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探析

  辅导员制度是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基本学生管理制度。根据公认的定义,辅导员是指受党组织委派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工作有其不同于授课教师和其他行政部门人员的特殊性,是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领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教师。管理是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内容和职能,教育、服务融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审视有利于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的提高。   一、辅导员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式简单化。   考察辅导员日常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严厉型,此类辅导员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甚至是学生的对立面,经常采用命令式口吻,不能充分勘察下情,容易引发误解,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二是宽松型,此类辅导员处事温和,对待学生和蔼可亲,管理上往往不够严格,部分学生因为要求松散而无视规则,给管理造成很大阻力。三是宽严并济型,此类辅导员将严格要求和温和教育相结合,既树立了自己管理岗位的威信,保障自身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又得到学生的好评和爱戴。前两类管理方式和风格过于简单,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师生关系把握不当。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接触最频繁,是一种亦师亦友的交往模式,如何把握好与学生的距离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一种艺术。G管理模式认为管理的难度在于把握度。太过亲密则无威严,太过疏远则无法深入理解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以刻板单一的模式对待多样化的学生效果必然不好。据了解,一般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容易为了树立个人威严而刻意拉大与学生的距离,工作过一段时间则又容易与学生走得过近。往往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才能游刃有余地掌握好与学生距离的度。此外,辅导员平时与学生干部接触居多,这是接受学生信息的主渠道,在评奖评优、党建工作及学生冲突方面不自觉会倾向于学生干部,没有做到更好地了解普通同学心声,此方面是产生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方面,也是带来非议和质疑最多的方面。   3.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作为学生基层管理工作的承担者,数量众多的学生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一部分高校辅导员面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两眼一睁,忙到天黑”,一味地在琐事中应急,难以跳出来思考和审视全局,整理工作思路,缺乏高效的管理,忽视了最根本的思想引导,忽视了规章制度范式的制定,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程度不高。   二、辅导员管理工作不足的原因分析   1.管理理念不清晰。   辅导员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检查宿舍与课堂出勤、班级管理、学生会管理、学生党建、贫困生认定、评奖评优和社团活动、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淹没”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中。究其原因,工作中欠缺思考和研究,不注重学习,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理念层面。主要表现为部分辅导员头脑中工作内容、对象特点、培养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难点、主要任务等观念模糊,无法理清思路,工作中往往被动大于主动,如何管理才能更有效、更高效,是值得每个辅导员深思的问题。   2.忽视对象研究,工作内容本末倒置。   根据教育部2006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就是对教育管理对象的充分认知和研究。尽管绝大多数辅导员都认可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角色,但现实中此种角色职能却被大大冲淡,造成专业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本末倒置,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大部分辅导员年龄都在30岁左右,与学生代沟小,有利于工作开展。但年轻阅历少,容易导致工作中感性行事,缺少理性思考。目前高校招聘辅导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很多辅导员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之前缺乏学生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再加之工作年限较短,思想和经验上都不成熟。   二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出身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只占很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基础薄弱。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缺乏职业的稳定感,无法专注于自身角色定位,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过高,影响了教育的积淀和传承。   4.学习修养不够,缺乏系统培训。   辅导员岗位要求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也是初入职的辅导员难以把握的方面。由于我国辅导员培训制度不够完善,各高校也一般没有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大部分辅导员只能通过老辅导员的传帮带和自己的摸索感悟积攒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理念。其中一些经验和理念往往又有失偏颇,错误思想观念给辅导员队伍建设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带来了不可质疑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辅导员实施有效管理的瓶颈。并且,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繁忙使得培训进修一类提高自身修养的学习机会很难得到落实。   5..辅导员个人思想性格差异。   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理解和热爱程度、对于学生的态度在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热爱,认为当代大学生缺点太多,把学生摆在对立位置的人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不断提高工作成绩。对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渴望程度也是工作水平分化的原因,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事业心的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学习寻求解决方案。   三、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应着眼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刻理解,跳出繁杂的事务理性审视自身管理工作,不忽略理论学习研究,以高度的哲学思想、科学的管理理论带动工作水平的提高。   1.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指面对充满激情和理想、蓬勃发展的大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下,为了个人成长成才而自动自发地努力拼搏,实现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这是辅导员作为引路人的最大可为之处。也就是说,辅导员首先要加强自身品格修养、知识积累,树立个人权威。以高尚的人格感动人,以良好的品德打动人,以深刻的思想吸引人,以无穷的魅力号召人。用高尚的师德和独特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支持,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和知心人,从根本上扫除管理工作中的阻力,致力于形成共同成长的积极环境。   “有所不为”指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学会放手。在例行和常规工作中,如评奖评优、贫困生工作、党团建设等着重建立合理可行的规范、程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工作规范化;在班级管理、学生会工作、文体活动中着重制定目标、大政方针,做好指导、监督,不必事必躬亲,具体的实施要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和积极性,充分信任他们,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着重做好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在班级建设上发挥学生干部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避免辅导员过多介入。   2.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要秉承“一切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将思想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之本,解决好思想问题,其他相关的管理、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在学生发展的普遍问题上如理想信念、未来职业规划、人际关系、恋爱交友、学习实践、心理问题、个人成长等学生易困惑领域,锻炼自己的辅导能力,做学生最需要的人,做学生的知心人,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扮演好学生生活成长中的“救护员”,做好学生人生成长历程中的精神导师和知心朋友。以思想教育为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成才热情。

  3.树立真诚沟通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真诚的沟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没有做到双方坦诚地敞开心扉,深入学生的内心。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拓宽沟通渠道,广泛搜集信息,详细全面地了解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高依据。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深刻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不以想当然对待任何一个学生,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遇到重大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缘由始末和深层的思想原因。辅导员要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宽松、真诚沟通的氛围,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搭建互相信任的平台,公正公平客观地处理学生普遍关心的敏感的问题,以谦虚的精神、坦荡的胸怀、负责任的态度和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取得学生的信赖,以真诚和智慧的付出赢得学生的理解。   4.把握几个原则。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真正做好就必须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制度上规范工作,面对纷繁的工作,要学会理清思路。对待常规性管理工作,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理、严格的规章制度,用于集体指导规范日常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辅导员要带头维护各种规章,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不徇私情。特别是评奖评优和推荐入党工作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开,抵制不正之风。   从情感上抚慰学生,人是感情的动物,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以情感人,真正关心学生,体会学生细微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动,引导学生合理抒发情绪,疏导不良情绪。倡导同学间仁爱互助,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暖意融融的情感世界里幸福成长。   从理智上开导学生,现在的大学生视野开阔、个性独立、思想成熟,做好思想工作,是一项颇有难度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以理服人。讲通道理,睿智辩论、春风化雨、智慧指导,是辅导员必备的思想修为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增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析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面对血气方刚、稍显稚嫩的青年大学生,教会他们理智、冷静、全面、客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中庸地处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曾仕强.从管人到安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郭军洋,朱利群.对高校辅导员职能定位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37-40.

  辅导员制度是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基本学生管理制度。根据公认的定义,辅导员是指受党组织委派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工作有其不同于授课教师和其他行政部门人员的特殊性,是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领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高校教师。管理是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内容和职能,教育、服务融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审视有利于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的提高。   一、辅导员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式简单化。   考察辅导员日常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严厉型,此类辅导员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甚至是学生的对立面,经常采用命令式口吻,不能充分勘察下情,容易引发误解,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二是宽松型,此类辅导员处事温和,对待学生和蔼可亲,管理上往往不够严格,部分学生因为要求松散而无视规则,给管理造成很大阻力。三是宽严并济型,此类辅导员将严格要求和温和教育相结合,既树立了自己管理岗位的威信,保障自身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又得到学生的好评和爱戴。前两类管理方式和风格过于简单,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师生关系把握不当。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接触最频繁,是一种亦师亦友的交往模式,如何把握好与学生的距离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一种艺术。G管理模式认为管理的难度在于把握度。太过亲密则无威严,太过疏远则无法深入理解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以刻板单一的模式对待多样化的学生效果必然不好。据了解,一般新参加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容易为了树立个人威严而刻意拉大与学生的距离,工作过一段时间则又容易与学生走得过近。往往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才能游刃有余地掌握好与学生距离的度。此外,辅导员平时与学生干部接触居多,这是接受学生信息的主渠道,在评奖评优、党建工作及学生冲突方面不自觉会倾向于学生干部,没有做到更好地了解普通同学心声,此方面是产生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方面,也是带来非议和质疑最多的方面。   3.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作为学生基层管理工作的承担者,数量众多的学生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一部分高校辅导员面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两眼一睁,忙到天黑”,一味地在琐事中应急,难以跳出来思考和审视全局,整理工作思路,缺乏高效的管理,忽视了最根本的思想引导,忽视了规章制度范式的制定,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程度不高。   二、辅导员管理工作不足的原因分析   1.管理理念不清晰。   辅导员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检查宿舍与课堂出勤、班级管理、学生会管理、学生党建、贫困生认定、评奖评优和社团活动、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淹没”在日常事务性工作中。究其原因,工作中欠缺思考和研究,不注重学习,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理念层面。主要表现为部分辅导员头脑中工作内容、对象特点、培养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难点、主要任务等观念模糊,无法理清思路,工作中往往被动大于主动,如何管理才能更有效、更高效,是值得每个辅导员深思的问题。   2.忽视对象研究,工作内容本末倒置。   根据教育部2006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就是对教育管理对象的充分认知和研究。尽管绝大多数辅导员都认可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角色,但现实中此种角色职能却被大大冲淡,造成专业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本末倒置,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大部分辅导员年龄都在30岁左右,与学生代沟小,有利于工作开展。但年轻阅历少,容易导致工作中感性行事,缺少理性思考。目前高校招聘辅导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很多辅导员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之前缺乏学生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再加之工作年限较短,思想和经验上都不成熟。   二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出身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只占很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基础薄弱。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缺乏职业的稳定感,无法专注于自身角色定位,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过高,影响了教育的积淀和传承。   4.学习修养不够,缺乏系统培训。   辅导员岗位要求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也是初入职的辅导员难以把握的方面。由于我国辅导员培训制度不够完善,各高校也一般没有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大部分辅导员只能通过老辅导员的传帮带和自己的摸索感悟积攒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理念。其中一些经验和理念往往又有失偏颇,错误思想观念给辅导员队伍建设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带来了不可质疑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辅导员实施有效管理的瓶颈。并且,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繁忙使得培训进修一类提高自身修养的学习机会很难得到落实。   5..辅导员个人思想性格差异。   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理解和热爱程度、对于学生的态度在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热爱,认为当代大学生缺点太多,把学生摆在对立位置的人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不断提高工作成绩。对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渴望程度也是工作水平分化的原因,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事业心的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学习寻求解决方案。   三、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应着眼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刻理解,跳出繁杂的事务理性审视自身管理工作,不忽略理论学习研究,以高度的哲学思想、科学的管理理论带动工作水平的提高。   1.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指面对充满激情和理想、蓬勃发展的大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下,为了个人成长成才而自动自发地努力拼搏,实现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这是辅导员作为引路人的最大可为之处。也就是说,辅导员首先要加强自身品格修养、知识积累,树立个人权威。以高尚的人格感动人,以良好的品德打动人,以深刻的思想吸引人,以无穷的魅力号召人。用高尚的师德和独特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支持,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和知心人,从根本上扫除管理工作中的阻力,致力于形成共同成长的积极环境。   “有所不为”指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学会放手。在例行和常规工作中,如评奖评优、贫困生工作、党团建设等着重建立合理可行的规范、程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工作规范化;在班级管理、学生会工作、文体活动中着重制定目标、大政方针,做好指导、监督,不必事必躬亲,具体的实施要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和积极性,充分信任他们,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着重做好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在班级建设上发挥学生干部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避免辅导员过多介入。   2.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要秉承“一切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将思想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之本,解决好思想问题,其他相关的管理、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在学生发展的普遍问题上如理想信念、未来职业规划、人际关系、恋爱交友、学习实践、心理问题、个人成长等学生易困惑领域,锻炼自己的辅导能力,做学生最需要的人,做学生的知心人,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扮演好学生生活成长中的“救护员”,做好学生人生成长历程中的精神导师和知心朋友。以思想教育为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成才热情。

  3.树立真诚沟通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真诚的沟通,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没有做到双方坦诚地敞开心扉,深入学生的内心。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拓宽沟通渠道,广泛搜集信息,详细全面地了解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高依据。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深刻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不以想当然对待任何一个学生,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遇到重大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缘由始末和深层的思想原因。辅导员要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宽松、真诚沟通的氛围,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搭建互相信任的平台,公正公平客观地处理学生普遍关心的敏感的问题,以谦虚的精神、坦荡的胸怀、负责任的态度和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取得学生的信赖,以真诚和智慧的付出赢得学生的理解。   4.把握几个原则。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真正做好就必须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制度上规范工作,面对纷繁的工作,要学会理清思路。对待常规性管理工作,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理、严格的规章制度,用于集体指导规范日常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辅导员要带头维护各种规章,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不徇私情。特别是评奖评优和推荐入党工作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开,抵制不正之风。   从情感上抚慰学生,人是感情的动物,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以情感人,真正关心学生,体会学生细微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动,引导学生合理抒发情绪,疏导不良情绪。倡导同学间仁爱互助,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暖意融融的情感世界里幸福成长。   从理智上开导学生,现在的大学生视野开阔、个性独立、思想成熟,做好思想工作,是一项颇有难度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以理服人。讲通道理,睿智辩论、春风化雨、智慧指导,是辅导员必备的思想修为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增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析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面对血气方刚、稍显稚嫩的青年大学生,教会他们理智、冷静、全面、客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中庸地处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曾仕强.从管人到安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郭军洋,朱利群.对高校辅导员职能定位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37-40.


相关文章

  • 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探析
  • 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与价值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积极在学生公寓中稳步推进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抓日常的管理 ...查看


  • 新媒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128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用人性化服务诠释教育公平理念: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学生人文关怀.同时,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创新育人举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盲人功能 ...查看


  • 正确理解把握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工作职责与任务
  • 垫!!璺篁!塑 (总第82期) 出壅堑旦蕉堂握 青少年研究 坠:!!竺!! General.No.82 正确理解把握辅导员.班主任.导师 工作职责与任务 夏 威 [摘要]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因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工作职责任务不 清.而导 ...查看


  • 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科学化探析
  • 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科学化探析 作者:冉红梅等 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 摘 要:高校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紧迫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南充四所高校的党委坚持 ...查看


  • 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探析
  •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却逐年下滑.本文通过对某大学生所暴露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的案例分析,旨在为高校辅导员针对大学生开展个体辅导工作提供借鉴. ...查看


  • 高校就业教育课教学改革探析
  • [摘 要]就业教育课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列入高等学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就业教育课是让大学生掌握就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 ...查看


  •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摘 要 当前,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主义取向明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滞后,工作创新性.针对性.有效性不足:高校学生 ...查看


  •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 摘要:多年以来美容医学生的心理学教学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位置,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美容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识别病人的心理问题或心身障碍,进而影响他们与病人的沟通和治疗.本文从美容医学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出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