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7+粗盐的提纯(03)

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7 粗盐的提纯(03)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3•咸宁)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 水=1g/cm)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2.(2013•滨州)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 .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3.(2013•防城港)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 2SO 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 .Ba (NO 3)2 Na 2CO 3 HC1 B .BaC12 K 2CO 3 H 2SO 4

C .BaC12 Na 2CO 3 HC1 D .Ba (NO 3)2 K 2CO 3 H 2SO 4

2+2+2﹣4.(2013•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Mg 、SO 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

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5.(2013•乐山)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 4、Ca 、Mg 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32﹣2+2+

A .Na 2CO 3、BaCl 2、NaOH 、过滤、HCl

B .NaOH 、BaCl 2、Na 2CO 3、过滤、HCl

C .BaCl 2、Na 2CO 3、NaOH 、过滤、HCl

D .BaCl 2、NaOH 、Na 2CO 3、过滤、HCl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2013•大兴安岭)下面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2)操作______(填字母序号)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过滤时速率很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______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______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7.(2013•吉林)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液,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8.(2013•成都)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

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______.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______;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______(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9.(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

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______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______操作.

(3)已知试剂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为______(写化学式),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0.(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 ,2NaCl +2H 2

O 2NaOH +H 2↑+Cl 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 除去MgCl 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 2除去Na 2SO 4;④用稍过量的Na 2CO 3除去CaCl 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 除去NaOH 、Na 2CO 3;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或______(填步骤编号);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1.(2013•

桂林)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_____.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配制16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2.(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 、B 、C 三个步骤.

3

(1)B 步骤称为______.

(2)C 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13.(201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操作步骤.其中,操作B 的名称为:______;操作C 中,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2)某同学欲测定一瓶稀硫酸的pH ,他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片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 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______.

(3)如图2所示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______.

14.(2013•苏州)某食用盐是取自深埋地下千余米的岩盐为原料,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

(1)在实验室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______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______%.

(2)每百克食用盐中还需添加亚铁氰化钾1mg ,其作用是:______.

(3)现有一批采用此岩盐精制所得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是氯化钠60.0%、氯化钾40.0%.请列式计算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5.(2013•重庆)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3)A 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______.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______.D 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16.(201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7.(2013•天津)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 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2013•大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

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___.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 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 )变成碘(I 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______.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 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 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 2S 2O 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 2O 3溶液2g 时,I 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 2S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19.(2013•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______.

A .右盘重,砝码轻 B .右盘轻,样品重

C .左盘重,样品轻 D .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______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

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7 粗盐的提纯(0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3•咸宁)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 水=1g/cm)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分析】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解答】解:A 、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正确.

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溅出.不正确.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中的水是42mL ,质量为:1g/cm×42mL=42g,砝码质量是5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6%,所以按照②③①33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正确.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时,溶质质量不变,当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增大时,质量分数减小,所以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有影响.不正确. 故选:C .

【点评】实验时,要严格步骤、规范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步骤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

2.(2013•滨州)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 .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分析】A 、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使用方法解答;

B 、根据蒸发滤液的方法回答;

C 、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D 、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所需仪器.

【解答】解: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故A 错误;

B 、蒸发滤液时,有较多晶体析出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B 错误;

C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故C 正确;

D 、称量要用托盘天平、药匙,量取用量筒、滴管,溶解用烧杯,玻璃棒,然后装瓶,该过程不需加热,故不用酒精灯,故D 错误.

故选C .

【点评】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及仪器的用途及配制溶液的步骤、仪器是解答此题的基础,思维难度不大.

3.(2013•防城港)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 2SO 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 .Ba (NO 3)2 Na 2CO 3 HC1 B .BaC12 K 2CO 3 H 2SO 4

C .BaC12 Na 2CO 3 HC1 D .Ba (NO 3)2 K 2CO 3 H 2SO 4

【分析】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氯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碳酸钠能和氯化钡、氯化钙反应,通过反应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从而把杂质除去.

【解答】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把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把硫酸根离子转化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把钙离子、钡离子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最后加入稀盐酸,使稀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从而使溶液的PH=7.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掌握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从而选择合适的试剂把杂质除去.

4.(2013•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Mg 、SO 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分析】根据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④加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④加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

②⑤④①③

故选D . 2+2+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过滤要放在所有沉淀步骤的最后.

5.(2013•乐山)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 4、Ca 、Mg 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2﹣2+2+( )

A .Na 2CO 3、BaCl 2、NaOH 、过滤、HCl

B .NaOH 、BaCl 2、Na 2CO 3、过滤、HCl

C .BaCl 2、Na 2CO 3、NaOH 、过滤、HCl

D .BaCl 2、NaOH 、Na 2CO 3、过滤、HCl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而剩余的氯化钡无法除去,最后得到的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钡.错误.

B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C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D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故选:A .

【点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够进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2013•大兴安岭)下面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CBA (填字母序号);

(2)操作 B (填字母序号)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如果过滤时速率很慢,可能的原因是 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 ;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 蒸发 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 碘 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分析】粗盐提纯的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结晶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解答】解:(1)C 是溶解,B 是过滤,A 是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BA .

故填:CBA .

(2)B 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引流.

(3)如果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会导致过滤时速率太慢.

故填: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蒸发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碘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故填:蒸发;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的步骤、方法等知识,比较简单,熟记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

7.(2013•吉林)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过滤后向滤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将它们除去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据此分析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

【解答】解:(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是为了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计算产率等步骤.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Cl 2+2NaOH=Mg(OH )2↓+2NaCl 、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溶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将它们除去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1)蒸发;(2)MgCl 2+2NaOH=Mg(OH )2↓+2NaCl 等;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注意事项、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3•成都)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MgCl +2NaOH ═Mg (OH )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 碳酸钙 .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不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

(7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分析】可以从物质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解答.

【解答】解:(1)通过溶解、过滤可以把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

故填: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通过步骤③和④,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故填: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故填:过滤;漏斗.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2NaOH ═Mg (OH )2↓+2NaCl .

故填:MgCl 2+2NaOH ═Mg (OH )2↓+2NaCl .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故填: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碳酸钙.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6)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MgCO 3、Ca (OH )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故答案为:不可行;MgCO 3、Ca (OH )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7)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在除去MgCl 2和CaCl 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 和Na 2CO 3.

故填:在除去MgCl 2和CaCl 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 和Na 2CO 3.

(8)设计的实验是: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故答案为: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点评】本题涉及除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进行情况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比较难,是综合性题目.

9.(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

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 BADC (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 过滤 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 蒸发 操作.

(3)已知试剂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 C (填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4)步骤②③中

【分析】(1)净化水的物质要有一定的顺序;

(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

(3)显碱性的物质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4)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和盐酸反应中和反应.

【解答】解:(1)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应该是:用小卵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

故填:BADC .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蒸发操作.

故填:过滤;蒸发.

(3)如果试剂X 是碱溶液,碱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 (OH )2.

故填:Mg (OH )2.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氯化钡在加入碳酸钠后,能够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在加入碳酸钠后无法除去,所以氢氧化钾不符合要求.

故填:C .

(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 +HCl ═NaCl +H 2O .

故填: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NaOH +HCl ═NaCl +H 2O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的提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0.(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 ,2NaCl +2H 2

O 2NaOH +H 2↑+Cl 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 除去MgCl 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 2除去Na 2SO 4;④用稍过量的Na 2CO 3除去CaCl 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 除去NaOH 、Na 2CO 3;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③④②⑤ 或 ③①④②⑤ (填步骤编号);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除去MgCl 2;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除去Na 2SO 4;至于先除氯化镁,还是先除硫酸钠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氯化钙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①③④②⑤或③①④②⑤或③④①②⑤.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有一个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 2+Na 2CO 3=BaCO3↓+2NaCl .

故答案为:(1)①③④②⑤;③①④②⑤;

(2)BaCl 2+Na 2CO 3=BaCO3↓+2Na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中的物质的除杂或净化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

11.(2013•桂林)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 过滤 ;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 防止液体外溅 .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 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 (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 ab (填字母编号).

a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配制16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 7.7 ml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分析】(1)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

(2)溶解、过滤、蒸发都要用到玻璃棒;

(3)实验操作不当时,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4)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物质质量会大于需要的质量;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体积会偏小;

(5)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1)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外溅.

故填:玻璃棒;防止液体外溅.

(3)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这部分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这样会导致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偏低.

故填: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

(4)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取水俯视读数时,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计算的结果偏大,即都会使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

故填:ab .

(5)解: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 ,

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1.04g/cm×X ×6%=16g×3%,

X=7.7ml.

故填:7.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提纯粗盐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很广泛,例如可以用来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2.(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 、B 、C 三个步骤.

3

(1)B 步骤称为 过滤 .

(2)C 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B (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分析】(1)B 操作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

(2)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B 步骤为过滤操作,是将不溶于液体的泥沙与食盐水分离的操作.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故答案为:(1)过滤;(2)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一般步骤、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201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操作步骤.其中,操作B 的名称为: 过滤 ;操作C 中,给蒸发皿加热时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2)某同学欲测定一瓶稀硫酸的pH ,他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片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 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 .

(3)如图2所示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 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更快,但是5%的过氧化氢溶液本来比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快,即没有控制变量 .

【分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有些仪器能够直接加热,有些仪器不能直接加热; 测定溶液的pH 有严格的操作步骤;

对比实验要控制好相关方面的量.

【解答】解:(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三个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故填:过滤;不需要.

(2)测定溶液pH 的方法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因为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会使测定的结果不正确,pH 试纸伸入到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

故填: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

(3)该实验对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不正确,既然是对比实验,应该使两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再向其中1个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就能够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

故填:不能;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更快,但是5%的过氧化氢溶液本来比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快,即没有控制变量.

【点评】由本题可知,对比实验中,控制相关方面的量是多么的重要,对比实验也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14.(2013•苏州)某食用盐是取自深埋地下千余米的岩盐为原料,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

(1)在实验室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 蒸发 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 80 %.

(2)每百克食用盐中还需添加亚铁氰化钾1mg ,其作用是: 预防缺铁性贫血 .

(3)现有一批采用此岩盐精制所得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是氯化钠60.0%、氯化钾40.0%.请列式计算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粗盐的提纯的步骤分析;

(2)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3)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答】解:(1)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80%;

(2)向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预防缺铁性贫血;

(3)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

﹣×100%×60%=×100%(1﹣60%)≈15.7%. ×100%故答案为:(1)蒸发,80;(2)预防缺铁性贫血;(3)15.7%.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即可解答.

15.(2013•重庆)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 的名称是 漏斗 .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AC (填序号).

(3)A 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 加快溶解 .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 检查处理后再过滤一次 .D 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分析】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玻璃棒的用途很广泛;

如果达不到实验目的时,要检查原因;

蒸发结晶操作时,不能把水蒸干后停止加热.

【解答】解:(1)仪器a 的名称是漏斗.

故填:漏斗.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需要把氯化钠溶解在水中;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溶解、过滤,计算粗盐的产率时需要称量蒸发得到的食盐的质量;

所以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溶解、称量. 故填:AC .

(3)A 中玻璃棒搅拌时,能够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故填:加快溶解.

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要检查原因,分析可能情况,例如滤纸是否破损,下面的烧杯是否洁净等,检查处理后再过滤.

故填:检查处理后再过滤一次.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

故填:较多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滤方面的知识,比较容易,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题目,正确解答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

16.(201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①⑤②③⑥④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分析】(1)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2)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的主要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再根据要求适当地增减步骤;

(4)蒸发时不能把水蒸干;

(5)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实验一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2)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并且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药品、把药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故填: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时,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时,会使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①②③.

【点评】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分析操作不当的原因是难点,这类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17.(2013•天津)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 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不正确.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不正确.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就又溶解了;正确. 故填:AD .

(2)氯气和溴化钠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Br +Cl 2

故填:2NaBr +Cl 22NaCl +Br 2. 2NaCl +Br 2.

【点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规范性.

18.(2013•大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

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蒸发结晶 .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4)步骤②和步骤④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 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 )变成碘(I 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 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 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 2S 2O 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 2O 3溶液2g 时,I 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 2S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钠,碳酸钠可以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稀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反应生成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计算可以判断食盐中的碘元素含量是否合格.

【解答】解:(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蒸发结晶.

故填:蒸发结晶.

(2)实验步骤②中涉及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

故填: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故填:不可以;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故填: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6)①若食盐中有碘酸钾,则加入食盐后,在酸性条件下,食盐中的碘酸钾可以将碘化钾变成碘(I 2),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故填: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②由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和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可知,I 和Na 2S 2O 3的对应关系为:I →6Na 2S 2O 3,

设1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为X ,

2g0.237%的Na 2S 2O 3溶液中Na 2S 2O 3的质量为:2g ×0.237%=0.00474g,

I →6Na 2S 2O 3,

127 948

X

0.00474g =

X=0.000635g,

1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是0.000635g ,100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为:0.000635g ×=0.0635g=63.5mg,

与图中的信息比较,该食盐样品不合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的过程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避免出错.

19.(2013•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D .

A .右盘重,砝码轻 B .右盘轻,样品重

C .左盘重,样品轻 D .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

(3)第⑤

(4)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 过滤 ,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三层滤纸 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分析】(1)根据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进行解答;

(2)根据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镁进行解答;

(3)根据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进行解答;

(4)根据过滤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方法进行解答;

(5)根据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进行解答;

(6)根据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1)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左盘轻,砝码重;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 2+2NaOH=Mg(OH )2↓+2NaCl ;

(3)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

(4)过滤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方法,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

(6)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1)D ;

(2)MgCl 2+2NaOH=Mg(OH )2↓+2NaCl ;

(3)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

(4)过滤;三层滤纸;

(5)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

(6)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点评】本题从多个角度对氯化钠的提纯实验进行了全面考察,灵活性强.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fqk ;sdwdxk ;mlp ;sdpylytx ;sdlypyhcl (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年10月4日

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7 粗盐的提纯(03)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3•咸宁)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 水=1g/cm)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2.(2013•滨州)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 .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3.(2013•防城港)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 2SO 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 .Ba (NO 3)2 Na 2CO 3 HC1 B .BaC12 K 2CO 3 H 2SO 4

C .BaC12 Na 2CO 3 HC1 D .Ba (NO 3)2 K 2CO 3 H 2SO 4

2+2+2﹣4.(2013•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Mg 、SO 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

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5.(2013•乐山)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 4、Ca 、Mg 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32﹣2+2+

A .Na 2CO 3、BaCl 2、NaOH 、过滤、HCl

B .NaOH 、BaCl 2、Na 2CO 3、过滤、HCl

C .BaCl 2、Na 2CO 3、NaOH 、过滤、HCl

D .BaCl 2、NaOH 、Na 2CO 3、过滤、HCl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2013•大兴安岭)下面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2)操作______(填字母序号)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过滤时速率很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______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______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7.(2013•吉林)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液,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8.(2013•成都)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

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______.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______;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______(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9.(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

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______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______操作.

(3)已知试剂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为______(写化学式),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0.(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 ,2NaCl +2H 2

O 2NaOH +H 2↑+Cl 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 除去MgCl 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 2除去Na 2SO 4;④用稍过量的Na 2CO 3除去CaCl 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 除去NaOH 、Na 2CO 3;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或______(填步骤编号);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1.(2013•

桂林)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_____.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配制16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2.(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 、B 、C 三个步骤.

3

(1)B 步骤称为______.

(2)C 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13.(201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操作步骤.其中,操作B 的名称为:______;操作C 中,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2)某同学欲测定一瓶稀硫酸的pH ,他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片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 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______.

(3)如图2所示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______.

14.(2013•苏州)某食用盐是取自深埋地下千余米的岩盐为原料,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

(1)在实验室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______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______%.

(2)每百克食用盐中还需添加亚铁氰化钾1mg ,其作用是:______.

(3)现有一批采用此岩盐精制所得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是氯化钠60.0%、氯化钾40.0%.请列式计算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5.(2013•重庆)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3)A 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______.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______.D 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16.(201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7.(2013•天津)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 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2013•大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

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___.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 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 )变成碘(I 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______.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 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 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 2S 2O 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 2O 3溶液2g 时,I 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 2S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19.(2013•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______.

A .右盘重,砝码轻 B .右盘轻,样品重

C .左盘重,样品轻 D .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______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

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7 粗盐的提纯(0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3•咸宁)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 水=1g/cm)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分析】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解答】解:A 、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正确.

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溅出.不正确.

C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时,量筒中的水是42mL ,质量为:1g/cm×42mL=42g,砝码质量是5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6%,所以按照②③①33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正确.

D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时,溶质质量不变,当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增大时,质量分数减小,所以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有影响.不正确. 故选:C .

【点评】实验时,要严格步骤、规范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步骤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

2.(2013•滨州)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 .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分析】A 、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使用方法解答;

B 、根据蒸发滤液的方法回答;

C 、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D 、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所需仪器.

【解答】解:A 、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故A 错误;

B 、蒸发滤液时,有较多晶体析出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B 错误;

C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故C 正确;

D 、称量要用托盘天平、药匙,量取用量筒、滴管,溶解用烧杯,玻璃棒,然后装瓶,该过程不需加热,故不用酒精灯,故D 错误.

故选C .

【点评】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及仪器的用途及配制溶液的步骤、仪器是解答此题的基础,思维难度不大.

3.(2013•防城港)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 2SO 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 .Ba (NO 3)2 Na 2CO 3 HC1 B .BaC12 K 2CO 3 H 2SO 4

C .BaC12 Na 2CO 3 HC1 D .Ba (NO 3)2 K 2CO 3 H 2SO 4

【分析】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氯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碳酸钠能和氯化钡、氯化钙反应,通过反应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从而把杂质除去.

【解答】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把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把硫酸根离子转化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把钙离子、钡离子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最后加入稀盐酸,使稀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从而使溶液的PH=7.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掌握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从而选择合适的试剂把杂质除去.

4.(2013•烟台)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Mg 、SO 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分析】根据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④加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④加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

②⑤④①③

故选D . 2+2+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过滤要放在所有沉淀步骤的最后.

5.(2013•乐山)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 4、Ca 、Mg 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2﹣2+2+( )

A .Na 2CO 3、BaCl 2、NaOH 、过滤、HCl

B .NaOH 、BaCl 2、Na 2CO 3、过滤、HCl

C .BaCl 2、Na 2CO 3、NaOH 、过滤、HCl

D .BaCl 2、NaOH 、Na 2CO 3、过滤、HCl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而剩余的氯化钡无法除去,最后得到的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钡.错误.

B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C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D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正确.

故选:A .

【点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够进行.

二、填空题(共6小题)

6.(2013•大兴安岭)下面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CBA (填字母序号);

(2)操作 B (填字母序号)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如果过滤时速率很慢,可能的原因是 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 ;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 蒸发 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 碘 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分析】粗盐提纯的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结晶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解答】解:(1)C 是溶解,B 是过滤,A 是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BA .

故填:CBA .

(2)B 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引流.

(3)如果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会导致过滤时速率太慢.

故填:液体中不溶性的杂质太多.

(4)晾晒海水得到粗盐是利用蒸发的结晶方法,人们可以食用海产品补充碘元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故填:蒸发;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的步骤、方法等知识,比较简单,熟记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

7.(2013•吉林)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过滤后向滤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将它们除去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据此分析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

【解答】解:(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是为了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计算产率等步骤.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Cl 2+2NaOH=Mg(OH )2↓+2NaCl 、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溶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将它们除去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1)蒸发;(2)MgCl 2+2NaOH=Mg(OH )2↓+2NaCl 等;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注意事项、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3•成都)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MgCl +2NaOH ═Mg (OH )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 碳酸钙 .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不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

(7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分析】可以从物质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解答.

【解答】解:(1)通过溶解、过滤可以把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

故填: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通过步骤③和④,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故填: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故填:过滤;漏斗.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2NaOH ═Mg (OH )2↓+2NaCl .

故填:MgCl 2+2NaOH ═Mg (OH )2↓+2NaCl .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故填: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碳酸钙.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6)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MgCO 3、Ca (OH )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故答案为:不可行;MgCO 3、Ca (OH )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7)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在除去MgCl 2和CaCl 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 和Na 2CO 3.

故填:在除去MgCl 2和CaCl 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 和Na 2CO 3.

(8)设计的实验是: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故答案为:向溶液C 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点评】本题涉及除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进行情况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比较难,是综合性题目.

9.(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

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 BADC (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 过滤 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 蒸发 操作.

(3)已知试剂X 是碱溶液,则沉淀I ,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 C (填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4)步骤②③中

【分析】(1)净化水的物质要有一定的顺序;

(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

(3)显碱性的物质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4)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和盐酸反应中和反应.

【解答】解:(1)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应该是:用小卵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

故填:BADC .

(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蒸发操作.

故填:过滤;蒸发.

(3)如果试剂X 是碱溶液,碱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 (OH )2.

故填:Mg (OH )2.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氯化钡在加入碳酸钠后,能够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在加入碳酸钠后无法除去,所以氢氧化钾不符合要求.

故填:C .

(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 +HCl ═NaCl +H 2O .

故填: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NaOH +HCl ═NaCl +H 2O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的提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0.(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 ,2NaCl +2H 2

O 2NaOH +H 2↑+Cl 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 除去MgCl 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 2除去Na 2SO 4;④用稍过量的Na 2CO 3除去CaCl 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 除去NaOH 、Na 2CO 3;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③④②⑤ 或 ③①④②⑤ (填步骤编号);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除去MgCl 2;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除去Na 2SO 4;至于先除氯化镁,还是先除硫酸钠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氯化钙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①③④②⑤或③①④②⑤或③④①②⑤.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有一个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 2+Na 2CO 3=BaCO3↓+2NaCl .

故答案为:(1)①③④②⑤;③①④②⑤;

(2)BaCl 2+Na 2CO 3=BaCO3↓+2Na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中的物质的除杂或净化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

11.(2013•桂林)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 过滤 ;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 防止液体外溅 .

(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 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 (只写一种原因).

(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 ab (填字母编号).

a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

(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配制16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 7.7 ml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分析】(1)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

(2)溶解、过滤、蒸发都要用到玻璃棒;

(3)实验操作不当时,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4)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物质质量会大于需要的质量;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体积会偏小;

(5)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1)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操作③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外溅.

故填:玻璃棒;防止液体外溅.

(3)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这部分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这样会导致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偏低.

故填: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

(4)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取水俯视读数时,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计算的结果偏大,即都会使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

故填:ab .

(5)解: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 ,

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1.04g/cm×X ×6%=16g×3%,

X=7.7ml.

故填:7.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提纯粗盐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很广泛,例如可以用来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2.(2013•衢州)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 、B 、C 三个步骤.

3

(1)B 步骤称为 过滤 .

(2)C 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B (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分析】(1)B 操作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

(2)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B 步骤为过滤操作,是将不溶于液体的泥沙与食盐水分离的操作.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故答案为:(1)过滤;(2)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一般步骤、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201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主要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操作步骤.其中,操作B 的名称为: 过滤 ;操作C 中,给蒸发皿加热时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2)某同学欲测定一瓶稀硫酸的pH ,他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片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 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 .

(3)如图2所示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 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更快,但是5%的过氧化氢溶液本来比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快,即没有控制变量 .

【分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有些仪器能够直接加热,有些仪器不能直接加热; 测定溶液的pH 有严格的操作步骤;

对比实验要控制好相关方面的量.

【解答】解:(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三个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故填:过滤;不需要.

(2)测定溶液pH 的方法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因为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会使测定的结果不正确,pH 试纸伸入到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

故填: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

(3)该实验对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不正确,既然是对比实验,应该使两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再向其中1个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就能够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

故填:不能;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更快,但是5%的过氧化氢溶液本来比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快,即没有控制变量.

【点评】由本题可知,对比实验中,控制相关方面的量是多么的重要,对比实验也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14.(2013•苏州)某食用盐是取自深埋地下千余米的岩盐为原料,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

(1)在实验室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 蒸发 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 80 %.

(2)每百克食用盐中还需添加亚铁氰化钾1mg ,其作用是: 预防缺铁性贫血 .

(3)现有一批采用此岩盐精制所得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是氯化钠60.0%、氯化钾40.0%.请列式计算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粗盐的提纯的步骤分析;

(2)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3)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答】解:(1)若将5.0g 该岩盐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步骤,初步提纯后,得到4.0g 精盐,其产率为:=80%;

(2)向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预防缺铁性贫血;

(3)该批食用盐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比纯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低:

﹣×100%×60%=×100%(1﹣60%)≈15.7%. ×100%故答案为:(1)蒸发,80;(2)预防缺铁性贫血;(3)15.7%.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即可解答.

15.(2013•重庆)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 的名称是 漏斗 .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AC (填序号).

(3)A 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 加快溶解 .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 检查处理后再过滤一次 .D 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分析】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玻璃棒的用途很广泛;

如果达不到实验目的时,要检查原因;

蒸发结晶操作时,不能把水蒸干后停止加热.

【解答】解:(1)仪器a 的名称是漏斗.

故填:漏斗.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需要把氯化钠溶解在水中;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溶解、过滤,计算粗盐的产率时需要称量蒸发得到的食盐的质量;

所以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溶解、称量. 故填:AC .

(3)A 中玻璃棒搅拌时,能够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故填:加快溶解.

如果B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要检查原因,分析可能情况,例如滤纸是否破损,下面的烧杯是否洁净等,检查处理后再过滤.

故填:检查处理后再过滤一次.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

故填:较多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滤方面的知识,比较容易,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题目,正确解答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

16.(201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①⑤②③⑥④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分析】(1)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2)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的主要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再根据要求适当地增减步骤;

(4)蒸发时不能把水蒸干;

(5)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实验一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2)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并且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药品、把药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故填: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时,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时,会使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①②③.

【点评】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分析操作不当的原因是难点,这类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17.(2013•天津)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

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 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A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

B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逐渐减小;不正确.

C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不正确.

D 、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就又溶解了;正确. 故填:AD .

(2)氯气和溴化钠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Br +Cl 2

故填:2NaBr +Cl 22NaCl +Br 2. 2NaCl +Br 2.

【点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规范性.

18.(2013•大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

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蒸发结晶 .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4)步骤②和步骤④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 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 )变成碘(I 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 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 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 2S 2O 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 2O 3溶液2g 时,I 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 2S 2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钠,碳酸钠可以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稀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反应生成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计算可以判断食盐中的碘元素含量是否合格.

【解答】解:(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蒸发结晶.

故填:蒸发结晶.

(2)实验步骤②中涉及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

故填: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故填:不可以;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5)检验步骤④中Na 2CO 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故填: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6)①若食盐中有碘酸钾,则加入食盐后,在酸性条件下,食盐中的碘酸钾可以将碘化钾变成碘(I 2),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故填: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②由KIO 3+5KI +6HCl=6KCI+3I 2+3H 2O 和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可知,I 和Na 2S 2O 3的对应关系为:I →6Na 2S 2O 3,

设1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为X ,

2g0.237%的Na 2S 2O 3溶液中Na 2S 2O 3的质量为:2g ×0.237%=0.00474g,

I →6Na 2S 2O 3,

127 948

X

0.00474g =

X=0.000635g,

1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是0.000635g ,1000g 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质量为:0.000635g ×=0.0635g=63.5mg,

与图中的信息比较,该食盐样品不合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的过程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避免出错.

19.(2013•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D .

A .右盘重,砝码轻 B .右盘轻,样品重

C .左盘重,样品轻 D .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

(3)第⑤

(4)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 过滤 ,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三层滤纸 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分析】(1)根据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进行解答;

(2)根据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镁进行解答;

(3)根据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进行解答;

(4)根据过滤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方法进行解答;

(5)根据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进行解答;

(6)根据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1)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左盘轻,砝码重;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 2+2NaOH=Mg(OH )2↓+2NaCl ;

(3)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

(4)过滤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方法,第⑥步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

(6)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1)D ;

(2)MgCl 2+2NaOH=Mg(OH )2↓+2NaCl ;

(3)除去杂质CaCl 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 2;

(4)过滤;三层滤纸;

(5)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 和Na 2CO 3;

(6)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点评】本题从多个角度对氯化钠的提纯实验进行了全面考察,灵活性强.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fqk ;sdwdxk ;mlp ;sdpylytx ;sdlypyhcl (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年10月4日


相关文章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初中英语辅导
  • 初中英语辅导 http://blog.sina.com.cn/czyingyufudao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博文 全部博文(310) 英语作文(42) 英语学习方法(72) 初中试题教案(46) 初中英语知 ...查看


  • 2011南京市化学中考试卷
  • 1.(1分)(2011•南京)2011年5月20日上午,首批带有第二届青奥会会徽的天特许商品在南京面市.制作特 8.(1分)(2011•南京)2011年3月,日本近海强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导致环境出9.(1分)(20 ...查看


  • 2014年福州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 二○一四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 学 试 卷 (全卷共6页,1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2014学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卷及答案
  • 浣纱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科学 分值:2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4分,共80分) 1.小明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J B.0.2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化 学 部 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 律无效. 相 ...查看


  • 2013泰州中考细节
  • 泰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意见>([2008]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