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体会

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体会

董 静,陈佩娟,徐雯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通过100例院前急救的护理,在现场与医生的急救配合,途中的转运护理,

圆满完成院前急救这一重要而宝贵的环节。经过探讨、总结得出院前急救的有效、快速处理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救护理;现场转送

院前急救, 最主要的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 “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三大要案, 当病人突发急症或遭到意外伤害时, 这些设备技术将发挥及时有效的急救作用[1]。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人的前期急救。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对病人存在危害的环境因素、紧急情况,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院前急救100例病人中,男64例(64%),女36例(36%),年龄1小时—93岁,平均45岁,内科病人30例(30%),外科病人66例(60%),儿科4例(4%),出车距离1—20公里。

1.2 现场的治疗 44例外伤伤口包扎止血;16例肢体骨折夹板固定;7例颈椎损伤,颈托固定;现场进行人工复苏4例;电除颤1例;气管插管4例;心电监护32例;吸氧42例;吸痰25例;现场分娩2人;建立静脉通路40例;10例无需急救处理病人。

1.3 急救结果 100例病人中,4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现场救治成功后转送回院进一步治疗;80例病人成功转回医院护送到不同科室进行治疗;16例病人经过现场检查治疗后离去。

2. 院前急救护理

2.1 急救车的用物准备 急救车内配备所有急救所需的药品及器材,根据我院救

护车的型号不一,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不一样,有各种抽屉及壁柜固定存放。根据病情的需要及我院发展,我们的救护车还配备了氧源及电源,为使用呼吸机及各种仪器的危重病人提供了充足的医疗急救条件。每台救护车上都配备了多种用途的担架及轮椅。这大大方便了病人的转送。护士要定时检查、维修、保养这些急救物品。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及消毒措施。病人转送时保持足够的空间,以便病人的休息及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2.2 现场急救护理

2.2.1 脱离危险环境 在院外紧急情况下, 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作出鉴别诊断, 要明确诊断很困难, 因此, 要求先救命后治病, 遵循对症治疗的原则: (1)将患者转移到平整、安全、通风、明亮、宽敞处施救[2];(2)先复苏后固定;(3)先止血后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5)先施救后运送;(6)急救和呼救并重;(7)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8)精密衔接, 前后一致[3]。我们到达现场时首先是判断现场环境,先将病人脱离危险环境,比如:煤气泄露、火灾现场、洪水区、可能会爆炸的车厢等,此时如有大批量伤员,应立即求助于医院或通知120,在等待支援过程中进行紧急处理。

2.2.2 护理体检 将病人转出后我们要迅速做出护理体检;观察病人脑科情况,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受伤部位及出血情况,有无脏器出血的迹象,有无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做出快而准确的判断,报告医生,避免重复检查,延误诊治;如是大批量伤员,此时应为病人佩戴病情识别卡:

(1)Ⅰ类伤 危重伤,需立即抢救,伤票下缘用红色标示。具体包括严重头部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开放性或多开放性骨折、严重挤压伤、内脏损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窒息性气胸、颈部伤、上颌和面部伤、严重烟雾吸入(窒息)等。实践经验证明,休克、窒息、大出血和重要脏器损伤是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尽一切努力确保Ⅰ类伤得到优先抢救,待伤情稳定后优先由救护车送至相应医院

(2)Ⅱ类伤 中、重伤,允许暂缓抢救,伤票下缘用黄色表示。具体包括非窒息性胸腔创伤、长骨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30%以下)、无昏迷或休克的头颅和软组织伤等。

(3)Ⅲ类伤 轻伤,伤票下缘用绿色表示。

(4)Ⅳ类伤 致命伤(死亡),伤票下缘用黑色表示,按规定程序对死者进行处理[4]。

2.2.3 急救护理措施 进行初步体检后,护士根据医生医嘱配合医生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做出急救处理

2.2.3.1 摆放体位 对轻症和中度伤情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将其扶置成舒适安全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

2.2.3.2 松解开病人的衣物 需要在院前现场中处理的猝死、创伤、烧伤,为方便抢救和治疗均需去除某些衣服、鞋、帽,尤其对创伤、烧伤病人,衣服不仅掩盖了真实的创口或出血,而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为了争取急救时间及减少二次创伤,可直接使用剪刀去除衣服。但在没有家属的情况下要在2名医护人员共视的情况下替病人保管好财物。如病人有头部创伤,且因头盔而妨碍呼吸时,应及时去除头盔,但要防止对颈椎的创伤,应与医生合作处理。

2.2.3.3 建立静脉通路 院前急救病人要求选择近心端大血管,有助于快速补液,抢救用药,现场转运时搬动病人。我们应尽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留置套管针,这样病人躁动、变化体位时就不易刺破血管,失去有效的静脉通路。

2.2.3.4 医护配合 做好危急救治后护士要配合医生为病人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协助医生做好进一步急救。

2.3 现场转送

2.3.1 特殊病人的转送 外伤病人怀疑有脊柱及颈椎骨折的病人要先颈托固定,使用木板或脊柱板转送病人,以免加重损伤。

2.3.2 保持管道通畅 对有气管插管、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病人要防止脱落、反折、扭曲,引流物反流,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

2.3.3 病情观察 应用监护仪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对吸氧的病人要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颜色,注意缺氧情况。对痰液比较多的病人要注意吸痰,防止堵塞及误吸;对颈椎、脊柱损伤病人要注意保持安全体位,防止跌落及过大颠簸;对伤口包扎止血的病人要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对夹板固定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夹板的松紧度,患肢的末梢循环。注意安抚病人情绪,缓解紧张。

2.3.4 医嘱执行 发生病情变化时要及时报告医生,院前急救都是口头医嘱,在

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要“听清、看清、问清”,执行前复核一次并与医生做好查对,空安瓿应先保留,处理完病人再次核对后方可丢弃,并及时做好记录。

2.3.5 保证通讯通畅 途中病人出现危重情况而救护车条件有限时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支援时以便及时联系医院及120系统,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完善、及时的急救治疗。

我院的急救设备配备齐全,有五台救护车,在大批量及多个地点病人需求急救时我们都能及时、快速的提供救助措施。院前的病种范围很广,病情危重、复杂,我们护士应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力,要学习广博的专科知识,为院前急救赢得第一时间。

[参 考 文 献]

[1]韩春玲, 王斌全, 杨辉. 急救护理学[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

[2]石丹琴,林真属,张立民,等.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院前救护模式的改进[J].护理学报,2007,14(12):46.

[3]赵光红, 刘义兰. 临床护士“三基”自测 危重症护理 手术护理. 五官科护理分册[M].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

[4] 岳茂兴主编. 灾害事故现场急救[M].第1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7~18.

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体会

董 静,陈佩娟,徐雯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通过100例院前急救的护理,在现场与医生的急救配合,途中的转运护理,

圆满完成院前急救这一重要而宝贵的环节。经过探讨、总结得出院前急救的有效、快速处理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救护理;现场转送

院前急救, 最主要的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 “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三大要案, 当病人突发急症或遭到意外伤害时, 这些设备技术将发挥及时有效的急救作用[1]。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人的前期急救。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对病人存在危害的环境因素、紧急情况,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院前急救100例病人中,男64例(64%),女36例(36%),年龄1小时—93岁,平均45岁,内科病人30例(30%),外科病人66例(60%),儿科4例(4%),出车距离1—20公里。

1.2 现场的治疗 44例外伤伤口包扎止血;16例肢体骨折夹板固定;7例颈椎损伤,颈托固定;现场进行人工复苏4例;电除颤1例;气管插管4例;心电监护32例;吸氧42例;吸痰25例;现场分娩2人;建立静脉通路40例;10例无需急救处理病人。

1.3 急救结果 100例病人中,4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现场救治成功后转送回院进一步治疗;80例病人成功转回医院护送到不同科室进行治疗;16例病人经过现场检查治疗后离去。

2. 院前急救护理

2.1 急救车的用物准备 急救车内配备所有急救所需的药品及器材,根据我院救

护车的型号不一,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不一样,有各种抽屉及壁柜固定存放。根据病情的需要及我院发展,我们的救护车还配备了氧源及电源,为使用呼吸机及各种仪器的危重病人提供了充足的医疗急救条件。每台救护车上都配备了多种用途的担架及轮椅。这大大方便了病人的转送。护士要定时检查、维修、保养这些急救物品。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及消毒措施。病人转送时保持足够的空间,以便病人的休息及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2.2 现场急救护理

2.2.1 脱离危险环境 在院外紧急情况下, 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作出鉴别诊断, 要明确诊断很困难, 因此, 要求先救命后治病, 遵循对症治疗的原则: (1)将患者转移到平整、安全、通风、明亮、宽敞处施救[2];(2)先复苏后固定;(3)先止血后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5)先施救后运送;(6)急救和呼救并重;(7)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8)精密衔接, 前后一致[3]。我们到达现场时首先是判断现场环境,先将病人脱离危险环境,比如:煤气泄露、火灾现场、洪水区、可能会爆炸的车厢等,此时如有大批量伤员,应立即求助于医院或通知120,在等待支援过程中进行紧急处理。

2.2.2 护理体检 将病人转出后我们要迅速做出护理体检;观察病人脑科情况,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受伤部位及出血情况,有无脏器出血的迹象,有无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做出快而准确的判断,报告医生,避免重复检查,延误诊治;如是大批量伤员,此时应为病人佩戴病情识别卡:

(1)Ⅰ类伤 危重伤,需立即抢救,伤票下缘用红色标示。具体包括严重头部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开放性或多开放性骨折、严重挤压伤、内脏损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窒息性气胸、颈部伤、上颌和面部伤、严重烟雾吸入(窒息)等。实践经验证明,休克、窒息、大出血和重要脏器损伤是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尽一切努力确保Ⅰ类伤得到优先抢救,待伤情稳定后优先由救护车送至相应医院

(2)Ⅱ类伤 中、重伤,允许暂缓抢救,伤票下缘用黄色表示。具体包括非窒息性胸腔创伤、长骨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30%以下)、无昏迷或休克的头颅和软组织伤等。

(3)Ⅲ类伤 轻伤,伤票下缘用绿色表示。

(4)Ⅳ类伤 致命伤(死亡),伤票下缘用黑色表示,按规定程序对死者进行处理[4]。

2.2.3 急救护理措施 进行初步体检后,护士根据医生医嘱配合医生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做出急救处理

2.2.3.1 摆放体位 对轻症和中度伤情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将其扶置成舒适安全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

2.2.3.2 松解开病人的衣物 需要在院前现场中处理的猝死、创伤、烧伤,为方便抢救和治疗均需去除某些衣服、鞋、帽,尤其对创伤、烧伤病人,衣服不仅掩盖了真实的创口或出血,而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为了争取急救时间及减少二次创伤,可直接使用剪刀去除衣服。但在没有家属的情况下要在2名医护人员共视的情况下替病人保管好财物。如病人有头部创伤,且因头盔而妨碍呼吸时,应及时去除头盔,但要防止对颈椎的创伤,应与医生合作处理。

2.2.3.3 建立静脉通路 院前急救病人要求选择近心端大血管,有助于快速补液,抢救用药,现场转运时搬动病人。我们应尽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留置套管针,这样病人躁动、变化体位时就不易刺破血管,失去有效的静脉通路。

2.2.3.4 医护配合 做好危急救治后护士要配合医生为病人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协助医生做好进一步急救。

2.3 现场转送

2.3.1 特殊病人的转送 外伤病人怀疑有脊柱及颈椎骨折的病人要先颈托固定,使用木板或脊柱板转送病人,以免加重损伤。

2.3.2 保持管道通畅 对有气管插管、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病人要防止脱落、反折、扭曲,引流物反流,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

2.3.3 病情观察 应用监护仪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对吸氧的病人要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颜色,注意缺氧情况。对痰液比较多的病人要注意吸痰,防止堵塞及误吸;对颈椎、脊柱损伤病人要注意保持安全体位,防止跌落及过大颠簸;对伤口包扎止血的病人要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对夹板固定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夹板的松紧度,患肢的末梢循环。注意安抚病人情绪,缓解紧张。

2.3.4 医嘱执行 发生病情变化时要及时报告医生,院前急救都是口头医嘱,在

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要“听清、看清、问清”,执行前复核一次并与医生做好查对,空安瓿应先保留,处理完病人再次核对后方可丢弃,并及时做好记录。

2.3.5 保证通讯通畅 途中病人出现危重情况而救护车条件有限时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支援时以便及时联系医院及120系统,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完善、及时的急救治疗。

我院的急救设备配备齐全,有五台救护车,在大批量及多个地点病人需求急救时我们都能及时、快速的提供救助措施。院前的病种范围很广,病情危重、复杂,我们护士应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力,要学习广博的专科知识,为院前急救赢得第一时间。

[参 考 文 献]

[1]韩春玲, 王斌全, 杨辉. 急救护理学[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

[2]石丹琴,林真属,张立民,等.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院前救护模式的改进[J].护理学报,2007,14(12):46.

[3]赵光红, 刘义兰. 临床护士“三基”自测 危重症护理 手术护理. 五官科护理分册[M].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

[4] 岳茂兴主编. 灾害事故现场急救[M].第1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7~18.


相关文章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拨打120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者为路径组,以接受常规院前护理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同 ...查看


  •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关于脑出血急救论文
  •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关于脑出血急救论文 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像.方法 对比分析75例接受院前急救和52例未行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 ...查看


  • 突发性群体伤的急救管理及体会
  • ·180·TODAY NURSE ,November ,2012,No.11 突发性群体伤的急救管理及体会 姚 摘要 湘 总结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流程和护理组织管理在突发性群体伤急诊救治中的作用,包括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强 有计划地 ...查看


  • 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观察与护理体会
  • 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观察与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救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组别 例数 >9 ...查看


  • 英国的院前急救模式与现状
  • 员被救出后送到郑州煤炭集团总医院.一些患者为严重的爆炸冲击复合伤.河南省卫生厅调 集省应急医学专家赶到现场和郑州矿务局总医院,及时会诊,手术和各种治疗.根据专家组 会诊意见,所需药品和设备及时调配,采用最好的救治措施,使从矿井中救出的32例 ...查看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12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的126例由家属或他人送入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 ...查看


  • 外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0.95 摘 要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为抢救生命的黄金时期.对出诊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增强护士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是做好院前急救的关键.我院通过对出诊人员实 ...查看


  • 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 加强中医药科研教学和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 目的总结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统一思想,转变服务观念,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倡导亲情化护理,强化细节服务,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落实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患 ...查看


  • 外伤的院外急救及体会
  • 为了适应急救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加强院外急救势在必行.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 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 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 环节.现就外伤的院外急救谈谈体会. 1 临床资料 作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