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生命教育

  说起绘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绘本研究家多罗西・霍华特说:“绘本是小孩子在人生中最初接触的书,在透过长期读书生活所读的书之中,是最重要的书。根据小孩在绘本中所发现的快乐的量,可决定他的生涯是否喜欢书本。”而绘本的语言简洁,图画又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既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培育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增加印象;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达,培养丰富的情操;又可以培育其美的感觉和感受性;增广经验,给予知识等作用。因此,绘本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一种很好的精神上的“药用价值”。

  最近几年,我们幼儿园开始实行“读书漂流”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的绘本,我们让班上的孩子都带一本绘本回来和大家一起进行漂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除了欢愉,还会出现一些情感上变化:那就是对生命的好奇,她们会奇怪:人是从哪里来?为什么爷爷会死?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绘本和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命教育。说到生命教育,很多的教育者在各种文献中阐述过生命教育,但他们的阐述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国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比较,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可能途径等等。而且这些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涉及高等教育的不多,关于幼儿的少之又少。直到目前,我国的学校都还没有把生命教育做为一门课程来实施。而在幼儿园里,还是有部分家长对于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着疑问,觉得孩子还小,害怕方式的不恰当或内容的不合适反而使孩子获得对死亡的错误认识,贻误孩子。如何使生命教育真正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有正确地认识,使她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是实施课程过程中有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方法所决定的。

  之前跟朋友说起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一直苦恼于不知如何对幼儿讲述生命教育的话题,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绘本之力》。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松居直、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以及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通过一次座谈会而整理编写的一本讲述绘本的书。书中引述多个例子来阐述如何利用绘本给幼儿讲述生命中的存在以及死亡。书不厚,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在此,我讶异于绘本的魔力,竟然能让孩子们在这么轻松、温情的情况下理解死亡。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作者,让我也爱上了绘本: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绘本是孩子们看的书,大人看的话应该很幼稚。看了《绘本之力》后,我才觉得大人更是应该看,特别是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更应该从绘本中读懂孩子的世界。绘本很简单,孩子们的世界更简单,想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最简单的方式就能和他们沟通了。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幼儿走进生命教育。

  说到生命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死亡,如何与孩子解释灵魂与死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回避还是直面呢?死亡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禁忌,但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来解释,让孩子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从而抚慰孩子年幼的心灵。例如《獾的礼物》,这个绘本讲述了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班小朋友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问:

  “獾去了那个隧道就不回来了吗?”

  “为什么其他动物不跟着獾去隧道的那边呢?那它们就不会很难过了。”

  “其实獾没有死对不对,他留着这么多礼物给它们,它肯定会再回来的。”

  “老师,我的奶奶也很老很老了,他也会像獾一样去隧道的那边吗?”

  ……

  在孩子们不断的提问、老师的回答下,孩子们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概念,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死亡这个词感到伤感、害怕,而是很自然地接收了:人老了,总会死亡,还有些人,不一定是老死的,也可能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我提供了很多的绘本让孩子们阅读,而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是《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和猪奶奶说再见》。前者从儿童的视角来理解死亡,描写布鲁诺在爷爷死后,从不解、懵懂,期盼再见爷爷以及久盼不到爷爷后的气恼伤心,到最终意识到再也见不到爷爷后的失落、悲伤心情和内心中的种种疑问,表达出对死亡的思考,但最终传递出了时光可以愈合伤口并永远印刻下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的主题。后者则用充满温情的方式,描述猪奶奶充满留恋但又含蓄平静的辞世过程带给猪小姐的悲伤,以及悲伤中的克制,辞世者的克制令人感到高贵和不舍,活着的人的克制让人感到高贵和内心的强大。

  有关讲述生命和死亡的绘本还有很多,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护身符》、《再见了,艾玛奶奶》、《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苏菲的杰作》、《大象的算术题》等等。

  三、选择合适的场景更能增加绘本的功效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学,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在我们中国,

  清明节是个很重要的一个日子,当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往往会略带一份伤感。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对幼儿进行绘本阅读,通过绘本阅读,结合节日,更能让孩子了解到死亡的意义以及我们在节日里对先人的怀念。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最近四川雅安地震发生的灾难,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从而使幼儿更加珍惜、热爱生命。

  生命发展的关键有赖于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好、更有信心、乐于学习与服务,且让孩子身心更健康。在幼儿的成长阶段,若我们每一天与孩子分享生命教育的绘本,将会发现如此能带来奇妙的改变,期待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健康与成长,共同推动生命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命更精彩!

  说起绘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绘本研究家多罗西・霍华特说:“绘本是小孩子在人生中最初接触的书,在透过长期读书生活所读的书之中,是最重要的书。根据小孩在绘本中所发现的快乐的量,可决定他的生涯是否喜欢书本。”而绘本的语言简洁,图画又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既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培育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增加印象;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达,培养丰富的情操;又可以培育其美的感觉和感受性;增广经验,给予知识等作用。因此,绘本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一种很好的精神上的“药用价值”。

  最近几年,我们幼儿园开始实行“读书漂流”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的绘本,我们让班上的孩子都带一本绘本回来和大家一起进行漂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除了欢愉,还会出现一些情感上变化:那就是对生命的好奇,她们会奇怪:人是从哪里来?为什么爷爷会死?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绘本和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命教育。说到生命教育,很多的教育者在各种文献中阐述过生命教育,但他们的阐述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国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比较,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可能途径等等。而且这些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涉及高等教育的不多,关于幼儿的少之又少。直到目前,我国的学校都还没有把生命教育做为一门课程来实施。而在幼儿园里,还是有部分家长对于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着疑问,觉得孩子还小,害怕方式的不恰当或内容的不合适反而使孩子获得对死亡的错误认识,贻误孩子。如何使生命教育真正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有正确地认识,使她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是实施课程过程中有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方法所决定的。

  之前跟朋友说起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一直苦恼于不知如何对幼儿讲述生命教育的话题,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绘本之力》。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松居直、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以及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通过一次座谈会而整理编写的一本讲述绘本的书。书中引述多个例子来阐述如何利用绘本给幼儿讲述生命中的存在以及死亡。书不厚,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在此,我讶异于绘本的魔力,竟然能让孩子们在这么轻松、温情的情况下理解死亡。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作者,让我也爱上了绘本: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绘本是孩子们看的书,大人看的话应该很幼稚。看了《绘本之力》后,我才觉得大人更是应该看,特别是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更应该从绘本中读懂孩子的世界。绘本很简单,孩子们的世界更简单,想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最简单的方式就能和他们沟通了。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幼儿走进生命教育。

  说到生命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死亡,如何与孩子解释灵魂与死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回避还是直面呢?死亡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禁忌,但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来解释,让孩子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从而抚慰孩子年幼的心灵。例如《獾的礼物》,这个绘本讲述了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班小朋友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问:

  “獾去了那个隧道就不回来了吗?”

  “为什么其他动物不跟着獾去隧道的那边呢?那它们就不会很难过了。”

  “其实獾没有死对不对,他留着这么多礼物给它们,它肯定会再回来的。”

  “老师,我的奶奶也很老很老了,他也会像獾一样去隧道的那边吗?”

  ……

  在孩子们不断的提问、老师的回答下,孩子们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概念,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死亡这个词感到伤感、害怕,而是很自然地接收了:人老了,总会死亡,还有些人,不一定是老死的,也可能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我提供了很多的绘本让孩子们阅读,而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是《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和猪奶奶说再见》。前者从儿童的视角来理解死亡,描写布鲁诺在爷爷死后,从不解、懵懂,期盼再见爷爷以及久盼不到爷爷后的气恼伤心,到最终意识到再也见不到爷爷后的失落、悲伤心情和内心中的种种疑问,表达出对死亡的思考,但最终传递出了时光可以愈合伤口并永远印刻下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的主题。后者则用充满温情的方式,描述猪奶奶充满留恋但又含蓄平静的辞世过程带给猪小姐的悲伤,以及悲伤中的克制,辞世者的克制令人感到高贵和不舍,活着的人的克制让人感到高贵和内心的强大。

  有关讲述生命和死亡的绘本还有很多,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护身符》、《再见了,艾玛奶奶》、《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苏菲的杰作》、《大象的算术题》等等。

  三、选择合适的场景更能增加绘本的功效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学,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在我们中国,

  清明节是个很重要的一个日子,当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往往会略带一份伤感。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对幼儿进行绘本阅读,通过绘本阅读,结合节日,更能让孩子了解到死亡的意义以及我们在节日里对先人的怀念。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最近四川雅安地震发生的灾难,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从而使幼儿更加珍惜、热爱生命。

  生命发展的关键有赖于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好、更有信心、乐于学习与服务,且让孩子身心更健康。在幼儿的成长阶段,若我们每一天与孩子分享生命教育的绘本,将会发现如此能带来奇妙的改变,期待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健康与成长,共同推动生命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命更精彩!


相关文章

  • 论"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 [摘 要]"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既体现出一般教育现象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其特有的"个性"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个体发展视角.社会现实视角,以及社会 ...查看


  • 南平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 南平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南平市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查看


  • 成就每个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 --对话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 教育者怀着关爱之心面对每个生命,会感受到生命蓬勃的生长力量.(资料图片) 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灾害让我们为每一个生命的逝去扼腕叹息.在为逝者寄去哀思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让每个生者.每个孩子懂得生 ...查看


  • 追求生命幸福:化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 摘要:在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力的关注,而且包括对人的优势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其范畴包括尊重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彰显生命价值.化学教 ...查看


  •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 2015年的主报告,朱老师从2014年,不,应当是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构架了. 2014年,我被借调教育部办公厅工作,过着朝七晚九的生活,工作负担重,工作压力大.朱老师在五月的一个周末打电话给我,让我去他家吃晚饭,说是要改善我的伙食.我放下手头 ...查看


  •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意义
  •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意义 摘 要:生命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和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 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 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 ...查看


  •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仰望星空--我的读书小屋-搜狐博客
  •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随着生 ...查看


  •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上,我校态度一直是审慎的: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1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和亮点,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理智地认识到 ...查看


  • 当前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
  • [摘要]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重庆部分高校为样本,从对当前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数据结果,以当前大学生在生命认知和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


  • 如何开展以"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教育
  • 如何开展以"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为核心的生命教育 生命是崇高的,也是美丽的,生命最值得关爱和珍惜,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也是新时期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因此生命教育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生命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