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规律(二轮)

大气运动规律(二轮)

第一部分:逆温问题

一.大气的空间结构(大气的垂直分布)

(一)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对流层

特点: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6°C )/1000M;

2.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 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

(三)平流层

特点:1. 气温随高度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2. 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

(四)高层大气

特点:1.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

2.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二. 逆温概念

对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 ,R 为0.6℃/100米,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气温逆温,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出现逆温现象时,不能产生垂直对流,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低层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形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三.逆温的利与弊

1. 利: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

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 弊: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

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四.逆温产生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 ,实际温度为T S

(1)当 r1 > R时, TS>T ;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无垂直对流,大气层结稳定。

(2)当 r2 ≤ R 时, TS≤T ;逆温现象消失,温差越大,对流越旺盛。

五.逆温的种类与成因

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城市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2、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便形成逆温。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

水库逆温:水库也容易产生逆温,如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的三峡水库,会产生逆温现象,使库区的气温夏天降低、冬天升高各约2C ,对库区的工业排放污染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5、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象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总结:就冬季和夏季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冬季;就盆地和山地而言,逆温多出现在盆地;就白天和晚上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夜晚。

典型例题剖析:

1. (04全国卷I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

A .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 .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D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高度每升高100m 温度下降0.6°C .地面气温为20°,3000m 温度为约为-20°C ,则计算递减率约为1.3°C/100m,故高于理论垂直递减率.而3000以上的斜率大于300以下,故推算出递减率

大于1.3°C/100m,故选B 。由图可知,四幅图中④图近地面气温约为10°C ,而5000m 处气温为-10°C ,温度下降为20°C ,温度高于其

三幅图,即为递减率小于其他三幅图,故对流不明显,飞机飞行得越平稳。

2. 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3)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A. 山地 B. 谷地 C.平原 D.丘陵

【答案】(1)A (2)C (3)B

3.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

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

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

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 .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 .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

A .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 .甲、丙、丁、乙 D .甲、乙、丙、丁

【答案】(1)D 因为大气增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或者说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D 项对。(2)A 根据地面温度的高低进行确定,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午后和清晨日出前后,因此甲和丁分别表示清晨和午后;乙线表示地面升温快于上空,为上午;丙线地面降温,应为夜间,因此选A 。

4.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 当地该日( )

A .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1)A (2)B (1)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

射,显然选项C 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

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 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B 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A 。(2)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以中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分界线,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选项A 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当地的昼长与北纬20°左右的海口市的白昼要长一些,选项B 正确。

5. 下图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t1至t5 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 t1 B. t3 C. t4 D. t5

(2)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

应不低于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

【答案】(1)D (2)C

6.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

(1)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2)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

A.19∶00~22∶00 B.04∶00~07∶00

C.07∶00~10∶00 D.13∶00~16∶00

【答案】(1)D (2)D

7. 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 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答案】(1)C (2)C (3)B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温度梯度的概念,即温度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曲线中有正的、负的,正的即温度是上升的,负的表明温度是下降的。而温度梯度为0是一个分界线。根据逆温的概念,即正的表明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直至0,故可判断出在0曲线以内均为逆温。

【解答】(1)0曲线的范围大致是16时30分至7时左右;

(2)图中0曲线的最大高度大约是350米;

(3)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比较稳定,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故抑制了污染物向上扩散。

8.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问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B (2)B第(1)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大部分太

阳辐射①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④,地面增温后又以地面辐射②的

形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②后增温。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②。 9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 .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 .①小②大 B .①大③小

C .③小⑦大 D .④大⑥小

【答案】(1)D (2)B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③、⑤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同时由于①大,③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10. 参考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7月8日、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1)该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

A .石油燃烧 B .汽车尾气

C .煤炭燃烧 D .工厂废气

(2)该城市上空 ( )

A .盛行下沉气流 B .气流扩散条件变差

C .出现逆温现象 D .空气对流显著

(3)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该城市 ( )

A .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

B .臭氧浓度增加

C .可能出现龙卷风天气

D .氮气浓度增加 º

【答案】(1)B (2)C (3)A 3511.1781年,西班牙航海者在图示地区创建洛杉

矶镇。这里每年有200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在人口不太多时,是宁静、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34A .90千米 B.150千米

C .115千米 D.230千米

(2)这里经常出现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盆(谷)地地形 B.大气层上冷下热

C .人为释放的废热多 D.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3)、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

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混合物。下列时间

最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是

A .春季早晨 B.夏天中午 C.秋天傍晚 D.冬天晚上

【答案】(1)c (2)A (3)B

12.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答案】D 山腰果树开花早是由于山谷常成为较冷空气的集聚地而出现逆温现象。

13. 右图(图3) 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问题。

(1)此时②地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2)关于①②③④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气温、气压高于② B.④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

C.②处附近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D.③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图4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④处最为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D (2)C (3) D

14.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C 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O °C 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

(1) 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 .①处 B.② C.③处 D.④处

(2)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正值春秋季节

C.上空有逆温现象存 D .地下潜水迅速上升

【答案】(1)A (2)C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新华网2008年10月20日报道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日前决定,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开展学生冬季长跑活动(简称冬跑令) 。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千米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等城市的中小学生及高校学生都积极响应该决定。 材料2:见下图。

(1)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那么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 )

A. 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2)根据乙图简要分析逆温层变化的规律。

(3)根据材料2分析,居住在我国北方某重工业城市的学生执行“冬跑令”,在清晨跑步是否科学?请分析原因,并说明在什么时候跑步最适宜?

【答案】 (1)C (2)日出以后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逆温层变薄减弱,直至消失。

第二部分:昆明准静止锋

(一)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它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常可连续维持10~15天。其中12~2月,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出现;4、5、10和11月出现次数稍少,每月在10~12天之间。全年中1月活动频数最高。

1、冬季风经东西走向秦巴山地阻挡,长途跋涉,势力减弱。

2、云贵高原本身较高,纬度较低,暖气团势力较强,

3、地形阻挡因素

4. 冬半年,因气压带、风带南移,西风带也随之南移。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分成南北两支。南支西风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东流,经印度洋北部进入云南,形成西南暖湿气流,沿准静止锋锋面抬升,在贵州上空形成云系和降水。

昆明准静止锋并非完全静止不动,它有着夜(南)进昼(北)退的活动规律,为什么呢?

1. 夜晚地表降温快,气温低,冷气团势力增强,推动昆明准静止锋向南进。

2. 白天太阳辐射强,地表升温快,气温高,暖气团势力增强,推动昆明准静止锋向北移动。

(二)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三)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 ,使锋区位置偏北。

第三部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时空分布:

1. (99广东卷)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 空气稀薄 C. 太阳辐射少 D. 地面辐射少

【答案】1.D 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知识及原因,所谓“高处不胜寒”,即是越高处越冷,主要因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很少,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因此,同一经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得到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少,故选D 。

2. 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答案】2.D 近地面大气云量越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越强,保温作用越强,深秋时节,我国北方夜晚温度降温幅度大,很容易导致冻害,用浓烟可以增加云量,即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起保温作用,故应选D 。

3. 有关霜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高岗地上的冻害较轻,低洼地冻害较重 ②阴雨天霜冻多

③只有寒潮入侵时,才发生霜冻 ④冬半年晴朗夜晚易出现霜冻

A. ②③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3.B 霜冻形成的条件是温度降至零度以下并对农作物产生冻害,通过分析,只有①、④正确,故

选B 。

4. (2000广东卷)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 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

【答案】AD

5. “不在于温度,而在于湿度”是人们对气候舒适程度感觉的一种说法。这句话的含义是

A.人难耐酷暑与严寒,舒适程度与湿度无关

B.温度高,相对湿度小,汗液蒸发难以带走热量

C.冬季相对湿度越大,空气越不干燥,感觉越舒适

D.夏季相对湿度大,蒸发慢,人体热量不能吸时释放,感觉不舒适

【答案】5.D 人对气候舒适程度的感觉,与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则汗液容易蒸发带走热量;冬季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空气干燥,感觉舒适;夏季相对湿度大,人体汗液蒸发难,热量不易释放,感觉不适。故选项D 正确。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回答6~7题。

6.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7.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

A .甲、乙、丁、丙 B .丙、乙、丁、甲

C .甲、丙、丁、乙 D .甲、乙、丙、丁

【答案】6.D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7.A 清晨近地面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为曲线甲;上午近地面逆温先结束,为曲线乙;午后近地面气温最高,气温递减率最高,为曲线丁;夜间近地面首先出现逆温,为曲线丙。选A 。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8.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 .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 .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答案】A

图5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 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

C.B 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 流向B

10. 若A 位于海洋,B 位于陆地,则此时

A. 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答案】D A

读下图, 回答14~15题。

1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 点的常年盛行风为:

A .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2.若此图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P 点气压为1 005 hPa,M 点气压为1 000 hPa,则

M 点的风向为:

A .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答案】A D

2009年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的主题为“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旨在通过标

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13.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 .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1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 .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答案】13.B 读图可知,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14.B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非是粮食减产地区,西亚是粮食增长幅度大的地区,说明西亚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

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15. 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16. 图中A 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

A.0mm-200mm 之间,盆地影响

B.200mm-400mm 之间,西风影响

C.400mm-600mm 之间,山地影响

D.200mm-400mm 之间,山地影响

【答案】C

一、大气运动与气压时空分布:

1.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答案】1.B 毛毛雨是指分布稠密均匀的微细液态降水。水滴直径小于0.5毫米,可随风飘流。毛毛雨大多降自大气层结稳定的层云,也有从雾中降落的。下降时在空中飘浮,难以用眼睛分辨其下降情况。而在低纬和高纬地区,气压变率较大,大气运动活跃,很难形成毛毛雨;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下降较低,易形成较大的降水。综上判断,毛毛雨出现频率最大的地区大多分布在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2.P 地与Q 地相比,P 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答案】2.AB 3.AC 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 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 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 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2选AB 。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 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故3题选AC 。

(2012致远中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 .“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 .“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 .“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D .“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5.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 .五月 B .六月 C .七月 D.八月

【答案】4. 锋面雨带是由副高推动的,所以应在副高北侧。

“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方向。5. 图示雨带

位于长江流域,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

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

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

6.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A.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 B. 蒸发与降

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

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D.表层土壤

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7. 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A.与锋面雨有关 B. 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 D.与对流雨有关

【答案】B A

图3为全国高温预报图,读图回答问题。

8.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B .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C .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D .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答案】D

读右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 点所在的纬线。

9. 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 点的方向变化是:

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 B. 由西风转变为东风

C. 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D. 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10. 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是 A.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 北半球海水温度高

C. 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 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

【答案】

右图中a ,b ,c 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 地风向,d ,e 线为等温线,g 、f 、h 线为等高线。

11.影响等温线d 、e 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地形 D .人类活动

1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 .a

C .d>e D .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13.若此时A 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 .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 .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答案】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 .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 地阴雨连绵,n 地天气晴朗

15. 上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

A.A B.B C .C D .D

【答案】风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所以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南风,形成暖锋;乙天气系统为气旋,其中心气流上升;因甲天气系统逆时针向里辐合,受其影响,①锋面向西南移动,乙天气系统顺时针向里辐合,受其影响,②锋面向东南移动;而m 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n 地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故选D 。

小题2:①锋面属于冷锋,所以受其影响,g 地的气温下降,且锋面过境时,气温降低幅度大,对比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应为C 曲线。故选C 。

读右图,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

16.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台风 D.寒潮

17.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 .1~4日 B.5~6日

C .6~7日 D.7~8日

【答案】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18. 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 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C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

2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1.图甲所示季节里

A .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 .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C .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 .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答案】

(2011·南昌调研) 下图是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

垂直分布示意图。

2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A .冷且干 B.暖且干 C.冷且湿 D.暖且湿

23.

下图是上图所示日期南昌的气温日变化图,南昌气温的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可能是

因为这一天的午后

A .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变弱

24.若该天气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

A .东南风转西南风 B.偏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答案】22.D 23.C 24.B 22长沙与南昌的纬度相当。读图可知,此时在长沙与南昌之间存在一个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长沙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西部,盛行偏北风,由于偏北风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由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所以长沙此时寒冷干燥;南昌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东部,盛行偏南风,偏南风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较温暖温润,故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是暖且湿。23. 如果南昌没有受到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影响,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应该出现在南昌的午后2时。读图可知,南昌此日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1时左右,可能是因为11时之前南昌受到单一气团的影响,气温不断上升,而11时之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到了南昌,南昌地区受到了该天气系统的明显影响,云昌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24. 读图可知,此时南昌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东部,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盛行偏南风,随着该天气系统的东移,南昌将位于该天气系统的西部,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将盛行偏北风(西北风) ,所以若该天气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偏南风转西北风。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为百帕,星号表示雪,阴影区为雨区。

25.图中线条a 和线条b 表示锋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线条a 附近和线条b 附近都有冷锋形成 B.线条a 附近和线条b 附近都有暖锋形成

C .线条a 附近形成冷锋而线条b 附近形成暖锋 D.线条a 附近形成暖锋而线条b 附近形成冷锋

26.假如图示锋面活动发生在春季,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西湖龙井等春茶上市的时间将延迟 ②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③将加重所经

地区的空气污染 ④降低东北和华北地区火灾的威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读图可知,此时我国位于雨区的地区有

①东北大部分地区 ②台湾省大部分地区 ③河套地区 ④青藏高原 ⑤山东半岛 ⑥珠江流域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④⑤⑥

【答案】25.D 26.D 27.C 该题组是以等压线天气图为情境,考查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状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第25题,图示区域主要是东亚地区,属北半球。按照图示锋面移动的方向,a 是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b 是自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故a 是暖锋,b 是冷锋。26题,图示锋面b 将影响到浙江省、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降温,春茶的成熟等将会推迟,即农业生产活动将受到影响。冷锋产生的降水对空气起到洁净作用和缓解火灾威胁的作用等。故选D 。第27题,图示阴影区为雨区,其覆盖的地方包括东北大部、山东半岛和珠江流域等。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图11)。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a 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B.b

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D .③地气压高于④处

29. 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 .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

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 D .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

【答案】A D BD

(2011苏北四市模拟)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3)。

海平面等压线风向 图

3

30.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

A .2月 B.4月 C.5月 D .10月

31. 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 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C .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答案】

我国2010年第11号台风“凡比亚”9月19日在台湾登陆,横穿台湾岛和台湾海峡,于9月20日在福建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广东遭受强降水袭击,造成100人死亡4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3.99亿元。此次台风具有范围小、路径曲折、强度发展快和强度强等特点。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2~

14题。

32.与台风形成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春季的寒潮 B.长江流域的伏旱 C.贵阳的冬雨 D.南亚的印度低压

33.给广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 .泥石流 B .大风 C.降水 D.寒潮

34.当台风在台湾岛东岸登陆时,台北市盛行( )

A .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风

【答案】32.D 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成的,属于低压系统。33.D 台风不仅可以带来大风、降水等,而且还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此次对广东的造成的灾害不包括寒潮。34.A 根据图示台北的位置和台风中心的位置可知此时台北盛行东北风。

三.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

1.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2. 气温曲线a 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 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 受高原地形影响

3. 气温线b 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

A. 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1~3.D A A由图知气温曲线和降水情况,最冷月在7月,温度在20℃以上应为南半球热带,由于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降水少,也推知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南半球而言,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故气温最高;而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故气温低,故本题第1题为D ,第2题为A ,第3题为A 。

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问题。

4.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5.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 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 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答案】4.D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1月气温最高, 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高于0℃, 大兴安岭西侧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量少于400mm, 西经130度附近在北美洲的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被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 超过2000mm; ③的纬度在48°58′冬季气温高于0℃, 只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降水季节更集中, 更容易发生旱灾。5.A 根据上题判断,4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控制,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6.B 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7.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 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答案】7.C 甲\乙两地位于29°N 附近; 甲地最热月均温高于25°, 最冷月均温约为8°C,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 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8.D 光热条件好, 无霜期较长. 同一海拔, 纬度越高光热条件越差(太阳高度较低); 同一纬度, 海拔越低光热条件好; 同一山地, 阳坡光热条件优于阴坡.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6~7题。

降水量 气温 (mm )

° 月) 图

9.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9.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10.B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1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 凌汛 D.沙尘暴

12. 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 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答案】11.B 据图分析气温最低在0°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暴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量集中时若地形陡且地表多松散堆积物时易发。12.C 以温定温:最低月0°以上为亚热带,锁定昆明和新奥尔良(天津市温带季风,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不同的是潜水水位。图示潜水为在5米左右,昆明在云贵高原,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湾沿岸,潜水为浅说明只能是新奥尔良。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0~11题。

13. 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 、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1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答案】B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位于兴都库什山地地区,海拔多在1250米以上,而耶路撒冷的平均海拔只有20-30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差1200米左右,根据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 ,所以喀布尔的冬季气温较低,显然选项B 正确。

读图2,回答问题。

15.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南非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16. 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17. 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答案】3.B 4.A 5.A甲地月均温都在15°C 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南非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C 以上,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土壤是棕壤。

A 甲地为热带地区,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甜菜为温带的糖料作物。所以选择A 。

读图2,完成问题。

18.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答案】18.C 由图得知①温带季风气候;②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③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气温——柱状图,降水——曲线图”错读为“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19.A 温带季风气候有且只有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的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答案】20.AC 21.BD不考虑地形因素, 赤道地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º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º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故20题选AC 。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第21题选BD.

22.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2.B 由于该地房屋墙壁很厚,且门窗多达二至三层,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据此可推测为温带的气候,在冬季时,气候寒冷,房屋需要保温。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4.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答案】23.B 通过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形成要素分析,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对比分析能力。依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0o 纬线,40o 经线,印度洋、山峰),可推测该地为东非高原,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24.C 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终年控制,主导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地势抬升,致使地表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被削弱,从而难以达到热带雨林气候所要求的热量和降水条件,故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25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 ),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26.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

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 .洋流 D.地形 图

8 27. 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 .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 .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28.不适宜在这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

A .葡萄 B.无花果 C.柑橘 D.苹果

【答案】25.A 图示①表示非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分布,由于非洲南部的陆地分布只到35°S ,故使地中海气候分布纬度较低。26.C 图示③位于南美洲的西部,受秘鲁寒流影响,故降温减湿。27.B 图示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8.D 苹果生长于温带,而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

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29.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30.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 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31.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 .甘 B.新 C.藏 D.滇

【答案】29.B 20.C 31.C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9-21

32. 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

A .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 .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33. 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 .气温年较差小

34. 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

A .迎风坡的影响 B .背风坡的影响 C .洋流的影响 D .经度的影响

【答案】32.C 33.D 34.C

35.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36.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 .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 .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37. 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 .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 .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38. 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32°

A .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 .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答案】35.C 36.C 37.A 38.B

(2010年黄州区一中)读某大陆局部图,完成问题。

39.图中20℃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A .受地形影响 B.受洋流影响 C.受河流影响 D.受城市影响 40.L 岛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140° A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日多,日照少 B.全年高温,旱、雨两季明显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答案】39.A 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南部,图中20℃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为地形影响40.C .图中L 岛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右图为欧洲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41.欧洲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分布的特点是

A .由东向西增大 B .由南向北增大

C .由中部向四周减少 D.由西北向东南增大

42.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 .A 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 .B 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 .B 处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可能是10%—20%

43.西欧固体降水量占全年10%的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这主要是因为

A .纬度位置影响 B .地表植被影响 C .大气环流影响 D .人类活动影响

【答案】41.B 42.A 43.C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问题。

44.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 .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45.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

吻合。说明

A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答案】44.A 甲、乙、丙纬度大致相同,甲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乙地大陆性较弱,气温年较差较小,丙地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三地的气温年较差,差异明显,A 对。三地都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差异不大,B 错。都位于东亚地区,夏季风的风向相同,C 错。高温期与多雨期时间相同,D 错。45.C 冬季等温线与纬线走向一致,与地形无关,A 错。两国冬季的南北温差大小,与0°等温线的分布纬度无关,B 错。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 小,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C 对。日本冬季降水比中国多,晴朗天气少,日照时间短,D 错。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9、10题。

46.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

0A .1月降水量最大 B.4月雨季来临 C.7月气温最低 D.位于20N

47.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暖流影响 D.地处内陆

【答案】46.C 结合图示可知,甲、乙两地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位于20°S。47.A 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比乙地少。

48. 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和 “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简析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形成原因。(4分

(3)比较A 、B 两地年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48.(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2分)

(2)甲地日照时数较长,主要是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较多(1分);乙地主要是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晴天多(1分);丙地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因而日照时数最长。(2分)

(3)A 地降水总量较B 地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1分)原因: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控制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2分) B地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半年(1分)原因: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2分)

49.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49. 【答案】:(1)西风

(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1)分析①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图中同纬度地区的原因。(6分)

(1 )①地位于云贵高原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冬季由于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51. 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 有关气候数据,回答问题。(14分)

表1 M 和N

表2 M 和N

(1)比较M 和N (2)1月M 和N 的气温日较差相差________℃,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根据表2分析1月M 气温日较差大于N 的原因。(6分)

(3)分析M 、N 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4分)

51. (1)M 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 地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2)7;冬季,M 地降水日数较N 地少,云量少,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M 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 地。

(3)5~10月,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

材料三:昆明与贵阳气

温年、日较差比较,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及成因。

(2)据材料三,比较昆明和贵阳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及季节分布差异。

(3)说明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各有哪些?并说明判断依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昆明夏季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大气运动规律(二轮)

第一部分:逆温问题

一.大气的空间结构(大气的垂直分布)

(一)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对流层

特点: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6°C )/1000M;

2.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 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

(三)平流层

特点:1. 气温随高度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2. 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

(四)高层大气

特点:1.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

2.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二. 逆温概念

对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 ,R 为0.6℃/100米,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气温逆温,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出现逆温现象时,不能产生垂直对流,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低层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形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三.逆温的利与弊

1. 利: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

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 弊: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

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四.逆温产生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 ,实际温度为T S

(1)当 r1 > R时, TS>T ;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无垂直对流,大气层结稳定。

(2)当 r2 ≤ R 时, TS≤T ;逆温现象消失,温差越大,对流越旺盛。

五.逆温的种类与成因

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城市逆温等。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2、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便形成逆温。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

水库逆温:水库也容易产生逆温,如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的三峡水库,会产生逆温现象,使库区的气温夏天降低、冬天升高各约2C ,对库区的工业排放污染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5、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象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总结:就冬季和夏季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冬季;就盆地和山地而言,逆温多出现在盆地;就白天和晚上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夜晚。

典型例题剖析:

1. (04全国卷I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

A .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 .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D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高度每升高100m 温度下降0.6°C .地面气温为20°,3000m 温度为约为-20°C ,则计算递减率约为1.3°C/100m,故高于理论垂直递减率.而3000以上的斜率大于300以下,故推算出递减率

大于1.3°C/100m,故选B 。由图可知,四幅图中④图近地面气温约为10°C ,而5000m 处气温为-10°C ,温度下降为20°C ,温度高于其

三幅图,即为递减率小于其他三幅图,故对流不明显,飞机飞行得越平稳。

2. 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3)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A. 山地 B. 谷地 C.平原 D.丘陵

【答案】(1)A (2)C (3)B

3.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

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

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

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 .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 .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

A .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 .甲、丙、丁、乙 D .甲、乙、丙、丁

【答案】(1)D 因为大气增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或者说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D 项对。(2)A 根据地面温度的高低进行确定,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午后和清晨日出前后,因此甲和丁分别表示清晨和午后;乙线表示地面升温快于上空,为上午;丙线地面降温,应为夜间,因此选A 。

4.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 当地该日( )

A .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1)A (2)B (1)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

射,显然选项C 错误。因近地面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随着海拔的升高,

气温逐渐降低,显然选项D 错误。我们又知道,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12时、15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递减,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不会发生逆温现象,选项B 错误。因此,正确选项是A 。(2)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以中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分界线,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选项A 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当地的昼长与北纬20°左右的海口市的白昼要长一些,选项B 正确。

5. 下图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t1至t5 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 t1 B. t3 C. t4 D. t5

(2)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

应不低于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

【答案】(1)D (2)C

6.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

(1)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2)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

A.19∶00~22∶00 B.04∶00~07∶00

C.07∶00~10∶00 D.13∶00~16∶00

【答案】(1)D (2)D

7. 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 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答案】(1)C (2)C (3)B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温度梯度的概念,即温度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曲线中有正的、负的,正的即温度是上升的,负的表明温度是下降的。而温度梯度为0是一个分界线。根据逆温的概念,即正的表明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直至0,故可判断出在0曲线以内均为逆温。

【解答】(1)0曲线的范围大致是16时30分至7时左右;

(2)图中0曲线的最大高度大约是350米;

(3)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比较稳定,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故抑制了污染物向上扩散。

8.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问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B (2)B第(1)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大部分太

阳辐射①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④,地面增温后又以地面辐射②的

形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②后增温。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②。 9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 .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 .①小②大 B .①大③小

C .③小⑦大 D .④大⑥小

【答案】(1)D (2)B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③、⑤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同时由于①大,③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10. 参考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7月8日、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1)该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

A .石油燃烧 B .汽车尾气

C .煤炭燃烧 D .工厂废气

(2)该城市上空 ( )

A .盛行下沉气流 B .气流扩散条件变差

C .出现逆温现象 D .空气对流显著

(3)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该城市 ( )

A .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

B .臭氧浓度增加

C .可能出现龙卷风天气

D .氮气浓度增加 º

【答案】(1)B (2)C (3)A 3511.1781年,西班牙航海者在图示地区创建洛杉

矶镇。这里每年有200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在人口不太多时,是宁静、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34A .90千米 B.150千米

C .115千米 D.230千米

(2)这里经常出现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盆(谷)地地形 B.大气层上冷下热

C .人为释放的废热多 D.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3)、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

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混合物。下列时间

最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是

A .春季早晨 B.夏天中午 C.秋天傍晚 D.冬天晚上

【答案】(1)c (2)A (3)B

12.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答案】D 山腰果树开花早是由于山谷常成为较冷空气的集聚地而出现逆温现象。

13. 右图(图3) 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问题。

(1)此时②地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2)关于①②③④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气温、气压高于② B.④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

C.②处附近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D.③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图4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④处最为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D (2)C (3) D

14.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C 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O °C 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

(1) 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 .①处 B.② C.③处 D.④处

(2)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正值春秋季节

C.上空有逆温现象存 D .地下潜水迅速上升

【答案】(1)A (2)C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新华网2008年10月20日报道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日前决定,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开展学生冬季长跑活动(简称冬跑令) 。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千米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等城市的中小学生及高校学生都积极响应该决定。 材料2:见下图。

(1)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那么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 )

A. 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2)根据乙图简要分析逆温层变化的规律。

(3)根据材料2分析,居住在我国北方某重工业城市的学生执行“冬跑令”,在清晨跑步是否科学?请分析原因,并说明在什么时候跑步最适宜?

【答案】 (1)C (2)日出以后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逆温层变薄减弱,直至消失。

第二部分:昆明准静止锋

(一)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它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常可连续维持10~15天。其中12~2月,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出现;4、5、10和11月出现次数稍少,每月在10~12天之间。全年中1月活动频数最高。

1、冬季风经东西走向秦巴山地阻挡,长途跋涉,势力减弱。

2、云贵高原本身较高,纬度较低,暖气团势力较强,

3、地形阻挡因素

4. 冬半年,因气压带、风带南移,西风带也随之南移。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分成南北两支。南支西风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东流,经印度洋北部进入云南,形成西南暖湿气流,沿准静止锋锋面抬升,在贵州上空形成云系和降水。

昆明准静止锋并非完全静止不动,它有着夜(南)进昼(北)退的活动规律,为什么呢?

1. 夜晚地表降温快,气温低,冷气团势力增强,推动昆明准静止锋向南进。

2. 白天太阳辐射强,地表升温快,气温高,暖气团势力增强,推动昆明准静止锋向北移动。

(二)天山准静止锋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三)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 ,使锋区位置偏北。

第三部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时空分布:

1. (99广东卷)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 空气稀薄 C. 太阳辐射少 D. 地面辐射少

【答案】1.D 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知识及原因,所谓“高处不胜寒”,即是越高处越冷,主要因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很少,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因此,同一经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得到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少,故选D 。

2. 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答案】2.D 近地面大气云量越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越强,保温作用越强,深秋时节,我国北方夜晚温度降温幅度大,很容易导致冻害,用浓烟可以增加云量,即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起保温作用,故应选D 。

3. 有关霜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高岗地上的冻害较轻,低洼地冻害较重 ②阴雨天霜冻多

③只有寒潮入侵时,才发生霜冻 ④冬半年晴朗夜晚易出现霜冻

A. ②③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3.B 霜冻形成的条件是温度降至零度以下并对农作物产生冻害,通过分析,只有①、④正确,故

选B 。

4. (2000广东卷)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 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

【答案】AD

5. “不在于温度,而在于湿度”是人们对气候舒适程度感觉的一种说法。这句话的含义是

A.人难耐酷暑与严寒,舒适程度与湿度无关

B.温度高,相对湿度小,汗液蒸发难以带走热量

C.冬季相对湿度越大,空气越不干燥,感觉越舒适

D.夏季相对湿度大,蒸发慢,人体热量不能吸时释放,感觉不舒适

【答案】5.D 人对气候舒适程度的感觉,与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则汗液容易蒸发带走热量;冬季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空气干燥,感觉舒适;夏季相对湿度大,人体汗液蒸发难,热量不易释放,感觉不适。故选项D 正确。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回答6~7题。

6.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7.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

A .甲、乙、丁、丙 B .丙、乙、丁、甲

C .甲、丙、丁、乙 D .甲、乙、丙、丁

【答案】6.D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7.A 清晨近地面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为曲线甲;上午近地面逆温先结束,为曲线乙;午后近地面气温最高,气温递减率最高,为曲线丁;夜间近地面首先出现逆温,为曲线丙。选A 。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8.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 .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 .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答案】A

图5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 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

C.B 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 流向B

10. 若A 位于海洋,B 位于陆地,则此时

A. 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答案】D A

读下图, 回答14~15题。

1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 点的常年盛行风为:

A .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2.若此图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P 点气压为1 005 hPa,M 点气压为1 000 hPa,则

M 点的风向为:

A .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答案】A D

2009年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的主题为“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旨在通过标

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13.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 .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1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 .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答案】13.B 读图可知,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14.B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非是粮食减产地区,西亚是粮食增长幅度大的地区,说明西亚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

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15. 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16. 图中A 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

A.0mm-200mm 之间,盆地影响

B.200mm-400mm 之间,西风影响

C.400mm-600mm 之间,山地影响

D.200mm-400mm 之间,山地影响

【答案】C

一、大气运动与气压时空分布:

1.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答案】1.B 毛毛雨是指分布稠密均匀的微细液态降水。水滴直径小于0.5毫米,可随风飘流。毛毛雨大多降自大气层结稳定的层云,也有从雾中降落的。下降时在空中飘浮,难以用眼睛分辨其下降情况。而在低纬和高纬地区,气压变率较大,大气运动活跃,很难形成毛毛雨;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下降较低,易形成较大的降水。综上判断,毛毛雨出现频率最大的地区大多分布在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2.P 地与Q 地相比,P 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答案】2.AB 3.AC 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 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 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 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2选AB 。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 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故3题选AC 。

(2012致远中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 .“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 .“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 .“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D .“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5.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 .五月 B .六月 C .七月 D.八月

【答案】4. 锋面雨带是由副高推动的,所以应在副高北侧。

“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方向。5. 图示雨带

位于长江流域,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

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

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

6.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A.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 B. 蒸发与降

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

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D.表层土壤

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7. 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A.与锋面雨有关 B. 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 D.与对流雨有关

【答案】B A

图3为全国高温预报图,读图回答问题。

8.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B .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C .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D .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答案】D

读右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 点所在的纬线。

9. 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 点的方向变化是:

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 B. 由西风转变为东风

C. 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D. 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

10. 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是 A.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 北半球海水温度高

C. 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 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

【答案】

右图中a ,b ,c 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 地风向,d ,e 线为等温线,g 、f 、h 线为等高线。

11.影响等温线d 、e 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地形 D .人类活动

1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 .a

C .d>e D .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13.若此时A 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 .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 .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答案】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 .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 地阴雨连绵,n 地天气晴朗

15. 上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

A.A B.B C .C D .D

【答案】风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所以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南风,形成暖锋;乙天气系统为气旋,其中心气流上升;因甲天气系统逆时针向里辐合,受其影响,①锋面向西南移动,乙天气系统顺时针向里辐合,受其影响,②锋面向东南移动;而m 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n 地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故选D 。

小题2:①锋面属于冷锋,所以受其影响,g 地的气温下降,且锋面过境时,气温降低幅度大,对比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应为C 曲线。故选C 。

读右图,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

16.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台风 D.寒潮

17.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 .1~4日 B.5~6日

C .6~7日 D.7~8日

【答案】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18. 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 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C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

2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1.图甲所示季节里

A .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 .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C .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 .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答案】

(2011·南昌调研) 下图是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

垂直分布示意图。

2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A .冷且干 B.暖且干 C.冷且湿 D.暖且湿

23.

下图是上图所示日期南昌的气温日变化图,南昌气温的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可能是

因为这一天的午后

A .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变弱

24.若该天气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

A .东南风转西南风 B.偏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答案】22.D 23.C 24.B 22长沙与南昌的纬度相当。读图可知,此时在长沙与南昌之间存在一个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长沙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西部,盛行偏北风,由于偏北风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由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所以长沙此时寒冷干燥;南昌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东部,盛行偏南风,偏南风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较温暖温润,故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是暖且湿。23. 如果南昌没有受到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影响,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应该出现在南昌的午后2时。读图可知,南昌此日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1时左右,可能是因为11时之前南昌受到单一气团的影响,气温不断上升,而11时之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到了南昌,南昌地区受到了该天气系统的明显影响,云昌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24. 读图可知,此时南昌位于低压中心(或者是一个低压区域) 的东部,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盛行偏南风,随着该天气系统的东移,南昌将位于该天气系统的西部,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将盛行偏北风(西北风) ,所以若该天气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偏南风转西北风。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为百帕,星号表示雪,阴影区为雨区。

25.图中线条a 和线条b 表示锋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线条a 附近和线条b 附近都有冷锋形成 B.线条a 附近和线条b 附近都有暖锋形成

C .线条a 附近形成冷锋而线条b 附近形成暖锋 D.线条a 附近形成暖锋而线条b 附近形成冷锋

26.假如图示锋面活动发生在春季,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西湖龙井等春茶上市的时间将延迟 ②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③将加重所经

地区的空气污染 ④降低东北和华北地区火灾的威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读图可知,此时我国位于雨区的地区有

①东北大部分地区 ②台湾省大部分地区 ③河套地区 ④青藏高原 ⑤山东半岛 ⑥珠江流域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④⑤⑥

【答案】25.D 26.D 27.C 该题组是以等压线天气图为情境,考查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状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第25题,图示区域主要是东亚地区,属北半球。按照图示锋面移动的方向,a 是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b 是自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故a 是暖锋,b 是冷锋。26题,图示锋面b 将影响到浙江省、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降温,春茶的成熟等将会推迟,即农业生产活动将受到影响。冷锋产生的降水对空气起到洁净作用和缓解火灾威胁的作用等。故选D 。第27题,图示阴影区为雨区,其覆盖的地方包括东北大部、山东半岛和珠江流域等。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图11)。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a 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B.b

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D .③地气压高于④处

29. 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 .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

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 D .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

【答案】A D BD

(2011苏北四市模拟)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3)。

海平面等压线风向 图

3

30.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

A .2月 B.4月 C.5月 D .10月

31. 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 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C .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答案】

我国2010年第11号台风“凡比亚”9月19日在台湾登陆,横穿台湾岛和台湾海峡,于9月20日在福建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广东遭受强降水袭击,造成100人死亡4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3.99亿元。此次台风具有范围小、路径曲折、强度发展快和强度强等特点。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2~

14题。

32.与台风形成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春季的寒潮 B.长江流域的伏旱 C.贵阳的冬雨 D.南亚的印度低压

33.给广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 .泥石流 B .大风 C.降水 D.寒潮

34.当台风在台湾岛东岸登陆时,台北市盛行( )

A .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风

【答案】32.D 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成的,属于低压系统。33.D 台风不仅可以带来大风、降水等,而且还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此次对广东的造成的灾害不包括寒潮。34.A 根据图示台北的位置和台风中心的位置可知此时台北盛行东北风。

三.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

1.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2. 气温曲线a 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 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 受高原地形影响

3. 气温线b 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

A. 太阳高度角小 B.寒流影响 C.云雨较多 D.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1~3.D A A由图知气温曲线和降水情况,最冷月在7月,温度在20℃以上应为南半球热带,由于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降水少,也推知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南半球而言,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故气温最高;而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故气温低,故本题第1题为D ,第2题为A ,第3题为A 。

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问题。

4.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5.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 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 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答案】4.D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1月气温最高, 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高于0℃, 大兴安岭西侧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量少于400mm, 西经130度附近在北美洲的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被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 超过2000mm; ③的纬度在48°58′冬季气温高于0℃, 只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②地降水季节更集中, 更容易发生旱灾。5.A 根据上题判断,4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控制,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6.B 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7.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 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答案】7.C 甲\乙两地位于29°N 附近; 甲地最热月均温高于25°, 最冷月均温约为8°C,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 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8.D 光热条件好, 无霜期较长. 同一海拔, 纬度越高光热条件越差(太阳高度较低); 同一纬度, 海拔越低光热条件好; 同一山地, 阳坡光热条件优于阴坡.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6~7题。

降水量 气温 (mm )

° 月) 图

9.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9.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10.B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1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 凌汛 D.沙尘暴

12. 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 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答案】11.B 据图分析气温最低在0°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暴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量集中时若地形陡且地表多松散堆积物时易发。12.C 以温定温:最低月0°以上为亚热带,锁定昆明和新奥尔良(天津市温带季风,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不同的是潜水水位。图示潜水为在5米左右,昆明在云贵高原,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湾沿岸,潜水为浅说明只能是新奥尔良。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0~11题。

13. 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 、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1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答案】B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位于兴都库什山地地区,海拔多在1250米以上,而耶路撒冷的平均海拔只有20-30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差1200米左右,根据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 ,所以喀布尔的冬季气温较低,显然选项B 正确。

读图2,回答问题。

15.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南非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16. 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17. 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答案】3.B 4.A 5.A甲地月均温都在15°C 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南非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C 以上,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土壤是棕壤。

A 甲地为热带地区,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甜菜为温带的糖料作物。所以选择A 。

读图2,完成问题。

18.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答案】18.C 由图得知①温带季风气候;②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③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气温——柱状图,降水——曲线图”错读为“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19.A 温带季风气候有且只有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的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答案】20.AC 21.BD不考虑地形因素, 赤道地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º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º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故20题选AC 。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第21题选BD.

22.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2.B 由于该地房屋墙壁很厚,且门窗多达二至三层,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据此可推测为温带的气候,在冬季时,气候寒冷,房屋需要保温。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4.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答案】23.B 通过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形成要素分析,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对比分析能力。依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0o 纬线,40o 经线,印度洋、山峰),可推测该地为东非高原,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24.C 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终年控制,主导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地势抬升,致使地表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被削弱,从而难以达到热带雨林气候所要求的热量和降水条件,故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25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 ),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26.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

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 .洋流 D.地形 图

8 27. 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 .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 .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28.不适宜在这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

A .葡萄 B.无花果 C.柑橘 D.苹果

【答案】25.A 图示①表示非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分布,由于非洲南部的陆地分布只到35°S ,故使地中海气候分布纬度较低。26.C 图示③位于南美洲的西部,受秘鲁寒流影响,故降温减湿。27.B 图示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8.D 苹果生长于温带,而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

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29.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30.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 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31.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 .甘 B.新 C.藏 D.滇

【答案】29.B 20.C 31.C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9-21

32. 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

A .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 .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33. 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 .气温年较差小

34. 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

A .迎风坡的影响 B .背风坡的影响 C .洋流的影响 D .经度的影响

【答案】32.C 33.D 34.C

35.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36.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 .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 .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37. 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 .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 .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38. 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32°

A .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 .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答案】35.C 36.C 37.A 38.B

(2010年黄州区一中)读某大陆局部图,完成问题。

39.图中20℃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A .受地形影响 B.受洋流影响 C.受河流影响 D.受城市影响 40.L 岛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140° A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日多,日照少 B.全年高温,旱、雨两季明显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答案】39.A 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南部,图中20℃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为地形影响40.C .图中L 岛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右图为欧洲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41.欧洲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分布的特点是

A .由东向西增大 B .由南向北增大

C .由中部向四周减少 D.由西北向东南增大

42.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 .A 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 .B 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 .B 处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可能是10%—20%

43.西欧固体降水量占全年10%的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这主要是因为

A .纬度位置影响 B .地表植被影响 C .大气环流影响 D .人类活动影响

【答案】41.B 42.A 43.C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问题。

44.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 .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45.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

吻合。说明

A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答案】44.A 甲、乙、丙纬度大致相同,甲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乙地大陆性较弱,气温年较差较小,丙地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三地的气温年较差,差异明显,A 对。三地都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差异不大,B 错。都位于东亚地区,夏季风的风向相同,C 错。高温期与多雨期时间相同,D 错。45.C 冬季等温线与纬线走向一致,与地形无关,A 错。两国冬季的南北温差大小,与0°等温线的分布纬度无关,B 错。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 小,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C 对。日本冬季降水比中国多,晴朗天气少,日照时间短,D 错。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9、10题。

46.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

0A .1月降水量最大 B.4月雨季来临 C.7月气温最低 D.位于20N

47.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暖流影响 D.地处内陆

【答案】46.C 结合图示可知,甲、乙两地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位于20°S。47.A 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比乙地少。

48. 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和 “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简析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形成原因。(4分

(3)比较A 、B 两地年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48.(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2分)

(2)甲地日照时数较长,主要是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较多(1分);乙地主要是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晴天多(1分);丙地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因而日照时数最长。(2分)

(3)A 地降水总量较B 地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1分)原因: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控制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2分) B地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半年(1分)原因: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2分)

49.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49. 【答案】:(1)西风

(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1)分析①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图中同纬度地区的原因。(6分)

(1 )①地位于云贵高原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冬季由于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51. 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 有关气候数据,回答问题。(14分)

表1 M 和N

表2 M 和N

(1)比较M 和N (2)1月M 和N 的气温日较差相差________℃,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根据表2分析1月M 气温日较差大于N 的原因。(6分)

(3)分析M 、N 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4分)

51. (1)M 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 地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2)7;冬季,M 地降水日数较N 地少,云量少,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M 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 地。

(3)5~10月,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

材料三:昆明与贵阳气

温年、日较差比较,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及成因。

(2)据材料三,比较昆明和贵阳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及季节分布差异。

(3)说明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各有哪些?并说明判断依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昆明夏季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相关文章

  • [二轮复习地理地域考点]大气运动
  • 大气的运动 [考纲要求] ⑴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2)大气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 ...查看


  • 高三地理复习攻略和答题技巧
  • [] 复习攻略一:反复看地图 就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在区域地理复习时,对"区域位置"的判断和"区域特点"的掌握,以及自然地理中对地球运动和大气运动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要学好区域地理,就一定要反复看地图, ...查看


  • 专题五 自然地理要素运动规律
  • 涟源一中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五) 专题五 自然地理要素运动规律 一.大气运动规律 [例1]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读图, 完成(1)-(2)题. (1)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 如何进行高三地理复习
  • 如何进行高三地理复习 高三地理应如何进行科学复习,我想首先要熟悉研究往年的高考地理试题.高考地理试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高考地理试题,认识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取向,对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效益 ...查看


  • 2016届二轮复习 专题七 选修3-3 专题冲刺训练
  • 1.(2014·福建卷) 如图,横坐标v 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 (v ) 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 ...查看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与教学进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 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 ...查看


  •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计划
  •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计划 实验复习 配合练习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如伏安法,分压限流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等 . 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