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妮日记有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名着。它的作者是14岁的安妮。弗兰克,可惜她在15岁就死了。

  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隐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的集中营。“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

  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家中。安妮于1954年3月——解放前的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

  在书中,安妮提到了与她一起隐藏的同伴们,她对范丹太太的虚伪、对她的父亲献殷勤的厌恶。她自尊心强、有独立的见解,她认为她的母亲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妇所做的琐事,她要成为一个自立的女人;她认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经常与他们产生冲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彼得从友情到爱情的情感的渴望。

  “范丹太太,那个宿命论者,吓得快要哭了,很小声地说:“噢,太可怕了,炮打得这么凶!”用另一句话说,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觉得白天不像黑夜那么可怕。我像发烧似的那么叫喊,请求爸爸点上蜡烛。可是他铁面无情,仍然没有点亮蜡烛。这时突然响起了哒哒的机关枪声,这比炮声更可怕。母亲从床上跳起来,点上蜡烛,这使父亲很生气,认为违反了他的意思,妈妈坚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样是个老兵呀!”事情就此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们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们所说的炮声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难中表现的如此坚强、勇敢。她鼓励自己要度过这次劫难,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她开朗的个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学校去和同伴们学习、玩耍。她在战争后希望能成为荷兰人,她认为荷兰人的勇敢品质让她钦佩。

  这个寒假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名着。它的作者是14岁的安妮。弗兰克,可惜她在15岁就死了。

  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隐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的集中营。“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

  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家中。安妮于1954年3月——解放前的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

  在书中,安妮提到了与她一起隐藏的同伴们,她对范丹太太的虚伪、对她的父亲献殷勤的厌恶。她自尊心强、有独立的见解,她认为她的母亲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妇所做的琐事,她要成为一个自立的女人;她认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经常与他们产生冲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彼得从友情到爱情的情感的渴望。

  “范丹太太,那个宿命论者,吓得快要哭了,很小声地说:“噢,太可怕了,炮打得这么凶!”用另一句话说,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觉得白天不像黑夜那么可怕。我像发烧似的那么叫喊,请求爸爸点上蜡烛。可是他铁面无情,仍然没有点亮蜡烛。这时突然响起了哒哒的机关枪声,这比炮声更可怕。母亲从床上跳起来,点上蜡烛,这使父亲很生气,认为违反了他的意思,妈妈坚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样是个老兵呀!”事情就此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们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们所说的炮声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难中表现的如此坚强、勇敢。她鼓励自己要度过这次劫难,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她开朗的个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学校去和同伴们学习、玩耍。她在战争后希望能成为荷兰人,她认为荷兰人的勇敢品质让她钦佩。


相关文章

  • 日记观后感
  • <星空日记>观后感 在跟车协的团课中,看到这个北大的立志微电影,有好多的感慨.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乡下孩子,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想,但却一直被人嘲笑,在 现实和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习了经济学,天文学, ...查看


  • 读书笔记(安妮日记)
  • 珍惜美好生活,肩负时代使命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 ...查看


  • 娱乐美联英语 [安妮日记]非安妮一人所著
  • 小编给你一个美联英语官方免费试听课申请链接: http://m.meten.com/test/waijiao.aspx?tid=16-73675-0 美联英语提供:娱乐英语 <安妮日记>非安妮一人所著 When Otto Fra ...查看


  • 密室的生活高二语文教案
  • 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教学目标 1. 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的情感和思考,感受她在厄运中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人性善的深信不疑. 2. 学习.了解书评的一般写法,尝试写评论性的文章. 说明: 本文是& ...查看


  •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
  • 好句摘抄: 01.阳光灿烂,天空蔚蓝,还有美妙的微风,我在渴望,如此渴望,渴望着一切.我想谈话,我渴望自由,渴望朋友,想一个人待着,我真的很想哭!我感觉自己就要爆发了,我知道哭出来会好受一些的;但我不能,我焦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 ...查看


  • 书卡34|这是历史上最特别的一本日记
  • 昨日签:延迟满足 今日签:战争 2017.3.7 ▼▼▼点击长按,保存读书卡 杏仁记录 我想向你隆重推荐这本书 --<安妮日记>,它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一本真实的日记.日记的主人安妮是一个德籍的犹太人少女,二战期间,她和她的 ...查看


  • 敬老院献爱心
  • 敬老院献爱心 腊月二十五,我们艺海琴行组织去镇敬老院看望老人.一大早,我和妈妈就赶到集合地点.一个个披好缎带,戴上小红帽,整装待发. 当老师和家长拉着我们的手走到敬老院时,老人们早已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我们.伙伴们甜甜地叫着"爷爷 ...查看


  •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800字
  • <安妮>读书笔记800 字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 ...查看


  • 读[狼图腾]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读后感 首页 > 中文 > 读后感 ·小丫林晓梅读后感 ·读心态决定命运有感 ·"养花"读后感 ·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西游记的一点感想 · 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