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摘 要]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久负盛名。诗歌最后两句,千古传唱,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句的表达意向进行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关键词]登乐游原 表达意向 好景不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8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登乐游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就因为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后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这两句诗,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美好的夕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天色接近傍晚,感觉心情不好,于是就驱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站在高高的乐游原上,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绚丽的霞光染红了天空和大地,这一刻是如此的辉煌、壮丽、灿烂,却又如此的短暂。而黄昏来临,一切的辉煌、壮丽和灿烂都将归于黯淡……从客观现象上讲,这种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可以说司空见惯。每当黄昏来临,美好的夕阳会很快消失,这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这首诗,也许是诗人在如实地描写眼前之景,也许是诗人在动情地赞叹夕阳之美。然而,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太多遗憾去读这首诗时,却别有一番“好景不长”的感觉。

  不知道这首诗写于哪年哪月,但据我的推测,李商隐大概是写于晚年。不管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人对《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阳光、向往光明的美好情感;有人说,这首诗象征着唐王朝将近衰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腐朽没落的悲愤;有人说,这首诗只是在描绘和赞美黄昏时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不管怎么说,前两种说法只是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实在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第三种说法“描绘和赞美夕阳”“热爱大自然”,这种表层意义上的景色赞美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夕阳红最美”,这也许就是诗人创作《登乐游原》的原本意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自然的寻常之景,但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平白、浅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遗憾”之意,寓情于景,读来的确意味深长。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四种说法,即将西下的夕阳,勾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人活一世,无论贫穷与富有、低贱与高贵,只有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才是生命的永恒追求。回首过去光阴似箭,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再看今朝人已暮年,岁月流逝却无可奈何。此时此刻,望着眼前美丽的夕阳红,诗人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青春再来!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诗人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再想想这首诗的第一句,其中“意不适”一词颇叫人玩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心情不悦、不快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处于国运将尽的晚唐时代,尽管他很有抱负,但在官场上却异常失意,所以他无法施展抱负,很不得志。这种伤感、郁闷的心情恰好是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原因,同时也是他面对夕阳“感慨人生短暂”的心态写照。不管诗人当时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站在乐游原上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好景不长”的伤感与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品味人生,叫人不得不感怀往日的沧桑、感叹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自然就深化了诗作的表达意向,丰富了诗作的生命内涵。

  带着伤感与遗憾读读《登乐游原》吧!反复读读后两句,还真想等黄昏临近,亲赴高山之巅,面对美好的夕阳,真情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再次感受这首诗的独有魅力。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如将真切的人生感受蕴涵其中,则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丰厚的生命内涵;尽管这首诗语言平白,但如将太多的人生遗憾融入其中,则字字句句都彰显着丰厚的语言张力。虽然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浓缩了沉甸甸的人生沧桑,读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作者运用了平实的创作语言,却让人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登乐游原》的创作虽然时隔千年,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却唱响千年。它唤起了读者诸多的想象,勾起了读者许多的伤感,留给了读者太多的遗憾!这就是诗作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低吟起诗句,不断的感伤、感叹、感慨之时,也希望人间好景常在!

  (责编 刘宇帆)

  [摘 要]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久负盛名。诗歌最后两句,千古传唱,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句的表达意向进行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关键词]登乐游原 表达意向 好景不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8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登乐游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就因为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后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这两句诗,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美好的夕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天色接近傍晚,感觉心情不好,于是就驱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站在高高的乐游原上,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绚丽的霞光染红了天空和大地,这一刻是如此的辉煌、壮丽、灿烂,却又如此的短暂。而黄昏来临,一切的辉煌、壮丽和灿烂都将归于黯淡……从客观现象上讲,这种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可以说司空见惯。每当黄昏来临,美好的夕阳会很快消失,这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这首诗,也许是诗人在如实地描写眼前之景,也许是诗人在动情地赞叹夕阳之美。然而,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太多遗憾去读这首诗时,却别有一番“好景不长”的感觉。

  不知道这首诗写于哪年哪月,但据我的推测,李商隐大概是写于晚年。不管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人对《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阳光、向往光明的美好情感;有人说,这首诗象征着唐王朝将近衰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腐朽没落的悲愤;有人说,这首诗只是在描绘和赞美黄昏时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不管怎么说,前两种说法只是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实在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第三种说法“描绘和赞美夕阳”“热爱大自然”,这种表层意义上的景色赞美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夕阳红最美”,这也许就是诗人创作《登乐游原》的原本意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自然的寻常之景,但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平白、浅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遗憾”之意,寓情于景,读来的确意味深长。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四种说法,即将西下的夕阳,勾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人活一世,无论贫穷与富有、低贱与高贵,只有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才是生命的永恒追求。回首过去光阴似箭,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再看今朝人已暮年,岁月流逝却无可奈何。此时此刻,望着眼前美丽的夕阳红,诗人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青春再来!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诗人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再想想这首诗的第一句,其中“意不适”一词颇叫人玩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心情不悦、不快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处于国运将尽的晚唐时代,尽管他很有抱负,但在官场上却异常失意,所以他无法施展抱负,很不得志。这种伤感、郁闷的心情恰好是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原因,同时也是他面对夕阳“感慨人生短暂”的心态写照。不管诗人当时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站在乐游原上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好景不长”的伤感与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品味人生,叫人不得不感怀往日的沧桑、感叹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自然就深化了诗作的表达意向,丰富了诗作的生命内涵。

  带着伤感与遗憾读读《登乐游原》吧!反复读读后两句,还真想等黄昏临近,亲赴高山之巅,面对美好的夕阳,真情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再次感受这首诗的独有魅力。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如将真切的人生感受蕴涵其中,则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丰厚的生命内涵;尽管这首诗语言平白,但如将太多的人生遗憾融入其中,则字字句句都彰显着丰厚的语言张力。虽然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浓缩了沉甸甸的人生沧桑,读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作者运用了平实的创作语言,却让人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登乐游原》的创作虽然时隔千年,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却唱响千年。它唤起了读者诸多的想象,勾起了读者许多的伤感,留给了读者太多的遗憾!这就是诗作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低吟起诗句,不断的感伤、感叹、感慨之时,也希望人间好景常在!

  (责编 刘宇帆)


相关文章

  •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1
  •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作者:柳金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5年第02期 [摘 要]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久负盛名.诗歌最后两句,千古传唱,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小学 ...查看


  • 陶瓷文化之于传统文化的解读
  • 摘要:陶瓷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本文从对陶瓷的解读入手,探索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对陶瓷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查看


  •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模拟题1 一. 解词:  文学四要素:艾布拉姆提出的关于文艺学对象的理论,认为文学是由宇宙.艺术家.作品和欣赏者四要素构成的系统,他把这四要素的关系概括为一种三角形的模式,并用这个模式来分析历史上的 文艺 ...查看


  • 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 内容摘要:"知人论世"是许多学生用得最多的方法,可是在时间有限的考场里如何才能快速鉴赏陌生作家的古诗词,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试题浅谈如何从诗题.意象.诗眼.注释四个方面入手鉴赏古诗词的题材.内容.情感. 关键词:诗题 意象 ...查看


  • 基于体验哲学的村上春树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隐喻意义解读
  • 摘 要: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国内和全世界的影响深远,这与其平易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的隐喻意义有密切联系,运用体验哲学指导下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基础,从<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观.音乐.女性.故乡.深井等概念中可以探求出其背 ...查看


  • 从广告语的定义.特点等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
  • 摘要: 广告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告语的国际化也是一种必然.如何有效地解读汉英广告语文化,广告语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广告语的定义.特点.功能及其跨文化性人手,比较汉英广告语文化的特点,探索广告语翻译的方法.策略和途 ...查看


  • 关注诗歌题目
  • 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 天津市大港第三中学 苗有志 联系电话:89976801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亦然.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师生并不关注诗歌的题目,他们往往例行公事般扫一眼题目,便投入到诗歌的解读中.那么,诗歌的题目到 ...查看


  • 从_三美_理论看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意美
  • 从"三美"理论看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意美 聂睿1 ,赵轶2 (1.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合作处 北京100083)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查看


  • 王维辋川诗的禅意解读-20161123-6
  • 学位论文 王维辋川诗的禅意解读 姓名: 论文摘要:诗人王维是禅意诗创作的代表人物,王维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很多山水景观诗作被广泛的传诵,受到人们的喜爱,王维的景观诗中描述了很多的禅意思想,表达者他内心的思想情感.王维在仕途发展上的不顺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