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谓之有意境?

王国维在谈到元剧时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这是他对“意境”的较全面的说明,包括写景、写情、述事,并未强调来个比喻、拟人才算得了意境。而写景、写情、述事,是用立意来统帅这一切的。

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谈意境:“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固然有利于启发人的联想和想象,但并不是刻意雕刻出一个取巧句子就是佳句。

宋李仲蒙:“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

苏东坡的意境观是这样:“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虽然也许颓废了点,他也同样没突出比拟手法的造句才是有意境的句子。他还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指出:“李、杜以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谓“远韵”、“至味”,实即言外之意的象外艺术的效用,是对“意境”说的一种具体说法。这样的句子今人看来可能很“平淡”,没什么灵巧。

王弼:“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指出“存象者,非得意者”;“忘象者,乃得意者”。并不是搞出个本体和喻体就是“意境”。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 。

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比”是“借物以寓其意”的,比兴互陈,方为佳句。

一句那种什么“柳枝、月”的“钩”巧句,出现在整篇诗词里,或属佳句,在古诗词中多以单句的形式出现。而作为对联,自己想出一个什么“柳枝、月”的“钩”出来,要求对方同样想一个比拟来工对,等于是文字智力竞赛。谬托“意境”。

重温经典之意境说,岂不发人深醒乎?

(转载自)

王国维在谈到元剧时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这是他对“意境”的较全面的说明,包括写景、写情、述事,并未强调来个比喻、拟人才算得了意境。而写景、写情、述事,是用立意来统帅这一切的。

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谈意境:“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固然有利于启发人的联想和想象,但并不是刻意雕刻出一个取巧句子就是佳句。

宋李仲蒙:“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

苏东坡的意境观是这样:“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虽然也许颓废了点,他也同样没突出比拟手法的造句才是有意境的句子。他还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指出:“李、杜以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谓“远韵”、“至味”,实即言外之意的象外艺术的效用,是对“意境”说的一种具体说法。这样的句子今人看来可能很“平淡”,没什么灵巧。

王弼:“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指出“存象者,非得意者”;“忘象者,乃得意者”。并不是搞出个本体和喻体就是“意境”。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 。

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比”是“借物以寓其意”的,比兴互陈,方为佳句。

一句那种什么“柳枝、月”的“钩”巧句,出现在整篇诗词里,或属佳句,在古诗词中多以单句的形式出现。而作为对联,自己想出一个什么“柳枝、月”的“钩”出来,要求对方同样想一个比拟来工对,等于是文字智力竞赛。谬托“意境”。

重温经典之意境说,岂不发人深醒乎?

(转载自)


相关文章

  • 佛说骂意经
  • 佛说骂意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妷有五罪:一者,亡钱财:二者,堕惊 ...查看


  • 习一艺何以通天下之志
  •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各种乐器的行列中.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过程中 ,同时应注重培养持久的集中注意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快速的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使学琴真正体现 ...查看


  • 何以笙箫默
  • <"何以"总是潇湘客>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题记 镜头拉回到"何以"的开始,源于镜头中意外的相遇,开始何以的旅程."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 ...查看


  • 文言文复习教案
  •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学习要点:掌握 "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考点阐释:<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查看


  • 人生格言: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 思考与行动 1.思考是一件最辛苦的工作,这可能是为什么很少人愿意思考的原因. 2.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一个方法. 3.希望是生命的阳光,行动是希望的翅膀. 4.把语言刻进行动,才有机会拥抱成功. 5.等待会使你失去今天, ...查看


  • 何以要严谨治学
  • 作业题目:联系实际论述为师育人何以要严谨治学? 解答: 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否则必辱使命.实事求是对待工作职责要求,教师就应当严谨治学,而教师能够做到严谨治学,则必然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或工作态 ...查看


  • 形容冬天的句子: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 小雪中漫步更是别有意趣的.天宇中只有一丝风似牵着风筝的线般牵着霏霏瑞雪,仰头望,这丝风主宰着粉蝶似的雪花,一忽儿斜跌下来,一忽儿打着旋飘飞,一忽儿悠悠荡荡扑向在地,落在行人的身上.雪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永不厌倦地和人们嬉闹,拂着人们发热的脸庞 ...查看


  • 蔡朝阳:文茜欲加之罪,韩寒情何以堪
  • 8月31日作者:阿啃1919查看原文其实还是韩寒最淡定,陈文茜在香港书展以近乎粗口的方式指责韩寒,韩寒颇不以为意,表示不计较.当然,也可能是他又要赛车.又要办杂志,太忙,无暇顾及.而陈文茜就太着形迹了,8月3日凤凰台<解码陈文茜> ...查看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如此田园.淡泊的意境,没有一个洒脱豪放的个性.无羁无绊的处事风格,没有对酒的大彻大悟,怎能品玩得出?而这些,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便当仁不让. 说起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