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注释

选自《淮南子集释》《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1、昔者:从前

2、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3、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4、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5、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6、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注释

选自《淮南子集释》《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1、昔者:从前

2、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3、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4、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5、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6、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相关文章

  •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郁流星 教材简析: 共工神话源远流长了几千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怒触不周山.为什么在所有的共工神话里,怒触不周山会脱颖而出?从文学本体上,它又有何价值?放在神话这个特定的题材中去,怒触不周山的高明之处又 ...查看


  • 共工怒触不周山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 ...查看


  • 共工怒触不周山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古典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盘古开天为我们解释了天地如何分离,宇宙万物是怎样形成的,女娲造人的故事为我们我们人类的起源做了合理的解释,那么日月星辰是如何让变换,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河水为什么自西向东流呢? ...查看


  • 共工怒撞不周山
  • 共工怒撞不周山 彭晓楠 在遥远的太古时候,共工氏的部落因为靠近海边,常遭洪水来袭,百姓苦不堪言.共工见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巩提堵洪.可是,没用,以为颛顼这个皇帝的后代不认为共工可以自作主张,来修筑堤坝,除非共工来当帝王.公共气不过,和颛顼 ...查看


  • 神话故事:水神共工撞天柱
  • 女娲把天地修补好后,世界上又相安无事很多年.可是后来,这宁静和平的局面被一场可怕的恶战破坏了.交战的双方一个是统治宇宙的黄帝后裔天帝颛顼,一个是统治地上十分之七水域的水神共工. 共工是炎帝后裔火神祝融的儿子,生着人的脸,蛇的身子.披着一头火 ...查看


  • 七下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夸父逐日> 一.原文.译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查看


  • 从蚩尤刑天到共工,上古众神的内斗真相是什么?
  • 上善若水or上祸若水? 上善若水,这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出自<道德经>,常与厚德载物并用.在古人看来,流水不腐一路向前,象征这广大的胸怀与虚怀若谷的坦荡. 但,从源头看来,水在上古时期的象征意义并非如此.很多人都知道,习惯上我们中 ...查看


  • 中国神话故事:古帝传说共工
  • 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共工 共工 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 ...查看


  • 共工与颛顼战斗过程
  • 共工与颛顼战斗过程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 两股人马从天上厮杀到凡界, 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 几个来回过去, 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 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 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 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