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

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

物理《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①测长度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②测时间仪器有秒表、打点计时器;③测力仪器有弹簧秤、台秤;④测质量仪器有天平;⑤测温度仪器有温度计;⑥电学相关仪器有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电阻箱等。有关这些仪器的读数更是高考是考查的热点之一,如何正确把握这些仪器的读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近年的高考题重点谈谈有关读数中的估读问题。

一、估计值的理解

一个测量工具无论怎样精密,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产生误差总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所得的一切测量结果都应该是近似的,近似值处以有效数字表示。测量中把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称之为有效数字,物理中将这位不可靠数位叫估计位,对应的值称之为估计值。中学物理中的有效数位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可以直接反映测量的准确度,比如:直尺测量长度所得的二组数据:分别为0.580和0.5800,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这二组数据没有差别,但物理上的这二组数据明显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体现了前者使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是最小刻度为厘米的测量工具,千分位上的0属于估计数位值,后者使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是最小刻度为毫米的测量工具,万分位上的0属于估计数位值。因此物理上绝对不允许出现0.580=0.5800的现象。当然在读数中,读数末位也只允许出现一个估计数位,因为第一位已经是估计的了,虽然有效但不可靠,再估计下一位就毫无意义了。

二、正确把握估读方法

首先要清楚的是,并非是所的有测量数据都需要加估读位,一方面中学物理有部分测量工具对应的测量数据本身就是跳跃式的,如电阻箱、秒表、游标卡尺等,这些测量工具在读数时,就不存在估读的问题。

至于其它的测量工具的估计规则,联系以往中学物理教学及近年来的一些有关高考试题分析,原本一个并不难深的问题却因各种估读规则不统一而导致变得复杂,给中学物理教与学尤其是高考应试中埋下了一个困惑。目前广大中学师生当中,有关估读的规则有多种版本。争议的焦点主要落在在最小分度为“2”(含0.2、0.02、0.002„) 、“5”(含0.5、0.05、0.005„)两种情况相关仪器的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上。大部分老师及其相关资料都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欧姆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即采取“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具体而言,凡是最小分度是“1”(含0.1、0.01、0.00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是“5”(含0.5、0.05、0.005„)的,则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虽然也有估读之说,但也只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五分之一,在最小刻度数位下不另加估读数位;凡是最小分度是“2”(含0.2、0.02、0.002„) 的,就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虽然也有估读之说,但也只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二分之一,在最小刻度数位下同样不另加估读数位”。从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来看,以这样一种估计规则去处理相关的考题,结果广大师生就会遭遇尴尬的境地,以最小分度为“5”(含0.5、0.05、0.00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 (含0.2、0.02、0.002„) 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

标准答案不一致。以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节选试题部分):第23题: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

按照上文中所谈的规则进行读数,所读结果应该为:电流表的读数为__115mA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5.00V _;而当年高考给出的标准答案为:电流表的读数为__115.0mA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5.00V_。于是有人提出了不管是哪种刻度的表,在读数时,都采用在最小刻度的基础上补加一位估读位,可对照2010年高考大纲卷试题,发现这种处理方法又会出现问题。2010年高考大纲卷(节选部分试题)第23题: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从图中读出A 1的示数I 1= ,A 2的示数I 2= ;依据最小刻度的基础上补加一位估读位的读数方法处理,所得答案应该为:A 1的示数I 1= 3.00mA ,A 2的示数I 2= 0.660mA ;而当年高考给出的标准答案为:A 1的示数I 1= 3.00mA ,A 2的示数I 2= 0.66mA ;

对于仪表的读数问题,到底该怎么处理,才能符合高考的要求,这确实让不少人觉得无所适从。为此我们不妨回归教材,或许教材所给信息能看出一些端倪。

少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十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含0.2、0.02、0.002„) 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含0.5、0.05、0.00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

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

物理《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①测长度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②测时间仪器有秒表、打点计时器;③测力仪器有弹簧秤、台秤;④测质量仪器有天平;⑤测温度仪器有温度计;⑥电学相关仪器有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电阻箱等。有关这些仪器的读数更是高考是考查的热点之一,如何正确把握这些仪器的读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近年的高考题重点谈谈有关读数中的估读问题。

一、估计值的理解

一个测量工具无论怎样精密,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产生误差总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所得的一切测量结果都应该是近似的,近似值处以有效数字表示。测量中把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称之为有效数字,物理中将这位不可靠数位叫估计位,对应的值称之为估计值。中学物理中的有效数位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可以直接反映测量的准确度,比如:直尺测量长度所得的二组数据:分别为0.580和0.5800,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这二组数据没有差别,但物理上的这二组数据明显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体现了前者使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是最小刻度为厘米的测量工具,千分位上的0属于估计数位值,后者使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是最小刻度为毫米的测量工具,万分位上的0属于估计数位值。因此物理上绝对不允许出现0.580=0.5800的现象。当然在读数中,读数末位也只允许出现一个估计数位,因为第一位已经是估计的了,虽然有效但不可靠,再估计下一位就毫无意义了。

二、正确把握估读方法

首先要清楚的是,并非是所的有测量数据都需要加估读位,一方面中学物理有部分测量工具对应的测量数据本身就是跳跃式的,如电阻箱、秒表、游标卡尺等,这些测量工具在读数时,就不存在估读的问题。

至于其它的测量工具的估计规则,联系以往中学物理教学及近年来的一些有关高考试题分析,原本一个并不难深的问题却因各种估读规则不统一而导致变得复杂,给中学物理教与学尤其是高考应试中埋下了一个困惑。目前广大中学师生当中,有关估读的规则有多种版本。争议的焦点主要落在在最小分度为“2”(含0.2、0.02、0.002„) 、“5”(含0.5、0.05、0.005„)两种情况相关仪器的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上。大部分老师及其相关资料都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欧姆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即采取“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具体而言,凡是最小分度是“1”(含0.1、0.01、0.00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是“5”(含0.5、0.05、0.005„)的,则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虽然也有估读之说,但也只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五分之一,在最小刻度数位下不另加估读数位;凡是最小分度是“2”(含0.2、0.02、0.002„) 的,就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虽然也有估读之说,但也只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二分之一,在最小刻度数位下同样不另加估读数位”。从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来看,以这样一种估计规则去处理相关的考题,结果广大师生就会遭遇尴尬的境地,以最小分度为“5”(含0.5、0.05、0.00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 (含0.2、0.02、0.002„) 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

标准答案不一致。以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节选试题部分):第23题: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

按照上文中所谈的规则进行读数,所读结果应该为:电流表的读数为__115mA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5.00V _;而当年高考给出的标准答案为:电流表的读数为__115.0mA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5.00V_。于是有人提出了不管是哪种刻度的表,在读数时,都采用在最小刻度的基础上补加一位估读位,可对照2010年高考大纲卷试题,发现这种处理方法又会出现问题。2010年高考大纲卷(节选部分试题)第23题: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从图中读出A 1的示数I 1= ,A 2的示数I 2= ;依据最小刻度的基础上补加一位估读位的读数方法处理,所得答案应该为:A 1的示数I 1= 3.00mA ,A 2的示数I 2= 0.660mA ;而当年高考给出的标准答案为:A 1的示数I 1= 3.00mA ,A 2的示数I 2= 0.66mA ;

对于仪表的读数问题,到底该怎么处理,才能符合高考的要求,这确实让不少人觉得无所适从。为此我们不妨回归教材,或许教材所给信息能看出一些端倪。

少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十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含0.2、0.02、0.002„) 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含0.5、0.05、0.00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


相关文章

  • 泰瑞科 TRC-CX-01F测斜仪
  • 尊敬的用户:尊敬的用户: 您好!感谢选购泰瑞科TRC-CX-01F 测斜仪,为了正确使用仪器在仪器使用之前,请确定您已仔细阅读并理解了本手册内容.如果您已经阅读全文,建议您将此手册进行妥善的保管,以便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查阅. 概 述: ...查看


  •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 测量时间:9月21-25日 实习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测量人:焦梦圆.谭东旭.廖新.杨帆 绘图员:刘爱容.焦梦圆.柴钰晗 实习目的: 1. 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能够测量出任意两点的高差 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 ...查看


  •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中测钎应用的思考
  • 监测技术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中测钎应用的思考 李 俊 李海林 李 健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4)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5366(2009)01-0021-02 摘要: ...查看


  • 游标读数量具方法及原理
  • 应用游标读数原理制成的量具有: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游标量角尺(如万能量角尺) 和齿厚游标卡尺等,用以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深度.角度以及齿轮的齿厚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一 游标卡尺的结构型式 游标 ...查看


  • 测量工具的使用(四星)
  • 测量工具的使用(1课时) 1.游标卡尺 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 ...查看


  • 浅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浅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660 更新时间:2009-3-12 文章简介: 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 ...查看


  • 工程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书电子版
  • 测量学实验与实习 指导书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8年7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与实习须知 . ...................................................................... ...查看


  • 仪器下沉是指在一测站上读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间仪器发生下沉
  • elly 简介:浅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关键字:水准测量, 水准仪, 高程, 误差 ∙ ∙ QQ 收藏 [1][2] 百度搜藏 1.0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 水准测量是采用几何原理,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高差.仪器使用水准仪 ...查看


  • 全站仪测量实训心得
  • 全站仪实训心得 实训目的 一,全站仪导线测量 1实习目的与要求 ⑴掌握全站仪导线的布设,施测和计算方法. ⑵了解地下导线的特点. 2实习步骤及要求 ⑴在测区选定由15个导线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以用油漆标定点位,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