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张智涵

摘 要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价值取向关系着公共政策是否能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协调社会多元利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价值取向 公共性

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做出的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政治决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主体确立的价值目标方向,同时也是一种评价性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上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在新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功利主义是现代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腾飞,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缺陷也日渐明显。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资源良好分配,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

一、政策问题构建的价值取向

政策问题构建是政策活动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政策问题构建错误,那么无论我们制定的政策多么科学,执行的过程多么规范,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构建正确的政策问题,首先需要认清事实,把握客观现实;再者需要确立目标,勾画未来的蓝图。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价值取向就显现出了其关键的作用。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要以公共性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公共性起源于公共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政策问题构建的公共性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第一,构建的问题是社会公共问题而非私人问题;第二,构建的问题有关社会诉求和公民需要。从公民参与的角度出发,公共性的价值取向要求公众参与政策问题构建的过程,政策问题的构建要考虑综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宗旨,协调好各方利益;第三,要建立起多种政策信息沟通渠道,让公民的要求、建议之水自由地流进政策系统,政策问题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进展也能通过这些渠道快速反馈给公民,从而提高政策问题构建的公共性。

二、政策制定过程的价值取向

政策制定简单来说就是以政策问题为中心,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工具寻求解决方案,最后做出决策,确定最优方案,最终方案合法化为公共政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涉及到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问题,只有在整个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合法合理、切实能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公共政策。政策制定过程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效率为价值起点,以公平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化和民主化为价值路径,宗旨是“以人为本,公共利益为导向”。以人为本是由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的,它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精神,规定了公共政策合理性的根本标准。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然需要我们保持经济发展的高效率,物质基础的丰富是上层建筑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传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毫无顾忌、一味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天生所拥有的资源不均等和后天努力程度的不一致,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强势群体,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这 就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对资源进行合理再分配,要杜

绝强势群体通过对政策主体施加压力或者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干扰政策的制定,要保证公共政策合法和正义。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效率上的公平为价值取向,要在保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社会成员的诉求和理想,按照一般性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就是付出等于回报。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所提的公平是指,首先当事人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回报与其他人的付出和回报相比,主观感受是公平的;其次,当事人现在的付出和回报之比和他自己以前的付出和回报之比相当,他就会觉得公平。所以说,公平还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否则即使制定的政策是公平的,也会让人们难以接受。

因此,要制定出公民主观感受到公平的政策,必须坚持下面几项原则:

(1)政策制定科学化。政策制定首先要明确政策环境,明晰政策问题的现实状况;公共政策要符合客观规律,要建立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逐步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方法、程序和技术。(2)政策制定民主化。公意不是个别意志的总和,而是没有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是扣除众意相异部分之后所剩下的相同部分。民主化正是反映“公意”的途径,帮助公民树立民主意识、集体决策观念、决策监督等观念,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落实民主,决策者要培养和保持民主的品质,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3)以人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决策主体的政策价值观和目标的正常价值观不相符的时候,政策主体可能做出有损公共利益的决策,这是违背政策目标价值的。所以,要提高政策主体的素质,健全法制规范以约束其行为,并且扩大民主参与基础,真正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

三、政策执行过程的价值取向

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方面,要坚持“以‘法’为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法”就是指公共政策本身、法律法规、以及道德约束。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即必须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去做,全面的,不折不扣地实现政策目标。这是政策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为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只有保证其原则性,才能保证社会各个方面得到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地发展,避免混乱出现。但是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执行者本身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参差不齐,很可能导致其执行手段不适当,对政策对象造成伤害或者损失,因此以道德的准绳来约束执行者的行为也是必须的。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多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人”是指政策对象,同时也包括政策执行者。以“人”为本要求政策执行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执行计划,实施执行策略。因为同一项政策,针对不同的群体,由于群体本身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思想觉悟以及性格气质的不同,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就会有所差异,为了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保证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对症下药”,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最后“殊途同归”。同时,在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中,执行人员的影 响是至关重要的。政策执行过程要对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学习,培养政策对象“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里的人还包括“他人”的含义,让政策对象认识到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碍。

四、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它决定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政策的继续、调整还是终结,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的政策评估基础上。与此

同时,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政策评估,可以对照以往的政策资源分配情况,看其是否合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政策活动优质高效地进行。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体现了科学性,为下一步的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政策评估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应该以实现“以人为本”、“社会稳定”为价值取向。首先,公共政策评估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是要让人民满意,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实现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切实解决民众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再单一地强调人民的责任、义务和奉献牺牲,而要充分考虑到人民权利、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与满足。现代社会,随着人民文化素质,政治素养的提高,普通民众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和行使意识逐渐加强,要适应这些变化,公共政策必须将“人”这一核心要素响亮地提出来,并且贯彻落实。其次,公共政策不能只关注“成本——收益”这一指标,同时也应该重视“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再分配问题。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社会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逐渐暴露,这中间不乏由于公共政策的不公平而引起的纷争。要保持持久健康的发展,就一定要保证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当然,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是必须的,所以将“社会稳定”作为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我认为是可取的,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政府转型期间,公平和效率作为传统的核心价值选择,已经不能满足政策制定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这一过渡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空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逐渐占据有利地位,从政策问题的构建、政策制定到政策评估,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复考虑社会大众的需要和价值诉求。同时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明确了“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几个方面。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不是多个价值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各种价值之间建立起的网络体系,在不同时期,突显出不同的主要价值取向,关键是要保证公共政策能够良好地处理社会矛盾,能够协调、整合和控制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妥善保护个人、集体的利益。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张智涵

摘 要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价值取向关系着公共政策是否能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协调社会多元利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价值取向 公共性

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做出的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政治决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主体确立的价值目标方向,同时也是一种评价性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上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在新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功利主义是现代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腾飞,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缺陷也日渐明显。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资源良好分配,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

一、政策问题构建的价值取向

政策问题构建是政策活动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政策问题构建错误,那么无论我们制定的政策多么科学,执行的过程多么规范,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构建正确的政策问题,首先需要认清事实,把握客观现实;再者需要确立目标,勾画未来的蓝图。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价值取向就显现出了其关键的作用。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要以公共性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公共性起源于公共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政策问题构建的公共性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第一,构建的问题是社会公共问题而非私人问题;第二,构建的问题有关社会诉求和公民需要。从公民参与的角度出发,公共性的价值取向要求公众参与政策问题构建的过程,政策问题的构建要考虑综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宗旨,协调好各方利益;第三,要建立起多种政策信息沟通渠道,让公民的要求、建议之水自由地流进政策系统,政策问题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进展也能通过这些渠道快速反馈给公民,从而提高政策问题构建的公共性。

二、政策制定过程的价值取向

政策制定简单来说就是以政策问题为中心,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工具寻求解决方案,最后做出决策,确定最优方案,最终方案合法化为公共政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涉及到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问题,只有在整个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合法合理、切实能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公共政策。政策制定过程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效率为价值起点,以公平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化和民主化为价值路径,宗旨是“以人为本,公共利益为导向”。以人为本是由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的,它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精神,规定了公共政策合理性的根本标准。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然需要我们保持经济发展的高效率,物质基础的丰富是上层建筑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传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毫无顾忌、一味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天生所拥有的资源不均等和后天努力程度的不一致,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强势群体,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这 就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对资源进行合理再分配,要杜

绝强势群体通过对政策主体施加压力或者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干扰政策的制定,要保证公共政策合法和正义。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效率上的公平为价值取向,要在保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社会成员的诉求和理想,按照一般性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就是付出等于回报。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所提的公平是指,首先当事人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回报与其他人的付出和回报相比,主观感受是公平的;其次,当事人现在的付出和回报之比和他自己以前的付出和回报之比相当,他就会觉得公平。所以说,公平还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否则即使制定的政策是公平的,也会让人们难以接受。

因此,要制定出公民主观感受到公平的政策,必须坚持下面几项原则:

(1)政策制定科学化。政策制定首先要明确政策环境,明晰政策问题的现实状况;公共政策要符合客观规律,要建立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逐步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方法、程序和技术。(2)政策制定民主化。公意不是个别意志的总和,而是没有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是扣除众意相异部分之后所剩下的相同部分。民主化正是反映“公意”的途径,帮助公民树立民主意识、集体决策观念、决策监督等观念,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落实民主,决策者要培养和保持民主的品质,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3)以人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决策主体的政策价值观和目标的正常价值观不相符的时候,政策主体可能做出有损公共利益的决策,这是违背政策目标价值的。所以,要提高政策主体的素质,健全法制规范以约束其行为,并且扩大民主参与基础,真正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

三、政策执行过程的价值取向

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方面,要坚持“以‘法’为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法”就是指公共政策本身、法律法规、以及道德约束。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即必须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保证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去做,全面的,不折不扣地实现政策目标。这是政策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为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只有保证其原则性,才能保证社会各个方面得到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地发展,避免混乱出现。但是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执行者本身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参差不齐,很可能导致其执行手段不适当,对政策对象造成伤害或者损失,因此以道德的准绳来约束执行者的行为也是必须的。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多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人”是指政策对象,同时也包括政策执行者。以“人”为本要求政策执行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执行计划,实施执行策略。因为同一项政策,针对不同的群体,由于群体本身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思想觉悟以及性格气质的不同,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就会有所差异,为了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保证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对症下药”,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最后“殊途同归”。同时,在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中,执行人员的影 响是至关重要的。政策执行过程要对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学习,培养政策对象“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里的人还包括“他人”的含义,让政策对象认识到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碍。

四、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它决定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政策的继续、调整还是终结,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的政策评估基础上。与此

同时,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政策评估,可以对照以往的政策资源分配情况,看其是否合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政策活动优质高效地进行。政策评估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体现了科学性,为下一步的民主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政策评估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应该以实现“以人为本”、“社会稳定”为价值取向。首先,公共政策评估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是要让人民满意,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实现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切实解决民众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再单一地强调人民的责任、义务和奉献牺牲,而要充分考虑到人民权利、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与满足。现代社会,随着人民文化素质,政治素养的提高,普通民众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和行使意识逐渐加强,要适应这些变化,公共政策必须将“人”这一核心要素响亮地提出来,并且贯彻落实。其次,公共政策不能只关注“成本——收益”这一指标,同时也应该重视“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再分配问题。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社会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逐渐暴露,这中间不乏由于公共政策的不公平而引起的纷争。要保持持久健康的发展,就一定要保证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当然,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是必须的,所以将“社会稳定”作为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我认为是可取的,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政府转型期间,公平和效率作为传统的核心价值选择,已经不能满足政策制定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这一过渡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空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逐渐占据有利地位,从政策问题的构建、政策制定到政策评估,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复考虑社会大众的需要和价值诉求。同时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明确了“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几个方面。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不是多个价值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各种价值之间建立起的网络体系,在不同时期,突显出不同的主要价值取向,关键是要保证公共政策能够良好地处理社会矛盾,能够协调、整合和控制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妥善保护个人、集体的利益。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所以,为了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价值取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 ...查看


  •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目前社会工作介入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结构化理论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社工介入模式由于割裂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和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只有从制度与留守儿童本身行动互动的视角去体察留守儿童问题,并在 ...查看


  • 地方政府学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摘要: 政府绩效评估是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 面临着职责不清.管理不规范.绩效评估中信息不健全.绩效评估内容缺乏科学的制定标准,管理制度尚未建立等 ...查看


  • 我国房地产业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_李娟
  • 我国房地产业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 李 娟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44) 摘要:当前,我国房地产业政策存在问题较多,具体包括:房地产业政策环境缺乏引导作用,不利于制度建设,不利于政策执行和监督.房地产业政策目标单一,有些地方 ...查看


  • 公共治理和谐与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
  • 2008年10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IIIlNAI.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Oct.,2008 第26卷第5期V01.26№.5 公共治理和谐与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 杨文英,王铁丰,李靖 ...查看


  • 我国治安立法的价值取向
  • 我国治安立法的价值取向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之一.其价值取向表现为: 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一部法律的价值 ...查看


  •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与知识产权取向研究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战略也在大力推进,随着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促使我国专利的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不能不说这是驱动创新技术导向机制带来的重大成果,然而只重视增加专利数量的同时却忽略了专利质 ...查看


  • 试论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 摘 要: 考试科目设置的调整是成人高校招生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社会影响也很大.本文从目标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价值等角度,阐述了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改革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改革进行了趋势预测. 关键词: 成人高考 价值 考试科目改 ...查看


  •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论文
  • 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改革经验开始引起国内政府部门以及行政学界的关注,为政府绩效的改革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学术界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大量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