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斯芬克斯之谜

符号·空间·城市

曾经看过一部前苏联的电影,叫做《命运的捉弄》——讲述了新年之夜,一名外科医生,因为一次不合时宜的醉酒让本来要飞往莫斯科的他乘错了飞机,来到了列宁格勒。在这里,他找到了远在‚莫斯科的家‛,同样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和家具,房门钥匙也通用。当他洗完澡上床后,在迷迷糊糊之中,卢卡申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女主人嘉娜回来了,深感震惊。在发生一连串的误会后,两人相互了解的喜剧故事。

情节的荒唐,加上演员的入木表演,让人忍俊不禁,不得不惊叹导演的巧妙安排。不同的城市,却拥有相同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家具,乃至房门钥匙。 但是,在细致推敲下,也引来观者对于现代文明的一番思考。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炫彩霓虹……这种印象的隐含预设,实际是某种刻板的机械,千篇一律。

对于城市的感知,我们依靠的是自身的各种感觉去体验并经历一座城市,更在空间的时间进程中逐渐形成对城市的认知,其中视觉的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认知绝不局限于感知空间环境,更包含着对信息的理解、组织和保留,包含着环境的意义和联想,包含着价值的判断和偏爱。‚‘环境’被看作是一种精神建构,一种环境意象——意象是个人经验和价值观过滤环境刺激因素这一过程的结果‛。

由此,每个城市才会因为各种形式、层次的差异体现出彼此之间的不同,构成不同的空间意象,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对于城市的认可和归属感,城市的识别性在多个层面得以强化。

然而,消费主义盛嚣尘上的当下,现代城市更注重城市的布景,符号、标志充斥了所有的城市空间。一方面,本雅明在《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揭示了现代社会正处于从手工劳动的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是以机械复制为特点的图像艺术,图像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消费文化产生了过量的影像和符号,临时的、拼凑的、不真实的布景化的城市空间渲染着虚假的戏剧空间,将城市的真实生活完全地掩盖,城市空间也因此缺少了自身的思想基础。片断化的城市空间完全忽视了城市要素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自为政,不成体系;城市生活变成了对时尚、享受的片面追求,城市空间也恰恰在这样的公共生活中逐渐瓦解,城市文化被严重侵蚀。

城市作为鲜活的存在,作为由人为基点构成的大盒子,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将之人格化,看做一个生命存在体,去感知城市的脉动。

城市的发展,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没有任何多余的痕迹,仅仅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品交换的频繁,城市开始有了规划,有了设计。人们开始对城市进行区域的划分,界定出空间的性质。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下,越来越多的事物充斥于城市当中。

后来,城市不断地扩张、包容,它的形象‚是一部‘百科全书’,或者说是各种风格的‘大百货商场’,一切等级感甚或价值的同质化在其中都处于消解的过程中‛。它想尽力满足于城市中人们的需求,人却忘乎所以。城市的角色不断地被丰富,城市的模样也在符号和影像的杂糅下,逐渐趋同。在一个个符号象征的替代下,戴上了扭曲的面具,异化成为空间的代名词,而不是空间的实质。

《看不见的城市》里面,卡尔维诺天马行空,将城市进行了一定划分,唤起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城市概念,展开一张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通过城市与记忆、符号、欲望、贸易、眼睛、死者、天空等的联系生长出一个对于城市的梦想。

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对话时,说道:‚旅行时会发现城市的差异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

与其他的城市相像,她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形态不定的尘埃入侵各个大陆。而你的地图却保存了她们的差异:她们千差万别的风格组合,就像其名字的字母组合那样各不相同。……谁都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名字就会有多少种变化。‛

现代城市正在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中逐渐丢失城市的识别性、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城市空间在以空前的速度彼此接近和相似,以至于城市的差异逐渐从现实的空间转变为单纯的想像和记忆,成为可汗手中地图上简单的符号和图像。

城市‚形式的清单是永无穷尽的:只要每种形式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一座城市,新的城市就会不断产生。一旦各种形式穷尽了它们的变化,城市的末日就开始了‛。

我们或许不会像电影中的男主角,在不同的城市,找到与自己相同的家。但是,某一天,当你走进一座不熟悉的城市时,凭借对自身环境的记忆,却能摸索出这座城市大致的轮廓与符号影像,渐渐地失去探索城市的乐趣,失去了城市原本的光晕,乏味而木然。

用卡尔维诺书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只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要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符号·空间·城市

曾经看过一部前苏联的电影,叫做《命运的捉弄》——讲述了新年之夜,一名外科医生,因为一次不合时宜的醉酒让本来要飞往莫斯科的他乘错了飞机,来到了列宁格勒。在这里,他找到了远在‚莫斯科的家‛,同样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和家具,房门钥匙也通用。当他洗完澡上床后,在迷迷糊糊之中,卢卡申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女主人嘉娜回来了,深感震惊。在发生一连串的误会后,两人相互了解的喜剧故事。

情节的荒唐,加上演员的入木表演,让人忍俊不禁,不得不惊叹导演的巧妙安排。不同的城市,却拥有相同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样的房间、家具,乃至房门钥匙。 但是,在细致推敲下,也引来观者对于现代文明的一番思考。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炫彩霓虹……这种印象的隐含预设,实际是某种刻板的机械,千篇一律。

对于城市的感知,我们依靠的是自身的各种感觉去体验并经历一座城市,更在空间的时间进程中逐渐形成对城市的认知,其中视觉的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认知绝不局限于感知空间环境,更包含着对信息的理解、组织和保留,包含着环境的意义和联想,包含着价值的判断和偏爱。‚‘环境’被看作是一种精神建构,一种环境意象——意象是个人经验和价值观过滤环境刺激因素这一过程的结果‛。

由此,每个城市才会因为各种形式、层次的差异体现出彼此之间的不同,构成不同的空间意象,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对于城市的认可和归属感,城市的识别性在多个层面得以强化。

然而,消费主义盛嚣尘上的当下,现代城市更注重城市的布景,符号、标志充斥了所有的城市空间。一方面,本雅明在《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揭示了现代社会正处于从手工劳动的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是以机械复制为特点的图像艺术,图像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消费文化产生了过量的影像和符号,临时的、拼凑的、不真实的布景化的城市空间渲染着虚假的戏剧空间,将城市的真实生活完全地掩盖,城市空间也因此缺少了自身的思想基础。片断化的城市空间完全忽视了城市要素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自为政,不成体系;城市生活变成了对时尚、享受的片面追求,城市空间也恰恰在这样的公共生活中逐渐瓦解,城市文化被严重侵蚀。

城市作为鲜活的存在,作为由人为基点构成的大盒子,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将之人格化,看做一个生命存在体,去感知城市的脉动。

城市的发展,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没有任何多余的痕迹,仅仅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品交换的频繁,城市开始有了规划,有了设计。人们开始对城市进行区域的划分,界定出空间的性质。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下,越来越多的事物充斥于城市当中。

后来,城市不断地扩张、包容,它的形象‚是一部‘百科全书’,或者说是各种风格的‘大百货商场’,一切等级感甚或价值的同质化在其中都处于消解的过程中‛。它想尽力满足于城市中人们的需求,人却忘乎所以。城市的角色不断地被丰富,城市的模样也在符号和影像的杂糅下,逐渐趋同。在一个个符号象征的替代下,戴上了扭曲的面具,异化成为空间的代名词,而不是空间的实质。

《看不见的城市》里面,卡尔维诺天马行空,将城市进行了一定划分,唤起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城市概念,展开一张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通过城市与记忆、符号、欲望、贸易、眼睛、死者、天空等的联系生长出一个对于城市的梦想。

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对话时,说道:‚旅行时会发现城市的差异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

与其他的城市相像,她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形态不定的尘埃入侵各个大陆。而你的地图却保存了她们的差异:她们千差万别的风格组合,就像其名字的字母组合那样各不相同。……谁都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名字就会有多少种变化。‛

现代城市正在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中逐渐丢失城市的识别性、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城市空间在以空前的速度彼此接近和相似,以至于城市的差异逐渐从现实的空间转变为单纯的想像和记忆,成为可汗手中地图上简单的符号和图像。

城市‚形式的清单是永无穷尽的:只要每种形式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一座城市,新的城市就会不断产生。一旦各种形式穷尽了它们的变化,城市的末日就开始了‛。

我们或许不会像电影中的男主角,在不同的城市,找到与自己相同的家。但是,某一天,当你走进一座不熟悉的城市时,凭借对自身环境的记忆,却能摸索出这座城市大致的轮廓与符号影像,渐渐地失去探索城市的乐趣,失去了城市原本的光晕,乏味而木然。

用卡尔维诺书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只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要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相关文章

  •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1000字
  •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1000字 文本阅读的越来越走向多元的今天,我们总是会从无数个主题中洋洋洒洒的分散出各种解读:现代的,后现代的,现实的,超现实的.只要你想,总是会有结果. 然而我们的命题总归会回到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上,这些问题 ...查看


  • 语言与现象学的还原
  • 语言与现象学的还原 --现象学家如何自我言说 郑辟瑞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 题 号]B6 [复印期号]2009年06期 [原文出处]<人文杂志>(西安)2009年1期第5-11页 [英文标题]The Reduction o ...查看


  • [俄罗斯史]二十六.北方的斯芬克斯--亚历山大一世
  •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12日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长孙抱走,自己抚养.亚历山大出生后一年半,他的弟弟,也就是保罗的次子康斯坦丁降生,于是亚历山大兄弟均在祖母的呵护下成长,叶卡捷 ...查看


  • 伍迪·艾伦[中央公园西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内容摘要:伍迪・艾伦的<中央公园西路>对美国社会存在的婚姻道德矛盾和冲突作了充分的展示,具有一定的伦理内涵和伦理价值.剧中卡萝尔的伦理身份困惑及萨姆的婚外情,揭示出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体现出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 ...查看


  • 宗教社会学的"哥白尼革命"
  • 摘要:宗教市场论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宗教社会学家们使用的固有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被誉为宗教社会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本文通过时旧有宗教社会学理论与宗教市场论的比较分析,试图从其对旧理论范式的批判.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以 ...查看


  • 读了历史的丰碑有感
  • 读了<历史的丰碑>有感_1100字 暑假,我读了<历史的丰碑>这本书,深受启发和教育.该书追溯了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饱尝了&q ...查看


  • 埃及狮身人面像奇观之谜:风沙的"镌刻"
  • 埃及狮身人面像奇观之谜:风沙的"镌刻" 胡夫的圣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即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 ...查看


  • 3.1[认识自己]教案
  • <认识自己>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了解昨天的我,认识 ...查看


  • 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探究
  • 摘要:社会研究是复杂的认识活动.在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一种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种是人文主义方法论.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在经验中主张不同的研究方法,比较这两大方法论倾向对社会研究具有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