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基本特征

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基本特征

孙成武

[摘要]在中国近代80年中,文化变革作为中国社会总体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 一个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演进过程。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中西文化彼此冲撞而又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被迫启动的。由于近代中国文化变革始 终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紧密相连,因而其自身始终充满了浓重的功利情结和爱国主义精神,也 由此决定了这一变革既空前激烈和急剧,同时又带有不彻底性,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借鉴和 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009 [文献标识码]人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5 - 0121 -05

文化变革是社会总体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中国 社会政治、经济的激变,中国文化也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 转换,步入了急剧而艰难的变革历程。考察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揭示近代中国 文化变革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840年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在屈辱中被迫走上了近代化 的道路。在整个中国近代的80年间,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 认识发展过程相适应,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 神层面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其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社会三次 重大的转折点,它们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革和转型铺平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以引进西方物质文明为特征的一次尝试,它把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 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从物质上学习西方的思想首次付诸大规模的实践。这次运动以 西方物质文明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中心主义、崇本抑末 观念和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的观念,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然而,由于自身眼界和阶级的局限性,领导洋务运动的政治精英们始终奉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把其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未能将中国近代的文化转型推到更高的层次。戊戌 变法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对西方文化引进的又一次尝试,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 新派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中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背后不仅有发达的科学 技术,而且还有先进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 宪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是,维新派在主张学习西方立宪制度的同时,又不敢公 开举起西方民主的旗帜来反对专制主义,只能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文化变革 的依据,这就注定了这场维新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辛亥革命则更为彻底地接受了西方的 政治文化,它的目标不是君主立宪,而是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武器,通过武装斗 争推翻了清王朝,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移到中国,实现了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由封建 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根本性跨越。但是,革命党人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专制主 义是一致的,是与西方民主政治所不相容的。在民智未开,启蒙工作非常不够的情况下, 西方民主思想远未普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并未得到认同,因此,当革命风潮过后,封建专 制制度难免死灰复燃,民主制度难免于名存实亡的命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一批先进分子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落后,西方民主政体难以植根于中国 的文化土壤里。于是,一批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发动了批判传统文化、宣传西方 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在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对封建 文化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提倡个性解放,肯定个体价值,以批判传统文化压制个性的群 体本位倾向;提倡科学精神,以批判传统文化的道德中心倾向和蒙昧主义;提倡民主,以批判

传统文化的专制主义。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在精神层次变革中国文化传统的 革命,又是一场在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文化开放运动。虽然它本身存在着一概否定传统 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手法上的简单化倾向,但是,在当时被封建复古主义所笼罩的文化界,它犹如一阵春风吹过一潭死水,掀起了万丈波澜,从而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 和精神的觉醒,为五四运动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察中国近代80年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中国社会从重技 术,到重政体,再到重科学,呈现了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历次重心的转 移。这一历史过程,就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超越自身的传统文化、对文化进行全 面改造的过程。尽管因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制约,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并没有取得完满成 功,即没有能够最终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彻底改造和对新文化体系的系统构建,但它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是在文明与野蛮相互交织,救亡与侵略势同水火的背景下发生 的。在与西方文化既彼此冲突又相互融合的矛盾过程中,中国文化首次从整体上审视和 认识到自己,使其自身的变革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中西文化彼此冲撞而又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进行的。引起中西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两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形式等方面的差 异。对于近代中国而言的所谓“西方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兴起、扩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工业和 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化体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产生于古代农业文 明的背景下,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封建的纲常伦理为核 心的文化体系。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二者一旦接触,就必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碰 撞。因此,在中国近代的80年间,文化变革始终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而中西文 化的碰撞和由此引发的“古今之争”、“新旧之争”则成为矛盾和斗争的焦点,中西文化的交 融自始至终是在血与火的激烈交锋和冲突中进行的。

第二,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进程始终是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化与政治的密切相连使近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文化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现实,文化与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现实决 定着一定文化的命运,反过来文化必然要干预社会现实,为社会现实服务。近代中国社会 最主要的现实,是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这就决定了解决这个危机、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政治浪潮影响、推进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文化也反过来为政治服务,为拯救民族危亡寻找和提供着思想和精神上的武器,这使近代中国文化的变革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情结,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 我们也应看到,文化毕竟不是政治的附属品,而是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变革也有其内 在的特点和规律,并非靠单纯的政治运动所能达到目的。近代80年政治事变和运动频繁出现,无论哪种力量都要求文化为政治服务,这样往往不恰当地过分地强调了文化的致用,盲目地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了文化的独立性,对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建构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对文化在学理上的深入研究。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第三,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外力的直接逼迫下启动的,是对中国近代所面临的民族 和文化双重危机的被迫回应。任何文化的变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近代中国的文 化变革发生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它不同于近代以前中国文化内部的自我演化,同时也与西方实现中世纪向近代文化转变的类 型有所差别。西方文化的转变主要是孕育在自身社会的内部,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所直接引发的。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缺乏 像欧洲那样的经济基础、政治力量和思想文化条件,所以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变主要是以 西方国家的侵略和西学东进的刺激为前提,是在外部因素直接作用下的结果。从这个意 义上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80年中,无数仁人志士所进行的奋斗和探索,所相继 提出的种种救国图强的方案,都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所作出的强 烈回应,是为挽救中国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而作出的艰难抉择。如前所述,在饱受侵略瓜分之辱、屡遭亡国灭种威胁的近代中国,文化变革始终与救亡图存这一政治主题紧密相连,一次次暴风骤雨式的救亡运动决定了近代文化变革在程度和时间上的空前激烈和急剧,但也正是由

此影响和制约了文化变革的深度,使其最终没有能够彻底完成对文化的批 判和重建的历史任务。

第四,近代中国80年间,作为文化变革成果的近代文化在内容上既丰富多样,又肤浅 粗糙,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鸦片战争以前,在中国文化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从两汉到明清,不论是汉学、宋学及其他学派,都未能逾越儒 家经典及思想的范畴。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踊入和儒学地位的衰微,中国文 化从内容、结构到类别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就是从单一型走向多样 化。如以自由、平等、民权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 域中一些新的学科门类的产生,在某些传统领域中的一些新观点、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在 教育领域中新式学堂的兴办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在近代的 演化,表明了与传统文化的单一性相比,近代文化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丰富和多样化。 然而,由于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代中国文化从总体来看还比较粗糙和肤 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严密的文化体系。其主要表现为:首先,学派分立,观念庞杂,没有 统一的思想及价值体系。如在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新文化中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即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二者无论是在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 异,甚至截然对立。其次,由于片面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忽视文化的独立性,对文化本身 缺乏理性、深层的研究和思考,这就直接决定了近代文化在内容和思想上的肤浅。这些, 都反映了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不彻底性。

研究和考察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征,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变革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任何文化都是由一定社会的政 治、经济状况决定的,文化的发展不能不受一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能否正确处理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文化变革的成败。因此,在进行文化变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科学、理性地分析和认识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使文化变革与社 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变革有 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和简单地强调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那样只会影响 和制约文化自身的发展,阻碍文化变革的实现。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变革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和变革 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是文化变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文化变革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形成了既定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就是 在后人对前人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中繁衍不断地延续下来的。学习、继承历史上的文 化遗产,是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继承目的是为了创 新,离开了创新,文化变革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吐故纳新,创造性 地进行文化的选择或变革,这也正是民族文化永葆青春的活力所在。同时,文化要真正得 到发展,决不能在封闭的文化体系中自我爬行,而必须要放眼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 襟来对待一切外来文化和先进文化,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文化变革的内在要求,也 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第三,必须有一种科学理性的精神和健全的文化心态。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变革最 终有赖于人这个文化创造的主体来实现,因而这种变革理所当然地要打上变革者的精神 烙印。在近代,当中国民族文化遇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传统文化的变革者往往缺少 一种科学而理性的精神,在心态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倾向一一自大或自卑,这两种心态是 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因此,在文化变革这一艰巨的使命面前,文化变革者必须树立科学而理性的精神,以一种健全而理智的心态迎接外 来文化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挑战,既不能自大也不能自卑,既要谦虚谨慎也要自尊自信。否 则,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还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都势必导致不应有的失误,从而给 文化变革本身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第四,必须有一支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文化变革是与时俱进的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这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取决于文化的自身因素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能否有一支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是文化变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作为文化变革的领导者,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睿智的战略眼光,能够洞悉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把握文化发展的规 律,科学

预见文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和制定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把文化变革不断推向前进。从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领导力量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和洋务派,还是 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可以说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定时期中国文化发展 的进步方向,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文化主张,对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变革都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然而,由于受自身的眼界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意识 往往不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每当文化发展要求突破自身既有的框架,进行更 高层次的变革时,他们或者提不出新的理论和纲领以进一步把变革引向深入,或者固守原 来的思想观念而站到变革的对立面,成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上述情况,也是造成中 国近代文化变革不彻底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基本特征

孙成武

[摘要]在中国近代80年中,文化变革作为中国社会总体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 一个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演进过程。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中西文化彼此冲撞而又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被迫启动的。由于近代中国文化变革始 终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紧密相连,因而其自身始终充满了浓重的功利情结和爱国主义精神,也 由此决定了这一变革既空前激烈和急剧,同时又带有不彻底性,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借鉴和 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009 [文献标识码]人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5 - 0121 -05

文化变革是社会总体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中国 社会政治、经济的激变,中国文化也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 转换,步入了急剧而艰难的变革历程。考察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揭示近代中国 文化变革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840年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在屈辱中被迫走上了近代化 的道路。在整个中国近代的80年间,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 认识发展过程相适应,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 神层面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其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社会三次 重大的转折点,它们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革和转型铺平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以引进西方物质文明为特征的一次尝试,它把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 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从物质上学习西方的思想首次付诸大规模的实践。这次运动以 西方物质文明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中心主义、崇本抑末 观念和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的观念,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然而,由于自身眼界和阶级的局限性,领导洋务运动的政治精英们始终奉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把其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未能将中国近代的文化转型推到更高的层次。戊戌 变法是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对西方文化引进的又一次尝试,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 新派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中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背后不仅有发达的科学 技术,而且还有先进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 宪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是,维新派在主张学习西方立宪制度的同时,又不敢公 开举起西方民主的旗帜来反对专制主义,只能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文化变革 的依据,这就注定了这场维新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辛亥革命则更为彻底地接受了西方的 政治文化,它的目标不是君主立宪,而是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武器,通过武装斗 争推翻了清王朝,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移到中国,实现了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由封建 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根本性跨越。但是,革命党人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专制主 义是一致的,是与西方民主政治所不相容的。在民智未开,启蒙工作非常不够的情况下, 西方民主思想远未普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并未得到认同,因此,当革命风潮过后,封建专 制制度难免死灰复燃,民主制度难免于名存实亡的命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一批先进分子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落后,西方民主政体难以植根于中国 的文化土壤里。于是,一批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发动了批判传统文化、宣传西方 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在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对封建 文化发起了猛烈进攻。他们提倡个性解放,肯定个体价值,以批判传统文化压制个性的群 体本位倾向;提倡科学精神,以批判传统文化的道德中心倾向和蒙昧主义;提倡民主,以批判

传统文化的专制主义。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在精神层次变革中国文化传统的 革命,又是一场在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文化开放运动。虽然它本身存在着一概否定传统 的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批判手法上的简单化倾向,但是,在当时被封建复古主义所笼罩的文化界,它犹如一阵春风吹过一潭死水,掀起了万丈波澜,从而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 和精神的觉醒,为五四运动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察中国近代80年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中国社会从重技 术,到重政体,再到重科学,呈现了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历次重心的转 移。这一历史过程,就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超越自身的传统文化、对文化进行全 面改造的过程。尽管因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制约,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并没有取得完满成 功,即没有能够最终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彻底改造和对新文化体系的系统构建,但它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是在文明与野蛮相互交织,救亡与侵略势同水火的背景下发生 的。在与西方文化既彼此冲突又相互融合的矛盾过程中,中国文化首次从整体上审视和 认识到自己,使其自身的变革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中西文化彼此冲撞而又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进行的。引起中西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两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形式等方面的差 异。对于近代中国而言的所谓“西方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兴起、扩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工业和 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化体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产生于古代农业文 明的背景下,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封建的纲常伦理为核 心的文化体系。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二者一旦接触,就必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碰 撞。因此,在中国近代的80年间,文化变革始终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而中西文 化的碰撞和由此引发的“古今之争”、“新旧之争”则成为矛盾和斗争的焦点,中西文化的交 融自始至终是在血与火的激烈交锋和冲突中进行的。

第二,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进程始终是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化与政治的密切相连使近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文化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现实,文化与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现实决 定着一定文化的命运,反过来文化必然要干预社会现实,为社会现实服务。近代中国社会 最主要的现实,是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这就决定了解决这个危机、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政治浪潮影响、推进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文化也反过来为政治服务,为拯救民族危亡寻找和提供着思想和精神上的武器,这使近代中国文化的变革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情结,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 我们也应看到,文化毕竟不是政治的附属品,而是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变革也有其内 在的特点和规律,并非靠单纯的政治运动所能达到目的。近代80年政治事变和运动频繁出现,无论哪种力量都要求文化为政治服务,这样往往不恰当地过分地强调了文化的致用,盲目地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了文化的独立性,对文化自身的价值和建构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对文化在学理上的深入研究。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第三,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外力的直接逼迫下启动的,是对中国近代所面临的民族 和文化双重危机的被迫回应。任何文化的变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近代中国的文 化变革发生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它不同于近代以前中国文化内部的自我演化,同时也与西方实现中世纪向近代文化转变的类 型有所差别。西方文化的转变主要是孕育在自身社会的内部,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所直接引发的。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缺乏 像欧洲那样的经济基础、政治力量和思想文化条件,所以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变主要是以 西方国家的侵略和西学东进的刺激为前提,是在外部因素直接作用下的结果。从这个意 义上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80年中,无数仁人志士所进行的奋斗和探索,所相继 提出的种种救国图强的方案,都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所作出的强 烈回应,是为挽救中国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而作出的艰难抉择。如前所述,在饱受侵略瓜分之辱、屡遭亡国灭种威胁的近代中国,文化变革始终与救亡图存这一政治主题紧密相连,一次次暴风骤雨式的救亡运动决定了近代文化变革在程度和时间上的空前激烈和急剧,但也正是由

此影响和制约了文化变革的深度,使其最终没有能够彻底完成对文化的批 判和重建的历史任务。

第四,近代中国80年间,作为文化变革成果的近代文化在内容上既丰富多样,又肤浅 粗糙,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鸦片战争以前,在中国文化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从两汉到明清,不论是汉学、宋学及其他学派,都未能逾越儒 家经典及思想的范畴。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踊入和儒学地位的衰微,中国文 化从内容、结构到类别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就是从单一型走向多样 化。如以自由、平等、民权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 域中一些新的学科门类的产生,在某些传统领域中的一些新观点、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在 教育领域中新式学堂的兴办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在近代的 演化,表明了与传统文化的单一性相比,近代文化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丰富和多样化。 然而,由于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代中国文化从总体来看还比较粗糙和肤 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严密的文化体系。其主要表现为:首先,学派分立,观念庞杂,没有 统一的思想及价值体系。如在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新文化中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即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二者无论是在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 异,甚至截然对立。其次,由于片面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忽视文化的独立性,对文化本身 缺乏理性、深层的研究和思考,这就直接决定了近代文化在内容和思想上的肤浅。这些, 都反映了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不彻底性。

研究和考察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征,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变革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任何文化都是由一定社会的政 治、经济状况决定的,文化的发展不能不受一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能否正确处理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文化变革的成败。因此,在进行文化变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科学、理性地分析和认识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使文化变革与社 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变革有 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和简单地强调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那样只会影响 和制约文化自身的发展,阻碍文化变革的实现。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变革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和变革 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是文化变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文化变革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形成了既定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就是 在后人对前人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中繁衍不断地延续下来的。学习、继承历史上的文 化遗产,是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继承目的是为了创 新,离开了创新,文化变革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吐故纳新,创造性 地进行文化的选择或变革,这也正是民族文化永葆青春的活力所在。同时,文化要真正得 到发展,决不能在封闭的文化体系中自我爬行,而必须要放眼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 襟来对待一切外来文化和先进文化,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文化变革的内在要求,也 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第三,必须有一种科学理性的精神和健全的文化心态。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变革最 终有赖于人这个文化创造的主体来实现,因而这种变革理所当然地要打上变革者的精神 烙印。在近代,当中国民族文化遇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传统文化的变革者往往缺少 一种科学而理性的精神,在心态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倾向一一自大或自卑,这两种心态是 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因此,在文化变革这一艰巨的使命面前,文化变革者必须树立科学而理性的精神,以一种健全而理智的心态迎接外 来文化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挑战,既不能自大也不能自卑,既要谦虚谨慎也要自尊自信。否 则,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还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都势必导致不应有的失误,从而给 文化变革本身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第四,必须有一支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文化变革是与时俱进的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这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取决于文化的自身因素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能否有一支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先进正确的领导力量是文化变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作为文化变革的领导者,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睿智的战略眼光,能够洞悉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把握文化发展的规 律,科学

预见文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和制定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把文化变革不断推向前进。从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领导力量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和洋务派,还是 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可以说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定时期中国文化发展 的进步方向,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文化主张,对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变革都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然而,由于受自身的眼界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意识 往往不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每当文化发展要求突破自身既有的框架,进行更 高层次的变革时,他们或者提不出新的理论和纲领以进一步把变革引向深入,或者固守原 来的思想观念而站到变革的对立面,成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上述情况,也是造成中 国近代文化变革不彻底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论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影响
  • Y 学校代码:!Q垫Q 分类号:J28897§1研究生学号密级:五1081203034 ④ 东牡峄冠女季 硕士学位论文 论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及其 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影响 Discuss蛔g曲eBookFa咖代of^1吐XunLuandthel ...查看


  • 中国近代化
  • 中国近代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 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 三.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查看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作者:李琳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对近代化概念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 ...查看


  • 洋务运动_论文
  • 摘要:主要简单阐述了洋务运动了兴起,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的结局及影响.详细说明了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意义,即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却不可否认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转变.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历史意义,封建属性.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查看


  •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 作者:左玉河 安徽史学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9)01-0112-13 尽管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在五四以后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它的真正繁荣则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 ...查看


  •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
  • 月于Ⅱ.季刊.年刊:从版式看,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乃至六十四开:从内容上看,有综合性报刊和侧重于科技.文学.体育.艺术.摄影.漫画等方面的专业性报刊:从读者对象看,有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也有以工.农.青.学生等一部分读者为对象的 ...查看


  •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李长莉 中华文史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和分析化趋势愈益剧烈,在原有学科的边缘.结合部.交叉部和空隙,不断有新的学科分支出现,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人统计说出现的新兴学科已达数千种.[1]这些分支学科的涌现,反 ...查看


  • 2011届高考历史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 ...查看


  • 满族语言文化演变的浑沌学观察
  • 2011年1期 (总第52期)满语研究MANCHU STUDIES ɴ1 ,2011(General ɴ. 52) 满族语言文化演变的浑沌学观察 胡艳霞1a ,2贾瑞光1b (1.大连民族学院a 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b 体育教学研究部,辽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