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几个问题

  现代社会,公共治理不只是一个公天下的理念,还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平台,可以跟各种治理去对接。所以现在需要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治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是公共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部分。所以理想治理是公共治理,而且是与各个部分的相对封闭同时又开放的治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这次改革有哪些积极意义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清单,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进一步改革。应该说这是比较积极的事情。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就有这么一种倾向,中央政府一直是个实体性政府,但它一直没有做实,而财政事权上却非常实。可以发现一个不良的、不平衡的趋势:中央财政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实,地方财政权力越来越小,越来越被中央虚置;而做事情时候,中央责任越来越少,越来越虚,地方上的事情反而是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大。中央责任越来越小,而且基本上是一种追究责任的责任,总是处于永远正确的位置上,永远处于道德制高点上。地方总是处于行动和做事情的下位,与中央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央的命令肯定是要支持的。但是,地方的支持能力和资源有限,就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解决。因此,地方也选择性地做事情,比如,中央要求地方做一大堆事情,又不做说明,什么事情都是挺重要的。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地方就不得不去给它排队。最后就导致这样的结局:中国是最集权最统一的国家,但一到地方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比如,中国所有的法律都是一样的,因为地方的选择和偏好排序不一样,所以执行就不一样。尤其是财务方面,中央政府的财务规定、事权规定,在法律上都是一样的,但各个地方执行的差异却非常大。所以,整个国家看上去是个单一制国家,但实际上比联邦制国家还要联邦,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国家”。在国内,搞得跟国际移民似的,虽然现在短期旅游不要签证,但长期居住比签证还要难,比很多发达国家还要封闭。这也导致中外关系有很多不平衡的地方,很不正常。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亟需探讨的。   这次改革力图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不是这次才提出来的,但这次提出了很多细致的、具体的方案。过去改革一直在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强调两个积极性,有段时间强调中央的能力建设,又有一段时间强调如何发挥地方积极性,应该说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地方灵活性大了,中央就感觉到没有权威,很多东西乱套了;中央有权威了,把所有问题管起来了,地方感觉好像又被管死了。就像现在,正好处于一个管得比较死的阶段,很多地方官员就感觉到做事情没有多少空间。所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如果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是比较有活力的,中央政府也是比较有能力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处于地方发展缺乏活力,中央政府缺乏能力,属于国家失败这么一个状态。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应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国家。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一讲到问责的话,中国的责任政府很难建立起来,尤其是财政责任、事权责任。   所以,这次之所以能够推进,与历史上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一直对这个问题有清醒认识的人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第二,这次改革为什么能够做得起来   过去我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参与政府的一些文件性研究项目,要把中央事权与财权、责任搞清楚,是非常非常难的。把各个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搞清楚了,然后要把它写成文字,费尽脑筋,最后只能原则性地、很虚地说几句。美国宪法也很原则、很抽象,但却能深入到很多具体的、细节的问题。但在中国原则性地、很虚地说几句,很难深入到细节中去,很难像美国宪法那样发挥作用。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过去之所以很多事情分不清楚,是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有关。政府职能定位没有理清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或者说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样的基本原则没有确立,社会如何发展的思路也不清晰,又怎么能确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责任?还有,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定位也不清晰。过去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后来一心和平发展,现在努力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合作的伙伴关系,不结盟、不称霸,但要承担大国的各种各样的国际责任。这种职能框架在逐步确定。   过去,很多法律文件太原则、太抽象,像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没有真正起到界定权力之间关系的作用,所以,法律上规定的政府职责是很虚的。最近几年,很多事情比如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包括政府运作的规章等,都做得越来越好。在行政法规、具体可执行的法规环境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虽然说做得并不尽如人意,但做了之后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两个部门,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依据同样的法律,最后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慢慢厘清问题、磨合,自然就逐步形成统一的清单,即使有出入,也是与各地具体情形不太一样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推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就有了比较好的条件。整个政府职能框架、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包括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等各方面关系已经大体清楚,改革也已经到了一定阶段,很多政府职能定位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框架。中国现在实现全面规划,这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十三五”规划、各种中长期规划,以及各种各样的专业规划,每级政府、地方每个部门、每件事情都有规划,而且都在不断修改,不断衔接,目前又在不同规划之间努力整合。规划是与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一个是事权,一个是财权。有了规划之后才能向财政要钱,财政也有自己的规划,对接上就好办,这时候就生出支出责任的划分问题。   有了各种清晰的清单,有了方方面面关系的框架,也有了各种规划,这都是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财权和实施责任划分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所以,这次改革是一个实际的、可操作的规范与中央相对比较虚的原则能够对接的方案。   第三,目前要完全落实改革还很难   在中国,指导意见并不是一旦颁布就必须马上落实执行,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也就是说,大家在考虑方方面面改革、做事情的时候,要按照这个指导意见来做,实践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试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伤筋动骨做大手术的事情,所以,要先确保不出问题,确保各个职能、各个事情解决好,各个问题能够认真应对。我们国家总体还算健康,要是因为动大手术变成失败国家,那就没必要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指导意见和以往的指导意见一样,比如行政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发布多少年了,一直在推进,但整体上还没有完全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指导意见一直都有,比如最近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逐步收回的意见,就是与去行政化密切相关的。它需要长期的、很多的细节来配套,这个配套不会一篮子全部推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有这么一个改革要求,有这么一个框架方案,很多东西慢慢去落实,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第四,中央与地方关系理想的框架是什么   首先,从理念上讲,什么是利国的方案?我们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传统上讲,中国的国家概念并不是一个完全西方的、近代意义上的、以主权理论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概念。中国的国家概念最早在战国出现,它是天下观念。周天子之下有战国诸国,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国际关系。然后秦统一天下,一直到清,中国都不是完全的、西方近代史开始后的那种绝对主权国家的理念。在西方的国际关系当中,国家是民族国家的理念。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时代,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试用了西方的主权理论,但内部实际运作还是一直与传统密切相关的,这也为中国“公天下”的国家理念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现在中国不称霸,但肯定要对天下承担责任,为全世界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传统的公天下的国家理念,是中国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传统资源。有了这个传统资源,我们就不会坚持行政分割、区域分割那些东西,不会坚持地方就是地方的,中央就是中央的,或者说上海的就是上海的,浙江的就是浙江的。国家是一个公器,国家利益代表天下为公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特殊的地区利益。每一级政府实际上也是不同范围意义上的公。这个公对内来讲,是基于公共利益为公众服务,解决公共问题,制订公共政策,来发展自己方方面面的公共利益;但每一个层次的公,区域上的公,包括国家利益,对外部实际上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今后发展肯定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比如,北京人到天津去,天津人到北京来,医疗的支出责任到底谁负?如果天津人到北京,医疗费用还必须天津来承担,那就是封闭政府;或者说天津人走出去,天津政府就不管了,更是封闭政府,它不是公对公。如果北京人到到天津去了,北京市政府不管,天津市政府也不管,那也不行。既然是公的,那么天津人到北京、北京人到天津都是开放的,北京的公共资源都是开放的,北京的公园、马路外地人都是可以来参观、使用的,这说明坚持公天下非常重要。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传统资源,对目前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什么样的方案是理想的方案?过去我们叫公天下,用现代化的概念讲就是公共治理,也就是说,要把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城市治理、基层治理,还有跨域的区型治理、专业治理,都要与公共治理这个平台对接。历史上一直强调公天下的治理替代家天下的治理,但实际上公天下的治理一直没有实现,凡事被家天下的治理绑架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公共治理理念一直处于一种理想状态。在现代社会,公共治理不只是一个公天下的理念,还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平台,可以跟各种治理去对接,甚至是全球治理。所以现在需要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治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是公共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部分。所以理想治理是公共治理,而且是与各个部分的相对封闭同时又开放的治理结合在一起的。   我现在不太坚持,先确定一个理想,然后按照这个理想去努力,就会变成非常完美的社会,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不能说中国过去的治理都不好,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有非常太平的时期,都有治理得非常不错的时候。据有人研究,在秦始皇时代,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活都好过,我想当时的治理应该也是比较好的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设定一个理想目标,并不意味着在时间上一定就是未来的、要去努力的、永远实现不了的理想的东西,而是一个参照物。今天我们说的公共治理、公天下的理念,是很现实的一个理念,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它总是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有白天就有黑夜,如果描写的理想只有阳光面,没有相应的黑暗面,就永远不可能平衡。同理,开放的公共治理,和封闭的相关管理、技术性的管理,包括它的相关边界,也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你要有权力,肯定就要负责任,事权与支出责任就是这样一对平衡关系。公共治理给我们提供一个光明的前景,或者说给我们光明的一面,并不是说我们达不到它,也并不是说我们把黑暗、问题永远留在后面,只剩下光明。   再次,公共治理就是建立良好秩序,是在现实的秩序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取得平衡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缺钱,地方缺钱要去赚钱,中央责任太多,地方责任不足,地方责任过度、压力太大,地方债务太多,等等一系列的各种各样问题,从原则性的问题、理念性的问题,一直到操作性的问题,总是在公共治理这个平台上发生,而且回过头来对公共治理的平台和体系产生影响。这说明任何改革都是在一个秩序的维度里面进行,不可能打破这个秩序。如果打破这个秩序,改革后果将是致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任何伤筋动骨、破坏秩序的改革,不仅没有把事情搞好,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所做的是,局部努力不断相互推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而且在各个层次发生影响的这么一个过程。   最后,从操作层面来讲,中央先有一个指导意见,在其他各个方面逐步明朗的情况下,不断地推进,我认为这是符合公共治理改革的演进原理的。秩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很多东西都是在演进、演化的;公共治理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树立信心,而信心源于过去的各种习惯;一旦大家都一无所知的时候,对新的状态就会处于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所以,改革需要几个方面的平衡,改革的先知者、推动者、支持者,还有改革的反对者,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支撑点。任何改革都是与坚持过去美好传统有关系的,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是能够坚持下来。所以我不太主张,说这个改革是凭空想出来的,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是中国首次改革,我认为最好是一万次这样做,这样才容易成功。公共治理的治理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有几千年的公天下的理想,和相关的制度安排,以及一些习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坚持一些非常美好的传统,与现在推进改革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对改革来说会形成更多的推动力,更少的反对者。这是我们从操作意义上应该注意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全国各地的、具体的改革经验,保护这些具体的改革经验,保护多样性。如果为了统一性,牺牲多样性,最后事情变得表面上统一,实际上更加复杂,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社会,公共治理不只是一个公天下的理念,还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平台,可以跟各种治理去对接。所以现在需要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治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是公共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部分。所以理想治理是公共治理,而且是与各个部分的相对封闭同时又开放的治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这次改革有哪些积极意义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清单,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进一步改革。应该说这是比较积极的事情。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就有这么一种倾向,中央政府一直是个实体性政府,但它一直没有做实,而财政事权上却非常实。可以发现一个不良的、不平衡的趋势:中央财政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实,地方财政权力越来越小,越来越被中央虚置;而做事情时候,中央责任越来越少,越来越虚,地方上的事情反而是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大。中央责任越来越小,而且基本上是一种追究责任的责任,总是处于永远正确的位置上,永远处于道德制高点上。地方总是处于行动和做事情的下位,与中央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央的命令肯定是要支持的。但是,地方的支持能力和资源有限,就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解决。因此,地方也选择性地做事情,比如,中央要求地方做一大堆事情,又不做说明,什么事情都是挺重要的。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地方就不得不去给它排队。最后就导致这样的结局:中国是最集权最统一的国家,但一到地方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比如,中国所有的法律都是一样的,因为地方的选择和偏好排序不一样,所以执行就不一样。尤其是财务方面,中央政府的财务规定、事权规定,在法律上都是一样的,但各个地方执行的差异却非常大。所以,整个国家看上去是个单一制国家,但实际上比联邦制国家还要联邦,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国家”。在国内,搞得跟国际移民似的,虽然现在短期旅游不要签证,但长期居住比签证还要难,比很多发达国家还要封闭。这也导致中外关系有很多不平衡的地方,很不正常。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亟需探讨的。   这次改革力图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不是这次才提出来的,但这次提出了很多细致的、具体的方案。过去改革一直在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强调两个积极性,有段时间强调中央的能力建设,又有一段时间强调如何发挥地方积极性,应该说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地方灵活性大了,中央就感觉到没有权威,很多东西乱套了;中央有权威了,把所有问题管起来了,地方感觉好像又被管死了。就像现在,正好处于一个管得比较死的阶段,很多地方官员就感觉到做事情没有多少空间。所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如果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是比较有活力的,中央政府也是比较有能力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处于地方发展缺乏活力,中央政府缺乏能力,属于国家失败这么一个状态。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应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国家。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一讲到问责的话,中国的责任政府很难建立起来,尤其是财政责任、事权责任。   所以,这次之所以能够推进,与历史上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一直对这个问题有清醒认识的人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第二,这次改革为什么能够做得起来   过去我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参与政府的一些文件性研究项目,要把中央事权与财权、责任搞清楚,是非常非常难的。把各个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搞清楚了,然后要把它写成文字,费尽脑筋,最后只能原则性地、很虚地说几句。美国宪法也很原则、很抽象,但却能深入到很多具体的、细节的问题。但在中国原则性地、很虚地说几句,很难深入到细节中去,很难像美国宪法那样发挥作用。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过去之所以很多事情分不清楚,是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有关。政府职能定位没有理清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或者说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样的基本原则没有确立,社会如何发展的思路也不清晰,又怎么能确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责任?还有,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定位也不清晰。过去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后来一心和平发展,现在努力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合作的伙伴关系,不结盟、不称霸,但要承担大国的各种各样的国际责任。这种职能框架在逐步确定。   过去,很多法律文件太原则、太抽象,像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没有真正起到界定权力之间关系的作用,所以,法律上规定的政府职责是很虚的。最近几年,很多事情比如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包括政府运作的规章等,都做得越来越好。在行政法规、具体可执行的法规环境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虽然说做得并不尽如人意,但做了之后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两个部门,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依据同样的法律,最后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慢慢厘清问题、磨合,自然就逐步形成统一的清单,即使有出入,也是与各地具体情形不太一样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推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就有了比较好的条件。整个政府职能框架、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包括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等各方面关系已经大体清楚,改革也已经到了一定阶段,很多政府职能定位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框架。中国现在实现全面规划,这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十三五”规划、各种中长期规划,以及各种各样的专业规划,每级政府、地方每个部门、每件事情都有规划,而且都在不断修改,不断衔接,目前又在不同规划之间努力整合。规划是与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一个是事权,一个是财权。有了规划之后才能向财政要钱,财政也有自己的规划,对接上就好办,这时候就生出支出责任的划分问题。   有了各种清晰的清单,有了方方面面关系的框架,也有了各种规划,这都是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财权和实施责任划分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所以,这次改革是一个实际的、可操作的规范与中央相对比较虚的原则能够对接的方案。   第三,目前要完全落实改革还很难   在中国,指导意见并不是一旦颁布就必须马上落实执行,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也就是说,大家在考虑方方面面改革、做事情的时候,要按照这个指导意见来做,实践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试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伤筋动骨做大手术的事情,所以,要先确保不出问题,确保各个职能、各个事情解决好,各个问题能够认真应对。我们国家总体还算健康,要是因为动大手术变成失败国家,那就没必要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指导意见和以往的指导意见一样,比如行政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发布多少年了,一直在推进,但整体上还没有完全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指导意见一直都有,比如最近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逐步收回的意见,就是与去行政化密切相关的。它需要长期的、很多的细节来配套,这个配套不会一篮子全部推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有这么一个改革要求,有这么一个框架方案,很多东西慢慢去落实,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第四,中央与地方关系理想的框架是什么   首先,从理念上讲,什么是利国的方案?我们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传统上讲,中国的国家概念并不是一个完全西方的、近代意义上的、以主权理论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概念。中国的国家概念最早在战国出现,它是天下观念。周天子之下有战国诸国,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国际关系。然后秦统一天下,一直到清,中国都不是完全的、西方近代史开始后的那种绝对主权国家的理念。在西方的国际关系当中,国家是民族国家的理念。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时代,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试用了西方的主权理论,但内部实际运作还是一直与传统密切相关的,这也为中国“公天下”的国家理念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现在中国不称霸,但肯定要对天下承担责任,为全世界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传统的公天下的国家理念,是中国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传统资源。有了这个传统资源,我们就不会坚持行政分割、区域分割那些东西,不会坚持地方就是地方的,中央就是中央的,或者说上海的就是上海的,浙江的就是浙江的。国家是一个公器,国家利益代表天下为公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特殊的地区利益。每一级政府实际上也是不同范围意义上的公。这个公对内来讲,是基于公共利益为公众服务,解决公共问题,制订公共政策,来发展自己方方面面的公共利益;但每一个层次的公,区域上的公,包括国家利益,对外部实际上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今后发展肯定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比如,北京人到天津去,天津人到北京来,医疗的支出责任到底谁负?如果天津人到北京,医疗费用还必须天津来承担,那就是封闭政府;或者说天津人走出去,天津政府就不管了,更是封闭政府,它不是公对公。如果北京人到到天津去了,北京市政府不管,天津市政府也不管,那也不行。既然是公的,那么天津人到北京、北京人到天津都是开放的,北京的公共资源都是开放的,北京的公园、马路外地人都是可以来参观、使用的,这说明坚持公天下非常重要。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传统资源,对目前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什么样的方案是理想的方案?过去我们叫公天下,用现代化的概念讲就是公共治理,也就是说,要把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城市治理、基层治理,还有跨域的区型治理、专业治理,都要与公共治理这个平台对接。历史上一直强调公天下的治理替代家天下的治理,但实际上公天下的治理一直没有实现,凡事被家天下的治理绑架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公共治理理念一直处于一种理想状态。在现代社会,公共治理不只是一个公天下的理念,还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平台,可以跟各种治理去对接,甚至是全球治理。所以现在需要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治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是公共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部分。所以理想治理是公共治理,而且是与各个部分的相对封闭同时又开放的治理结合在一起的。   我现在不太坚持,先确定一个理想,然后按照这个理想去努力,就会变成非常完美的社会,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不能说中国过去的治理都不好,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有非常太平的时期,都有治理得非常不错的时候。据有人研究,在秦始皇时代,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活都好过,我想当时的治理应该也是比较好的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设定一个理想目标,并不意味着在时间上一定就是未来的、要去努力的、永远实现不了的理想的东西,而是一个参照物。今天我们说的公共治理、公天下的理念,是很现实的一个理念,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且它总是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有白天就有黑夜,如果描写的理想只有阳光面,没有相应的黑暗面,就永远不可能平衡。同理,开放的公共治理,和封闭的相关管理、技术性的管理,包括它的相关边界,也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你要有权力,肯定就要负责任,事权与支出责任就是这样一对平衡关系。公共治理给我们提供一个光明的前景,或者说给我们光明的一面,并不是说我们达不到它,也并不是说我们把黑暗、问题永远留在后面,只剩下光明。   再次,公共治理就是建立良好秩序,是在现实的秩序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取得平衡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缺钱,地方缺钱要去赚钱,中央责任太多,地方责任不足,地方责任过度、压力太大,地方债务太多,等等一系列的各种各样问题,从原则性的问题、理念性的问题,一直到操作性的问题,总是在公共治理这个平台上发生,而且回过头来对公共治理的平台和体系产生影响。这说明任何改革都是在一个秩序的维度里面进行,不可能打破这个秩序。如果打破这个秩序,改革后果将是致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任何伤筋动骨、破坏秩序的改革,不仅没有把事情搞好,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所做的是,局部努力不断相互推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而且在各个层次发生影响的这么一个过程。   最后,从操作层面来讲,中央先有一个指导意见,在其他各个方面逐步明朗的情况下,不断地推进,我认为这是符合公共治理改革的演进原理的。秩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很多东西都是在演进、演化的;公共治理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树立信心,而信心源于过去的各种习惯;一旦大家都一无所知的时候,对新的状态就会处于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所以,改革需要几个方面的平衡,改革的先知者、推动者、支持者,还有改革的反对者,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支撑点。任何改革都是与坚持过去美好传统有关系的,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是能够坚持下来。所以我不太主张,说这个改革是凭空想出来的,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是中国首次改革,我认为最好是一万次这样做,这样才容易成功。公共治理的治理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有几千年的公天下的理想,和相关的制度安排,以及一些习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坚持一些非常美好的传统,与现在推进改革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对改革来说会形成更多的推动力,更少的反对者。这是我们从操作意义上应该注意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全国各地的、具体的改革经验,保护这些具体的改革经验,保护多样性。如果为了统一性,牺牲多样性,最后事情变得表面上统一,实际上更加复杂,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 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事权和支出责任分离
  • 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事权和支出责任分离 作者:李娟 谭民俊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1期 摘 要:原有分税制改革受各种因素制约,制度框架继承了各级政府间原有的支出事项,与事权的关联考虑不多,缺乏明晰的事权和支 ...查看


  • 舒立观察 | 理清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大一步
  • 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将为全面推进事权划分改革积累经验.趟出路子.倘若这项改革如期完成,将是本届政府向历史交上答卷中的一大亮点. 一份旨在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重要文件日前发布,顿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它来得有几分突然,毕竟国人等待它 ...查看


  • 建议优化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划分
  • 建议优化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划分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中央地方关系,及其所包含的激励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经济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6月7日,非官方学术组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的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两份报告,提出上述观点. 于1994年实施 ...查看


  • 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基本设想
  • 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基本设想 [摘 要]本文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收入范围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就现阶段如何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提出了对策设想.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查看


  • "十三五"时期的财税改革与发展"十三五"时期的财税改革与发展
  • 金融论坛 2016年第1期(总第241期) "十三五"时期的财税改革与发展 高培勇 [摘 汪德华 要]本文在对"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 财 ...查看


  • 周天勇等:财政预算改革,慢了
  • 作者:周子勋 2012-03-0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财政预算改革话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今年也不例外.3月5日,财政部公布<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并 ...查看


  • 营改增明年将全面推开
  •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8日说,2016年将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这意味着营改增剩余几个领域的改革,将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收官. 2012年1月1日启动试点的"营改增 ...查看


  •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症结与应变
  • ● 冯兴元 [摘要]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竞争本质长期存在.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总体上没有跳出"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治乱循环".有必要从财政角度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的 ...查看


  • 支出责任制
  • 事实上,全国反映强烈的跑"部""钱"进.土地财政和县乡债务问题,以及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都与支出责任直接相关,根子则是政府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不匹配. 如果说河北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中强调了收入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