民大部分属于初级劳务型,多从事于“脏、苦、累、险、毒”等工作,高收入的现代产业他们几乎无人进入,但他们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在以自己劳动所得勉强养家糊口的同时,也给城市现代文明传播了朴素的劳动价值观和服务理念,同时他们也为城市带来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因此,农民在城市不是奉行“拿来主义”,相反却是“多予少取”,此时,我们更应考虑一下城市给予农村什么。

表2 合肥市不同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情况[3](资料[1]整理)

表3 合肥市城乡劳动力从业构成比较 [4](资料[1]整理) 单位:%

(二)持续增长的流量,说明城乡差距在加大

流量持续增长是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现状,该现状说明以下问题:一是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二是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导致迁移能力增强,三是国家和地区人口流动鼓励性政策的实施,四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前三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第四点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结果,富裕地区对贫穷落后地区的强大吸引力所导致。目前,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农村劳动力输出年均分别为22万、16万、14万,03年以前,肥东

县输出农村劳动力为年均19万。外出劳动力对家庭和地区农村经济增收起到一定的外补作用,但城乡经济收入差距仍在不断加大。分析合肥市社会发展人均指标,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1975元增加到2004年的2889元,人均年增收182.8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389元增加到8610元,人均年增收444.2元,城市增长是农村的2.5倍,更何况还是纯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不对等比较。这种差距已影响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普遍现象,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800美元左右时即步入“以工哺农”阶段,若以小康标准来衡量,合肥市早已达到,通过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剪刀差,已是必然选择,也是合理长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选择。

(三)全天候流动隐含城市就业难度加大

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个现状是从季节性转变为全天候性。形成此现状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提高,主动“跳槽”,流动频率加大;二是城市就业难度增大,农民被迫往返于城乡之间,寻找合适的工作。前者是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征。后者在一定时间内,往往是隐性的,易被误认为城市吸纳能力的增强,从而忽视对城市就业难度增大问题的及时解决。[5]

表4 肥东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分析[6](资料6整理)

根据肥东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可知(表4),抽样调查392人中有176人当年返回,返回率达45%,返回率与外移人员文化程度和迁移距离等因素成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返回率越低;迁移距离越远,返回率越低,分析性别,女性返回高于男性。

返回的这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及部分女性人员,外出就业的难度虽然很大,但并不能就此说明他们不是农业生产能手,如何针对这些人员的特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

提出发展“三农旅游”,正是旅游业在就业方面有着其它行业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且“三农旅游”的兴起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 “三农旅游”的涵义

三农旅游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融,其立足之地是乡村,在这里我们不能把“乡村”仅仅理解为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地域概念,其应包含三层含义:核心层是农民,他们是乡村活动的主体概念;实体层(中间层)是农业,是乡村主要产业概念;外层是农村,代表地域概念,三圈层与旅游业的交合,分别形成“农民旅游”——旅游潜在市场,“农业旅游”——旅游的特种产品,“农村旅游”——旅游的广阔天地,此即“三农旅游”,本文以农业旅游和农村旅游为研究重点,农民旅游在中国还是潜在市场。这种延伸有利于把“贫穷的农村”与“奢侈的旅游”两个概念有机联系起来,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无缝连接,加速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融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

三 “有效转移”的求证

(一)发挥旅游业优势,扩大乡镇企业就业容量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对劳动力吸纳作用极强,因为相当部分旅游项目不是仅凭现代化手段就能取代现代人力的。目前,旅游业对基本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女性需求量大,这对部分农村弱势劳动力的就业是比较有利的。根据加拿大S.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收入,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测算,如增加的旅游收入同为3万美元,就业人数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2倍。[7]据此,我们以肥东县“十一五”旅游规划为例,力争到201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亿元,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至少有1万人;合肥市为例,目前国内、国际旅游增加收入能解决的就业人数可达到15万人。另外,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一大批新型乡镇企业的勃然兴起,并激活存量资源,使传统乡镇企业萌发“新枝”,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邮电电讯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轻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乡镇企业中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缺的产业,因此,发展三农旅游,可使农业实现多项多次增值,也为农富土特产提供很大的消费市场。

[8]

(二)转变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资源一般具有多用性,这种多用型产生了如何将优势资源在不同用途上进行最优分配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根据资源多用性程度和特点,对区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取得综合效益。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多重价值,如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它们的游憩效益,不仅利用生物资源,而且还挖掘景点资源,做到农业和旅游业共同开发,资源的利用价值将更大。合肥市市民感兴趣项目调查中,46.83%选择领略水乡风情游,水乡风情游包括圩区观光农园,池塘垂钓、水乡民俗等,合肥市内陆水域养殖面积为24668ha,其中池塘养殖为14367 ha,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书画家及诗人石涛曾这样写道“东风阻我巢湖边,十里五里一泊舟。湖头人家白鹅岸,晚风香送荷花天。水清苔碧鱼可数,金沙名地是何年。”诗人所描写的闲静原生态景观,正是今人所向往的。肥西县清平乡特色水产养殖、三河镇的水乡古镇,合肥市大圩乡的高科技观光农业、肥东县的2814养鱼场、长丰县的草莓种植等地方特色农园,不断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体验农耕生活,从而推动传统农业的纯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综合性功能转变。伴随农业功能转变,农民收入也相应成倍提高,对2814 养鱼塘养鱼户的实践调查发现,从事于休闲渔业养渔户的年收入是一般养渔户年收入的2-3倍,所谓休闲渔业目前主要是指一部分渔户用高价专购大鱼苗,重新放养,供游客垂钓,其价格是同类市场价的5倍,另提供就餐、住宿等服务,收入大大提高。但目前主要属于自发形式,规模较小,急需引导和加强管理。

(三)三农旅游以城市为客源地,吸引城市资金,实现以城带乡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以都市居民为主,吸引他们前往乡村田园、农场、牧场、林场、渔场、果园等农业生产场所,进行游览、参观和亲自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生活,作为旅游的特殊产品,其可以重新唤起城市人对农业的重视,可以引导大量城市资金流向乡村,实现以城带乡的目标,高科技农业观光园还可以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从根本上扭转重城轻乡的倾向,农耕文化的精华将在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重现光芒。合肥市新规划的乡村旅游项目,投资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对农村基础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四 实现“有效转移”的战略思考

发展“三农旅游”,长期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同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也不同于传统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蓄纳。城市化所转移的人口以劳动力转移为前提、为主流,附带与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非劳动力一起转移,迁移人口以改变身份,融入城市生活为目标,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长期性,短期内实现具有困难,往往“远水[10][9]

救不了近火”。传统乡镇企业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转移人口以“离土不离乡”为特征,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多视角冲击,人们片面追求短期和眼前经济利益,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造到蔑视,农民人文精神遭到污染,乡镇企业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多因素制约,需要进行改革。乡村旅游虽然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但这一新世纪新工程,绝非弹指一挥间,需要合理发展,从战略高度审视,以“三个战略转型”保证“一个转移”的实现。

(一)农业供给结构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可做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5个层次。一个社会在人们需求处于低层次水平时,社会资源主要用来生产物质产品,产业结构也主要表现为物质产业结构,农村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当人们消费需求层次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并重的阶段时,客观上要求社会资源的相当部分用来生产精神产品,农村生产逐渐以三产为主。

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若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前提,那么必须对农业供给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即从供给单一的物质产品转向双重供给——物质和精神产品,因为旅游属于高层次消费,其对应的生产供给部门理应包含精神产品的生产,否则,再好的就业渠道也是纸上谈兵。

(二)农民思想观念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愿做

从农业生产转向旅游服务,虽然也是“离土不离乡”,甚至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但毕竟涉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劳动方式的不同,做好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战略性问题,否则,有事不做的现象就会出现,犹如“有地不种,宁可讨饭”的选择一样,发展乡村旅游的“新选择”也会受阻。

农民思想观念的战略转型重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转变到服务为上的大家风范。虽然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大体一致性,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服务技能、技巧等因素更重要。服务技能和技巧一方面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另一方面,更需要从业者对岗位工作的热爱和关心,爱心、责任心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态度,因此,在做好劳动力文化知识培训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越高,前来旅游的人数才会越多,旅游经济活动才会越顺利,旅游经济规模才会越大。早在1994年,世界旅游组织就提出“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的口号,表明整个世界范围内旅游服务质量意识的强化和升华。随着合肥市乡村旅游对外影响的扩大,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农业旅游资源不具有独

占性,田园风光遍地皆是,客源主要来自邻近地区,客源总量有限,旅游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旅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可以说,游客多是“回头客”,他们追求的不是豪华起居和菜肴,而是那种惬意的民风和真挚的情感。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能做

据有关专家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1进行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为1.43,中学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为2.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4。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不仅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农业劳动力就业渠道变窄,农村收入减少。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每个农户家庭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文盲半文盲)平均有0.8人,初中为1.61人,高中0.42人,中专、大专及以上只有0.23人。前面已述,尽管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要求不高,但以下两点决定我们应有前瞻性:一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部分是依赖“三高”农业而存在的,其中的“高科技”是关键,高科技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二是乡村旅游的长远高效发展需要科学管理,科学管理需要管理人才,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难以驾驭现代经济活动。知识积累需要时间,知识转换为效益更要时间。三农旅游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还只是尝试,合肥地区也是如此,此时的职能机构若不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文化素质培养,而是透支经济效益,最终必将出现迅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与高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短缺的矛盾,乡村旅游经营进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不良循环之中。[11]农村赢得的总是少量,农民获得的还是辛苦,因为高收入、轻巧的事农民做不了。肥东瑶岗实调时发现,当地社区居民强行拆散团队游客,分散到各户就餐,实现所谓利益均衡,从而使游客兴趣大减。殊不知,瑶岗是离合肥仅30分钟路程的旅游点,游客返回合肥就餐的成本是很低的,发生如此情形,游客在情致大减的情况下,当然选择回城。旅游经济收入来自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中吃、住、行、游是基本消费要素,占游客支出的80%-90%,也是地方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合肥市目前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大多在合肥市1小时旅游圈内,在游客“来去自由”的情况下,景区科学管理的确就是效益。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战略转型重在从经验型的初级劳务转向知识型高级劳务。只有农民自己实现科学管理,农村才能真正获得农业高收入。农民在没有参与管理的情况下,他们是很难获得高比例回报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当地居民就会从支持发展旅游转变为抵制发展旅游,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三农旅游要发展,但不可一哄而上,要以农民可做、愿做、能做为前提,合理发展,从长计议。

参考文献

[1] [3] [4] 合肥市统计局编. 2005年合肥市统计年鉴[M]. 合肥:合肥市统计局,2005. 95,74,318

[2] 柳百萍. 我国人口流动的经济因素分析[J]. 合肥教院学报. 1999,16(2):58-60

[5] 柳百萍 发展乡村旅游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新选择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22

(6):500-504

[6] 肥东县统计局编. 2002年肥东县统计年鉴. 113-115

[7] 周振东. 旅游经济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109-110

[8] 柳百萍. 发展乡村旅游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选择[J]. 中国乡镇企业.2006,(5) 77-80

[9] 曲福田. 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8

[10] 尹振华.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19(5):41-43

[11] 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 农村经济. 2003,(10):30-34

第一作者简介:柳百萍(1967-),女,籍贯肥东,合肥学院旅游系,硕士,讲师,从事人口、

区域经济和生态旅游研究,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文章10余篇,以环巢湖旅游开发研究为重点。

联系方式

电话:0551-2158875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合肥市宁国路211号合肥学院东区11幢204室,柳百萍收,邮编230001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合肥市为例

柳百萍、吴慧、张涛

(合肥学院旅游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合肥市劳动力转移现状,指正转移现状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以及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最后提出战略思考,通过三个战略转型(农业供给结构、农民思想观念、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三个转型)保证一个转移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三农旅游;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合肥

一、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指正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据统计,04年末合肥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96.8万人,其中当年新增2.3万人,当年从业的181.8万人中,主要从业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其它个、私企业,约有

[1]15万人未从业,这个数据与合肥市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1说明合肥市

农业剩余劳动力约75万人,其中转移到乡镇企业约10万人,外出务工约48万人。分析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表1 合肥市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劳动力)

注:合肥市05年统计年鉴整理

(一)三个主导流向,体现“人往富处流”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任何地区任何时期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人往富处流”的现象必然屡见不鲜。[2]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在流向上有三种表现:一是城乡间的“向心流”,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包围城市”,二是地区间的“梯度流”,即“孔雀东南飞”,外出人员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这种态势正好与我国西高东低的* 文为合肥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课题

第一作者简介:柳百萍(1967-),女,安徽肥东,合肥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硕士,从事人口、区域经济和生态旅游研究。

阶梯状地势一致,故曰“梯度流”,三是国际间的“洋流”,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到国外工作。“向心流”最具有代表性,肥东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中,75%的外出人员选择到省内外省会及其省辖城市,选择到县乡的只有25%。

“人往富处流”的社会行为是经济差异的必然结果,并将继续存在。但需要指正的是,当今正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应正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地位。从表2、表3 可知,流入城市的农民大部分属于初级劳务型,多从事于“脏、苦、累、险、毒”等工作,高收入的现代产业他们几乎无人进入,但他们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在以自己劳动所得勉强养家糊口的同时,也给城市现代文明传播了朴素的劳动价值观和服务理念,同时他们也为城市带来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因此,农民在城市不是奉行“拿来主义”,相反却是“多予少取”,此时,我们更应考虑一下城市给予农村什么。

表2 合肥市不同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情况[3](资料[1]整理)

表3 合肥市城乡劳动力从业构成比较 [4](资料[1]整理) 单位:%

(二)持续增长的流量,说明城乡差距在加大

流量持续增长是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现状,该现状说明以下问题:一是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二是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导致迁移能力增强,三是国家和地区人口流动鼓励性政策的实施,四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前三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第四点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结果,富裕地区对贫穷落后地区的强大吸引力所导致。目前,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农村劳动力输出年均分别为22万、16万、14万,03年以前,肥东

县输出农村劳动力为年均19万。外出劳动力对家庭和地区农村经济增收起到一定的外补作用,但城乡经济收入差距仍在不断加大。分析合肥市社会发展人均指标,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1975元增加到2004年的2889元,人均年增收182.8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389元增加到8610元,人均年增收444.2元,城市增长是农村的2.5倍,更何况还是纯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不对等比较。这种差距已影响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普遍现象,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800美元左右时即步入“以工哺农”阶段,若以小康标准来衡量,合肥市早已达到,通过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剪刀差,已是必然选择,也是合理长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选择。

(三)全天候流动隐含城市就业难度加大

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个现状是从季节性转变为全天候性。形成此现状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提高,主动“跳槽”,流动频率加大;二是城市就业难度增大,农民被迫往返于城乡之间,寻找合适的工作。前者是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征。后者在一定时间内,往往是隐性的,易被误认为城市吸纳能力的增强,从而忽视对城市就业难度增大问题的及时解决。[5]

表4 肥东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分析[6](资料6整理)

根据肥东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可知(表4),抽样调查392人中有176人当年返回,返回率达45%,返回率与外移人员文化程度和迁移距离等因素成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返回率越低;迁移距离越远,返回率越低,分析性别,女性返回高于男性。

返回的这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及部分女性人员,外出就业的难度虽然很大,但并不能就此说明他们不是农业生产能手,如何针对这些人员的特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

提出发展“三农旅游”,正是旅游业在就业方面有着其它行业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且“三农旅游”的兴起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 “三农旅游”的涵义

三农旅游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融,其立足之地是乡村,在这里我们不能把“乡村”仅仅理解为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地域概念,其应包含三层含义:核心层是农民,他们是乡村活动的主体概念;实体层(中间层)是农业,是乡村主要产业概念;外层是农村,代表地域概念,三圈层与旅游业的交合,分别形成“农民旅游”——旅游潜在市场,“农业旅游”——旅游的特种产品,“农村旅游”——旅游的广阔天地,此即“三农旅游”,本文以农业旅游和农村旅游为研究重点,农民旅游在中国还是潜在市场。这种延伸有利于把“贫穷的农村”与“奢侈的旅游”两个概念有机联系起来,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无缝连接,加速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融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

三 “有效转移”的求证

(一)发挥旅游业优势,扩大乡镇企业就业容量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对劳动力吸纳作用极强,因为相当部分旅游项目不是仅凭现代化手段就能取代现代人力的。目前,旅游业对基本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女性需求量大,这对部分农村弱势劳动力的就业是比较有利的。根据加拿大S.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收入,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测算,如增加的旅游收入同为3万美元,就业人数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2倍。[7]据此,我们以肥东县“十一五”旅游规划为例,力争到201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亿元,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至少有1万人;合肥市为例,目前国内、国际旅游增加收入能解决的就业人数可达到15万人。另外,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一大批新型乡镇企业的勃然兴起,并激活存量资源,使传统乡镇企业萌发“新枝”,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邮电电讯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轻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乡镇企业中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缺的产业,因此,发展三农旅游,可使农业实现多项多次增值,也为农富土特产提供很大的消费市场。

[8]

(二)转变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资源一般具有多用性,这种多用型产生了如何将优势资源在不同用途上进行最优分配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根据资源多用性程度和特点,对区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取得综合效益。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多重价值,如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它们的游憩效益,不仅利用生物资源,而且还挖掘景点资源,做到农业和旅游业共同开发,资源的利用价值将更大。合肥市市民感兴趣项目调查中,46.83%选择领略水乡风情游,水乡风情游包括圩区观光农园,池塘垂钓、水乡民俗等,合肥市内陆水域养殖面积为24668ha,其中池塘养殖为14367 ha,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书画家及诗人石涛曾这样写道“东风阻我巢湖边,十里五里一泊舟。湖头人家白鹅岸,晚风香送荷花天。水清苔碧鱼可数,金沙名地是何年。”诗人所描写的闲静原生态景观,正是今人所向往的。肥西县清平乡特色水产养殖、三河镇的水乡古镇,合肥市大圩乡的高科技观光农业、肥东县的2814养鱼场、长丰县的草莓种植等地方特色农园,不断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体验农耕生活,从而推动传统农业的纯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综合性功能转变。伴随农业功能转变,农民收入也相应成倍提高,对2814 养鱼塘养鱼户的实践调查发现,从事于休闲渔业养渔户的年收入是一般养渔户年收入的2-3倍,所谓休闲渔业目前主要是指一部分渔户用高价专购大鱼苗,重新放养,供游客垂钓,其价格是同类市场价的5倍,另提供就餐、住宿等服务,收入大大提高。但目前主要属于自发形式,规模较小,急需引导和加强管理。

(三)三农旅游以城市为客源地,吸引城市资金,实现以城带乡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以都市居民为主,吸引他们前往乡村田园、农场、牧场、林场、渔场、果园等农业生产场所,进行游览、参观和亲自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生活,作为旅游的特殊产品,其可以重新唤起城市人对农业的重视,可以引导大量城市资金流向乡村,实现以城带乡的目标,高科技农业观光园还可以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从根本上扭转重城轻乡的倾向,农耕文化的精华将在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重现光芒。合肥市新规划的乡村旅游项目,投资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对农村基础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四 实现“有效转移”的战略思考

发展“三农旅游”,长期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同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也不同于传统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蓄纳。城市化所转移的人口以劳动力转移为前提、为主流,附带与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非劳动力一起转移,迁移人口以改变身份,融入城市生活为目标,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长期性,短期内实现具有困难,往往“远水[10][9]

救不了近火”。传统乡镇企业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转移人口以“离土不离乡”为特征,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多视角冲击,人们片面追求短期和眼前经济利益,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造到蔑视,农民人文精神遭到污染,乡镇企业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多因素制约,需要进行改革。乡村旅游虽然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但这一新世纪新工程,绝非弹指一挥间,需要合理发展,从战略高度审视,以“三个战略转型”保证“一个转移”的实现。

(一)农业供给结构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可做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5个层次。一个社会在人们需求处于低层次水平时,社会资源主要用来生产物质产品,产业结构也主要表现为物质产业结构,农村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当人们消费需求层次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并重的阶段时,客观上要求社会资源的相当部分用来生产精神产品,农村生产逐渐以三产为主。

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若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前提,那么必须对农业供给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即从供给单一的物质产品转向双重供给——物质和精神产品,因为旅游属于高层次消费,其对应的生产供给部门理应包含精神产品的生产,否则,再好的就业渠道也是纸上谈兵。

(二)农民思想观念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愿做

从农业生产转向旅游服务,虽然也是“离土不离乡”,甚至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但毕竟涉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劳动方式的不同,做好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战略性问题,否则,有事不做的现象就会出现,犹如“有地不种,宁可讨饭”的选择一样,发展乡村旅游的“新选择”也会受阻。

农民思想观念的战略转型重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转变到服务为上的大家风范。虽然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大体一致性,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服务技能、技巧等因素更重要。服务技能和技巧一方面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另一方面,更需要从业者对岗位工作的热爱和关心,爱心、责任心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态度,因此,在做好劳动力文化知识培训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越高,前来旅游的人数才会越多,旅游经济活动才会越顺利,旅游经济规模才会越大。早在1994年,世界旅游组织就提出“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的口号,表明整个世界范围内旅游服务质量意识的强化和升华。随着合肥市乡村旅游对外影响的扩大,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农业旅游资源不具有独

占性,田园风光遍地皆是,客源主要来自邻近地区,客源总量有限,旅游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旅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可以说,游客多是“回头客”,他们追求的不是豪华起居和菜肴,而是那种惬意的民风和真挚的情感。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能做

据有关专家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1进行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为1.43,中学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为2.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4。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不仅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农业劳动力就业渠道变窄,农村收入减少。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每个农户家庭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文盲半文盲)平均有0.8人,初中为1.61人,高中0.42人,中专、大专及以上只有0.23人。前面已述,尽管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要求不高,但以下两点决定我们应有前瞻性:一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部分是依赖“三高”农业而存在的,其中的“高科技”是关键,高科技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二是乡村旅游的长远高效发展需要科学管理,科学管理需要管理人才,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难以驾驭现代经济活动。知识积累需要时间,知识转换为效益更要时间。三农旅游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还只是尝试,合肥地区也是如此,此时的职能机构若不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文化素质培养,而是透支经济效益,最终必将出现迅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与高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短缺的矛盾,乡村旅游经营进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不良循环之中。[11]农村赢得的总是少量,农民获得的还是辛苦,因为高收入、轻巧的事农民做不了。肥东瑶岗实调时发现,当地社区居民强行拆散团队游客,分散到各户就餐,实现所谓利益均衡,从而使游客兴趣大减。殊不知,瑶岗是离合肥仅30分钟路程的旅游点,游客返回合肥就餐的成本是很低的,发生如此情形,游客在情致大减的情况下,当然选择回城。旅游经济收入来自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中吃、住、行、游是基本消费要素,占游客支出的80%-90%,也是地方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合肥市目前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大多在合肥市1小时旅游圈内,在游客“来去自由”的情况下,景区科学管理的确就是效益。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战略转型重在从经验型的初级劳务转向知识型高级劳务。只有农民自己实现科学管理,农村才能真正获得农业高收入。农民在没有参与管理的情况下,他们是很难获得高比例回报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当地居民就会从支持发展旅游转变为抵制发展旅游,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三农旅游要发展,但不可一哄而上,要以农民可做、愿做、能做为前提,合理发展,从长计议。

参考文献

[1] [3] [4] 合肥市统计局编. 2005年合肥市统计年鉴[M]. 合肥:合肥市统计局,2005. 95,74,318

[2] 柳百萍. 我国人口流动的经济因素分析[J]. 合肥教院学报. 1999,16(2):58-60

[5] 柳百萍 发展乡村旅游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新选择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22

(6):500-504

[6] 肥东县统计局编. 2002年肥东县统计年鉴. 113-115

[7] 周振东. 旅游经济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109-110

[8] 柳百萍. 发展乡村旅游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选择[J]. 中国乡镇企业.2006,(5) 77-80

[9] 曲福田. 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8

[10] 尹振华.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19(5):41-43

[11] 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 农村经济. 2003,(10):30-34

第一作者简介:柳百萍(1967-),女,籍贯肥东,合肥学院旅游系,硕士,讲师,从事人口、

区域经济和生态旅游研究,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文章10余篇,以环巢湖旅游开发研究为重点。

联系方式

电话:0551-2158875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合肥市宁国路211号合肥学院东区11幢204室,柳百萍收,邮编230001


相关文章

  • 5.7营销策划公司农业产业化
  • 营销策划公司: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之路在哪里? 最近,看了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一篇文章,叫做<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的衰落>,读了之后非常受启发.做为我们这样的专业研究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 ...查看


  •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 口海南省社舒 主义新农村 建设总体规 划专版, COn8tructiOnNewCountryslde MasterPlanofHainanProvince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86 gJ薯 :l錾 鏊I§ tl罩 望J芝 蚕I ...查看


  •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郭振,王钰娜1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摘 要] 县域的小城镇(县域和中心镇)是连接城乡和工农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基本的地理单元.基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以 ...查看


  •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中 部地区"三农 "问题.推动"中部崛起"的一大关键.本文通过考察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 与现状.总结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查看


  • 2016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 1月27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下面YJBYS小编带来意见全文内容,欢迎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查看


  • 浅谈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 浅谈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 ...查看


  •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 关于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民比例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省及务工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查看


  • 浅谈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
  • 浅谈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 关键词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研究论文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农业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重要目标以县域为基础实行城乡联动挖掘现有农村金融资源使潜在的金融资源逐渐变为利润来源 一.农村金融机构比较 ...查看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转移文付后,一些农村行政村出现经费短缺.江苏省扬州市行江区有184个行政村,2004年村级集体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51个村,20-30万元的有14个村,10-20万元的有4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