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家:郑板桥兰竹石作品欣赏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著有《板桥全集》。因其独具艺术创新的言行和长期流寓扬州卖画,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最喜画兰、竹、石,认为它们有节、有香、有骨。他笔下的“四君子”在立意上扩大了文人画自娱的内涵,或用以寄托“用世之志”,或歌颂不为俗屈、挺然坚劲的精神。这种画外意突破了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

来源:中国美术出版社《郑板桥书画集》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著有《板桥全集》。因其独具艺术创新的言行和长期流寓扬州卖画,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最喜画兰、竹、石,认为它们有节、有香、有骨。他笔下的“四君子”在立意上扩大了文人画自娱的内涵,或用以寄托“用世之志”,或歌颂不为俗屈、挺然坚劲的精神。这种画外意突破了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

来源:中国美术出版社《郑板桥书画集》


相关文章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4. 任:任平.尔,你.任尔:随你.这句意 ...查看


  •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第4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 2. 理解京 ...查看


  • 郑板桥墨竹作品欣赏
  • 郑板桥墨竹作品欣赏 在清代初期我国 书画艺坛上,升起一簇闪耀着奇光异彩的艺术巨星,这就是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他们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 ...查看


  • 郑板桥小传
  • 郑板桥小传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同时擅长画兰.竹.石,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这是我摘自百度百科上的一段对郑板 ...查看


  • 童稚生活中的艺术1
  • 童稚生活中的艺术美 ----学习丰子恺散文<竹影> 学生导学案 (第一课时) 陇西县德兴初中 教者:史政辉 2012-4-20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撇开( ) 蘸水( ) 惬意( ) 朱砂( ) 横幅( ) 水门汀 ...查看


  • 中美史,各时代画家,流派,特点
  • 壹. 魏晋南北朝 1. 曹不兴:三国吴人,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落墨为蝇的传说). 2. 卫 协:西晋画家,谢赫评价"古画皆略,至协始精...",他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 求.他对六朝中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 ...查看


  •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 ...查看


  • 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015-10-12 古文诗词歌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q ...查看


  •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五)人名款(组图)-景德镇陶瓷在线
  • 人名款是标明瓷器作坊主人.工匠.收藏者及监造者等人姓氏名称的款识.前文所讲的三国时青瓷虎子上的铭文,也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人名款识.人名款识历代屡见不鲜,书写或刻划位置不尽相同,或外底,或外壁.明代中晚期以后多书(刻)于器物外底,并直到清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