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资料)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怎样认识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教育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应有“职业规划”这样一个新的理念。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方式 就业观念 自主创业 职业规划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1、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毕业生上升为145.1万人,2003年毕业生数量猛增为212.2万人,比

上一年增加67.1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预计2005年可能会突破340万。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沉淀75 万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不包括灵活、临时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究竟怎样来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对此,我作为即将毕业一名在校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都在进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进行分析,从理念上进行反思的重大社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A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B我们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C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人才拥挤等

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2、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成效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制定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基本上采取国家统一计划、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高等院校毕业生“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就业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后,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001年6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门就扩招以后的就业政策问题提出报告,指出扩招势必会造成就业困难。为此,国务院有关领导在报告上批示并责成国务院科教办牵头深入研究扩招后的就业问题。从图Ⅱ我们可以看到,

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200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初中毛入学率达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7%。由此我们看出,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要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依靠的是教育事业。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亟待大力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开始大幅度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

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大学生就业作为劳动力供给方,不管扩招还是不扩招,供给总量没有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发生的变化只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这里改变的只是劳动力的结构,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也就是说,整个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目前来看,这种变化还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而不是不利于劳动力的就业。因为我们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是缺少的,受到高等教育以后,高层次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就会优化劳动力结构。这样看,扩招和就业压力就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兴邦济世的根本途径之一。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是我们还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也会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定会妥善解决,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 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2001年10月,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1、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

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彩虹工程”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167所,在校生1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20万人次:就业训练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全年开展培训1071万人次。

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工业需求。在各种国家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的人都视为具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资格。韩国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确,韩国的经济实力由于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特别地,由于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通过事业的发展而提高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要了。

在我国开办经济特区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鼓励开办更多经济特区,从而促进沿海乃至我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更使需求与就业问题日渐凸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一方面要能够改变观念自主择业,另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创业。我认为,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创业。正如中国著名的IT首席分析专家方兴东所说:“经过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浪潮的两次洗礼,一些最具价值的东西开始在中国呈现,真正开始触及中国落后的精神根源,那就是创业精神的启蒙和唤醒。而且创新精神更是市场经济的引擎,是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源头。”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

1、从城市如何引进人才来谈创业环境

创业需要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常被视作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选定目标城市的时候,找准位置,找对方向。每逢应届毕业生离校之际,他们对创业地的比较与选择,热点区域都很集中,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成为大学生创业重要的集聚地。究竟是为什么呢?来看一下这几个城市的绝对优势:

选择上海,有一条认可度相当高的理由:这里经济走势持续稳健,商业流程成熟,法制化意识及规则意识强,工作生活比较稳定。广东更适合青年学子创业。如果说当年更多靠的是政策优势、地缘优势,那么现在,人文环境的因素表现的更为显著。比如,敢为人先、务实求真、灵活变通、包容、高效……此外,广东人发家致富、做小老板的意识挺强。有这样一种说法,“北京是创业者的温床,上海是打工者的天下”。北京的发展机会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在E时代,北京那种淡化工业,重工业,重环保、高科技发展极为快速的特点,加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常与此相关,都非常利于个人创业。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在引进人才时所做的努力。对于我们也有启示。

2、就业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

就业问题还要和当时的国家大政方针密切联系起来

。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培养的人才是给自己用的。比如说我国就建设西部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就是鲜明的例子,还有即将完成建设的三峡工程,更大方面就涉及到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等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国家带来无限的商机,所以早在刚刚申请承办成功以后就有更多的大学来开设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

3、大学生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我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程度加深了,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搞好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

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

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上海各高校几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新举措,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大学生就业新天地,来看一下复旦大学的新举措。

2003年,复旦大学就业总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24.8%,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7%,硕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6%,博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7.6%,与2002年同期相比较,本科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又向“服务性”的方向迈了一步。2003年成立的“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由校级主管部门担任领导,以专家教授为顾问,以企事业单位为资源,以本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主要职能部门。据了解,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使复旦大学横贯大学生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复旦大学依托指导委员会的资源,针对本校各年级开设了“择业求职技巧”、“当代职业概况”等公共选修课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另外,学校还联合用人单位建立了一批以公司名称命名的行业考察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和行业见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体验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能,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机会。复旦大学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其指导思想只有一个,就业压力和就业导航的位置,让学生提早直面就业压力。一系列针对低年级大学的“新生职业导航”,将跟踪大学生的四年成长,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来规划好人生。

名校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复旦最大的资源就是他有众多的校友,复旦大学团委的“职业导航行动”就用足了复旦的校友资源。在复旦校园网的相关网页上,参与复旦校友讲师团的“各界成功人士”的介绍,都在网上供大学生点击选择,被选择一定数量后,学校就会把讲师请到学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通常这些校友是不会不满足“学弟学妹”门的热情的。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旦大学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回看就业全景,从中可以看到,开展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参与创业。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爿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怎样认识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教育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应有“职业规划”这样一个新的理念。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方式 就业观念 自主创业 职业规划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1、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毕业生上升为145.1万人,2003年毕业生数量猛增为212.2万人,比

上一年增加67.1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预计2005年可能会突破340万。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沉淀75 万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不包括灵活、临时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究竟怎样来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对此,我作为即将毕业一名在校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都在进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进行分析,从理念上进行反思的重大社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A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B我们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C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人才拥挤等

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2、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成效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制定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基本上采取国家统一计划、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高等院校毕业生“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就业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后,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001年6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门就扩招以后的就业政策问题提出报告,指出扩招势必会造成就业困难。为此,国务院有关领导在报告上批示并责成国务院科教办牵头深入研究扩招后的就业问题。从图Ⅱ我们可以看到,

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200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初中毛入学率达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7%。由此我们看出,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要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依靠的是教育事业。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亟待大力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开始大幅度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

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大学生就业作为劳动力供给方,不管扩招还是不扩招,供给总量没有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发生的变化只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这里改变的只是劳动力的结构,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也就是说,整个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目前来看,这种变化还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而不是不利于劳动力的就业。因为我们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是缺少的,受到高等教育以后,高层次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就会优化劳动力结构。这样看,扩招和就业压力就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兴邦济世的根本途径之一。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是我们还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也会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定会妥善解决,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 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2001年10月,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1、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

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彩虹工程”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167所,在校生1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20万人次:就业训练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全年开展培训1071万人次。

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工业需求。在各种国家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的人都视为具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资格。韩国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确,韩国的经济实力由于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特别地,由于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通过事业的发展而提高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要了。

在我国开办经济特区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鼓励开办更多经济特区,从而促进沿海乃至我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更使需求与就业问题日渐凸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一方面要能够改变观念自主择业,另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创业。我认为,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创业。正如中国著名的IT首席分析专家方兴东所说:“经过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浪潮的两次洗礼,一些最具价值的东西开始在中国呈现,真正开始触及中国落后的精神根源,那就是创业精神的启蒙和唤醒。而且创新精神更是市场经济的引擎,是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源头。”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

1、从城市如何引进人才来谈创业环境

创业需要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常被视作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选定目标城市的时候,找准位置,找对方向。每逢应届毕业生离校之际,他们对创业地的比较与选择,热点区域都很集中,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成为大学生创业重要的集聚地。究竟是为什么呢?来看一下这几个城市的绝对优势:

选择上海,有一条认可度相当高的理由:这里经济走势持续稳健,商业流程成熟,法制化意识及规则意识强,工作生活比较稳定。广东更适合青年学子创业。如果说当年更多靠的是政策优势、地缘优势,那么现在,人文环境的因素表现的更为显著。比如,敢为人先、务实求真、灵活变通、包容、高效……此外,广东人发家致富、做小老板的意识挺强。有这样一种说法,“北京是创业者的温床,上海是打工者的天下”。北京的发展机会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在E时代,北京那种淡化工业,重工业,重环保、高科技发展极为快速的特点,加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常与此相关,都非常利于个人创业。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在引进人才时所做的努力。对于我们也有启示。

2、就业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

就业问题还要和当时的国家大政方针密切联系起来

。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培养的人才是给自己用的。比如说我国就建设西部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就是鲜明的例子,还有即将完成建设的三峡工程,更大方面就涉及到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等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国家带来无限的商机,所以早在刚刚申请承办成功以后就有更多的大学来开设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

3、大学生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我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程度加深了,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搞好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

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

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上海各高校几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新举措,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大学生就业新天地,来看一下复旦大学的新举措。

2003年,复旦大学就业总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24.8%,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7%,硕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6%,博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7.6%,与2002年同期相比较,本科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又向“服务性”的方向迈了一步。2003年成立的“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由校级主管部门担任领导,以专家教授为顾问,以企事业单位为资源,以本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主要职能部门。据了解,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使复旦大学横贯大学生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复旦大学依托指导委员会的资源,针对本校各年级开设了“择业求职技巧”、“当代职业概况”等公共选修课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另外,学校还联合用人单位建立了一批以公司名称命名的行业考察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和行业见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体验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能,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机会。复旦大学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其指导思想只有一个,就业压力和就业导航的位置,让学生提早直面就业压力。一系列针对低年级大学的“新生职业导航”,将跟踪大学生的四年成长,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来规划好人生。

名校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复旦最大的资源就是他有众多的校友,复旦大学团委的“职业导航行动”就用足了复旦的校友资源。在复旦校园网的相关网页上,参与复旦校友讲师团的“各界成功人士”的介绍,都在网上供大学生点击选择,被选择一定数量后,学校就会把讲师请到学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通常这些校友是不会不满足“学弟学妹”门的热情的。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旦大学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回看就业全景,从中可以看到,开展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参与创业。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爿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相关文章

  •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钟锦 二〇〇四年九月 北京招聘会的火爆场面 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 ⏹ 2004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变化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80万人,北京市毕业生达到13万余人,比 2003 ...查看


  • 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期望值调查报告
  • --以日照市大学城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小组成员:单凤.张雪娇.王晓媛. 陈跃飞.姜晓玉.韩萍. 韩雨晓.王多昇.盖伟明 指导老师:张晓琼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期望值调查小组 2010年12月 --以日照市大学 ...查看


  • 土木工程调研报告
  • 题 土木工程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陈贵鹏 学 号:12061306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2-3班 指导教师:管友海 2013年 7月10日 目:土木工程本科与研究生发展现状及就业形势的对比 土木工程本科与研究生发展现状及就业形势的对比 摘 要 ...查看


  • 政治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报告 前言 随 着 高 校 招 生 规 模 的 不 断 扩大,当 前 大 学 生 就业难问 题已 成 为 社 会 问 题.我们从 市 场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 ...查看


  • 大学生就业难自主创业谋出路
  • 大学生就业难 自主创业谋出路 王阿建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我国高校大规 ...查看


  • 毕业前的准备工作
  • 毕业前的准备工作 1.1 大学生就业五宜 作者:zhxzhang 发表于:2010年04月08日10:53 点击:6165次 一宜先就业再择业.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以开放的眼光立足长远,调整求职观念,不要完全被薪酬.岗位.工作地点等条条框 ...查看


  •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当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查看


  • 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规1
  • 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规划 近年来,就业市场在不完善的竞争机制下出现了供需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更高的人,其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 ...查看


  • 就业指导论文 1
  •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姓名: 洪日明 学号: 班级:指导老师: 张海燕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