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1

课时作业1 地球与地球仪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设A 、B 两地和B 、C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 1和L 2,则( )

A .L 1和L 2相等

C .L 2约为L 1的1.5倍 B .L 1约为L 2的一半 D .L 1约为L 2的两倍

解析: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过球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度。过A 、B 两地的最大圆是45°E 和135°W 组成的过地心的经线圈,两地与地心的夹角是60°;过B 、C 两地的最大圆是过地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度,两地位于60°纬线上,故与地心的夹角也是60°;则L 1和L 2相等。

答案:A

2.若飞机从图中B 点飞往D 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C .向东南→东→东北 B .一直向西 D .向西南→西→西北

解析:B 点的经度是135°W ,D 点的经度是135°E ,D 点在B 点的西方,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过球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

度,从B 点飞往D 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向西南→西→西北。

答案:D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 、b 相交于点O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A .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B .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C .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D .图中O 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解析: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答案:C

4.如果纬线b 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 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解析: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答案:A

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 .东南方

C .东北方 B .西北方 D .西南方

解析:极地经纬网图要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自转方向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东方;据纬度判断南北,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离其越近,越靠南,故①地又位于④地的南方,综合分析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

答案:A

6.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 .6 600 km

C .3 330 km B .5 000 km D .4 200 km

解析: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长度约为111 km,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是111 km×cos60°,②地至③地先向正南方向经过的纬度距离约为30×111 km ,即3 330 km ,后向正东方向经过的经度距离为30×111 km×cos60°,即1 665 km,加在一起即为全程距离,最接近5 000 km。

答案:B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 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 。据此回答7—8题。

7.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的( )

A .b 点

C .d 点 B .c 点 D .e 点

解析:本题以地球星瓣图为载体,以对跖点的计算为命题角度,考查了经纬度的判断。解答要点是“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关于地心对称(互为对跖点) 。“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 ,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 ;结合图中b 、c 、d 、e 四点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 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答案:B

8.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 .0°向西至20°W

C .90°W 向东至90°E B .20°W 向西至90°W D .20°W 向东至90°E

解析: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0°经线上,可推断出赤道上位于“陆半球”的范围为90°W 向东至90°E ,结合西半球的经度范围,可知B 选项正确。

答案:B

9.下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 在B 的西北方;②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 在B 的西北方;③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A 在B 的西南方;④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A 在B 的东北方。

答案:B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北京看东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 )

A .东南,2 000千米

C .东南,5 000千米 B .西北,2 000千米 D .西北,5 000千米

解析:由图可知,东京与北京同在北半球且东京纬度低,两者都在东经度,东京经度大,因此东京在北京的东南。按在40°N 附近,经度相差20°左右,可估算两地距离。

答案:A

11.图中( )

A .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 .A 、B 、C 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C 的面积最广

C .a 、b 、c 、d 四地中d 地没有发生过地震

D .E 、F 、G 、H 四地中F 地没有冰川分布

解析:甲、乙、丙、丁位于同一纬线,其中甲、丁两地经度间隔最小,说明距离最近。A 、B 、C 三个区域中B 接近赤道,纬度最低,在经纬度跨度相等的情况下,B 的实际面积最大。图中d 地处太平洋沿岸地震带;F 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有常年冰雪分布。

答案:A

二、综合题(共16分)

1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B 点与A 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C 点和D 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图中F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 点在E 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 点在C 点的________方向,E 点在C 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答案:(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W)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北

——能力拔高题(选做) ——

13.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________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时区的区时为6月______日________时。当我国处于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

(3)乙岛主要是由________(内或外) 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________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1)西 太平 印度

(2)乙 8 15(下午3) 东南

(3)内 山地(丘陵) 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

(4)乙 地形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城镇,如图。

理由:①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与公路交点近有机场;③地处海滨。 (交通枢纽) ;②附

课时作业1 地球与地球仪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设A 、B 两地和B 、C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 1和L 2,则( )

A .L 1和L 2相等

C .L 2约为L 1的1.5倍 B .L 1约为L 2的一半 D .L 1约为L 2的两倍

解析: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过球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度。过A 、B 两地的最大圆是45°E 和135°W 组成的过地心的经线圈,两地与地心的夹角是60°;过B 、C 两地的最大圆是过地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度,两地位于60°纬线上,故与地心的夹角也是60°;则L 1和L 2相等。

答案:A

2.若飞机从图中B 点飞往D 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C .向东南→东→东北 B .一直向西 D .向西南→西→西北

解析:B 点的经度是135°W ,D 点的经度是135°E ,D 点在B 点的西方,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过球心的最大圆的劣弧长

度,从B 点飞往D 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向西南→西→西北。

答案:D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 、b 相交于点O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A .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B .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C .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D .图中O 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解析: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答案:C

4.如果纬线b 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 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解析: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答案:A

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 .东南方

C .东北方 B .西北方 D .西南方

解析:极地经纬网图要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自转方向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东方;据纬度判断南北,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离其越近,越靠南,故①地又位于④地的南方,综合分析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

答案:A

6.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 .6 600 km

C .3 330 km B .5 000 km D .4 200 km

解析: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长度约为111 km,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是111 km×cos60°,②地至③地先向正南方向经过的纬度距离约为30×111 km ,即3 330 km ,后向正东方向经过的经度距离为30×111 km×cos60°,即1 665 km,加在一起即为全程距离,最接近5 000 km。

答案:B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 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 。据此回答7—8题。

7.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的( )

A .b 点

C .d 点 B .c 点 D .e 点

解析:本题以地球星瓣图为载体,以对跖点的计算为命题角度,考查了经纬度的判断。解答要点是“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关于地心对称(互为对跖点) 。“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 ,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 ;结合图中b 、c 、d 、e 四点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 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答案:B

8.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 .0°向西至20°W

C .90°W 向东至90°E B .20°W 向西至90°W D .20°W 向东至90°E

解析: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0°经线上,可推断出赤道上位于“陆半球”的范围为90°W 向东至90°E ,结合西半球的经度范围,可知B 选项正确。

答案:B

9.下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 在B 的西北方;②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 在B 的西北方;③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A 在B 的西南方;④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A 在B 的东北方。

答案:B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北京看东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 )

A .东南,2 000千米

C .东南,5 000千米 B .西北,2 000千米 D .西北,5 000千米

解析:由图可知,东京与北京同在北半球且东京纬度低,两者都在东经度,东京经度大,因此东京在北京的东南。按在40°N 附近,经度相差20°左右,可估算两地距离。

答案:A

11.图中( )

A .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 .A 、B 、C 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C 的面积最广

C .a 、b 、c 、d 四地中d 地没有发生过地震

D .E 、F 、G 、H 四地中F 地没有冰川分布

解析:甲、乙、丙、丁位于同一纬线,其中甲、丁两地经度间隔最小,说明距离最近。A 、B 、C 三个区域中B 接近赤道,纬度最低,在经纬度跨度相等的情况下,B 的实际面积最大。图中d 地处太平洋沿岸地震带;F 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有常年冰雪分布。

答案:A

二、综合题(共16分)

1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B 点与A 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C 点和D 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图中F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 点在E 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 点在C 点的________方向,E 点在C 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答案:(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W)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北

——能力拔高题(选做) ——

13.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________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时区的区时为6月______日________时。当我国处于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

(3)乙岛主要是由________(内或外) 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________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1)西 太平 印度

(2)乙 8 15(下午3) 东南

(3)内 山地(丘陵) 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

(4)乙 地形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城镇,如图。

理由:①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与公路交点近有机场;③地处海滨。 (交通枢纽) ;②附


相关文章

  • 2015-2016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2015-2016 一.指导思想 学年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学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2015届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 张掖二中2015届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物理备课组 一.复习进度安排 第一轮复习时间:2014年6月中旬至2015年2月下旬 (一)复习任务的达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和物理规律. 2.通过例题. ...查看


  •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要诀
  •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要诀 1.高中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2.文科课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采用学习 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 ...查看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我组共有四位成员,均为专业老师.三位属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2)本组教师工作量:周课时均在10课时左右,同时苏平安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廖龙凤老师跨高一年段,李巧 ...查看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与教学进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 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 ...查看


  •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 篇一: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支持.面对今年高考"文综"的成绩, ...查看


  •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4-10-24 星期五 地点:高三年级生地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沈小泉 郑飞 主备人:沈小泉 主要内容: 1.对高三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试题进一步审核. 2.统一第八周和第九周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进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