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说课稿

兴业县葵阳镇葵安小学 李海芬

一、说教材

1、说内容:《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记叙了作者小时侯住在农村的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土井,经过挣扎和等待,最后被乡亲们救起的感人故事。

2、说插图: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由观察插图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单元导读与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基础(学生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熟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

我把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朗读和理解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找、议、悟、说”的方法学习课文,从而深刻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抓住文中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从别人的成长经历中,吸取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东西。”)

3、情感目标: 体会“我”在危难之中的坚强勇敢,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成因:新课标指出四年级学生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这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得到成长启示。

(难点成因:小学生限于社会经历及智力发展,并且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缺乏“苦难”的体验。)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采取这样的方法:

1、朗读感悟法。

(阅读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让学生尽情地去朗读、感悟,体会。)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兴趣,诱发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二)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请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借助插图,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㈡、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我”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我”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样呢?

(主张阅读的自主性,抓课文的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交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㈢、品读感悟(突出重点)

①自读自悟: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一句感动了你?

②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③风采展示:请小组代表读被感动的句子,并与大家分享感动的理由。

④集体研讨:指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加深感悟。

反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句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找到哪一句,我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哪一句,与学生一起理解,一起感悟,受到启发。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句子,逐步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㈣、联想体验(突破难点)

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对调动学生的情感,对理解课文有很好的作用。

①、找到乡亲们救“我”的动作,并设身处地演一演,体会乡亲们对我的关爱; ②、想象1:乡亲们搂着我,轻轻的拍着我的背,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可能会说:“孩子,你受苦了。” “孩子,你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的。”„„把乡亲们对孩子的那种关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在理解后边的:“我不停地流着泪,是热的。”这句时,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体会到“我”被救了,

被乡亲们深深的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泪,是感动的泪„„

想象2:看到那满山的灯笼火把,面对那善良的乡亲们,“我”会对乡亲们说什么呢? 此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回答点拨:我们也要做个有爱心、善良的人。

㈤、升华拓展(总结全文)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①、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作者,你 感动了我,让我学会了 。

乡亲们,你 感动了我,让我学会了 。

(通过学生的说让学生懂得在危难面前要勇敢坚强, 要动脑筋想办法,能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热心地帮助他人。再次强调重难点。 )

②、想一想——温馨提示:小学生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在危难面前自己应该怎么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写一写——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亲人朋友关心帮助的小片段。

(将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将课堂上的感悟用于实际生活中,珍惜亲情,献出爱心,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

五、说板书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抓住课文内容及其情感,设计思路板书如下:

满山的灯笼火把

坠入土井

哭喊

动脑筋

获救

一线

一片一大片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说课稿

兴业县葵阳镇葵安小学 李海芬

一、说教材

1、说内容:《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记叙了作者小时侯住在农村的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土井,经过挣扎和等待,最后被乡亲们救起的感人故事。

2、说插图: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由观察插图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单元导读与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基础(学生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熟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

我把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朗读和理解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找、议、悟、说”的方法学习课文,从而深刻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抓住文中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从别人的成长经历中,吸取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东西。”)

3、情感目标: 体会“我”在危难之中的坚强勇敢,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成因:新课标指出四年级学生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这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得到成长启示。

(难点成因:小学生限于社会经历及智力发展,并且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缺乏“苦难”的体验。)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采取这样的方法:

1、朗读感悟法。

(阅读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让学生尽情地去朗读、感悟,体会。)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兴趣,诱发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二)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请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借助插图,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㈡、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我”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我”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样呢?

(主张阅读的自主性,抓课文的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交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㈢、品读感悟(突出重点)

①自读自悟: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一句感动了你?

②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③风采展示:请小组代表读被感动的句子,并与大家分享感动的理由。

④集体研讨:指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加深感悟。

反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句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找到哪一句,我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哪一句,与学生一起理解,一起感悟,受到启发。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句子,逐步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㈣、联想体验(突破难点)

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对调动学生的情感,对理解课文有很好的作用。

①、找到乡亲们救“我”的动作,并设身处地演一演,体会乡亲们对我的关爱; ②、想象1:乡亲们搂着我,轻轻的拍着我的背,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可能会说:“孩子,你受苦了。” “孩子,你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的。”„„把乡亲们对孩子的那种关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在理解后边的:“我不停地流着泪,是热的。”这句时,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体会到“我”被救了,

被乡亲们深深的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泪,是感动的泪„„

想象2:看到那满山的灯笼火把,面对那善良的乡亲们,“我”会对乡亲们说什么呢? 此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回答点拨:我们也要做个有爱心、善良的人。

㈤、升华拓展(总结全文)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①、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作者,你 感动了我,让我学会了 。

乡亲们,你 感动了我,让我学会了 。

(通过学生的说让学生懂得在危难面前要勇敢坚强, 要动脑筋想办法,能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热心地帮助他人。再次强调重难点。 )

②、想一想——温馨提示:小学生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在危难面前自己应该怎么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写一写——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亲人朋友关心帮助的小片段。

(将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将课堂上的感悟用于实际生活中,珍惜亲情,献出爱心,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

五、说板书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抓住课文内容及其情感,设计思路板书如下:

满山的灯笼火把

坠入土井

哭喊

动脑筋

获救

一线

一片一大片


相关文章

  • 9 满山的灯笼火把
  • 第三单元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足迹"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满山的灯笼火把><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成长><球王贝利>.阅读本组课文,注意抓住文中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从 ...查看


  •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 第三单元测试卷 (课时: )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本领小展区.(19分) (一)仔细拼一拼,认真写一写.(8分) pú tao huǎng hū shèng dàn wú tóng ( ) ...查看


  • 2.4家委会活动记录
  • 二年级四班家委会活动记录 ------秋游临朐石门坊 2015年10月 10月11 日早上,期待着秋游的二年级四班的同学和家长们早早地到了学校,伴随着秋日的阳光,清爽的秋风,兴冲冲地坐上了开往临朐石门坊的车.同学们和家长们非常开心,车上充满 ...查看


  •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组词
  • 四年级上册组词 1.绿叶的梦 汇(汇拢)(汇款) 岗(土岗)(岗位) 戒(戒指)(戒酒) 章(乐章)(文章) 枣(酸枣)(枣树) 刺(尖刺)(刺猬) 陈(陈列)(陈旧) 毒(解毒)(毒药) 忆(记忆)(回忆) 2.芦叶船 横(横线)(横行) ...查看


  • 描写秋天的句子:梯田里是火红的高粱
  • 1.太行山的秋天,一派丰硕的山野.梯田里是火红的高粱,黄澄澄的玉茭,山坡上是熟透的大红枣,小灯笼似的大柿子,挂满枝头的核桃和板栗.满山满谷,满是成熟粮果的芳香. 2.秋姑娘唱着丰收之歌向我们走来了.描写秋天丰收的句子.稻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 ...查看


  • S版四年级上册一~四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 一.<绿叶的梦> 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及答案 1.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样着迷? 答:因为绿叶不仅能带给"我"很多快乐,还使"我"了解了许多祖辈们传下来的民间药方, ...查看


  • 神话故事:彝族的特色节日之一火把节
  •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quo ...查看


  • 民族神话故事:彝族的特色节日之一火把节
  •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quo ...查看


  • 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1].孔doc
  • 授 课 教 案 备课时间: 备课时间 2011 年 12 月 26 日 年级: 二年级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难点重点 课时: 2 课时 授课时间: 2012 年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1 月 5 日 孔老师 授课老师: 授课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