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短跑速度

体育

浅谈怎样提高中学生短跑速度

常德市鼎城区港二口镇中学 李恒超

摘要: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短跑速度是由步频和步长决定,步频为先天决定性因素,通过训练虽然可以得到增长,但增幅不大,而步长可以通过增加腿部力量,柔韧性练习而得到提升。本文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短跑速度,力图得出更加适合中学生短跑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速度 步频 步长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初中阶段,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都在显著的增长,是身体加速发育的阶段,也是身高、体重增长最多的时期。他们的力量、速度等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很快。因此。这个时期是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提高短跑速度的最佳时期。本文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自身的心得体会以及几年的教学总结,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观点,希望通过这些方法锻炼能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速度获得显著提高。

一、 身体素质与技术要领

1、身体素质训练

1.1摆臂练习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知道在短跑过程中的加速是通过加快摆臂来带动腿的节奏的,并非是通过控制加快迈腿的速度来提高跑速,

所以在提高短跑速度的第一个要点将会放在摆臂上。在进行摆臂练习时应强调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以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最佳是90度,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要求肩关节放松,防止耸肩. 摆臂时要求两手前摆时不得过身体前中线摆臂时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两侧。

1.2送髋与提拉练习

在跑的过程中,跑是通过摆臂与摆腿相结合的持续运动,跑与走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腾空,后者有腾空。在进行跑的专门性练习时,除了摆臂,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送髋,也就是髋关节向前伸展,这样能拉大步长,从而使短跑素质得到相对性的提高。可以采用蹬台阶,跨步跳,橡皮筋腿部提拉练习等训练学生的送髋与提拉。

1.3前脚掌着地

跑和跳的区别在于一个要求速度快,一个要求跳得有高度有远度,所以在跳的训练过程中以后脚跟到前脚掌的滚动着地发力,接触面积大,所得到的相对作用力也大,达到跳得更高,跳得更远的目的。而在短跑的过程中是以时间为单位的,这要求在跑的过程中着地面积越小,时间越短,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前脚掌着地。

2.运动技术训练

2.1起跑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起跑技术,对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如:学生在起动时,因身体抬起过猛而角度过大,容易发生跳跑现象。在疾跑中前倾角度过小,容易发生栽跟头现象。这些都会影响速度。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快速原地高抬腿跑、快速立卧撑、快速反复起跳等方法来发展动作速度。再次,要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听信号起跑

练习、在运动中听信号或视标记迅速改变动作方向和方式的练习。还采取游戏比赛法,如:“黄河”“长江”追逐跑练习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来发展反应速度。

2.1途中跑

途中跑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跑程,是全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在教学法中采用反复的放松跑,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教会他们轻松自然地奔跑。通过原地摆臂练习,掌握正确的摆臂方法。学习和改进途中跑技术。中速跑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提高跑的能力和较好手段。其次,纠正学生在途中跑中容易出现的重心不稳,波动差大,腾空高而时间长,以及两脚着地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动作,这些都影响速度的发挥。因此,应当要求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力求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尽量减少左右摇晃,缩小身体重心上下波动差。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跑动、走动时,刻意的走直线,久而久之,这些错误动作逐渐被改正过来。

2.3终点冲刺

终点冲刺和撞线,说起来容易,但是就是因为容易往往被学生忽视,而出现快到终点减速、撞线时跨大步或跳起冲过终点等错误动作。这些都会影响成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讲解动作技术时,要防微杜渐,把容易出现的问题事先告诉学生,反复强调,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识,冲刺时不要减速、不要跨步、不要跳步。杜绝错误动作的出现,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二、积极采用各种专门性练习,诱导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 短跑教学中多做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车轮跑等专门性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跑的技术要领,纠正错误动作。根据跑的技术动作结构特点,诱导其改进某一技术环节。可运用专门性练习逐步过渡到

途中跑某一重点技术过程中去,这样反复练习,使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掌握和改进技术,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短跑往往使学生有单调、乏味、枯燥之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变换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快速蹲起加速跑、让距追逐跑、上、下坡跑、上台阶跑、在直线上快速跑、变速跑、手扶器械前脚掌定时定数跑、游戏法、比赛法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跑的速度,避免“速度障碍”的形成,影响速度素质的发展。

四、教学分组合理、搭配适宜

短跑教学不能忽视教学分组的合理搭配,有目的的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便于教学指导。

1.把体质强、速度快、成绩不分上下的学生分成一组。培养他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勇夺第一的精神。

2.把体质弱、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让落后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速度。

3.把速度快的学生和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以好带差,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4.把技术动作错误的和正确的分成一组。进行对比教学,有利于错误动作的纠正。

五、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要经常进行超等长练习,如蛙跳、单脚连续跳30 米- 00 米、跳台阶(跳上跳下)、肩负杠铃蹲起(应注意采用3- 5 组6RM- 10RM的方法,力量增长最快)、重量轻的挺举练习(提高速度、力量)。这些练习能快速发展腿部力量,而提高短跑速

度。

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放松的能力 整理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走步、慢跑、伸展运动、放松舞蹈、

动作和缓的游戏等。但起始的活动应和刚刚结束的运动相衔接,尤其是在进行短距离的剧烈运动,到达终点后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段距离,逐渐减低速度,然后做腿部屈伸和呼吸等动作,促使下肢的血液能够很快地流回心脏,防止脑贫血的发生。一般说来,整理活动着重于深呼吸运动和较缓和的全身运动。整理活动的量不可过大,要逐渐减轻,尽量使肌肉放松,当自己觉得呼吸和心跳已较稳定,其他一些不适感觉消失时就可以了。

结论:

总之,提高短跑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而要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勤学苦练,最终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体育

浅谈怎样提高中学生短跑速度

常德市鼎城区港二口镇中学 李恒超

摘要: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短跑速度是由步频和步长决定,步频为先天决定性因素,通过训练虽然可以得到增长,但增幅不大,而步长可以通过增加腿部力量,柔韧性练习而得到提升。本文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短跑速度,力图得出更加适合中学生短跑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速度 步频 步长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初中阶段,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都在显著的增长,是身体加速发育的阶段,也是身高、体重增长最多的时期。他们的力量、速度等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很快。因此。这个时期是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提高短跑速度的最佳时期。本文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自身的心得体会以及几年的教学总结,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观点,希望通过这些方法锻炼能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速度获得显著提高。

一、 身体素质与技术要领

1、身体素质训练

1.1摆臂练习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知道在短跑过程中的加速是通过加快摆臂来带动腿的节奏的,并非是通过控制加快迈腿的速度来提高跑速,

所以在提高短跑速度的第一个要点将会放在摆臂上。在进行摆臂练习时应强调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以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最佳是90度,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要求肩关节放松,防止耸肩. 摆臂时要求两手前摆时不得过身体前中线摆臂时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两侧。

1.2送髋与提拉练习

在跑的过程中,跑是通过摆臂与摆腿相结合的持续运动,跑与走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腾空,后者有腾空。在进行跑的专门性练习时,除了摆臂,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送髋,也就是髋关节向前伸展,这样能拉大步长,从而使短跑素质得到相对性的提高。可以采用蹬台阶,跨步跳,橡皮筋腿部提拉练习等训练学生的送髋与提拉。

1.3前脚掌着地

跑和跳的区别在于一个要求速度快,一个要求跳得有高度有远度,所以在跳的训练过程中以后脚跟到前脚掌的滚动着地发力,接触面积大,所得到的相对作用力也大,达到跳得更高,跳得更远的目的。而在短跑的过程中是以时间为单位的,这要求在跑的过程中着地面积越小,时间越短,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前脚掌着地。

2.运动技术训练

2.1起跑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起跑技术,对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如:学生在起动时,因身体抬起过猛而角度过大,容易发生跳跑现象。在疾跑中前倾角度过小,容易发生栽跟头现象。这些都会影响速度。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快速原地高抬腿跑、快速立卧撑、快速反复起跳等方法来发展动作速度。再次,要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在教学中采取听信号起跑

练习、在运动中听信号或视标记迅速改变动作方向和方式的练习。还采取游戏比赛法,如:“黄河”“长江”追逐跑练习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来发展反应速度。

2.1途中跑

途中跑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跑程,是全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在教学法中采用反复的放松跑,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教会他们轻松自然地奔跑。通过原地摆臂练习,掌握正确的摆臂方法。学习和改进途中跑技术。中速跑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提高跑的能力和较好手段。其次,纠正学生在途中跑中容易出现的重心不稳,波动差大,腾空高而时间长,以及两脚着地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动作,这些都影响速度的发挥。因此,应当要求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力求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尽量减少左右摇晃,缩小身体重心上下波动差。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跑动、走动时,刻意的走直线,久而久之,这些错误动作逐渐被改正过来。

2.3终点冲刺

终点冲刺和撞线,说起来容易,但是就是因为容易往往被学生忽视,而出现快到终点减速、撞线时跨大步或跳起冲过终点等错误动作。这些都会影响成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讲解动作技术时,要防微杜渐,把容易出现的问题事先告诉学生,反复强调,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识,冲刺时不要减速、不要跨步、不要跳步。杜绝错误动作的出现,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二、积极采用各种专门性练习,诱导学生掌握跑的正确技术 短跑教学中多做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车轮跑等专门性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跑的技术要领,纠正错误动作。根据跑的技术动作结构特点,诱导其改进某一技术环节。可运用专门性练习逐步过渡到

途中跑某一重点技术过程中去,这样反复练习,使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掌握和改进技术,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短跑往往使学生有单调、乏味、枯燥之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变换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快速蹲起加速跑、让距追逐跑、上、下坡跑、上台阶跑、在直线上快速跑、变速跑、手扶器械前脚掌定时定数跑、游戏法、比赛法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跑的速度,避免“速度障碍”的形成,影响速度素质的发展。

四、教学分组合理、搭配适宜

短跑教学不能忽视教学分组的合理搭配,有目的的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便于教学指导。

1.把体质强、速度快、成绩不分上下的学生分成一组。培养他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勇夺第一的精神。

2.把体质弱、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让落后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速度。

3.把速度快的学生和速度慢的学生分成一组。以好带差,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4.把技术动作错误的和正确的分成一组。进行对比教学,有利于错误动作的纠正。

五、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要经常进行超等长练习,如蛙跳、单脚连续跳30 米- 00 米、跳台阶(跳上跳下)、肩负杠铃蹲起(应注意采用3- 5 组6RM- 10RM的方法,力量增长最快)、重量轻的挺举练习(提高速度、力量)。这些练习能快速发展腿部力量,而提高短跑速

度。

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放松的能力 整理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走步、慢跑、伸展运动、放松舞蹈、

动作和缓的游戏等。但起始的活动应和刚刚结束的运动相衔接,尤其是在进行短距离的剧烈运动,到达终点后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段距离,逐渐减低速度,然后做腿部屈伸和呼吸等动作,促使下肢的血液能够很快地流回心脏,防止脑贫血的发生。一般说来,整理活动着重于深呼吸运动和较缓和的全身运动。整理活动的量不可过大,要逐渐减轻,尽量使肌肉放松,当自己觉得呼吸和心跳已较稳定,其他一些不适感觉消失时就可以了。

结论:

总之,提高短跑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而要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勤学苦练,最终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相关文章

  •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中的短跑速度
  •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中的短跑速度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要达到上述要 ...查看


  • 短跑的速度训练
  • 短跑运动员速度的有效训练 速度是短跑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高校业余训练存在时间无法保证.训练条件差等特点,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从几方面总结分述如下: 一.提高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短跑起跑时反 ...查看


  • 短跑速度训练的方法与体会01
  • 浅谈短跑速度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蓝贵平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 337200) 摘要: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 ...查看


  •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短跑成绩,尤其是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究竟是应该把绝对速度.还是速度能力.或者是力量训练来作为核心?一.短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短跑(100米.200米)是一种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运动项 ...查看


  •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内容提要: 短跑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市近两年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而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的跑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加速跑所达到的最大速度,所以途中跑技术掌握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短跑 ...查看


  • 如何短期提高100m短跑能力
  • 如何短期提高100m短跑能力 2013-11-18 21:59阅读:19,284 X 秋天是单位学校运动会集中的时段,总有朋友同事请教俊宇如何训练短跑,来应付100m比赛.虽然短跑是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出好成绩的项目,但对于一般人来说,突击训练 ...查看


  • 100米跑技巧
  • 你好: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用前脚掌扒地跑,你用全脚掌跑,感觉用不上力.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 (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 ...查看


  • 浅谈短跑运动中的力量训练问题
  • 浅谈短跑运动中的力量训练问题 [导读]以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练习,是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练习中必须重视的. 张 燕 四川理工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对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问题的分析,提出短跑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要科学地进行短跑力 ...查看


  • 短跑课后反思
  • 短跑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短跑和素质练习,结合初中年级学生特点按照体育新课改教学新模式,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快乐体育"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开展集体式学习模式,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