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给排水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给排水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般的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较远,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基础设施无法到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给水水源

旅游景区应当采取多种供水方式。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方案:(选择距离酒店3.5公里的半坡12生肖石处水源地,距水源地20米上游有淡水河,可以为水源补充备用) 2、用水量指标

在一般的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80%或90%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其用水量标准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来测算;在城市或城镇里居民的一天是完整的,而旅游景区的游客是存在周转率的,一天里可能有几批次的游客周转,因此除过夜游客外,不过夜游客的日用水量是远小于规范里规定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的。 3、日变化系数

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和城市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的旅游还属于假日经济,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的游客规模会远远大于日常时期的游客规模,有些旅游景区甚至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异,用水量也会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猛增的态势,则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里面日变化系数的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供水日变化系数见下表。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峰游客量与日常游客量的规模等数据,再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测算。

表一:城市或城镇供水日变化系数

4、污水量计算和污水排放系数

污水量的多少关系着排水管径的大小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因此污水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里的污水量只需要估算,因此计算污水量时采用日给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见《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在这里一定要注意,

必须是用平均日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

日污水排放量=平均日用水量X 污水排放系数

注:在绝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里,污水只是生活污水,绿地广场、道路等的用水不会产生污水,基本也不会存在工业废水,因此上面公式里日用水量里必须要刨除不产生污水的用水类型,只采用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和公建配套设施的用水量。

另,旅游景区详细规划排水工程中的污水量一定要通过详细计算求得。

q 0N

Q p

24X3600

式中Q p ——区内平均日污水量(L/s) q 0——区内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 N ——区内规划设计人口数(人) 5、污水处理设施

(1)、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的位置是比较远的,因此要想使用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就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建设排水管道,并且技术难度大。为此就需要在距离景区附近合适位置规划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在这个时候考虑到景区污水量有限,设置污水处理厂不现实,沼气池或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在这里提供一种便捷实用的方式,就是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环境景观无影响,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冲厕或绿化,实现达标排放。

表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

(2)、新型处理工艺技术,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BR ),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生物需氧量,市政污水经膜生物反应器(MBR )处理后可达到市政生活用水的要求。还有超滤(MF )技术,它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来分离水中颗粒物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 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利用超滤膜(MF )能够将雨水净化处理,使其可被利用于市政生活的多个方面。 6、厕所的设置

景区内的厕所如果按照城市厕所造型设计则会影响景区的档次和景观效果,应当把厕所外观看成是一个景点设计,给予它一定的表现元素,使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此外比较关键的是厕所的处理技术,有水源的景点可采用生态节水的厕所,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建设星级厕所。无水或少水景区可采用免水生物处理厕所,该厕所的核心是安装了一个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中有可定期补充的生物填料,滑入反应器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得到降解,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菌。粪便发酵完成后变成主要成份是腐殖质的有机肥。这种肥料可以直装出售,也可以用于就地的绿化工程 。

表三:不同厕所类型的比较

备注:“×”代表不需要或不具有,“√”代表需要或具有,“轻”表示轻微。

7、给排水管道管径及坡度

由于旅游景区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游客规模的波动性,使得景区给排水必须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景区的给排水规模较小,管径相对来说也小,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都规定了最小的管道管径和相应的流速等,拿排水来说,它规定污水管和雨水管的最小管径为300mm ,可是很多景点的排水量是很小的,采用300mm 的管径太浪费了,用150mm 或200mm 就足够了。由于地形的缘故,坡度、设计流速和设计充满度都具有特殊性,为了满足景区市政需要和节约投资,应当适当突破城市规范的限制。 8、消防工程

旅游景区的消防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景区可以用生活供水管网作为消防供水来源,很多的景区景点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河湖水系,开挖一定的水体,布置垂钓池、人工湖等景观水系,作为临时消防用水。室外消防栓的布置间距也不宜小于或等于120m 间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其间隔距离。

9、给排水工程设计应当根据总体规划所确定游客规模、公建配套设施规模等计算

给排水的规模,根据用地布局及发展方向,确定给排水的规划范围,明确排水区界,进行给排水系统布局;从具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选择合适水源、拟定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出水口位置等。

给排水管渠应沿道路布置。道路的等级、宽度、横断面以及交通状况与给排水管渠布置有密切关系,道路宽度直接影响连接管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要在街道两侧同时设置给水或排水管道;此外道路的纵坡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管渠布置,特别是反坡,将会加大管道埋深,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道路交通与管渠布置的密切配合。

给水和排水工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给水工程中的水源、取水口的选择与污水处理设备、排放口的位置决定,都要经过通盘考虑,避免污染给水水源。

主要参考资料

[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 [7]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 绿维创景网站

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给排水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给排水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般的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较远,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基础设施无法到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给水水源

旅游景区应当采取多种供水方式。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方案:(选择距离酒店3.5公里的半坡12生肖石处水源地,距水源地20米上游有淡水河,可以为水源补充备用) 2、用水量指标

在一般的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80%或90%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其用水量标准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来测算;在城市或城镇里居民的一天是完整的,而旅游景区的游客是存在周转率的,一天里可能有几批次的游客周转,因此除过夜游客外,不过夜游客的日用水量是远小于规范里规定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的。 3、日变化系数

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和城市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的旅游还属于假日经济,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的游客规模会远远大于日常时期的游客规模,有些旅游景区甚至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异,用水量也会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猛增的态势,则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里面日变化系数的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供水日变化系数见下表。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峰游客量与日常游客量的规模等数据,再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测算。

表一:城市或城镇供水日变化系数

4、污水量计算和污水排放系数

污水量的多少关系着排水管径的大小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因此污水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里的污水量只需要估算,因此计算污水量时采用日给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见《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在这里一定要注意,

必须是用平均日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

日污水排放量=平均日用水量X 污水排放系数

注:在绝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里,污水只是生活污水,绿地广场、道路等的用水不会产生污水,基本也不会存在工业废水,因此上面公式里日用水量里必须要刨除不产生污水的用水类型,只采用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和公建配套设施的用水量。

另,旅游景区详细规划排水工程中的污水量一定要通过详细计算求得。

q 0N

Q p

24X3600

式中Q p ——区内平均日污水量(L/s) q 0——区内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 N ——区内规划设计人口数(人) 5、污水处理设施

(1)、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的位置是比较远的,因此要想使用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就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建设排水管道,并且技术难度大。为此就需要在距离景区附近合适位置规划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在这个时候考虑到景区污水量有限,设置污水处理厂不现实,沼气池或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在这里提供一种便捷实用的方式,就是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环境景观无影响,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冲厕或绿化,实现达标排放。

表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

(2)、新型处理工艺技术,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BR ),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生物需氧量,市政污水经膜生物反应器(MBR )处理后可达到市政生活用水的要求。还有超滤(MF )技术,它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来分离水中颗粒物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 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利用超滤膜(MF )能够将雨水净化处理,使其可被利用于市政生活的多个方面。 6、厕所的设置

景区内的厕所如果按照城市厕所造型设计则会影响景区的档次和景观效果,应当把厕所外观看成是一个景点设计,给予它一定的表现元素,使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此外比较关键的是厕所的处理技术,有水源的景点可采用生态节水的厕所,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建设星级厕所。无水或少水景区可采用免水生物处理厕所,该厕所的核心是安装了一个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中有可定期补充的生物填料,滑入反应器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得到降解,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菌。粪便发酵完成后变成主要成份是腐殖质的有机肥。这种肥料可以直装出售,也可以用于就地的绿化工程 。

表三:不同厕所类型的比较

备注:“×”代表不需要或不具有,“√”代表需要或具有,“轻”表示轻微。

7、给排水管道管径及坡度

由于旅游景区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游客规模的波动性,使得景区给排水必须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景区的给排水规模较小,管径相对来说也小,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都规定了最小的管道管径和相应的流速等,拿排水来说,它规定污水管和雨水管的最小管径为300mm ,可是很多景点的排水量是很小的,采用300mm 的管径太浪费了,用150mm 或200mm 就足够了。由于地形的缘故,坡度、设计流速和设计充满度都具有特殊性,为了满足景区市政需要和节约投资,应当适当突破城市规范的限制。 8、消防工程

旅游景区的消防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景区可以用生活供水管网作为消防供水来源,很多的景区景点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河湖水系,开挖一定的水体,布置垂钓池、人工湖等景观水系,作为临时消防用水。室外消防栓的布置间距也不宜小于或等于120m 间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其间隔距离。

9、给排水工程设计应当根据总体规划所确定游客规模、公建配套设施规模等计算

给排水的规模,根据用地布局及发展方向,确定给排水的规划范围,明确排水区界,进行给排水系统布局;从具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选择合适水源、拟定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出水口位置等。

给排水管渠应沿道路布置。道路的等级、宽度、横断面以及交通状况与给排水管渠布置有密切关系,道路宽度直接影响连接管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要在街道两侧同时设置给水或排水管道;此外道路的纵坡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管渠布置,特别是反坡,将会加大管道埋深,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道路交通与管渠布置的密切配合。

给水和排水工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给水工程中的水源、取水口的选择与污水处理设备、排放口的位置决定,都要经过通盘考虑,避免污染给水水源。

主要参考资料

[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 [7]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 绿维创景网站


相关文章

  •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
  •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地形.地貌特征,具有较大的面积与规模,较高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经科学的保护和适度建设,可为人们提供一系列森林游憩活动及科学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关于森林公园 森 ...查看


  • 基础设施规划说明书
  • 第七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道路交通与停车场规划 1.1道路交通规划 1.1.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原则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 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 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于旅游风 ...查看


  • 网络教育园林专业[园林工程]课程试题与答案
  • 园林工程 选择题: 1.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时,方格网的边长一般采用(D :20-40 m) 2.土壤含水量在(A :5 )%以内称为干土. 3.园林中的用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年中随着气候.游人量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而 ...查看


  • 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完成版)
  • 广场项目 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图:(详见附图一) 2.项目建筑总平面图:(详见附图二) 本项目位于xxxxx ,项目占地xxxx0m2,业态为综合性商业广场,包括购物 广场.商业步行街.小商品及配套商业街.全部区域统一 ...查看


  • 旅游景区管理
  • 1.旅游景区是指以其特有的旅游特色和价值吸引旅游者前来,通过提供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满足其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康体.科考探险.教育和特殊旅游需求,有专门的旅游经营管理的旅游管理地域综合体. 2.景区的管理职能,即用什么方式进行景区管理 ...查看


  • 海南省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标准
  • 海南省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标准 (征求意见稿)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一年十月 前 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充分发挥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优势,高水平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我省广大农村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引导各种生产要素 ...查看


  • 临时搅拌站建设方案
  • 中铁五局香纸沟景区项目部 ................................................................................................... 2 一.编制依 ...查看


  • 会所设计说明 1
  • 海南新世界房地产实业(香港)有限公司 新世界旅游度假中心(一期)会所 初步设计说明 一. 项目名称 第一篇 设计总说明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第九篇 第十篇 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目录 设计总说明 总平面 ...查看


  • 20050619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规范(王新军)
  •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规范 (提纲) 前言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