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全套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

第一课《同一首歌》说课稿

一、各位老师、评委们,您们好!(鞠躬)

今天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同一首歌》。(板书:《同一首歌》)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①. 简介: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②. 教学内容:欣赏《同一首歌》;学唱《同一首歌》;学习相关乐理知识。(板书:全部)

2、【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3、【重点和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4、【教法选择】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同学们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法、鼓励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用听,视觉感知歌曲情绪、意境。运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方式,在听听,想想,说说中学会歌曲,感知音乐结构和风格。通过诗朗诵、绘画等让学生体会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结合产

生的美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使之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6、【教具准备】

教具:钢琴、碟机、音视频设备、教学光碟,发给学生的乐谱资料。

三、【教学流程介绍】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四川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播放《同一首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的旋律,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设计意图】: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上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歌曲内容“感受音乐、 体验音乐”是本课教法的宗旨。通过聆听、形体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新歌《同一首歌》(板书:标题)

⑴. 学习歌词,领会词意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2、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⑵. 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学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着唱法。)提示:

(1)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2)注意#4的音准。2、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板书

⑶. 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⑷. 教师点评、归纳。续板书: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⑸. 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示:(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创设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的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演唱歌曲。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如师生互换角色,独唱、齐唱、分组对唱、男女接龙等。)

2) 歌曲处理. 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共同展示,歌曲表演,一名学生指挥。

2)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为强调音乐学科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

单凭本首歌曲来表达歌曲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选择了:

1)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MTV

【设计意图】为强调音乐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的横向联系与沟通,课中设计了创编音乐故事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一首歌》,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第一课《同一首歌》: 我的祖国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的插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朗的颂歌。“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角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首歌曲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歌曲音域较宽,气势宏伟,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的一些片断,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是很合适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的出处、词曲作者、原唱,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分辨作品的曲式,让学生通过听辨知道哪些音乐要素刻画表现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作品内涵和情感,感受探究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

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视、听、辨、唱结合

四、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下载音乐、视频资料、钢琴、学生准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与歌曲相关的资料 副歌的概念提前交代清楚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约3分钟)

1、师: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先唱一首同学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歌曲。(放课件)师生同唱。

师: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唱一段,谁知道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电影插曲,电影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这也是一首非常富有生命力的歌曲,传唱了半个世纪,传唱了几代人,不但我们喜欢,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来,就会唤起他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所以说一首好的艺术歌曲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会永远的被人们记住。

二、授新课:(约35分钟)

1、对作品文字材料的认知(约7分钟)

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来欣赏一首这样的歌曲,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的名字叫《我的祖国》。(课件出示课题)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课件填空)

词作者:乔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词坛泰斗 ”,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乔羽二人共同的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

原唱:郭兰英,著名歌唱家,音色甜美 ,她的演唱增加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如果说作词作曲是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那演唱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是对作品的三度创作,所以演唱者的演唱是至关重要,她是作者与听众的纽带,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电影名字:《上甘岭》

时代背景: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战士

备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形成对作品的系统的认知。

2、完整感受作品(约10分钟)

(1)师:下面我们就看着歌谱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听一遍,听的同时同学们要思考两个问题: 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提示学生从歌词的角度思考)

歌曲分几个乐段?(提示学生从音乐角度听辨)

(2)课件放录音,学生看着歌谱完整的倾听。

(3)提问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

一是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对祖国的赞美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随后就上述结果,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一步步分析歌词的内涵,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三段歌词就像三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4)提问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AB 两个的乐段

教师课件演示A B两个乐段的起始顺序。

3、分乐段欣赏A (约7分钟)

(1)聆听A 乐段歌曲思考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婉转流畅„„

(2)师:谁来说说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音乐一开始听到了什么声音?——歌声——属于人声分类的哪一类?——女声——女声音色有什么特点?——柔和甜美——演唱形式怎样?——合唱、领唱——旋律线条进行的特点?(前面的二部合唱是歌曲的引子,主要分析下面的领唱)——单一旋律且波浪进行,讲解(音程跳跃最大的是第一小节二三拍间的八度跳进)——歌曲具有什么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格,讲解(五声F 宫调式)——速度力度怎样?——一成不变的稍慢的速度,mf 的力度

(4)师小结:歌曲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女声那特有的柔和甜美的音色、用领唱的形式演唱出歌曲的主旋律,旋律线条波浪进行,歌曲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五声F 宫调式,加上从头至尾那种稍慢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 ,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让我们产生了优美流畅抒情的感觉,这种音乐手法就把战士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

(5)教师弹奏A 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4、(约7分钟)

(1)聆听B 乐段思考问题:和A 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充满激情的、气势磅礴的„„

(2)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及时肯定正确的方面,对错误的也不要否定而要及时的予以鼓励,让学生再听再想。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依照A 乐段分析的顺序,我们还从听到的歌声开始——听到的歌声和A 乐段对比是否相同?——不同——怎么不同?——是混声,既有男声又有女声——音色特点怎样?——女高音炫丽的富有穿透力的、女中音柔和甜美的、男高音高亢的明亮的、男低音低沉浑厚的,四种不同的音色——分别演唱四个声部不同的旋律——这种多声部旋律形成的和声织体,它的音响效果是立体的重叠交织在一起同时呈现给听众的——音响上给人一种庞大恢宏的感觉——厚重感——再加上宽广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行进——稍快并变化的速度——mf 并渐强到ff 的力度变化,把气势磅礴的情绪渲染出来,使我们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感觉,也把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的决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教师弹奏B 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5、(约5分钟)聆听观看原版电影录像的歌曲片段,感受那真实战场上战士们的情怀。

(1)师:前面我们分别在完整倾听和分乐段倾听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了分析和演唱,我们也知道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插曲,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样一首既优美抒情又充满激情的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唱的吧,下面我们就来观看原版电影歌曲演唱的录像,电影中的演唱者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唯一的女战士卫生员王兰,而真正的演唱者是我们前面介绍的著名歌唱家郭兰英。

(2)放课件,学生欣赏,可以跟唱。

三、结束部分:(约1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歌曲《我的祖国》,这是乔羽和刘炽两位老艺术家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经典音乐作品,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出色领唱,更加增加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了一首流传全国的、经久不衰的、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和演唱的歌曲。

在建国将近60年的今天,我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祖国不再是残垣断壁,我的祖国不再是饥寒交迫,我的祖国不再是伤痕累累,我的祖国更不再是任人宰割„„但是同学们不要忘记,我的祖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还有许多象你们一样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所以,祖国的繁荣还需要你们去建设,祖国的强大更需要你们去保卫。

第一课《同一首歌》: 大中国 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大中国》

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难 点:理解并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

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 ,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 ,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小结: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五、课后反思:

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高涨,兴趣浓厚,虽说已上六年级,但他们表现了极大地表现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讨论激烈,见识广泛,欣赏演唱完后情绪激动,自豪感强,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草原牧歌》:小黄鹂鸟 说课稿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歌曲《小黄鹂鸟》,描写草原内容的歌曲在前几册中都涉及过,教材设计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如长调和短调歌曲。《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本课主要是用二声部学唱这首歌曲,六年级学生已有能力演唱较简单的二部合唱。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结合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3个目标:

1、通过简单的歌表演,进一步感受蒙古短调中歌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

2、通过辅助练习树立和巩固学生音程、和声的概念,训练合唱能力。

3、能尝试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

1、感受蒙古民歌风格,体验歌曲中歌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亲切自然地演唱歌曲,充分表达内心情感。

难点:1、第一主旋律中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2、能用二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我将主要采用“体验法”和“听唱法”来教学。

下面我就一边结合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边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配上草原风光的图片。同时为学生分发筷子、系上头饰。

一、进入课堂,老师说“看到这么多系着红头带的小伙子、姑娘,老师仿佛来到了内蒙古,啊,PAN SEN BEI NU ?蒙古语你好的意思,学生说:SEN BEI NU 。”

老师说“蒙古族人民是一个非常热情好客的民族,在宴请朋友时还常唱一首祝酒歌《银杯》师生一起唱已学过的歌曲《银杯》,并提示用豪爽的情绪来学唱(表演)

二、话锋一转,老师说:老师还会用手势语向大家问好:

“ 5 6 1 ”由此展开柯达伊手势的三度和声练习。把学生分成二组,按照老师的给出的手势演唱,“13 3 5 5 1 3 6”(表演)

三、“内蒙草原景美丽、人热情,歌曲更有特色:通过这一句过渡语,进入下一个环节:视唱练习,解决二声部难点。

1、出示第一主旋律,跟琴学唱,完后请学生谈对这一旋律的初步感觉。生说:“旋律跨度大”师总结:“蒙古民歌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旋律跨度很大,这一特点更加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大气”然后老师特地圈出后十六分音符的二个小节。

2、(表演)其实如果作为单声部来说,出现很多“后十六”是正常现象,并不容易造成把握不准节奏的情况。但是当两个声部的“后十六”冲撞在一起“打架”时,学生马上就会被其它声部的“后十六”所干扰。因此特别解决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并强调强拍。

3、出示第二旋律声部。跟琴一起学唱,提出注意点(表演)节奏要拉宽,并唱满拍子,让学生体验在辽阔的草原上演唱。

4、二部合唱,我用手势提醒提醒两个声部前后相差二拍。

5、加上筷子分组练习

“筷子是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时最喜爱用的道具之一,现在让我们用它来为旋律打打节奏。” (表演)在老师指导下请学生合着二声部音乐一起打节奏。

四、解决了二声部的难点后开始学唱歌曲

“小黄鹂鸟原是一首情歌,经音乐家改编,现在成了一首人人喜爱演唱的歌曲,请你仔细聆听,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分析作品:老师说:“小黄鹂现在不仅只是代表翱翔在天空中的鸟,也是代表亲人朋友。

1、聆听音乐,师问:“歌曲有几个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结构有什么不同“,先唱好第一声部,

2、聆听在心里唱,注意听第二声部的特点。

3、分声部完整唱,教师注意指挥第二声部加入,要求声音均衡。

4、师生对唱,

5、情感提示:就是在和亲人和朋友诉说,并用自豪爽朗的情绪来演唱。(表演)

五、表演:

先介绍筷子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头、手腕、手臂动作)动作要有精神,做出自豪的感觉。同时播放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图片,让学生全体起立,面对面表演,要求有交流感,像是在互相诉说,在赞美家乡。在载歌载舞中把歌曲推向高潮,老师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结束语:

“好美啊,美妙的歌声、豪放的舞蹈、让老师很感动,仿佛到了美丽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设计,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谢谢!

第二课《草原牧歌》:《银杯》说课稿

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第十一册第二课《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歌曲《银杯》。这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说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蒙古族短调,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民歌的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在参与音乐体验中,了解体会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以及拖腔的演唱方法。

3、通过学习短调音乐特点的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欢快、热情的风格韵味演唱歌曲《银杯》

说教学重点:把短调音乐的特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及韵味。

说教学难点:注意唱好倚音、下滑、切分节奏及拖腔。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学生通过学唱短调《银杯》,感受短调的风格特点,能够了解和热爱蒙古族音乐。针对学生对蒙古族民歌之短调的了解较少的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聆听——思考——分析——体验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审美及鉴赏能力。

说教学流程:舞草原——赞草原——唱草原——演草原

第二课《草原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说课稿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欣赏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以及对草原热爱、赞美之情。2、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歌曲,了解、感知女中音的音色特点。3、在合作听辨、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之间良好的协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以及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教学目标】

1、 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 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和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体验宽广、厚重的蒙古族音乐文化。 2、 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歌曲,了解、感知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3、 在合作听辨、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之间良好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以及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斑鸠调》

1、 欣赏

(1) 导语:同学们,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近,春天的歌声在我们身边回荡,听听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一首乐曲,你还记得些什么?

(2) 自由回答 2、 模唱

(1) 师生对唱第一段(突出老师女高音的演唱音色,再一次感受、模仿女高音的音色) (2) 分组对唱第二段(生生面对面坐,进行有表情的对唱) 3、 小结

导语:女高音清澈、明亮、华丽的音色与江西民歌中丰富的衬词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

二、

新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 初听

(1) 导:听听,这回春姑娘的魔法棒又指到了哪里?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听听这首乐曲和《斑鸠调》相比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 2、 复听(播放MTV )

导语:除了演唱者音色的不同,还有哪些不同?

(1) 再一次完整地聆听第一段 (2) 讨论并小结

导语:女中音浑厚、低沉、柔美的音色向我们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草原辽阔、广阔、一望无际的美丽景色。

3、 模唱

(1) 学生用“lu ”模仿 (2) 师生合作演唱

导语:同学们的哼唱声就像草原上吹起的一阵风,下面就让老师的歌声与你们的风声一齐飘动。

(3) 自由发言,讨论感受 (4)教师小结 4、笛声模拟 (1)老师范奏原谱

(2)老师再次范奏简化版歌谱

导语:请同学们边听边找出六个乐句中完全重复的乐句。 (3)生分组学吹 (4)齐奏乐曲 (5)小结

导语:同学们悠扬的笛声与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那低沉、柔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共同展现了大草原的一望无垠,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三、 拓展训练

1、 游戏《音乐擂台赛》

导语:了解了女高音、女中音的不同音色特点,下面我们要举办一个音乐擂台赛,看看谁能挑战成功。

(1) 第一关:音色辨别

规则:请大家听出每一首歌曲是由女高音还是女中音演唱的?请用手中的颜色标签来区分。 (2)第二关: 即兴抢答

导语:接着让我们轻松一下,听一首最近非常流行的,来自蒙古族,三个人对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听一听爸爸、妈妈和小孩分别属于哪种音色。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草原牧歌》:《天堂》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欣赏《天堂》。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蒙古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其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这首歌曲采用五声调式,极具蒙古族牧歌风格,悠长起伏的音乐旋律把人们带入到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洁白的羊群,弯弯的河水无不尽收眼底。

《天堂》的作者及演唱者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他的演唱浓厚而富有激情,以其真挚的民族情感及全身心投入的演唱深深感动着听众。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蒙古族音乐,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 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欣赏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天堂》,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激趣诱导、体验学习、情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参观那达慕盛会--游玩农场--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蒙古的民族音乐、舞蹈及有关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和继承蒙古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能进行一些创新,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兴趣导入--感受美 1.跳跳筷子舞,引入音乐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出示教具筷子,向学生介绍:筷子不仅是生活用具,它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作为道具用来跳舞。接着播放《天堂》伴奏带,带领学生表演一段极具蒙古族特点的筷子舞,使学生随着老师的翩翩起舞而进入意境。让他们在观赏中激发起本课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观看多媒体,了解风土人情

学生们通过视听,能说出这是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漫谈蒙古族,然后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逐层聆听--品味美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歌曲的民族特点。 2.再次聆听,听辨乐段。

引导学生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上听辨并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内涵及情绪。 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通过简介腾格尔,及蒙古人民与草原的密切关系,深入聆听,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4.感受风格,作曲练习。

感受风格,学以致用,完成课本上的作曲练习。

通过四次不同要求的听,使听、辨、品、练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提高了感受鉴赏能力,品味了蒙族音乐的美。

(三)丰富体验--表现美

首先,我用筷子歌曲节奏,请学生模拟并诱发联想。通过进行草原小骑兵,那达慕盛会,农场挤羊奶的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模拟音响、表演动作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美。

营造全员参与的气氛,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中体验蒙古族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奔放情绪。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四)发散思维--创造美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篝火晚会”为情境,以创编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并分组,如骑兵组、筷子组、演唱组、挤奶组等等,通过深化体验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共同合作来表现歌曲,绘画组的学生画下自己感受到的美,诵读组的学生收集并诵读有关诗文。师生共同创造音乐美。

五、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采取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如夸张的眼神、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红河谷 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11册一首学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 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起始环节——聆听感受法

课件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能分辨歌曲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发挥是呢个联系初步体验合唱,为下面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聆听,学唱、表现法

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

3.拓展环节——欣赏、讨论法

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四)技术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红河谷》、《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等音响资料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歌唱中认识音程

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 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红河谷》音乐,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2、师生问好。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一种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二、导入新课: 1、初听乐曲: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要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听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乐曲)

师:你感觉这段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2、再听乐曲:

师:请你们来听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乐曲) 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 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怎么打? 3、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图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放歌曲) 师:是第几拍?

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音乐是情感和听觉的艺术,音乐的情感体验是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标,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的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现音乐的美感。学生经过几次的聆听,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入到其中。】

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上节课布置要大家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

(再次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按节奏谱伴奏)

【音乐来自于生活,要突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音乐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元素,学生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作的打击乐,在课堂上为歌曲伴奏,不但加强了对音乐节拍的训练,也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学习歌曲:

1、出示乐谱,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请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的这么好听吗?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分析曲调: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那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调:

师:请同学们拿出笛子,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

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

【器乐进入课堂,是新课标的要求。强调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学生通过演奏,不但锻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还培养了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为将来终生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5、出示课题。

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翻开课本2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那个国家的民歌?

(板书:红河谷、加拿大)

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

(欣赏歌曲演唱)

7、简介歌曲:

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学生填词演唱。

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

(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

9、教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

师;大家唱的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价老师)

10、学生pk 赛。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看过超级女生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组pk 一次。

(学生之间互评)

11、学生再次演唱。

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

【课堂中的评价,师生、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们通过展示达到互相之间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通过合作、竞争,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学生的自省能力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发展。】

三、合奏歌曲。

1、学习第二声部

(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有和联系呢?(教师吹奏第二声部)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用笛子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师:好、我们试着来吹奏一次。

(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声部,试试来合奏一次。

(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

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你手中的打击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乐曲伴奏,好吗?

4、介绍变奏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和吹奏了另外两首不同风格的《红河谷》,你觉得它们和第一首相比,主要有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5、学生演奏变奏曲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引发想象审美活动,进入音乐审美观察、音乐审美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索与学习,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歌曲,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对音乐曲式的辨别,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节奏所表现不同的音乐感受,提高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学生听着《红河谷》离开课室。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音乐实践活动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了这些成功的体验,就能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能终身享受音乐。】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拉库卡拉查 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拉库卡拉查》。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音版小学11册教材3单元《多彩美洲》中的内容,这是一首民间舞曲风格的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在这里借用来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

二、说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感知音乐内容、体验情感变化能够结合姊妹艺术与相关学科,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看、想、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感情变化,增进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2、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 3、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依 据: 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音乐知识,能够体验音乐的感情变化这种行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说教法

1.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要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基本动力,面向全体师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姊妹艺术与相关学科,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内容和情绪,从图片和音乐中了解了墨西哥的音乐文化与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对墨西哥音乐体裁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对外国文艺的情感。

2. 营造教学环境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视听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尽可能的使学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时期愉悦的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感。

(2)设情景,展开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分组结合讨论,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获得主体经验,并参与交流,评价,促进共同发展。

五、说学法

音乐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放松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需要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习知识以及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媒体,在结合其他艺术学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采用合作学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拉丁美洲——墨西哥的音乐世界。下面让我们以来听一首墨西哥歌曲,请你仔细听,说说哪里最让你感兴趣。

(二)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1)歌曲的情绪怎样?哪里最让你感兴趣?(生回答:拉库卡拉查)请大家来念一念这个词。(生跟读)请大家听我快速地念这个词。

(2)你知道“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可能是一种舞蹈)你观察的 非常仔细。其实在墨西哥语中,“拉库卡拉查”是蟑螂的意思。日常生活中,你看见蟑螂会怎样处理?踩、捏、拍蟑螂的样子看上去手舞足蹈的,很像在跳舞,所以叫作蟑螂舞,也就是拉库卡拉查舞。

2、复听歌曲,轻声哼唱。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并跟着轻声哼唱。同时请你想想这种舞蹈是怎样的?

3、表演拉库卡拉查舞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表现一下拉库卡拉查舞?(生表演)老师即兴遍了一段,请大家仔细看。(师表演0拉 库卡︱拉 查拉 库卡︱拉 查 —︱)愿意和我一起表演的可以站起来。(师带着生一起做)请大家看哪个“查”比较长?后面的“查”有两拍,而前面的很短。

4、加快速度表演,并边唱边跳

师:能不能加快速度来试试?(一起做速度快的)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5、师生接口唱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我唱前面一句,你们接后面一句。

(师+男生,师+女生)

6、再听歌曲,同时比较乐句。

师:请大家再来听这首歌曲,比较一下两句“急忙一起加入舞稻”哪一句更急切?

7、学生接口唱

师:那请你来表现一下这种急切的心情。请左边的同学唱前一句,右边的同学接两遍“拉库卡拉查”,然后交换。

8、完整演唱

师:刚刚我们把歌曲中最难的地方都解决了,相信其他地方也不会有问题的。下面让我们从头到尾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9、解决唱的不好的地方。师:还有一些小问题,你们知道是哪里没有唱好吗?

10、完整演唱

11、模进乐句的讲解

师:下面听我唱歌曲的前两句,听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师唱谱子)

(学生回答)没错,节奏相同,音高不完全相同,但音乐的走向相同,我们称为模进。那这一句唱成渐强比较好呢还是减弱好?我们来试一下。(结论是唱成渐强好)

12、完整演唱。师: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唱好这首歌曲。

(三)听墨西哥人演唱的《拉库卡拉查》

1、聆听歌曲,找出不同之处

师:不知道墨西哥人唱的《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感觉呢!想不想听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你来和中文版的作一个比较,你可以从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奏乐器、演唱顺序以及速度等方面来比较。

2、改变演唱形式、演唱顺序以及速度来完整演唱歌曲

师:墨西哥人唱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非常奔放,我们听了也想动起来。你听,里面加入了一些呼声、笑声,给人一种很自然很轻松的感觉,是真人用吉他演奏的,而不象我们开始听的是用MIDI 制作的。而且有男生唱也有女生,演唱的顺序则是先唱后面,再唱前面,而且结尾时速度越来越快。让我们用他们的这种感觉再来唱这首歌曲。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化妆舞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2、情感目标: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3、 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以表演的方式体现出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典型的探戈舞曲,所以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探戈的节奏,通过聆听熟悉探戈的节奏,再加上欣赏和表演,以及对探戈的来历的了解,加深对探戈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导入: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妈妈的今天》。(播放小品)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小品,笑过之后我们是否注意到在小品中他提到了一种舞蹈,有没有谁能说出来呢?(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很用心去看了,对,就是探戈这种舞蹈。(出示幻灯片1,认识探戈的概念)

2、(出示幻灯片2 ,介绍探戈的演奏乐器)早期的探戈曲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纪后逐渐确立了钢琴、六角手风琴和小提琴、低音提琴等几种乐器的组合。六角手风琴的低哑音色与探戈的怀乡、伤感情调相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乐器。

3、究竟探戈舞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同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曲子的风格、速度、节拍。(出示幻灯片3、播放音乐《化装舞会》)

4、学生回答问题:探戈舞的风格、速度、节拍。

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出示幻灯片4)

师生共同拍奏,感受探戈的节奏。(板书节奏)

5、请你说一说这段音乐使你想象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刚才大家听到的那段音乐就是一首很有名的探戈舞曲——《化装舞会》,作者为作曲家马托斯·罗德里格斯,他生于乌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这首舞曲描写的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和病人,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装舞会的情景。在流行中有两种不同的唱词,现在流行的多是器乐曲。(出示幻灯片5)

6、师生共同分析作品,A+B+A

讲解复三部曲式a+b+A(出示幻灯片6)

二、创编活动

1、如果我请你去参加化装舞会,你会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7)

2、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

(2)怎样打扮自己呢?我为大家带来了两个面具,你们也来感受一下探戈舞的魅力吧。

3、学生随音乐表演、师生评价(出示幻灯片8)

4、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段真正的探戈舞表演,去领略一下探戈舞的魅力。(播放《探戈舞片段》)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堂课高兴吗?是的,正象音乐家冼星海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是有些同学却不喜欢学习音乐,我们来听一听亚里斯多德是怎样说的: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净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为了你能够更快乐,请学习音乐吧!

第四课《芬芳茉莉》:茉莉花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学情分析】

6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此歌曲节奏旋律简单流畅,在课堂上教师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融入欣赏、表演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以欣赏茉莉花——演唱茉莉花——舞动茉莉花为主要环节,将整个课堂带入生动,活跃,美妙的氛围中,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之中。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友好合作、交流,真正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知识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相关知识,能熟练唱读四分附点音符。

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等方式准确的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识读四分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茉莉花、茉莉花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茉莉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2、课件出示《茉莉花》的音乐视频,学生欣赏,介绍歌曲背景,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初知音乐。

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会江南民族音乐清丽、柔婉的情绪,体会歌曲特点。

三、学习新知,熟知旋律。

1、认知歌曲节奏。

①复习四二拍及其强弱关系。

②随伴奏节奏,用肢体表现强弱节拍,并随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③认识附点四分音符,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动作,体会附点在旋律中的表现。

2、哼唱歌曲旋律,找出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学习音乐知识:“重复”。

3、试唱乐句,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4、完整、正确地视唱乐谱。

四、教唱歌曲,体会情感。

1、学生随伴奏填词试唱。

2、学生正确视唱歌曲。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五、创编舞蹈,表现歌曲。

1、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指名学生随音乐舞蹈,全体同学一边欣赏一边有感情地演唱。

3、随音乐视频,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拓展欣赏,激情结束。

欣赏《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特》中的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第四课《芬芳茉莉》:茉莉花 说课稿二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扬州的《茉莉花》等。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

第一课《同一首歌》说课稿

一、各位老师、评委们,您们好!(鞠躬)

今天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同一首歌》。(板书:《同一首歌》)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①. 简介: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②. 教学内容:欣赏《同一首歌》;学唱《同一首歌》;学习相关乐理知识。(板书:全部)

2、【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3、【重点和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4、【教法选择】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同学们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法、鼓励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用听,视觉感知歌曲情绪、意境。运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方式,在听听,想想,说说中学会歌曲,感知音乐结构和风格。通过诗朗诵、绘画等让学生体会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结合产

生的美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使之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6、【教具准备】

教具:钢琴、碟机、音视频设备、教学光碟,发给学生的乐谱资料。

三、【教学流程介绍】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四川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播放《同一首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的旋律,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设计意图】: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上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歌曲内容“感受音乐、 体验音乐”是本课教法的宗旨。通过聆听、形体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新歌《同一首歌》(板书:标题)

⑴. 学习歌词,领会词意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2、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⑵. 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学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着唱法。)提示:

(1)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2)注意#4的音准。2、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板书

⑶. 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⑷. 教师点评、归纳。续板书: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⑸. 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示:(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创设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的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演唱歌曲。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如师生互换角色,独唱、齐唱、分组对唱、男女接龙等。)

2) 歌曲处理. 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共同展示,歌曲表演,一名学生指挥。

2)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为强调音乐学科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

单凭本首歌曲来表达歌曲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选择了:

1)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MTV

【设计意图】为强调音乐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的横向联系与沟通,课中设计了创编音乐故事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一首歌》,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第一课《同一首歌》: 我的祖国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的插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朗的颂歌。“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角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首歌曲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歌曲音域较宽,气势宏伟,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的一些片断,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是很合适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的出处、词曲作者、原唱,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分辨作品的曲式,让学生通过听辨知道哪些音乐要素刻画表现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作品内涵和情感,感受探究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

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视、听、辨、唱结合

四、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下载音乐、视频资料、钢琴、学生准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与歌曲相关的资料 副歌的概念提前交代清楚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约3分钟)

1、师: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先唱一首同学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歌曲。(放课件)师生同唱。

师: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唱一段,谁知道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电影插曲,电影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这也是一首非常富有生命力的歌曲,传唱了半个世纪,传唱了几代人,不但我们喜欢,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来,就会唤起他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所以说一首好的艺术歌曲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会永远的被人们记住。

二、授新课:(约35分钟)

1、对作品文字材料的认知(约7分钟)

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来欣赏一首这样的歌曲,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的名字叫《我的祖国》。(课件出示课题)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课件填空)

词作者:乔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词坛泰斗 ”,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乔羽二人共同的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

原唱:郭兰英,著名歌唱家,音色甜美 ,她的演唱增加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如果说作词作曲是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那演唱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是对作品的三度创作,所以演唱者的演唱是至关重要,她是作者与听众的纽带,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电影名字:《上甘岭》

时代背景: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战士

备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形成对作品的系统的认知。

2、完整感受作品(约10分钟)

(1)师:下面我们就看着歌谱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听一遍,听的同时同学们要思考两个问题: 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提示学生从歌词的角度思考)

歌曲分几个乐段?(提示学生从音乐角度听辨)

(2)课件放录音,学生看着歌谱完整的倾听。

(3)提问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

一是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对祖国的赞美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随后就上述结果,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一步步分析歌词的内涵,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三段歌词就像三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4)提问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AB 两个的乐段

教师课件演示A B两个乐段的起始顺序。

3、分乐段欣赏A (约7分钟)

(1)聆听A 乐段歌曲思考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婉转流畅„„

(2)师:谁来说说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音乐一开始听到了什么声音?——歌声——属于人声分类的哪一类?——女声——女声音色有什么特点?——柔和甜美——演唱形式怎样?——合唱、领唱——旋律线条进行的特点?(前面的二部合唱是歌曲的引子,主要分析下面的领唱)——单一旋律且波浪进行,讲解(音程跳跃最大的是第一小节二三拍间的八度跳进)——歌曲具有什么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格,讲解(五声F 宫调式)——速度力度怎样?——一成不变的稍慢的速度,mf 的力度

(4)师小结:歌曲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女声那特有的柔和甜美的音色、用领唱的形式演唱出歌曲的主旋律,旋律线条波浪进行,歌曲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五声F 宫调式,加上从头至尾那种稍慢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 ,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让我们产生了优美流畅抒情的感觉,这种音乐手法就把战士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

(5)教师弹奏A 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4、(约7分钟)

(1)聆听B 乐段思考问题:和A 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充满激情的、气势磅礴的„„

(2)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及时肯定正确的方面,对错误的也不要否定而要及时的予以鼓励,让学生再听再想。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依照A 乐段分析的顺序,我们还从听到的歌声开始——听到的歌声和A 乐段对比是否相同?——不同——怎么不同?——是混声,既有男声又有女声——音色特点怎样?——女高音炫丽的富有穿透力的、女中音柔和甜美的、男高音高亢的明亮的、男低音低沉浑厚的,四种不同的音色——分别演唱四个声部不同的旋律——这种多声部旋律形成的和声织体,它的音响效果是立体的重叠交织在一起同时呈现给听众的——音响上给人一种庞大恢宏的感觉——厚重感——再加上宽广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行进——稍快并变化的速度——mf 并渐强到ff 的力度变化,把气势磅礴的情绪渲染出来,使我们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感觉,也把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的决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教师弹奏B 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5、(约5分钟)聆听观看原版电影录像的歌曲片段,感受那真实战场上战士们的情怀。

(1)师:前面我们分别在完整倾听和分乐段倾听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了分析和演唱,我们也知道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插曲,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样一首既优美抒情又充满激情的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唱的吧,下面我们就来观看原版电影歌曲演唱的录像,电影中的演唱者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唯一的女战士卫生员王兰,而真正的演唱者是我们前面介绍的著名歌唱家郭兰英。

(2)放课件,学生欣赏,可以跟唱。

三、结束部分:(约1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歌曲《我的祖国》,这是乔羽和刘炽两位老艺术家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经典音乐作品,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出色领唱,更加增加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了一首流传全国的、经久不衰的、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和演唱的歌曲。

在建国将近60年的今天,我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祖国不再是残垣断壁,我的祖国不再是饥寒交迫,我的祖国不再是伤痕累累,我的祖国更不再是任人宰割„„但是同学们不要忘记,我的祖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还有许多象你们一样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所以,祖国的繁荣还需要你们去建设,祖国的强大更需要你们去保卫。

第一课《同一首歌》: 大中国 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大中国》

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难 点:理解并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

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 ,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 ,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小结: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五、课后反思:

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高涨,兴趣浓厚,虽说已上六年级,但他们表现了极大地表现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讨论激烈,见识广泛,欣赏演唱完后情绪激动,自豪感强,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草原牧歌》:小黄鹂鸟 说课稿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歌曲《小黄鹂鸟》,描写草原内容的歌曲在前几册中都涉及过,教材设计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如长调和短调歌曲。《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本课主要是用二声部学唱这首歌曲,六年级学生已有能力演唱较简单的二部合唱。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结合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3个目标:

1、通过简单的歌表演,进一步感受蒙古短调中歌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

2、通过辅助练习树立和巩固学生音程、和声的概念,训练合唱能力。

3、能尝试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

1、感受蒙古民歌风格,体验歌曲中歌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亲切自然地演唱歌曲,充分表达内心情感。

难点:1、第一主旋律中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2、能用二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我将主要采用“体验法”和“听唱法”来教学。

下面我就一边结合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边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配上草原风光的图片。同时为学生分发筷子、系上头饰。

一、进入课堂,老师说“看到这么多系着红头带的小伙子、姑娘,老师仿佛来到了内蒙古,啊,PAN SEN BEI NU ?蒙古语你好的意思,学生说:SEN BEI NU 。”

老师说“蒙古族人民是一个非常热情好客的民族,在宴请朋友时还常唱一首祝酒歌《银杯》师生一起唱已学过的歌曲《银杯》,并提示用豪爽的情绪来学唱(表演)

二、话锋一转,老师说:老师还会用手势语向大家问好:

“ 5 6 1 ”由此展开柯达伊手势的三度和声练习。把学生分成二组,按照老师的给出的手势演唱,“13 3 5 5 1 3 6”(表演)

三、“内蒙草原景美丽、人热情,歌曲更有特色:通过这一句过渡语,进入下一个环节:视唱练习,解决二声部难点。

1、出示第一主旋律,跟琴学唱,完后请学生谈对这一旋律的初步感觉。生说:“旋律跨度大”师总结:“蒙古民歌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旋律跨度很大,这一特点更加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大气”然后老师特地圈出后十六分音符的二个小节。

2、(表演)其实如果作为单声部来说,出现很多“后十六”是正常现象,并不容易造成把握不准节奏的情况。但是当两个声部的“后十六”冲撞在一起“打架”时,学生马上就会被其它声部的“后十六”所干扰。因此特别解决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并强调强拍。

3、出示第二旋律声部。跟琴一起学唱,提出注意点(表演)节奏要拉宽,并唱满拍子,让学生体验在辽阔的草原上演唱。

4、二部合唱,我用手势提醒提醒两个声部前后相差二拍。

5、加上筷子分组练习

“筷子是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时最喜爱用的道具之一,现在让我们用它来为旋律打打节奏。” (表演)在老师指导下请学生合着二声部音乐一起打节奏。

四、解决了二声部的难点后开始学唱歌曲

“小黄鹂鸟原是一首情歌,经音乐家改编,现在成了一首人人喜爱演唱的歌曲,请你仔细聆听,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分析作品:老师说:“小黄鹂现在不仅只是代表翱翔在天空中的鸟,也是代表亲人朋友。

1、聆听音乐,师问:“歌曲有几个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结构有什么不同“,先唱好第一声部,

2、聆听在心里唱,注意听第二声部的特点。

3、分声部完整唱,教师注意指挥第二声部加入,要求声音均衡。

4、师生对唱,

5、情感提示:就是在和亲人和朋友诉说,并用自豪爽朗的情绪来演唱。(表演)

五、表演:

先介绍筷子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头、手腕、手臂动作)动作要有精神,做出自豪的感觉。同时播放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图片,让学生全体起立,面对面表演,要求有交流感,像是在互相诉说,在赞美家乡。在载歌载舞中把歌曲推向高潮,老师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结束语:

“好美啊,美妙的歌声、豪放的舞蹈、让老师很感动,仿佛到了美丽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设计,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谢谢!

第二课《草原牧歌》:《银杯》说课稿

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第十一册第二课《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歌曲《银杯》。这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说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蒙古族短调,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民歌的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在参与音乐体验中,了解体会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以及拖腔的演唱方法。

3、通过学习短调音乐特点的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欢快、热情的风格韵味演唱歌曲《银杯》

说教学重点:把短调音乐的特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及韵味。

说教学难点:注意唱好倚音、下滑、切分节奏及拖腔。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学生通过学唱短调《银杯》,感受短调的风格特点,能够了解和热爱蒙古族音乐。针对学生对蒙古族民歌之短调的了解较少的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聆听——思考——分析——体验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审美及鉴赏能力。

说教学流程:舞草原——赞草原——唱草原——演草原

第二课《草原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说课稿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欣赏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以及对草原热爱、赞美之情。2、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歌曲,了解、感知女中音的音色特点。3、在合作听辨、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之间良好的协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以及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教学目标】

1、 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 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和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体验宽广、厚重的蒙古族音乐文化。 2、 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歌曲,了解、感知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3、 在合作听辨、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之间良好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听听、看看、唱唱、吹吹、辨辨等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以及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斑鸠调》

1、 欣赏

(1) 导语:同学们,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近,春天的歌声在我们身边回荡,听听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一首乐曲,你还记得些什么?

(2) 自由回答 2、 模唱

(1) 师生对唱第一段(突出老师女高音的演唱音色,再一次感受、模仿女高音的音色) (2) 分组对唱第二段(生生面对面坐,进行有表情的对唱) 3、 小结

导语:女高音清澈、明亮、华丽的音色与江西民歌中丰富的衬词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

二、

新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 初听

(1) 导:听听,这回春姑娘的魔法棒又指到了哪里?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听听这首乐曲和《斑鸠调》相比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 2、 复听(播放MTV )

导语:除了演唱者音色的不同,还有哪些不同?

(1) 再一次完整地聆听第一段 (2) 讨论并小结

导语:女中音浑厚、低沉、柔美的音色向我们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草原辽阔、广阔、一望无际的美丽景色。

3、 模唱

(1) 学生用“lu ”模仿 (2) 师生合作演唱

导语:同学们的哼唱声就像草原上吹起的一阵风,下面就让老师的歌声与你们的风声一齐飘动。

(3) 自由发言,讨论感受 (4)教师小结 4、笛声模拟 (1)老师范奏原谱

(2)老师再次范奏简化版歌谱

导语:请同学们边听边找出六个乐句中完全重复的乐句。 (3)生分组学吹 (4)齐奏乐曲 (5)小结

导语:同学们悠扬的笛声与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那低沉、柔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共同展现了大草原的一望无垠,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三、 拓展训练

1、 游戏《音乐擂台赛》

导语:了解了女高音、女中音的不同音色特点,下面我们要举办一个音乐擂台赛,看看谁能挑战成功。

(1) 第一关:音色辨别

规则:请大家听出每一首歌曲是由女高音还是女中音演唱的?请用手中的颜色标签来区分。 (2)第二关: 即兴抢答

导语:接着让我们轻松一下,听一首最近非常流行的,来自蒙古族,三个人对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听一听爸爸、妈妈和小孩分别属于哪种音色。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草原牧歌》:《天堂》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欣赏《天堂》。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蒙古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其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这首歌曲采用五声调式,极具蒙古族牧歌风格,悠长起伏的音乐旋律把人们带入到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洁白的羊群,弯弯的河水无不尽收眼底。

《天堂》的作者及演唱者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他的演唱浓厚而富有激情,以其真挚的民族情感及全身心投入的演唱深深感动着听众。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蒙古族音乐,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 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欣赏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天堂》,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激趣诱导、体验学习、情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参观那达慕盛会--游玩农场--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蒙古的民族音乐、舞蹈及有关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和继承蒙古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能进行一些创新,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兴趣导入--感受美 1.跳跳筷子舞,引入音乐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出示教具筷子,向学生介绍:筷子不仅是生活用具,它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作为道具用来跳舞。接着播放《天堂》伴奏带,带领学生表演一段极具蒙古族特点的筷子舞,使学生随着老师的翩翩起舞而进入意境。让他们在观赏中激发起本课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观看多媒体,了解风土人情

学生们通过视听,能说出这是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漫谈蒙古族,然后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逐层聆听--品味美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歌曲的民族特点。 2.再次聆听,听辨乐段。

引导学生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上听辨并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内涵及情绪。 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通过简介腾格尔,及蒙古人民与草原的密切关系,深入聆听,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4.感受风格,作曲练习。

感受风格,学以致用,完成课本上的作曲练习。

通过四次不同要求的听,使听、辨、品、练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提高了感受鉴赏能力,品味了蒙族音乐的美。

(三)丰富体验--表现美

首先,我用筷子歌曲节奏,请学生模拟并诱发联想。通过进行草原小骑兵,那达慕盛会,农场挤羊奶的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模拟音响、表演动作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美。

营造全员参与的气氛,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中体验蒙古族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奔放情绪。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四)发散思维--创造美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篝火晚会”为情境,以创编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并分组,如骑兵组、筷子组、演唱组、挤奶组等等,通过深化体验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共同合作来表现歌曲,绘画组的学生画下自己感受到的美,诵读组的学生收集并诵读有关诗文。师生共同创造音乐美。

五、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采取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如夸张的眼神、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红河谷 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11册一首学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 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起始环节——聆听感受法

课件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能分辨歌曲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发挥是呢个联系初步体验合唱,为下面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聆听,学唱、表现法

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

3.拓展环节——欣赏、讨论法

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四)技术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红河谷》、《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等音响资料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歌唱中认识音程

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 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红河谷》音乐,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2、师生问好。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一种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二、导入新课: 1、初听乐曲: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要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听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乐曲)

师:你感觉这段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2、再听乐曲:

师:请你们来听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乐曲) 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 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怎么打? 3、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图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放歌曲) 师:是第几拍?

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音乐是情感和听觉的艺术,音乐的情感体验是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标,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的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现音乐的美感。学生经过几次的聆听,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入到其中。】

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上节课布置要大家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

(再次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按节奏谱伴奏)

【音乐来自于生活,要突显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音乐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元素,学生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作的打击乐,在课堂上为歌曲伴奏,不但加强了对音乐节拍的训练,也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学习歌曲:

1、出示乐谱,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请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的这么好听吗?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分析曲调: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那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调:

师:请同学们拿出笛子,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

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

【器乐进入课堂,是新课标的要求。强调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学生通过演奏,不但锻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还培养了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为将来终生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5、出示课题。

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翻开课本2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那个国家的民歌?

(板书:红河谷、加拿大)

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

(欣赏歌曲演唱)

7、简介歌曲:

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学生填词演唱。

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

(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

9、教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

师;大家唱的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价老师)

10、学生pk 赛。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看过超级女生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组pk 一次。

(学生之间互评)

11、学生再次演唱。

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

【课堂中的评价,师生、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们通过展示达到互相之间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通过合作、竞争,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学生的自省能力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发展。】

三、合奏歌曲。

1、学习第二声部

(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有和联系呢?(教师吹奏第二声部)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用笛子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师:好、我们试着来吹奏一次。

(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声部,试试来合奏一次。

(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

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你手中的打击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乐曲伴奏,好吗?

4、介绍变奏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和吹奏了另外两首不同风格的《红河谷》,你觉得它们和第一首相比,主要有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5、学生演奏变奏曲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引发想象审美活动,进入音乐审美观察、音乐审美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索与学习,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歌曲,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对音乐曲式的辨别,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节奏所表现不同的音乐感受,提高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学生听着《红河谷》离开课室。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音乐实践活动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了这些成功的体验,就能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能终身享受音乐。】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拉库卡拉查 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拉库卡拉查》。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音版小学11册教材3单元《多彩美洲》中的内容,这是一首民间舞曲风格的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在这里借用来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

二、说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感知音乐内容、体验情感变化能够结合姊妹艺术与相关学科,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看、想、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感情变化,增进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2、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 3、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依 据: 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音乐知识,能够体验音乐的感情变化这种行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说教法

1.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要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基本动力,面向全体师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姊妹艺术与相关学科,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内容和情绪,从图片和音乐中了解了墨西哥的音乐文化与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对墨西哥音乐体裁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对外国文艺的情感。

2. 营造教学环境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视听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尽可能的使学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时期愉悦的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感。

(2)设情景,展开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分组结合讨论,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获得主体经验,并参与交流,评价,促进共同发展。

五、说学法

音乐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放松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需要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习知识以及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媒体,在结合其他艺术学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采用合作学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拉丁美洲——墨西哥的音乐世界。下面让我们以来听一首墨西哥歌曲,请你仔细听,说说哪里最让你感兴趣。

(二)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1)歌曲的情绪怎样?哪里最让你感兴趣?(生回答:拉库卡拉查)请大家来念一念这个词。(生跟读)请大家听我快速地念这个词。

(2)你知道“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可能是一种舞蹈)你观察的 非常仔细。其实在墨西哥语中,“拉库卡拉查”是蟑螂的意思。日常生活中,你看见蟑螂会怎样处理?踩、捏、拍蟑螂的样子看上去手舞足蹈的,很像在跳舞,所以叫作蟑螂舞,也就是拉库卡拉查舞。

2、复听歌曲,轻声哼唱。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并跟着轻声哼唱。同时请你想想这种舞蹈是怎样的?

3、表演拉库卡拉查舞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表现一下拉库卡拉查舞?(生表演)老师即兴遍了一段,请大家仔细看。(师表演0拉 库卡︱拉 查拉 库卡︱拉 查 —︱)愿意和我一起表演的可以站起来。(师带着生一起做)请大家看哪个“查”比较长?后面的“查”有两拍,而前面的很短。

4、加快速度表演,并边唱边跳

师:能不能加快速度来试试?(一起做速度快的)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5、师生接口唱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我唱前面一句,你们接后面一句。

(师+男生,师+女生)

6、再听歌曲,同时比较乐句。

师:请大家再来听这首歌曲,比较一下两句“急忙一起加入舞稻”哪一句更急切?

7、学生接口唱

师:那请你来表现一下这种急切的心情。请左边的同学唱前一句,右边的同学接两遍“拉库卡拉查”,然后交换。

8、完整演唱

师:刚刚我们把歌曲中最难的地方都解决了,相信其他地方也不会有问题的。下面让我们从头到尾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9、解决唱的不好的地方。师:还有一些小问题,你们知道是哪里没有唱好吗?

10、完整演唱

11、模进乐句的讲解

师:下面听我唱歌曲的前两句,听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师唱谱子)

(学生回答)没错,节奏相同,音高不完全相同,但音乐的走向相同,我们称为模进。那这一句唱成渐强比较好呢还是减弱好?我们来试一下。(结论是唱成渐强好)

12、完整演唱。师: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唱好这首歌曲。

(三)听墨西哥人演唱的《拉库卡拉查》

1、聆听歌曲,找出不同之处

师:不知道墨西哥人唱的《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感觉呢!想不想听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你来和中文版的作一个比较,你可以从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奏乐器、演唱顺序以及速度等方面来比较。

2、改变演唱形式、演唱顺序以及速度来完整演唱歌曲

师:墨西哥人唱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非常奔放,我们听了也想动起来。你听,里面加入了一些呼声、笑声,给人一种很自然很轻松的感觉,是真人用吉他演奏的,而不象我们开始听的是用MIDI 制作的。而且有男生唱也有女生,演唱的顺序则是先唱后面,再唱前面,而且结尾时速度越来越快。让我们用他们的这种感觉再来唱这首歌曲。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化妆舞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2、情感目标: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3、 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以表演的方式体现出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典型的探戈舞曲,所以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探戈的节奏,通过聆听熟悉探戈的节奏,再加上欣赏和表演,以及对探戈的来历的了解,加深对探戈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导入: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妈妈的今天》。(播放小品)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小品,笑过之后我们是否注意到在小品中他提到了一种舞蹈,有没有谁能说出来呢?(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很用心去看了,对,就是探戈这种舞蹈。(出示幻灯片1,认识探戈的概念)

2、(出示幻灯片2 ,介绍探戈的演奏乐器)早期的探戈曲多由吉他、小提琴、曼多林等演奏。20世纪后逐渐确立了钢琴、六角手风琴和小提琴、低音提琴等几种乐器的组合。六角手风琴的低哑音色与探戈的怀乡、伤感情调相吻合,故至今是演奏探戈主旋律的重要乐器。

3、究竟探戈舞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同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曲子的风格、速度、节拍。(出示幻灯片3、播放音乐《化装舞会》)

4、学生回答问题:探戈舞的风格、速度、节拍。

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出示幻灯片4)

师生共同拍奏,感受探戈的节奏。(板书节奏)

5、请你说一说这段音乐使你想象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刚才大家听到的那段音乐就是一首很有名的探戈舞曲——《化装舞会》,作者为作曲家马托斯·罗德里格斯,他生于乌拉圭,后到阿根廷定居。这首舞曲描写的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和病人,为庆祝狂欢节而举行化装舞会的情景。在流行中有两种不同的唱词,现在流行的多是器乐曲。(出示幻灯片5)

6、师生共同分析作品,A+B+A

讲解复三部曲式a+b+A(出示幻灯片6)

二、创编活动

1、如果我请你去参加化装舞会,你会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7)

2、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

(2)怎样打扮自己呢?我为大家带来了两个面具,你们也来感受一下探戈舞的魅力吧。

3、学生随音乐表演、师生评价(出示幻灯片8)

4、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段真正的探戈舞表演,去领略一下探戈舞的魅力。(播放《探戈舞片段》)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堂课高兴吗?是的,正象音乐家冼星海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是有些同学却不喜欢学习音乐,我们来听一听亚里斯多德是怎样说的: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净化,③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为了你能够更快乐,请学习音乐吧!

第四课《芬芳茉莉》:茉莉花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学情分析】

6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此歌曲节奏旋律简单流畅,在课堂上教师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融入欣赏、表演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以欣赏茉莉花——演唱茉莉花——舞动茉莉花为主要环节,将整个课堂带入生动,活跃,美妙的氛围中,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之中。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友好合作、交流,真正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知识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相关知识,能熟练唱读四分附点音符。

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等方式准确的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识读四分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茉莉花、茉莉花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茉莉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2、课件出示《茉莉花》的音乐视频,学生欣赏,介绍歌曲背景,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初知音乐。

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会江南民族音乐清丽、柔婉的情绪,体会歌曲特点。

三、学习新知,熟知旋律。

1、认知歌曲节奏。

①复习四二拍及其强弱关系。

②随伴奏节奏,用肢体表现强弱节拍,并随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③认识附点四分音符,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动作,体会附点在旋律中的表现。

2、哼唱歌曲旋律,找出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学习音乐知识:“重复”。

3、试唱乐句,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4、完整、正确地视唱乐谱。

四、教唱歌曲,体会情感。

1、学生随伴奏填词试唱。

2、学生正确视唱歌曲。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五、创编舞蹈,表现歌曲。

1、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指名学生随音乐舞蹈,全体同学一边欣赏一边有感情地演唱。

3、随音乐视频,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拓展欣赏,激情结束。

欣赏《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特》中的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第四课《芬芳茉莉》:茉莉花 说课稿二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扬州的《茉莉花》等。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相关文章

  • 苏教版牛津初中英语 | 飞扬学习网
  • 记住我 忘记密码 飞扬学习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首页 小学学习资料 中学学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英语 苏教版牛津初中英语 外研版初中英语 仁爱版初中英语 高中学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英语 外研版高中英语 其它类英语学习资料 英语点读软件 ...查看


  • 2017秋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套)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四单元使用2. 第五.六单元使用3. 期中使用4. 第七单元使用5. 第八单元使用6. 第九单元使用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音乐之城维也纳优秀教案(精品)
  • <音乐之城维也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维也纳的赞美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全套的教案
  • 小学一.二年级上册体育的教案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 ...查看


  •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月光曲>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 ...查看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试题试卷
  •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左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讲课播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1.比一比,填一填.(5分) )个. 少( 比 )只: 2.在短的后面画"√".(4分) 3.在高的下面画&qu ...查看


  • 2014最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观音寺镇马庄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备课人:相堂兰 第一单元 五彩民歌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 ...查看


热门内容